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人生
也得算是二个月。以此类推,刚才我虽然只当了一会,然而只要是当了,就要以行规行事。”
“哪有如此的规矩呀?”顾三友还是有些不信,竟会有如此的规矩。
文定轻轻的笑了笑说道:“呵呵,这就是我们典当行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不但是他们飞宏当铺要遵守,我们源生当铺要遵守,我们华夏的所有当铺都要遵守。”
“那不遵守会有什么后果吗?总不至于要关门停业吧?”顾三友还在那强辩着。
文定答道:“这次你说对了,如果哪一家当铺不遵守守则的话,那么所有的当铺都不会与它再有来往。而且当地的商业行会还会联合起来惩罚它,让它关门歇业。”
“那不是太不讲人情了吗,如果好心少赚点还要被惩罚,黑心点还安然稳当的赚更多的钱,太没道理了。”
文定知道顾三友还算不上步入他们当铺这个行当,只有循循诱导他道:“顾兄,和你打个比方吧!如果有两个卖大米的米铺相临,又卖同一种大米,而彼此之间相互抬杠、互相杀价的竞争客源。”
“那不是很好吗,人们不是就有便宜的大米吃了吗?”文定的话让顾三友摸不清头脑,心里在嘀咕,这岂不更说明他们的行规应该废除了吗?
文定又说道:“短期之内可能是这样,价格的拚杀让人们买米的钱一时之间会减少,然而看长远一点呢?当一家挤垮了另一家后,那么在这一带就没有别的人卖米了,届时,附近的居民在没有别的地方买米的情况下只有光顾这一家,那时他要涨价或者短斤少两的,人们也没有别的其他选择了。”
“哦,那所谓的行规就是不让同行之人,进行这种残酷的竞争咯?”顾三友有点领悟这些道理了。
文定面对有点明白了的顾三友说道:“不,竞争向来就是非常残酷的,而同行之间的斗争也一直没怎么停息过。行规只不过是把这种竞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要以搅乱整个行当为代价,差不多各种行当都有自己的商会和行规,起的就是协调的作用。”
终于开了点窍的顾三友略有感触的说道:“看来做生意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文定你知道的好多呀!”
文定微笑的摇了摇头,说道:“呵呵,我这哪里算多呀!充其量也只是个小学徒,这些都是东家与朝奉告诉我的。告诫我们千万不要触犯行规,惹众怒,他们都是在商海里摸爬打滚了几十年的。只要你细细观察,从他们的身上,总是能时不时的学到些东西,让我们以后受益无穷的。”
“哈哈,今天的事办的怎么样了?看你一身轻松的模样,一定是马到成功了吧!”顾三友话锋一转,转到比较轻松的话题上。
文定说道:“嗯,倒是很顺利。那个燕船主没见面之前,我想那样的一个大商人一定十分的威严,心中还有些怯怯然的。哪知道见面后才知道,他竟是如此的和蔼,让人感觉不到一丁点压力,还十分健谈,让人不知不觉就和他聊进去了。”
顾三友开怀的笑道:“那老头是挺缠人的,到处拉人和他聊天,呵呵!”
文定跟着说道:“哪里,到他这种地位,许多权贵都还要给他面子,还能如此的平易近人实属难得呀!对了,三友,你和他家的小姐这么熟,一定也很了解燕老板咯?”
顾三友闻听他的话,顿时有些遮掩的说道:“哪里,只是见过两次罢了。对了文定,快过年了,你是留下看铺,还是回去过年呀?”
文定向来不喜欢勉强他人,既然顾三友不想说,也就随着他的话说道:“自然是要回去,都快一年没回去了,这一年之末与一年之始肯定要与家人共度的。”
文定的话似乎又触碰到顾三友的痛处,他的神色随之一黯。不过还好他似乎很会保护自己,转眼间就聊到文定的家乡汉阳永安堡过年是如何的热闹,每年大年初一柳氏家族的族长就会带领各家男儿祭祖。说到那个场面何其壮观,让他们两人都聊的很是投入,一路上就这样有说有笑的往庙山行去。
当他们正在路上聊的愉快的时候,在朝奉刘选福家中那个书房中也有两个人在会谈,他们正是书房的主人以及主人的东家章传福。
“东家有什么绝密的事,还需要来我的书房说呀!在客厅谈不一样吗?”刘选福对于东家的神秘有些不解。
章传福说道:“其实也不是什么绝密的事情,只是有些为难。这些年来汉口那边生意兴旺的不得了,而我们铺子您是知道的,近些年积攒下不少的闲钱,我想在汉口那边再开一处分铺,您觉得如何呀?”
