三国游侠传
一看我没利用价值了,毫不犹豫就想把我一脚踹开,自行其是,这还像我的朋友吗?
不过……
我转念一想,他就是这么个人,难道我今天才知道不成?
再说,我这次真是全部为了他才来的吗?
池早不慌不忙,悠然道:“虽然我不能把我研究的阵法心得提供给这时代人,那是时空旅游法所不允许的。但我会给人看病,这是行善积德的好事,他们一定不会说什么。另外,我是学西医的,对中医中药不太熟悉,正好借此机会学习学习。凭我的悟性基础,等过几个月,我对中药有了切实的认识,恐怕这医道天下第一国手的位子,我想不坐都不行喽!”他是看准了我不会跟他一般见识的。
我点点头,他倒是思虑周密,看来临来前就已经想好了。这时代医生严重短缺,供不应求。他医术虽然不咋样,在这里也还能滥竽充数。目前大战将临,这样的人物,曹操确实需要。
“你可小心点,曹操特别喜欢杀医生,吉平、华佗……”
池早咧咧嘴:“我知道,你不会留下来的。分别在即,你就不能说点吉利的?”
看来他也不是不怕。我心里忽然觉得有些佩服,池早虽然不够仗义,但他对自己的事业却实在是一心一意。曹操的为人,他就算知道得没我清楚,听也听说过,那是个多疑的奸雄,杀人不眨眼的。为了学到这什么八门金锁阵的精髓,他竟不惜侧身虎穴,决定亲自参与一场古代大战。既然如此,那还说什么废话?但我忽然想起一件事:“喂,你这么干,好像违反了旅游局的规定。你就不怕回不去?”
池早狡猾一笑:“这事没搞定,我敢来吗?”
“那好吧。反正我们俩这一年的旅游费用你已经付清了,咱们各走各的,大家都省心。你放心,我到了南边,还会为你留意阵法秘诀的。”
第二天一早,用过早膳,我向孔桂辞行,顺便把池早的意见告诉了他,请他在曹丞相跟前多多美言两句。
孔桂看池早一眼,微笑道:“原来池先生是医道国手,这可真是失敬了。阿飞先生放心,丞相对各类人才都极为尊敬,尤其我军即将整装待发,军医远不够敷用。不过这话二位不必跟我说。因为我也要和阿飞先生你一起南下。”
“啊?”我和池早都是一愣。临来之时,我仔细分析过,在建安五年这时候,孔桂很受曹操宠信,是曹操身边第一伺棋门客,随时随地都可能陪曹操下棋的。他怎么会跟我一起出差呢?
孔桂道:“昨天丞相听了阿飞先生的话以后,心中忽生感触,想请江南二圣到许昌来一会,所以命我为招贤使者,即日前往江东。”
池早道:“现在江东是孙权……”
我忙咳嗽一声,道:“听说小霸王孙策一向敌视丞相,恐怕不肯任由先生招贤纳士。尤其严子卿、马绥明这两位,可说是江东的国宝。先生这个使命,很难哪!”
池早老脸一红,想了起来:“是了,现在孙策还没死呢!”
孔桂道:“两位有所不知。去年孙策平定庐江、豫章,声威大振。但他官微职轻,甚感不足,前些天遣张纮至许昌上表献捷,求为大司马,丞相尚未答复。此时前去取人,正其时也!”
我俩恍然大悟。
这时门外走进两名彪形大汉,向孔桂行礼道:“先生,行囊都已准备停当,是否现在起程?”
