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人生
口。
巴子斐与这脾气有些古怪的老头也打过几会交道,深悉这老头一身的拧劲,哪怕是大王做错了,他也敢当面指责,在军内又是威望极高。知晓方才的怪叫正是那曋老头气急败坏的怒吼,顿时兴趣倍增赶忙着追问下情,是何人敢在老虎头上拔毛。
“这就要说到臣下方才与公子讨论之事了……”原来靶场再往后两百步是军营的伙房,而曋伯险些中箭的地方也恰好是在子游那块箭靶的正背后,再加上箭靶上的那个窟窿,这下子游第三枝箭的下落已经可以说是真相大白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巴子烈虽然不敢相信和他站在一起,显得极其瘦弱的子游会有如此惊人的臂力,可事实摆在眼前也不由得他不信。
巴子烈凑到箭靶近前,仔细检查了那个窟窿确实乃是新破,而且破口处相当的小,这乃是因为羽箭的速度极快所致。
“田壮士的臂力非同一般呀!这还是本宫首次见到有人能将箭射的有如此之远。”今日这趟行程确是不虚此行。
子游连连道:“公子过奖,公子过奖。”
巴子烈虽然为人粗狂,倒也不是个不讲理之人,见到这一切证据后也不胡搅蛮缠,承认道:“从方才比试的地方到箭靶处足有四百步,乃是我特意嘱咐兵士们所摆,是有意考验于田壮士。没想到对田壮士而言不但不曾构成障碍,反倒是不能显示壮士的功力,田壮士确实是技高一筹,巴某甘拜下风。”
樊鹏将军也是赞道:“的确是不同凡响。”
“哪里,哪里。”既然他们都如此说了,子游也不好再隐瞒,将自己获胜的诀窍相告:“巴将军武功不凡岂是在下所能及也,并不是巴将军不能射的这般远,只是因为将军手中的那张弓张力有限,拉满亦不过四百步的射程,若是再强行拉伸弓身必折。不瞒公子与各位将军,在下之所以能侥幸射的此距离,凭的是手中这把赤穴村的镇村神弓,其实若以箭术而论草民是万万不及将军的。”说着将神弓平举于胸前,示之以众。
神弓,高台之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那张弓上,与他们往常惯使的弓箭比起来,也就是两端加长了几分,弓脊处微微厚实几分,不知为何却有如此大的效用。
“难道是柘木弓?”樊鹏将军的言语中透露着几分疑虑,几分欣喜,毕竟在军中待了这么长的时间,能看见柘木弓的机会这还是头一次。
文定也认出那夜,正是此弓一箭刺穿了静怀师太与秋山那个混蛋的胸膛,心中暗道怨不得今日的子游如此神勇,那夜也是凭着这张弓不知夺去了倭贼多少条性命,心下那份为子游的担忧也一股脑的消失无踪。
柘木弓,这可是件轰动的大事,巴子斐陡然间回复了公子的威严,道:“樊将军此事未曾查实,还是待本宫回宫问过父王之后再行评说吧!在此之前还是不要妄下定论。”
樊鹏赶忙下拜道:“臣惶恐,谨遵公子之命。”
巴子斐微微点了点额头,又面向子游与巴子烈露出浅浅笑靥,道:“你二人俱是箭法如神,乃是我众等黎民之福,好了,今日的比试权且算打和,胜负日后还有的是机会。”巴子烈是自己的侍卫队长不用说,这个年纪轻轻,前途无量的小伙子是自己今日最大的收获。
巴子烈忽然面朝子斐跪下,没有丝毫预兆,左右之人尽皆诧异的望着他,只听他说道:“臣下有一不情之请,还望公子成全。”
“哦,说来听听。”巴子斐今日心情大好,自然是什么事都有的商量。
巴子烈望了望子游道:“像田兄弟这般既年轻又本领高强的小伙子,正是我们宫廷卫队所需要的人才,臣下恳请公子恩许他加入卫队,也好为国效力。”
子游没想到这位将军突然之间竟会提出这种奇怪的要求,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自处。
不过显然他的想法和公子的恰好达成了一致,公子的脸上露出了欣然向往的神情,樊鹏将军也不甘示弱的道:“巴将军此言差矣,若说是大好男儿要为国效力,还有什么地方比的上军营的,正是有我们这鹰扬虎视的五千将士,百姓们才能安居乐业,得享太平。这位小兄弟武艺虽是过人到底还是年纪尚轻,正是需要来军营中好好敲打个几年,方成大器。”
二人也没问过子游自己的意愿,便已开始争夺起他的归属了。军营与宫廷卫队,赤穴城两套军政体系的两位将军针锋相对,互不相让,而作为当事人的子游,只能无奈的看着他二人争来夺去。
二人这样争执的场面也不是头一次了,巴子斐对此也早失去了兴趣,不胜其烦的道:“好了,你们一个是号令五千将士的大将军,一个是护卫宫廷安危的镇殿将军,当着这么许多将士的面争吵也不觉没面子。况且田壮士尚未表态,你二人争的难分难解有何用,还是来听听田壮士自己的意思吧!”