“这是好事呀!有什么好为难的。不是怕我这把老骨头嫌路远不肯过去吧!放心!只要我在这个位子上待着就会帮你的。”
章传福说道:“您老肯为我分忧,当然是好。不过,使我为难的,另有其事。”
刘选福问道:“有什么事,你说呀!看能不能帮你参谋一下。”
“我正是来找您老商量的呀!这里毕竟是我们的根本,善本自然是不能离开的。那分铺的掌柜只有从李福翔和柳文定两人中选一个。李福翔的办事能力尚可,就是为人不怎么让人放心;文定的人品、性情都属上佳,只是年岁尚幼,毕竟经验不足呀!就这事让我焦头烂额了好几天,一直不知道该是如何选择,来这里看看刘老能否给我点建议。”
“此事兹事体大,得容我想一下再给你我的想法。”这确实不是小事,毕竟是一个店铺大掌柜的人选呀!刘选福在那斟酌了半天还时不时的端起茶杯细抿了两口,章传福也不敢打扰他的思路。
过了半晌,刘选福似乎下了决定般的深喝一口茶,对章传福说道:“东家,经验是可以培养的,然而人的性格却不是那么容易更改。我看还是让文定去,不过文定毕竟年纪还轻,不如先让他去那边当个二掌柜,我们两个呢!轮流过去指导他,等他能够独自应付自如了,再升他不迟。”
“好呀!呵呵,我就知道来找您准没错。本来我是想让文定过去的,不过你提的方法更妙,决定了,就这样办!”刘选福的提议和章传福的初衷很贴切,而且更为稳当,彻底让章传福下了决心。
“东家,那汉口的分店何时才能好呀?”
章传福答道:“铺面我已经和人谈好了,等收拾、装修完,起码明年开春才能进去吧!怎么了,您老有什么问题吗?”
刘选福轻笑着说道:“我能有什么,不过这件事必然会让铺子的有些人产生想法。我想提早说会让文定有些难为,不如等年过完后汉口的铺子也收拾的差不多了,再对文定他们宣布吧!”
“刘老呀!您真是什么事都给文定那小子想周全了,莫不是想破例收个徒弟吧?哈哈!”
这话引得二人一起笑出声来。
~第六章岁末年尾~
日幕垂下山岗,落霞泛起湖面。虽然已是步入严冬,然而那缕余晖亦照射的人身上暖洋洋的。
随着太阳西落,载着文定他们的马车,也驶回了庙山镇。经过一天的奔劳,文定已是疲惫不堪,反观顾三友却依旧是生龙活虎,丝毫不显疲态。
文定不禁羡慕的说道:“你的身体可真是好,奔波一天还能如此的有精神。”
顾三友不在意的说道:“我们练武之人,这点辛苦算得了什么。倒是你年纪轻轻却彷彿年迈的老人般,要注意身体了。”
“我的身体算是比较好的了,只是这一天舟车劳顿的行程才略有不适。不怕你笑话,虽然我坐船的次数有几回了,然而还是不太适应这江水的摇晃。”
顾三友不以为然的说道:“体能是可以练出来的,要不你跟我练武算了。保证你可以百病全消,长寿安康。”
文定轻轻笑着说道:“呵呵,我还没想过练武,还是一心将生意学好。再说我也不是那种坐着不动的人,不要紧的。”
顾三友还是在那劝说道:“现在你还看不出来,到年老后什么毛病都出来了,我原来那些叔执辈就很明显,练过武的大都比那些没练过武的要来得健康些。”
“呵呵,那都是后话了。现在年关将近,铺子里的事很多,等我过些时闲了下来再说吧!”文定不便拒绝他的热心,又不想真的去劳神练武,顾三友也拿他没辙,两人说着说着就进了铺子里。
几个伙计都围拢来询问他们汉口的见闻,文定说的都只是简单的见识,而顾三友则说的绘声绘影,眉飞色舞的。
渐渐的伙计们都在他的周围听他述说,汉口如何的船如星辰、车如流水,人们衣着如春季的鲜花般鲜亮,酒楼、商铺各种行业都林立其中。
那繁华让这些半生都只在这一亩三分地厮混的众人羡慕不已,当说到文定遇到小偷,让大家都如身临其景的抓了一把冷汗,而说到后来他是如何智擒的,大家又齐声为他欢呼。
文定不由的笑了笑,真是开始佩服他了,这么好的口才不去说评书实在是评书界的一大损失,就凭今天他的发挥,绝对可以让评书这门艺术发扬光大。
文定看着自己已是多余的人,乐得清闲进去给朝奉他们回报。
文定刚一进客厅,就看见刘选福与章传福在那里品茗。
章传福先一步对他问起见闻:“文定呀!这趟汉口收获大不大呀?”
