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游侠传
,说他‘聪哲明允,刚断英铸,殆非余子之所及也’。”
我算了算:“今年司马懿刚20岁吧,三年前最多18,这么年轻就如此锋芒毕露,才气横溢?”道:“令师对那司马仲达是否太偏爱了?”大家都姓司马,谁知道你们什么关系?
徐庶道:“今年正月,听说曹公曾派人延请司马懿入丞相府,结果三次被对方以病重为由拒绝。曹操非常恼火,曾派人去试探司马懿的病情,有没有这回事?”
我不怎么太清楚,伊籍道:“是啊,确有此事。当时司马懿身患风痹之疾,躺在床上月余未动一步。曹操令高手假扮刺客偷入司马府,躲在房梁上做行刺状,那高手动作故意很慢,让司马懿有足够的躲闪逃跑时间。但司马懿因为身体动弹不得,虽然非常焦急害怕,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利剑一点点逼近自己的咽喉而措手无策。真是惊心动魄,险到极处。那高手见他如此模样,知道他是真的僵直不能行走,才冷笑一声,抽剑而去。”
我心想:“原来还有这种故事。”
徐庶微笑道:“此子果然厉害。”
我点头道:“司马家在许都也是大族,族内护卫家将绝非易与,这人能出入其府第如行平地,武功确实很高。他是谁?”
伊籍摇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
徐庶道:“飞兄误会了。我是说司马懿这小伙子果然机智沉着,居然把曹操也骗过了。”
我道:“哦,你的意思是……”
徐庶道:“司马懿并非真正风瘫,只是不愿为曹操卖命,所以故意装病而已。不过他居然能骗过那高手的锐利目光,不露一丝一毫的破绽,实在是大智大勇,了不得的人物啊!”
伊籍讶道:“你说他是装病?”
徐庶大笑一声,道:“正是。我师弟庞士元遵师之命,今年2月间曾在许都游历了一段时间。后来他给我写信,谈起许昌之行,说因与那司马懿年纪相仿,言语相得,二人密谈了一日一夜。那司马懿精神矍铄,终日不倦,还亲自为他端茶,给他印象十分深刻。这等表现,哪里有半点重病迹象?”
伊籍目瞪口呆:“真的?怎么水镜先生没跟我提起过?”
徐庶道:“我们师兄弟之间的事,有时师尊是不问的。”心想:“这件事关系到整个司马家族的存亡兴衰,何等要紧,师弟就算禀告了师尊,我师父又岂能再随便告诉别人?”
我却精神一振,道:“元直,令师弟现在正在何处得意?”庞统庞凤凰,有名人物。
徐庶道:“前些时候师父来信,似乎庞师弟已到了江东孙氏的地盘中寻找晋身之路。”
我道:“晋身之路?”心想:“以他庞士元的名气,还需要去寻找什么晋身之路?应该是想请他出山的人非常多才对。”
徐庶笑道:“庞师弟喜欢锦衣美食,古玩秀女,所以平日花销很大,欠下许多债务。听师父说那些日子催债的人特别多,他烦不过,就跑到江东,准备去会稽见见新吴侯孙仲谋,求个一官半职,弄点钱还债。”
“哦!”庞统还这么风流?我实在是没有想到。
伊籍话归正题:“不谈庞花心。我想请问徐兄,就算那司马懿有此惊人之举,又怎么说明他可能在此与飞帅谈论大事?”
徐庶道:“那司马懿才华出众,却力拒当朝第一权势人物曹操,为此甚至不惜冒杀身灭族大祸而装病,显见其对曹氏擅权反感之极。飞帅如欲叛曹自立,这种人才岂能不加以结纳?”
伊籍恍然,道:“确有道理。那这第二位呢?”
徐庶道:“这一位文武双全,乃是久经沙场的名将。”
伊籍疑惑道:“名将?难道是曹氏手下的大将?”
徐庶摇头:“不是。”
伊籍道:“除了曹贼属下,本朝现在哪里还有什么名将?”
徐庶笑道:“朝中没有,在野有啊!”
伊籍想了半天:“在野的名将?会有吗?”难道曹操会放过这种人?曹操的原则就是:不为我用,必为我杀。
我突然想起一人:“元直莫非是说那昔日破黄巾,斩张宝的前车骑将军、河南尹朱儁朱大将军?”
徐庶看我神色,叹口气,道:“这个猜错了。”如果他猜得对,我不会有这副猛然醒悟的表情。
我确实是被徐庶一言提醒,暗想:“此人果然是我该结交的,怎么会忘记了?”
