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人生
文定安抚她道:“我当了三掌柜,工钱也涨了许多,这次铺子里发红包东家又给了我五十两。”
李氏还是不敢相信的说道:“当了三掌柜就有这么些个钱呀!可你都给我了你怎么办呀!家里也用不了这么多,快拿回去些。”作势就要给文定。
文定不接受说道:“您放心我还留着些,我在外面还会有的。家里开销起来比较大,三弟、四弟还要上学堂。”
李氏又说道:“那也用不了这么多呀!你一个人在外面不多备点钱防身如何是好。”
文定和母亲算计道:“二弟也快十六了,在我们这儿,这样的年岁也不算小了。您先和叔父合计着把家里的房子在周围多建个几间,来年有合适的就给他办了。有眉目了,就叫他给我去报个信,我再拿些银子回来。”
李氏笑道:“你都还没有办呢!他急个什么。怎么样,在外面有中意的没有?”
文定笑着说道:“您又在取笑我,我还想着多干个几年再说呢!
呵呵。”
“哥,哥,李勇表哥来说外公、舅舅他们叫你过去。”二弟跑着进来。
文定对李氏说道:“娘,您过不过去呀?”
李氏回道:“我白天才去了的,现在还要收拾收拾,你和弟弟去吧!”
文定便与二弟柳以定随表哥李勇往李集去了。
踏着夜色文定带着弟弟以道,跟表哥李勇一起往母亲的娘家李集走去。
文定的母亲在她们家里排行第七,而李勇的父亲则是家中的老大,所以虽是他们的表哥,年岁却比他们大的多。文定在家是老大,今年也不过十七岁,而李勇已经是快四十的人了。
打小李勇便处处照顾文定他们,文定记得小时候自己随娘回李集看外公,外公、舅舅看他来了都十分的高兴,赶紧让表哥去鱼塘里抓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给他吃。
哪知道文定小时候除了喜头鱼外什么鱼也不吃,当时大家都已经上桌子了,而外公看到文定始终不动那条鱼,便奇怪的问他为什么不吃鱼?当得知原因时,连忙催促刚拿起筷子的李勇又去鱼塘里,特意捞起一条喜头鱼做给文定吃。
虽然现在经过了世故的洗礼后,文定不再那么挑食了,然而只要是文定回外公家吃饭,桌子上必定会有一道喜头鱼。
在外公家里外公和舅舅都最是喜欢他,不但以定他们几个弟弟及不上他,就连李勇他们兄弟几个,以及他们的子女也没有文定受宠。
这个市集之所以叫李集,是因为这里原本是李氏宗亲群居而成的。
除非是花上半天的工夫去汉阳县城,不然这个附近唯一的市集,便是周围的百姓们购置必需品与交换收成的地方。
虽然后来慕名而来居住的外姓人也越来越多,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使李集更加的热闹,然而李集的主事者都还是李姓之人担当。
文定的外公李普吉一家在李集也算得上殷实的住户,家中有几亩良田,自己还一直在李集中从事各种生意。
在乡下,家里子孙多,就代表着自己家在周围说话的份量重,一般人都不能轻易的忽视你的存在。而且李普吉的子孙中也没有那种败家的后生,所以不论是在李集中还是李氏的宗族中他都很有地位。
老人家今年已经将近七十了,与大儿子李传方,也就是文定的大舅舅一家住在李集一座三进三出的宅子里,其他的几个儿女也大都住在其附近。
李勇引着文定跟以定还没进李家的大门,就看到李勇的儿子李篱跑了出来,叫道:“爸,小叔,以定叔你们可到了。”
李篱的年纪要比文定还稍微大些,而且也已是快做爹的人了,以定他们哥仨就更是显得小了。
李勇看见自己儿子着急的样子,还以为出去后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忙问道:“有什么事慢慢说。”
李篱回道:“老爷爷问起叔好几遍了,爷爷让我出来看看小叔怎么还没来。”
李勇把自己儿子的头一敲,说道:“笨呀!看见你小叔来了还在这站着干嘛,还不进去回报老爷爷和爷爷,还让他们两位揪心呀?”
文定心下一阵惭愧,自己原本打算明天再来拜望外公和舅舅们,哪知道还让几位老人担心了。止住准备往回跑的李篱,回头对李勇说道:“哥,我还是自己进去对两位老人家解释吧!”