孔桂介绍道:“这两位,是丞相最精锐的‘虎豹骑’营中的猛将,这位李齐将军,这位宋亮将军。是丞相特意派来护送我们南下的。”
我打量一眼,这二人身材都非常高大。李齐约有30岁左右,一脸络腮的胡子,十分威风。宋亮肤色却很白,目光闪闪,一笑一口白牙,显得精明强干,大约二十五六模样。
宋亮笑道:“孔先生和阿飞先生的大名,咱哥俩是如雷贯耳,久仰久仰。不瞒3位,咱哥俩也都好棋,平时没事就以赌棋为乐,倒也能赚几个零花子儿。昨个咱们领军大人来选护卫勇士,我们一想,这可是好机会,就争着来了。各位先生放心,一路上咱哥俩保证把3位伺候得舒舒服服。不过呢,闲时几位可得指点两手。”
孔桂道:“阿飞先生的棋,不光二位将军,我也想多学学呢。哦,宋将军,李将军,池先生不随我们一起去,你们在此稍候,我先领池先生去见丞相,马上就回来。”
李齐和宋亮对视一眼,显然都有些意外,但他们训练有素,并不多问。
池早冲我挤挤眼,拱拱手,道:“飞兄一路保重。”便跟着孔桂,大摇大摆地去了。
李齐、宋亮一共带了50名“虎豹营”中的手下,都身着便装,肩背五尺长刀,手提逾丈铁矛,虽是作仆人家丁打扮,默默伺立一旁,但个个颈粗肩宽,腰细腿长,浑身上下透出勃勃精力。我只顾看着池早背影想心事,开始也没注意,等一名战士牵着一匹全白色的战马走到我身边时,我一眼扫去,才吃了一惊:好一个健美的汉子!四下仔细看看,不由心中想起一个人来:“这里52个人,任谁到了我们那里,都会让金三阳垂涎欲滴,立刻以重金与他签约,成为他‘阳光时装城’里第一流的名模。”
宋亮见我盯着他们的手下左瞧右瞧,面带惊讶之色,他哪儿知道我们是在为他们的英伟身材暗暗可惜。以为我发现了什么问题,便问道:“阿飞先生周游天下,见识渊博,可是我这些兄弟有什么不妥么?”
我一怔,知道这心细的首领误会了,暗想:“曹操手下,以青州军为心腹精锐,虎豹骑乃是精锐中的精锐,当然更大部分是青州兵了。东汉的青州,就是现在山东、河北一带。按古代算法,这些人都是地道的北方人了。虽然我们那儿南方北方人们混杂群居,性格早已没什么太大的分别,但据说古代北方人特别实在,喜欢直爽人,与南方人的精明多疑、时时语带双关大相径庭。如果我王顾左右杂以他言,这宋亮久经训练,自不会再说什么,但心中必存格格不入之感,以后就难相处了。”道:“哦,宋将军,我在想,我游历神州许多地方,也见过许多豪强的大军,其中虽不乏杰出之士,但还没有哪一家像贵军一般,不但纪律严明,而且官兵个个如此强悍,直可以一当十,无坚不摧。”
宋亮释然。虽然我不能提起时装、模特之类的现代字眼,但我的赞词却确实出自衷心,令他十分高兴。
双方关系一下子显得亲热起来,我们找个地方坐下,天南海北地随口闲聊着。这两人果然是非常直爽的汉子,开始还阿飞先生、飞兄的客气,没过一会儿就你小飞、我老李的乱叫开了。
聊着聊着,话题又转到军队上面。
李齐摸摸胡须,咧开大嘴,笑道:“小飞真会说话,可也真有眼光。以一当十,无坚不摧!这词儿真是够劲儿……嘿,我们‘虎豹骑’还真没怕过谁。”
宋亮道:“对了,飞兄弟,你说到过很多地方,不知都看过那些军队?”
这难不到我,当下屈指数道:“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于冀州见黑山军及袁绍军;初平四年(公元193年),于徐州见陶谦军,于寿春见袁术军;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于徐州见吕布军;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于江东见孙策军。”
宋、李二人一齐动容。
李齐道:“啊哟,阿飞先生,您今年贵庚啊?”肃然起敬之下,他又改回去称呼。
我笑道:“李将军不客气,区区今年29岁。在外飘流已有10个春秋。”
李齐道:“啊呀,那比我还大一岁。”
我知道在年龄问题上,古人大多不像现代人那么忌讳老,反而觉得年龄大些稳重可靠,便道:“原来小李将军才28岁?我可没看出来。”
李齐张着大嘴直笑:“宋亮别瞅看着小,其实比你还大两岁,你也没看出来吧?”
这倒是真的!
宋亮瞪他一眼,道:“以飞兄弟看,各家军队各有什么特点呢?”
我回忆道:“黑山军达十余万,飘忽善走,但军心不稳,士气低落,人虽多而不足畏;吕布军士兵健斗,能打恶仗,然喜欢烧杀掠夺,百姓恨之入骨,兵虽强而终湮灭;陶谦的丹阳兵军纪甚严,战斗力颇高,但缺乏勇将统领,只宜守而不可攻;袁术军么,一无是处,不提也罢。相比之下,倒是江东孙策军,虽然人数不多,但有周瑜这等帅才以及程普、黄盖等能将为之调教操练,十分难缠,不惹为妙。”
“高论!高论!”忽听一人拍掌叫道,“如此高见,非智深广闻之士,不能说也!”
