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人生
晋商人却不肯就此罢休,虽然与两淮盐商相比,他们欠缺了地理的优势,可在折中之法推行了百多年后的今日,他们早就不是一贫如洗,只为了糊口而奔波四方的落魄百姓了。
凭藉着手中多年累积的银钱,以及他们那独行千里的魄力,果断结束了大部分边塞的营生,大举南下分散于九州之地,重新夺回自己的市场。
沈老板则正是因为准备不足,才被逼的手忙脚乱。
听完燕行舟的叙述之后,文定等人也大致明白了事情的经过。为此,在座诸位皆是唏嘘不已。
这盐商之间的你争我夺,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只是站在朋友的立场,他们私心下都希望沈老板能在这激烈的商战中度过难关。
苏老板更是颇为热心的道:“有什么用得上我们的地方吗?燕老板,在我们这些人中,往日里就数您与沈老板最是相熟,若是实在有什么为难之处,他不好向我们这班朋友言明的,您代为表诉也是一样,大伙都不会见死不救的。”
在座诸位虽说与沈老板有些交情,可银钱上的事,终究还是放在自己身上最为保险。为沈老板的遭遇也就难过罢了,就算是他主动求告上门,各人心中都得要掂量掂量。这苏老板倒好,主动提了出来,让在座诸位无不是有些意外。
就连向来不怎么张嘴的刘老也禁不住问道:“苏老板似乎对沈老板之遭遇十分的上心,不知里面是否有何缘故呀?”这也正是余人想问又未曾明言的。
苏老板郑重其事的说道:“诸位难道还不曾察觉到,近两年来,汉口的地面上多了许多的三晋人氏吗?他们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工匠,有的则是资力雄厚的商贾,已经渗透到汉口镇里的各行各业。”
“咳。”瞧他如此严肃的表情,还以为是如何了不得的大事,章传福说道:“汉口这地界,正是如日方升,谁不想来发财呀!别说是山西商人了,满这大明朝的找去,这天下九州还有什么地方的人是汉口所没有的?”
是呀!在座的诸位细说起来,还不是来自大明四处,为的也不过就是个钱字。
可苏老板却没章传福那么轻松,感慨的道:“大家远道而来,自然都是为了讨生活的,也不必分说是哪里人氏。可燕老板您是有所不知呀!您想的是和气生财,别人可是不一定都如同您这个想法呀!”
接着,苏老板还特意压低了声音,向桌上的七八个人道:“在下听说,他们三晋人之间,无论谁的买卖大或小,都不是独自一个人或是一家人,有所谓的帮派暗中支援。不论是买卖上还是旁的地方,一人有难便会八方来援。不然,你们想想,以沈老板的家底,就算是他那些银子汤里来,水里去的不曾留下多少,可毕竟是烂船还有三斤钉,他累年的盈余也是相当可观的呀!怎会如此轻易就被人挤兑到眼前这地步?”
众人一琢磨,这事还委实不虚,若不是有许多人共同联手,很难想像单凭一家之力就可以让荆楚地面最大的盐商如此狼狈。
“这事我知道。”燕行舟到底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说道:“历年来,在旁的地方,我也曾与这些三晋商人打过交道,他们的确在许多方面上都是相互扶持。不但是如此,每到一处都还会建起会馆来,供乡亲间联络走动,商议买卖上的诸多事宜。
“我再怎么说来着,还是燕老板您经历的多。”苏老板随带着奉承了燕行舟一句,又说道:“这些日子里,苏某就在为这事犯愁,他们这么些人涌进来,顿时便成了一股较大的势力。当然,如今在汉口他们还不曾站稳脚跟,若是日后形成了可观的势力,那还不会极力打压我们这些三晋以外的商人,就像是沈老板这般,到那时侯,以我们每家一人之力,谁能与之抗衡?”
苏老板的话,让在座诸位的心头无不警觉了起来,以寡敌众,谁也不敢说自己有这个实力,连文定的东家章传福也隐隐有些忧虑。
刘老则若有所悟的问道:“苏老板,你是不是在买卖上曾经吃过他们的亏,方才有此一虑?”