他忙回道:“这次小子去汉口,真是见识了不少,那里彷彿就天生是做生意的地方,人们都在为各自的生意而忙碌,商业气息特别的好。”
“呵呵,看来你对汉口的印象也是特别的好嘛!”章传福抚着须,心中也有了一番计较。
文定说道:“只是觉得那里货物的流通会是十分的快,在那做的话,只要货真价实、诚实守信就一定不愁没人买。”
老朝奉满意的说道:“能看透这点,说明这次汉口没白去,燕老板的事办的如何了?”
文定将燕船主的回执交付予老朝奉,说道:“燕船主那尊佛像,我从手工、质地以及花形上确定是来自大理天龙寺的水晶如来佛像。”
刘选福接过信,揭开看过了后,再对文定说道:“嗯,燕老板对你的鉴定十分的满意,在信中对你还褒奖有加呀!”
文定说道:“那是燕老板过奖了,其实都是朝奉平日里的教导。”
“呵呵,文定这孩子几时也学的这样会说话了。”
章传福今天似乎也是很开心,不停在那开着玩笑,弄的文定的脸泛起了红潮,还是朝奉帮他解的围,让他下去休息。
吃过了晚饭,文定回到自己的房里回想这忙乱的一天。几经波折可是收获却是很多,见识了江水中盖天的船帆与车水马龙的商业重镇;结识了江上的老船翁、传奇般的燕船主和一个不足为外人道的小颜。
虽明知她已是有所钟爱之人,然而起码已经知道她的名字,知道她过的很是愉快。这对他而言已是足够,昨夜那竹林中的倩影会一直嵌在他心底,而今夜那个倩影已有了名字,那就是小颜。
靠近年关,铺子里的生意冷清了些,除了筹钱过年的以外,大多百姓都已开始忙于准备过年用的各种年货。
而文定他们则不然,反而比平时更忙些。要清算一年的结余、盘清库存、核对帐目,完了打扫各库还要封存各库以待来年再行开启。里里外外的虽不用开张营业,却比那还要累。
不过大家还是干劲十足的,因为都知道越早干完越能提前回家和家人相聚,而且每逢年终,东家章传福还要照例给大家红包。现在表现好点,老板包的红包也会大点,大家都卯足了劲的勤奋干,脸上挂着笑容,整间铺子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每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在送灶王的时侯,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各种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麻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吃了你家的东西就不会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到今日铺子里的一切诸事,业已完成,大家都在期盼的这一天终于来了。
今日章传福在隔壁的酒楼摆了三桌酒宴,算是和大家一起吃年饭,傍晚时分大家都早早的来到酒楼等待着章传福他们的到来。
席间大家都在闲谈,有的邀相熟的友人过年到自己的家中吃饭,有的在打听还有什么年货要买的,还有的在猜测章传福今年会给大家包多少的银钱。
虽然谈论的主角章传福还没出现,不过里面已经热闹非凡了。
文定与顾三友相临而坐,自汉口回来后他们关系大大的改善了。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