朱儁是桓、灵间的著名将领,与卢植、皇甫嵩齐名当朝。因十常侍弄权,三将秉性忠良,力谏不从,均被贬斥边地。中平元年(184)太平道张角、张梁、张宝兄弟揭杆而起,大举起义。朝廷上下一片惊慌失措,大敌当前一致对外,危急中复又想起这三人来,急将三将调回委以重任,令他们分兵三路围剿黄巾。朱儁遇上的,却是盘踞阳城、宛县一带,张氏兄弟中最凶悍的地公将军张宝。初始朱儁连战不利,后来他慧眼识才,重用刘关张三兄弟,阵斩敌方猛将多名,又施以离间巧计,终于瓦解敌军的战斗力,张宝也被叛变部下刺杀,黄巾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败,从此渐趋颓势,一蹶不振。百万黄巾主力之所以在年余间便即溃散,朱儁当记首要大功。
黄巾败亡后,朝中内部矛盾又趋炽烈。朱儁眼瞅着大厦将倾,无法挽回,心中已萌退意。及至另一名将卢植因冲撞十常侍,被再次贬斥,郁愤而亡后,更是心灰,便递交辞呈,脱身而去。十常侍见他乖巧,也不为己甚,给了他一个大司马的虚衔,准其日日不朝,放他自做富家翁去了。此后董卓专政,王允夺权,西凉乱兵祸延长安,种种争斗过程中,朱儁均自扫自家门口雪,不肯与闻半分霜。直到曹操迁都于许,他才不得不随汉献帝来到许都。但仍然明哲保身,不交权贵。曹操开始还监视他甚严,但过得几年,看他十年如一日毫无半点逾规越矩行为,渐渐也就放宽了限制,不去管他。
当下我想起此人事迹,暗呼笨笨:“这么一位战功卓著,有丰富指挥经验的大将,我怎么像曹操似的给忘记了?”
徐庶脸现沮丧情绪,道:“既然猜错了,那就不用再献丑了。请飞兄请那人出来与我们相见好了。”
伊籍不依不饶:“徐兄话说到一半,怎么能不说完呢?这不是吊人胃口吗?”
我盯着徐庶,道:“元直猜错,只是因为高估了阿飞的智力而已。朱将军确是应该去请教的大贤。我现在很想知道你猜的第三个人是谁,也许我可以稍稍挽回一点面子呢?”笑一笑,端起几案上的水杯,向二人做个请的动作。
伊籍也笑笑,却不喝水,只是看着徐庶。徐庶无奈,道:“既然两位都非要我献丑,那好吧。”他拿起面前加了芝麻的蜜水耳杯,呡了一点,觉得味道还行,便又喝了两口,放下道:“这一位既非贤士,亦非儒将,而是一位剑客。”
伊籍道:“剑客?不对吧徐兄。许都城中所有有名的高手,我刚才都数了啊!”
徐庶微笑道:“伊兄所列诸人,个个技艺不凡,各有绝技,但我说的这位剑客,他不但马上步下,武艺通神,而且是异士之后,胸怀大志,擅长兵法。若有机会,他年必能放一奇彩。”他瞧瞧我:“此人姓王名越,今年三旬有四。”
“什么?许都尚有这等人才?”伊籍眼珠滴滴乱转了半天,伸手又在太阳穴上抓了半天,还是虚无缥缈,什么都看不见,没摸着一点头脑。摇摇头,从几上取过耳杯,放在唇边,算是有了些实际的感觉。
我挺身而起,禁不住连连点头:“真神人也!哈哈,我总算有点面子,眼光没有差得太远。”向着左侧一扇屏风道:“王兄,你被猜出来了,还不出来和元直相见?”
屏风后转出一人,麻衣葛屦,身形精悍,方面黑须,眉目间隐隐透着细淡的微光。
徐庶起身拱手,道:“王兄别来无恙。”
那人扫他一眼,道:“碰到你我就有恙了。奇怪,我只和老弟五年前在颖川比过一次剑法,算得有一面之缘。不知你如何会猜到我来到许昌,又居住在飞帅府里呢?”
徐庶笑道:“此非难事。我师尊水镜先生早年喜爱云游,天下多有至交,许昌消息也时常能传到鄙处。王兄三年前来到许都以剑会友,我早已知道。而王兄一旦听说了飞帅这等人物,必然会来切磋。以飞帅的性情才识,见面以后王兄也难免不被吸引而倾心相交,终日与飞帅谈文论武,共议大事。”
王越笑道:“有理有理。”走至近前,突然伸手向他左肩推去。
徐庶微微一晃肩,表示了些躲闪的意思。王越摇摇头,右手缩了回去。问道:“怎么你拜了司马徽做老师吗?你家老爷子还是不肯认你母子?”