被说中心事的苏老板不好意思的笑了一笑,道:“刘老就是刘老,在下这点心思一点都瞒不过您。不错,今年春上,我原本从苏杭一带选中了一批物美价廉的绸缎,正在与上家商谈之际,却硬生生让他们给捷足先登了。
怪不得他对三晋商人如此愤然,原来也是同沈老板一般,吃过他们的苦头。
一旁的周老板关心的道:“苏老板怎的如此大意,不曾提防呢?”
“哎,如何能提防?”苏老板苦涩的笑道:“那上家原本就是他们晋帮中人,我货都已经看好了,正在与上家谈论价钱,谁知第二日一去,便告知我那船绸缎已经卖给他山西同乡了。这还不算,不但是货没买到,回到汉口后,买进那些绸缎的晋商又以低于市价的三成出售,让我的那几间铺子很是亏了一笔。”
“做买卖嘛!你有货我有钱,公平交易便是了,干嘛还要分说是哪儿哪儿的人呀?这帮家伙非要捆绑在一起,真是不知所谓。”周老板也是为他打抱不平。
得到了认同的苏老板越发的来了精神,慷慨激昂的道:“所以嘛!我们绝对不能坐视不理,让沈老板被他们打压下去。如若他们这次得逞了,只会是助长他们的气焰,最后诸位与在下都只能是任他们摆布。”
桌上的几位老板经他如此一鼓动,立即是群情激愤,纷纷要联合起来襄助沈老板,抵制三晋商人。
其中,惟有与沈老板最好的燕行舟反倒是不动声色,等他们一个个说完之后,方才道:“诸位听燕某人一句,此事大可不必如此兴师动众。”
“燕老板,这是为何?难道要我们坐观自己的朋友身家败落才行吗?”
别看他们一个个都是大义凛然的,私心下无不是在为自己的买卖担心。若是三晋商人单单只涉足于盐事,他们谁也不会搭理此事,可偏偏晋帮商人是衣食住行无一不碰,各行各业无有不沾,当真是让他们都自危起来。
燕行舟神色轻松的道:“沈老弟虽然眼前是有困难,但却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诸位可曾知晓他的家世来历?”
众人都是些酒桌上的朋友,平日里见面之时,不是谈些买卖,就是谈些风花雪月的趣事,燕行舟这一猛然提起,倒还真是难住了众人。
在文定的印象中,沈老板除了出手阔绰外,还十分的推崇儒学,也非是那种沽名钓誉,装模作样之辈,不但出钱资助乡学,出资修建书院,每每在高雅的画楼之上撞见,还时常能见到他吟诗作赋,在汉口的众商人中,也算是让文定觉得是较为独特的一位。
章传福凭着模糊的回忆,说道:“老沈不就是来自两淮吗?两淮盐商这些年可是富甲天下呀!”
在座诸人无不点头称道。
“不错,若不是来自两淮的盐引,沈老弟的买卖也不会做的这般大,说起来,这里面多少也是托了他姨表兄弟汪元海的福气。”
桌上的几位大老板顿时吸了一口冷气,无一不是面露惊色,道:“汪元海汪大老板是沈老板的姨表兄弟?”
连文定的东家章传福也是为之一惊,道:“怎么没听沈老板说起过呀!这个老沈当真是严丝合缝,一点风声也没从他嘴里听说过呀!”
提起汪元海其人,天下间行商之人无有不曾听说过的,祖籍徽州新安,掌握着两淮、长芦大部分的盐引,不少人戏称他是九州首富。是不是首富,暂且不予言之,不过其家底之巨,确实是难有人与之匹敌。
“他们徽州买卖人,向来便只会任用自己的族人,往往都是举家全族一同上下打理经营,如若是这种姨表之亲,则是尤为放心派用。若不是有这层关系在,以老沈不足四十的年岁,怎能将买卖做的这般大?”
这下众人也终能领会,为什么燕老板对朋友的困境一点也不着急了。以汪元海富甲九州的身家,又怎会让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表弟关门破产呢!余人的担心自是大可省去,现下就要看在汪元海的支援下,沈某人是如何与那晋帮相斗了,这种坐山观虎斗的事,在座诸位可是尤为喜欢的。
章传福对那位九州首富倒是挺感兴趣,追问燕行舟道:“想必,燕兄与那位汪老板也是十分熟稳咯。”
燕行舟淡淡一笑,既没承认亦没否认。
桌上的众人对此也是极为好奇,周老板焦急的道:“燕老板,左右是闲聊,就给我们说说这位传说中的汪大老板吧!”