终于众人的注意力又回到子游身上,看的子游只觉得浑身不自在,暗自在心里回复了镇定后,道:“启禀公子及各位将军,子游虽只是一介山野村民,可也肩负着赤穴村全体村民的安危,这从伍之事尚需向村中长老请示,实难以从命。”
巴子烈与樊鹏二人为他争执了半天,谁知道人家压根就不想加入军伍,两人讨了个没趣。文定眼见子游如此断然回绝,心中十分担忧,可自己一个外人又说不上话,只能干着急。
还是公子斐怕他们伤了和气,忙打开僵局,道:“嗯,做人要有担当,不可因私忘公。田壮士要回去询问曋大夫的意思也是在情理之中,既然如此,今日就暂不谈此事了,由本宫做东道,这高台上的人有一个算一个去畅饮一番。”
虽然被人拒绝让两位将军很没面子,可既然公子都出面斡旋了,自己做臣下的若是再计较,未免显得不恭,只好借坡下驴顺从他的意思。
酒席间,嫌隙已生彼此皆寡少言语,惟有公子斐兴趣很足,滔滔不绝的讲得十分畅快。他身为公子,旁人又怎敢怠慢,只好频频回应,是以场面上倒还不见冷清。
酒席上饮酒是断断免不了的,赤穴城的酒肆里,没有外面那些常备的什么白干、女儿红、竹叶青、绍兴酒,却有几种用此地泉水酿制的美酒。让文定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种叫“巴乡清”的佳酿,醇香浓郁,回味无穷。
公子斐频频举杯,众人是竞相附从,文定只觉得巴乡清入口清爽,也就不曾拒绝一一饮下,不知不觉喝下多少自己也记不清了。
隐约间只觉得先是心情无比的放松,飘飘然就像是腾云驾雾似的,而每个人的脸上仿佛都挂满着笑容,喝的不再是酒,而是仙人布下的玉液琼浆,一杯一杯无休无止。然后再是头开始变的沉甸甸,接着便失去了知觉。
待到文定再睁开双眼之时,自己已躺在床上,不知到底是发生了何事,不过他认出了这屋子正是他与杨括、陆老伯共住的那间。文定的口里干的就快冒火,可当他挣扎着起身时,头痛就像要将他的脑袋裂开似的。
“你终于醒了。”陆仲简走进屋子里,刚好看到痛苦的文定,上了年纪的他对文定此刻的难受也有过体会,忍不住数落道:“少年人年轻力壮,时不时的饮上两杯自是无可厚非,可也不能不知节制呀!这杯中之物是少饮宜情,多饮则伤身。”
“老伯教训得是,昨日也不知是怎么了,只觉得那酒芳香宜人、清醇可口,不知不觉就喝的过头了。”早知道清早起来会这般难受,文定断然是不会如此放纵的,以前喝酒大多是浅尝则止,这还是他头回宿醉。
文定昨夜的醉态倒是令陆仲简吃惊不小,不得不对他是另眼相看,现下也懒得去多说他,倒了杯茶水递与他,道:“先喝口水,洗把脸,我煮了点白米粥,喝下去就会舒服些的。”
“又给老伯添麻烦了。”文定很难想像自己被公子斐的侍从们抬回来时,陆老伯与杨管事这两位已不再年轻的前辈,是如何将自己安置妥当的,定是费了好大的劲。
陆仲简柔声道:“快些去吧!宿醉醒来后的早上是最不好受的。”
难得从陆老伯的嘴里听到这充满人情味的话,共同经过了这么一连串的磨难后,陆仲简受众人的影响越来越不像旧日的他了。还记得初见面的那阵,他那古怪的脾气让所有人都开了一番眼界,左也不对右也不对,处处都能挑出他们的毛病来。
事到如今,虽然时不时还是会对他们说些讥讽的话,可文定他们都能感受到话里所隐藏的关怀。
其实陆仲简并不是个冷漠之人,只是他表达关怀的方式有些与众不同,再加上早年间在外面遭受过一些波折,后来带着不顺心之事回到生养自己的村庄,开始闭门不出,只喜欢与那些花草为伴,便落下了孤僻老头的名声,久而久之他也就习以为常了。
这次因为关乎性命的缘故,不得不与文定他们共同进退,也就在不情愿之下与他们颠沛流离,短短的时日却经受了平常人一生也不曾有过的离奇经历。正是与同伴的共同经历,让他不再是孤村中那个生人勿近的怪老头,不再是只对花语的花疯子。