李齐、宋亮二人回头一看,急忙站起,率众官兵一起恭身行礼:“议郎大人。”
我转头看去,见说话者是一个三十岁上下的青年人,面容清瘦,双眼无神。身披明镜似铠甲,光芒夺目;腰悬青铜鞘长刀,紫穗轻飘。他身后跟着几名持戟武士,慢慢走了近前。
我对东汉官职没太多研究,但对议郎这个职位却知道得很清楚。因为曹操年轻时做的第一个官就是议郎。议郎属于朝廷言官,掌顾问应对,能参与朝政议事,在郎官中级别最高。不过,目前在军政合一的曹氏集团内,就不算什么了。我心里揣测:“议郎大人?这官职并不如何重要嘛!但此人身份特殊,地位崇高,却是无可置疑。难道是曹丕或者曹植来了?”转而一想,差点哑然失笑。曹丕生于187年,曹植更是192年才降世,现在都只10岁左右,哪儿会是他?仔细端详,却再也看不出什么。
我多次去三国,对三国的风俗人情、环境语言都比较熟悉,来时又专门查阅过三国一些军事上的专业知识,知道此人看似平凡,但他身上穿的,腰上挂的,无一不是这时代最上等的罕见珍物。因此打起精神,不敢轻视,慢慢站了起来。
那人也饶有兴趣地瞧着我,忽道:“阿飞先生,你好象漏掉了袁绍军。”
我点点头,道:“我见袁绍军时,还是初平二年,袁军其势方张,气焰万丈。他们以骑兵为主力。骑兵机动灵活,在平旷之地冲击力强,尤其是长途追击奔袭,威力无比。但袁氏久在河北驰骋,从未遇上劲敌,将骄而兵横,部众不听长官号令,虽多而无用,一战失利,便可能一溃千里,不可收拾。”
最后这几句,不过是我读过历史后的总结,说是事后诸葛亮,那是一点都不错。那人却神色凝重,低头仔细想了半天,才道:“便是郭祭酒、荀军师,料敌也不过如此。阿飞先生如此才华学问,主公何故竟然未察?”
我一听,坏了!这一显“才”,可就不容易脱身了。值此大战当前,一般人也知道最重要的是不能资敌,何况是曹家的大将?如果曹操一旦误会我是个隐世高人,按历史上这种绝世奸雄惯常的“不能用则杀之”原则,我有性命之危啊!
我看向通往相府的大道,心里暗暗焦急:“这孔桂,怎么还不回来?”
那清瘦青年人忽向身后一招手:“拿戟来。”
一名武士忙抢上一步,双手奉上自己的长戟。那人摇摇头,一指另一武士:“那支戟!”
那名被他指住的武士呆呆发愣,居然没有意识到他指的是自己。李齐、宋亮交换一个眼色,宋亮地位高些,问道:“请问议郎大人,取这支戟何用?”
那人哈哈一笑:“你们但知阿飞先生棋艺超群,只怕不晓得他武艺之高,我军中除一二人外,无人是他百合之敌。若非此物,阿飞先生岂屑出手一试?”
我脸色大变。他说得如此斩钉截铁,那是什么缘故?
除了有人泄露了我的底细外,就没有另一个理由了。
我敢肯定,这人就是池早。
我对池早可说有深刻了解,别看他昨个嘴上说得漂亮坚决,如何如何为了事业不惜把性命当工本,但到今天早晨独自去见曹操,不心惊胆战才怪。他漏我的底,原因无他,就是想我也留下来,万一有事,可以随时保护他逃之夭夭。
但这却打乱了我的计划。
我5年前曾因公来过三国好几次,对三国并不陌生。这次我之所以愿意跟他重游三国,最主要就是前几次都没有完成一个重要的考察任务:找到一个起源于三国的神秘武术世家——仿鸟迹陈家。
据我的朋友、《汉代武术史》的作者陈贫告诉我,陈家在东汉光武帝时,是一个专门从事饲养飞禽走兽的家族,在漫长岁月中,家族渐渐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其中的才智之士不甘寂寞,寻求利用自身技艺向外发展的机会。机缘巧合,由于四海承平,国富思娱,陈家家族中的一位技艺过人的少年得以被延聘入京,担任了洛阳禁军鹰扬大将军,负责指导军中信鸽鹰犬的饲养。其实主要任务却是为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们训练斗鸡斗鸭(很明显,所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