其余数人也是这般。
在众人的恳求下,燕行舟也只好聊了起来,道:“我结识沈老弟,那还是在认识元海之后,是元海所引见的。说起来那也是十几年前的往事了,至于原因嘛,不外乎是为了买卖上的事,当时沈老弟要来汉口售盐,自然也是免不了要走水运,而他汪家的买卖,我或多或少也会沾染一点。”
“那是呀!以燕老板在江面上的实力,若没有您老兄经手,那两淮官盐如何能销往各处?”
“不错,不错,说起来燕老板与那汪老板乃是强强联手,英雄相惜,成为朋友自然也就是顺理成章之事咯。”
桌上其余几位商人,藉机也是对燕老板极尽奉承,当然章传福、刘老等相熟之人自是不屑为之,而文定则笑吟吟的望着这些大老板们难得露出这种卑恭之态来。
燕行舟笑道:“哪里呀!我与元海相识之时,彼此都只不过是毛头小子罢了。”
他又指了指文定道:“也就是文定这般大小。那时各人的买卖都只能说是起步而已,因为买卖的事彼此也就认识了,挺谈得来,当时谁也不知道往后会有如今这等光景。两个人也都没什么银子,头回吃酒还是在路旁的小摊上对付的。”
“这么说来,还算是贫贱之交咯。”章传福嬉笑着打趣他,算起来他们二人相识,也正是那一段时侯。
“是呀!我们那才算是真正的至交,谁像你似的。”燕行舟颇有不平的道:“明知道,当时我是一贫如洗,把唯一的一艘船都抵押给你了,却依旧只肯拿五分之一的当金出来,害的我当时是慎之又慎,惟恐一个不对赔了本,连船都保不住。”
这当然是二人年轻之时的旧事,众人想不到两位老板还曾有过这种细节。
说起这等旧事来,章传福也是十分委屈,道:“这件事你还不乐意了,让大伙来评评理。往日里人家典当都是拿来看的见,摸的着的东西,哪个不是押在铺子里,最出格的也就是那地里等待收割的麦子了,可那也是安安稳稳摆在那的。你老兄可倒好,拿江面上行驶的航船来做抵押。”
这事就跟正声那回当自己一般,都是当铺里不曾听过的新奇之事,连文定也不曾听他们说起过,所以听的特别认真。
燕老板满不在乎的说道:“我那艘船那么大的个头,难道就不算是看的见,摸的着吗?”
“你还说呢!江面上的事都得归龙王爷说了算,哪个凡人能做得了主?这等风险十足的买卖,可算是开出了典当行的先河,若不是当时先父命什么都不懂的我到铺子里熟悉祖业,怎的就会傻的开出了这种押单来?为了此事,我硬是被先父罚在祠堂里跪了三天三。”
典当铺,其实是个最为稳妥的行当,讲究的是防备抵押风险。只要你还不上借贷之款,便可以将你的抵押品予以出售,而抵押品的价值往往都会远高于借贷之款额,所以风险一般都是在抵押的一方,借贷者或赎、或续、或干脆是死当,当铺都不会损失。
而章传福让燕老板抵押航船,明显便是承担了风险,任何一个老练的行家都不会行此冒险之举。
这件事燕行舟心里当然也不会真的怪他反而是十分感激于他。当时燕行舟的父亲刚刚过世,其在世之时因经营不当,让他燕家是屡屡亏损,真可谓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燕行舟接手之时,帐上不但是没有剩余的银钱,除了那艘货船之外,也是别无长物。
他横下一条心,打算就以这最后的一条船去搏一搏,然而做买卖没本钱,自然是寸步难行,所以就凭着这条船向各家当铺做抵押。他这个大胆的想法,不但没有得到当时汉口各家当铺的认同,反而是惹来许多的嘲笑。
就在走投无路之下,渡过了大江,找到了当时便誉满荆楚的源生当。原本他也只是抱着试试的想法,可偏巧碰到了也是初生牛犊的章传福章少东,两个同样年轻又有着一腔大志的后生,竟然将这不可思议的买卖做成了,结果也是十分的圆满。接下来几十年风雨之后,不但让燕某人成为了名冠长江的大商家,也成就了一段深厚的友谊。
说起来,也是两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