“好吧!还是你自己进去吧!省得让你这个笨侄儿来回的拖延时间。”顾不得往返十几里地的奔波,李勇引着文定他们便穿过客厅直奔李普吉的卧房。
进门后看到大舅舅安坐在外公的床边,外公则还是窝在床上。文定忙急走几步上前拜道:“阿公、大舅,孩儿不孝来晚了。”
大舅舅李传方大声说道:“文定啊!中午就听说你回来了,怎么现在才来,不知道你阿公在等你吗?啊!”说完还给文定眨了眨眼睛。
文定心领神会的忙跪下,说道:“是孩儿不孝,是孩儿不孝。”
“你吼什么呀?文儿刚从外面回来,自然是要和世荣他们两口子团聚团聚,怎么能一下子就过来呀?看你把他吓的,一边去,你老子还在,还没到你任意发脾气的时候。”李普吉驳斥李传方道。
李传方站起来坐到一旁另一张椅子上,路过文定的身边轻笑着又给他眨了眨眼。
外公作势要坐起身来,文定忙走到近前帮他老人家穿衣。等到衣物穿完后李普吉刚才那股焦急的心情早已烟消云散了,脸上挂满了笑容,说道:“文儿呀!这又是一年没见。哟,你又长高了不少,就是这身体单薄了点。在外面是不是吃了什么好饭呀!还干很重的活呀!
看这瘦的。”
文定将外公扶起靠着床头坐着,说道:“瞧您想的,怎么会呢!
在铺子里伙食很好,大家也都很照顾我,没干什么重活。”
李普吉又问道:“铺子里的活干的还习惯吗?不行还是回来,跟你舅舅他们一起不是一样做生意,总好过你独自一个人在外面吃苦呀!”
李传方说道:“那源生当可是我们这两湖最有名气的当铺呀!我们家怎么比得了。”
李普吉对着自己的大儿子说道:“你怎么不会想想,他源生当是两湖第一当铺不假,可我们文定只是在那做小廝呀!即要受这指使,又要听那个使唤,这怎么比得了自己在家开档,自己当老板舒心呢?”
文定对他们宣布道:“阿公,大舅,我现在已经被我们东家,破格提拔为我们铺子里的三掌柜了,平常都不用干什么杂事的。”
“已经当上掌柜了,我们家的文定就是比别人强。你看这才三年就当上掌柜,将来必有大成就,自己开当铺。”李普吉听到这消息,比文定都要来得高兴。
文定怪不好意思的纠正外公道:“阿公,不算什么很高的,只是三掌柜,孩儿上面还有好多管事的呢!”
外公说道:“那都只是因为他们去的比较早罢了,总有一天文儿会超过他们的。”
舅舅也凑趣的说道:“是呀!那个当铺是出了名的严格,文儿确实有真才实学,不然怎么不给旁人昇职,专给才去不到三年的你昇职呀!”
对于两位老人文定知道,只要他们认准了,旁人说什么也不管用,也只有随他们去。文定看外公还是只能躺在卧床上,言语有些放缓的说道:“阿公,你的身体一向还好吗?”
李普吉笑着说道:“你阿公我的身体好的很,以前到处跑不怎么落家,现在轻松多了。每天就是他们给我端茶递饭的,要多舒坦有多舒坦,每天还可以看看你们这些子孙,知道吗?你侄儿李篱的婆娘都要生孩子了。”
文定笑着说道:“那可要恭喜大舅与李勇哥了。都要当祖爷爷和爷爷了。”
站在一旁一直没发言的李勇,笑嘻嘻的说道:“应该就在这些日子,那时还要请弟弟来吃红蛋,喝酒呀!”
文定笑着允诺道:“哥哥放心,我一定到。”
李传方笑着说道:“你看,你看,你侄儿都要生儿子了,你怎么还没消息呀!是不是在外面有人了,要是有人了可要带回来给我们看看哟!”
文定窘道:“舅舅,我还小,您怎么说这种话呀?”
李普吉忙接道:“还小?不小了。你今年都要十八了,阿公在你这个年龄已经有你二舅舅了。你娘也真是的,怎么还不给操办呀!阿公还想着抱你的儿子呢!”