徐庶淡淡道:“他想认我,我还不想认他呢。”
王越哦了一声,便不再言。
我心想:“原来他们见过。徐庶的祖父不认他母子?难道他已经从徐家破门而出?”
伊籍道:“两位原来认识,那太好了。大家都请坐下再说话啊。”
我和徐庶、王越都坐下来。王越看着徐庶:“这五年来你剑法长进如何?”
徐庶面上微红:“惭愧,小弟辜负了王兄殷望,这五年东逃西窜,毫无寸进。”
王越哼了一声:“瞧你长这一身膘,反应比从前还不如,就知道你没什么长进。可惜啊可惜,你练剑的天赋本来甚好,却给你自己糟蹋了。”
我笑道:“有所失才能有所得。元直弃一人敌而学万人敌,亦是好事啊!王兄未免苛责元直了。”
王越把我的杯子拿过去,喝了几口,道:“这倒也是。看刚才你列举才士,识见果然远非从前可比,进步神速啊!”
“尤其是他居然猜出了王兄,哈哈!”
“哈哈!”王越看我一眼,“我与飞侯心性相投,乃倾盖之交。徐庶兄弟亦吾辈中人,自然一猜即中。”
我道:“王兄所言极是,我们四人,都可谓一见如故,肝胆相照。”
徐庶瞥瞥伊籍,哼了一声。
王越微笑道:“飞侯可否上点酒菜来,我想与徐兄弟、伊先生一起喝几杯。”
我笑道:“这个当然绝对没问题。”
第四章 晋见献帝
“天凉了!”清晨,汝南郡东,芒砀山头,一人遥视北方,喃喃低语。
“是啊,大哥。山风很凉,你老看什么啊,我们进寨去吧?”身后一名爆眼粗眉的长大汉子往东侧的半山坡看了几眼,大声道。
“是吗?”那人微侧过头,白面朗目,四旬左右的年纪,却是大汉皇叔刘备。他瞧瞧半山平地上正热火朝天训练的部下,轻轻叹口气,道:“风凉不要紧,尚有寒衣房舍可避。翼德,你可知道,此时黄河亦已丧失泛滥的动力,静静而流,曹军北渡已无任何地理障碍,若其强渡黄河,又有何人能阻?”
那铁一般大汉正是著名人士张飞,他道:“大哥,那样不好吗?曹操一旦渡过黄河,后方必然空虚,我等便可乘虚而入,直捣许都!”
“乘虚而入,直捣许都?”刘备转身,忽然打个寒颤,张飞急忙从左右手中取过一条棉制披风,上前为大哥披在肩上。
刘备轻轻拍拍他胳膊,笑道:“三弟也知道乘虚而入了,很有进步。”
张飞退后一步,道:“大哥又来取笑翼德。俺只是见大哥每日盯着地图,老是在画如何向许都前进的路线,所以才想到大哥可能是这档子主意。”
刘备点点头:“是啊,三弟所见不差。为兄做梦都在想如何攻占许都,救出陛下,重振我大汉国威。”话风一转,道:“可是乘虚而入,谈何容易?三弟,与刘辟龚都二位渠帅的联络怎么样了?”
张飞道:“简雍一直没回来,可能还在劝他们。不过俺看玄,刘辟在平舆时败给了曹将阿飞,立誓一年内不返汝南。龚都跟新野的霍峻打猎打出了真火,正准备跟他单挑一架,决定谁能拥有那张黑虎皮,也没有闲暇顾及。而且……”他挠挠头,“还有个娘们儿在中间搅活,这事难办。”
刘备道:“三弟,那可是黄巾军的杜军师,龚渠帅的义妹,别娘们娘们的。”
张飞道:“是,小弟知道了。”
刘备拉拉披风,叹道:“其实你前面说的都是表面现象,最后一句才是要紧。不返汝南,我完全可以设计让他们全军从其他郡中穿越,一直进抵到许昌城下。和新野守将意气之争,更属推塞,我久闻那霍峻虽然年轻,为人却持重能谋,他能容忍黄巾数千之众安卧新野城下,又岂会在意区区一张虎皮?关键在那位杜军师的态度。我见过她几面,虽然言语无多,谦恭客气,但刘、龚二人却都非常敬畏于她,此次简雍受阻,大半应是她不愿相助。”
张飞哼了一声:“臭娘们,胆小怕事。”
刘备看他一眼,微?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