文定一骨碌爬起来,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虽然头还是昏沉沉的,而干燥的舌头终于得到了缓解。
昏暗的屋子实在是不能让人满意,趁着头顶的那口大洞,此刻正是城里光线最为充足之时,杨括与陆仲简将饭桌搬到天井处来。
文定梳洗完毕出来时,除了尚未康复的紫鹃,所有人都围坐在饭桌上用着他们的早饭,连燕小姐也赫然在列。其实应该算是午饭了,要适应这赤穴城里独特的作息时间,他们尚需要一段日子。
“文定,快来快来,陆居士特意为你熬的粥,还热着呢!趁热来喝个两碗。”一见文定出来,杨括便招呼他过来。
“嗯。”文定欣然入坐,未几便觉得这桌上的气氛很有些怪异。
杨括与陆老伯相互露出神秘的笑容,定是昨夜他们与自己同居一室,见到了自己的醉态。撇开他们不说,静思师太头低的都快要到接近碗里,脸上藏匿着一种似笑非笑,想笑而又不敢笑的古怪表情。静忆师太虽没什么明显的异常,可脸上若有若无的笑意还是瞒不了人的。
怎么所有人都显得那么古怪,感到莫名其妙的文定也不知该如何是好,惟有埋头喝着自己的白米粥。昨夜只顾着饮酒也没怎么进食,后来没有知觉后又不知道发生了些什么,现在文定的肚子真是空空如也,顷刻间这白米粥就喝了有三碗之多。
杨括轻笑道:“文定,今日的胃口挺好的呀!”
“哪里,哪里,是陆老伯做的白粥清谈可口,不觉就吃了许多。”倒真的如陆老伯所说,三碗热腾腾的白粥下肚后,肚子也不怎么闹腾了,文定摇了摇脑袋,现在也轻盈了许多。
看他摇头晃脑的模样,余人不自禁的发出轻笑,静思师太更是吟道:“嘻嘻,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师妹,唉。”静忆师太责备的望了她一眼。
此诗是唐代王绩的《醉后》,文定向来是挺喜欢的,没想到连小师太也能背的这般流利纯熟,也没去计较她笑话自己,反而是奇问道:“柳某倒是不知,静思师太也通晓这俗家的诗篇。”
静思回道:“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小尼姑除了经书外任何书都不曾翻阅过,哪里会通晓什么俗家的诗篇呀?”
刚脱口而出的诗篇转眼间就说没读过,这个静思师太还说什么“出家人不打诳语”,文定奇道:“那师太为何可以脱口而出呢?定是从别处听来的吧!”
静思将自己那一双明亮灵巧的眼睛睁得滚圆,凝视了文定老半天,左看看右瞧瞧,就像是在看希奇古怪的事物般,忽而又一本正经的向身旁的师姐问道:“师姐,柳相公不会是有什么毛病了吧!这首诗明明是他大声的念了一晚上,怎么醒来就全不记得了?”
静忆师太小声的给她解释道:“师妹,我听人说起过,有些人醉酒后脑袋是一清二楚的,有些人则不然,醒来后自己做过的事会通通记不起来。”
“哈哈哈哈!”杨括与陆仲简实在隐忍不住,顷刻间爆发了出来。
原来昨夜文定被人抬回来后,一直不曾醒转过来。起先昏昏沉沉还则罢了,到了下半夜不知怎的酒劲上涌,自行起身跑到院子里转悠,口里面不停念叨的就是这首《醉后》,杨括与陆仲简如何的拉扯都不管用,最后还是燕小姐出来点了他的黑甜穴才算是消停下来。
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不但是两位无所顾忌的男人,稚气未脱的小尼姑放声而笑,连向来严肃的静忆师太也禁不住轻笑了起来。
这也怨不得他们,昨夜文定完全遗忘了身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