文定越发的窘迫,说道:“现在孩儿只是想着要如何学到本领,要干的更好,还没考虑这种事。”
“这又碍不了你什么事?成家立业,将成家放在前面自然是有它的道理的嘛!这件事交给你舅舅了,一定和你娘一起帮你搞好。”李传方的兴致也来了。
文定拿他们没办法,只好撤开话题的说道:“对了,大舅舅您重孙的名字都想好了吗?”
李勇也帮他一把的说道:“还请父亲与爷爷帮那孩子给起个好名字,眼看这都快要生了,我家那个木头疙瘩还在不知道如何是好。”
李传方对自己的父亲说道:“我也是大字不认识几个,还是父亲来给起个吧。”
李普吉冥想了一阵也是不知所措,突然一下睁开眼睛说道:“你们这些个笨蛋呀!几个都是草包。干嘛废那精神呀!文定不是在学堂里的成绩最好,还中过秀才吗,我们几个大老粗跟着凑个什么劲呀!
乾脆让文定给起个不就结了吗?”
李传方与儿子一时之间也领悟了,李勇说道:“那就要请弟弟给想个好名号,以后出人头地就感谢弟弟了。”
文定知道推辞不了,回道:“名字很重要,容我回家想些日子。
反正也不急于一时,有了理想的就回禀外公、舅舅,怎样?”
李传方说道:“那自然是好,这件事可都指望文定你了呀!”
文定回道:“一定,回去想想一定让你们满意。”
二弟以定这时突然好奇道:“那我们的名字,原来是给哪个起的呢?”
一下子卧室里笑声一片,大舅回答道:“这就要回去问你们的爸爸了。”
文定他们哥俩就与外公他们一家聊到亥时,一直到了外公必须睡觉的时候才走。
本来舅舅还要留他们睡的,但是明天还要去置办家里缺的年货,所以只能踏着月光回家了。
~第八章家近情更浓~
躺在自己又是一年未曾睡过的床上,文定辗转难眠。
外公的腿还是老样子,始终不能下地,在文定的印象里就没看过阿公下地走路。小时候不懂事的他总是在奇怪,为什么外公一直都待在床上,为什么不像大家一样四处散步。后来大些了询问母亲才知道,这里面还蕴藏着关于自己的故事。
外公一共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自己的母亲则是家里的老七,是最小的一个,也是外公最疼爱的一个女儿。虽然几个舅舅都有了几个儿子,然而前几个姑妈却一直生的都是表姐。
这也许影响不了外公家什么,却让外人说外公家的女儿都是只会生女儿的。甚至于搞得文定父亲娶母亲的时候别人都在说闲话,这让好强的外公觉得很是窝囊,认为是家里的一点耻辱,所以一直就卯着一股劲。
而文定的降生则使这种流言不攻自破,让外公觉得在人前抬起了头来。生文定的第二天外公很是兴奋,特地一个人提了五、六只大母鸡来探望文定以及自己的女儿。
他们在柳家和女儿聊天、看外孙,坐了差不多有三个时辰,结果起来的时候便有点不适。将就的走回家后,倒床就休息了。到第二天起床的时候,就再也起不了床了。
当时已有些懂事了的文定听母亲说了这些缘故后,就一直觉得对外公有愧。正是自己的出生害的外公下半生都只能与床为伴,然而自自己有记忆以来,阿公还是那样的疼自己。
丝毫不以自己为不祥之人,还从未跟自己说起过此件事。文定的外婆早逝,爷爷奶奶也分别于文定十一、二岁相继老去。外公便是自己爷爷辈的最后一人,所以文定也越发的孝顺阿公,阿公也越来越喜欢他,良性循环就成了现在这样。
只要有文定在的情况下李普吉一定是最维着他,很长时间不见就会格外的想念,惹的众兄弟子侄不论亲的、表的都眼红不止。
文定始终觉得亏欠阿公的很多,自己平日里的表现根本不足于回报其一小半。而且还是积压的越来越多,只盼能在阿公有生之年,时常陪伴其左右侍奉其终老。
一大清早,文定便拉着几个弟弟,去市集上置办缺少的年货。皆是些鸡、鸭、鱼、猪、米、面之类与瓜果零食之流的吃食。另外还得买些爆竹、红纸、门神这些过年特殊的必需品。
兄弟几人背扛着大包,手拎着小包高高兴兴的走回了家。还没进门就被迎面而来的道定,抢了一小节鞭炮拿去和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