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人生
泰丰当铺的老朝奉率先发难道:“前人的东西,经过日积月累,风霜侵蚀,难免都会留下磨损的痕迹。想那巨然和尚乃是五百多年前的人物,他的画留存到如今,怎么会连虫眼都少的可怜,你们的画绝对是后来仿制的。”
文定不以为然的道:“前辈这么说就难免有些武断了,巨然大师原是南唐开元寺僧人,后来随李后主降宋,这幅秋山问道图即是成型于宋廷,一经完成便被宋宫所收藏,得到最上乘的护理。后来虽流落民间,可是因为它乃是巨然大师集大成之遗作,名声在外,收藏之人无不是视如珍宝,装裱护理都不敢有丝毫马虎大意,又怎会遭受那些个损坏呢?”
“哼!”姓钱的朝奉轻蔑的说道:“那只是你这个小辈想当然罢了,若是你也能如同我们似的,在当铺里待上个二、三十年,就会知道这种磨损再寻常不过了。”
“钱朝奉说的那种磨损,在下自然是见过不少,究其原因,除了天灾战祸外,不过是前人的佳作流落于并不知其价值的愚辈手中,又或是膏梁子弟不能领会父辈维护珍宝所花去的心血,随手弃之。可此画一直收藏于各名家之手,没有明显的磨损,正是其不凡的价值所在。”
今人所能见到的古物,都是千中之一,甚至万中之一的幸运儿,经过了无数的灾祸变故,还能够完整的向世人展现它们动人的身姿,当真是极不容易的。就好比同样这一幅画,分别搁在汪府与齐府,徽商多以礼数传家,汪元海的后人就算不像他一般喜欢此画,可也总能懂得此画的价值,便不会等闲视之。
而齐老板的后人呢!以文定看来,他这般较真,只不过是为了与汪元海赌一口气罢了,本人都并不懂得此画的价值,如何还能教导后人珍惜呢!再名贵的古物,一旦流入这样只识金银的府中,晚景也是极为堪忧。
“一派胡言。”另一名朝奉又抢着说道:“若是依你这小辈说来,那些个看上去成色新的仿制古画,反倒是更值钱咯?改日我专程去源生当拜访,也拿些仿画去抵押,且看你如何处理?”
被他们这么轮番围攻,一再数落,让文定心头也是渐渐火起,不客气的反联道:“区区只是说真迹保存的越是完整,价值便越高。”稍做停顿,又冷笑道:“若是说到仿物、作旧也不是什么难事,几个虫洞罢了,只需放进米袋,搁上十数日,米虫自会蛀出好些来。这种伎俩,在下几年前就已是屡见不鲜了。”
言下之意,西商手中那幅画上的虫洞,谁又能保证不是人为所致呢!
原本见文定在气势上屡屡被他们几人压着,徽帮之人无不暗自捏了一把汗。那十万盐引的利钱还在其次,关键是向来自诩在行商之人中最懂文墨,最具风雅的他们,不能容许自己在书画上会输给这些端着大海碗,一边滋滋有味的喝汤,一边还将模模瓣散往汤里搁的西人。
此刻听见文定占了上风,徽帮之人立时精神为之一振,虽不能高声庆贺,可那一张张脸上的霞光异彩也能说明几分。
这一下也把那四位朝奉气了个够呛,眼见这点也辩不倒文定,四人有些恼羞成怒,各自的伎俩更是倾囊而出。一会儿说这处的联瑕,一会儿说那处的疵颧,找寻各种并不成立的疑点出来为难文定。
文定并没被他们来势汹汹的样子所唬住,一一将他们提出的疑惑纠正过来。多亏了这几年,在师傅的严格教导之下,基本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门学问没旁的窍门,就是一个勤字,平日里多读些史书,牢记长辈的教诲,总会派上用场。
这小辈深不见底的才识,让四人是汗如雨下。在同行中向来心高气傲的他们,以前只在白略朝奉身上有过如此乏力的感受,想不到今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辈,竟也会让他们深感汗颜,不肯承认失败的他们,再次发起了新一轮攻势。
“且来说说这印泥。”钱某人发难道:“别的印倒还罢了,你们那幅伪作上的内府图书之印、蔡京珍玩二方,印章上的字画、排布虽然不错,可色淡而模糊,一看便是伪造之物。只怕是用纸从原画上拓下来后,所用印泥不对,现在露出了破绽吧!”
文定随着他们指责的地方仔细比对,果然这两方印记深浅有所出入,只是这出入不大,自己先前一时还不曾察觉出来。
“该死。”文定不由的低声骂了自己一句,这点怎么就被自己所忽略了?
“如何?眼下总算是承认你们那幅是伪作了吧!”找了这么许久,终于是守的云开见月明了,钱朝奉兴奋不已,连带着身后之人也是喜形于色。
齐老板更是急不可耐的向汪元海显摆道:“不好意思了,汪老板,没想到最后还是让在下略胜一筹,承让,承让了,呵呵呵呵……”
汪元海没去理会其他人,迳直向文定低声问道:“柳朝奉,当真确定是伪画无疑了吗?”
“汪老板请放心,的确是认定了,不过您的这幅则是真迹无疑。”
文定的话让齐某人满脸的笑容转瞬间便变得僵硬无比,他急忙拿眼向那四位朝奉处望去。
他们四人也是一脸的惊愕,怒道:“姓柳的小辈,方才你自己也承认失策了,怎么转过脸来非但不肯承认,竟然还倒打一耙?”
“你这小辈还要脸不要了,刚才的话,在座百十来人、三位公证大人都可以作证,岂由得你狡辩?”
疑团一旦揭开,文定也犯不着同他们一般胡乱叫嚷,平静的道:“诸位请稍安勿躁,且听区区来一一分辨。”
“还有什么好说的,任凭你生有百张巧嘴,这铁般的事实也不容篡改。”
“钱老弟说的没错,不要以为扛着你师傅名声,便可以颠倒阴阳,改是成非。”
眼看局面又要陷入混乱,幸好作为公证人之一的严编修及时站出来,道:“诸位不必性急,且让我们来听听柳朝奉究竟是要说些什么,听完之后再下结论不退。”
同为公证的贾知府也随之附和道:“严大人说的是,既然是同场较技,岂有只容你们四个开口,别人不能说话的道理。你们都给我安静下来,待他说完之后,再来分辨。”
二位大人相继发话之后,众人虽心有不服,不过也惟有闭上各自嘴巴。
文定向上座的几位大人行礼致谢,特别是那位年轻的编修大人,对他的仗义直言,文定深为感动,转过身向他们道:“小可适才之所以会懊悔,乃是自责自己不曾注意到如此明显的破绽,说起来还得多多感谢前辈的提点。”说着还向那位钱朝奉拱手行礼,换来的只是一声冷哼。
“经由前辈提醒,在下才发现两处印泥质地不同,你方所持有的那幅盖的乃是油印,汪老板这幅用的印泥则是蜜印。从这点不同,在下便可断定汪老板这幅才是真迹无疑。”
“哦,那我倒是要请教请教了。”那老朝奉拐着雪白的胡须问道:“宋朝年间油印方才出世,宋朝之后,更是天下人都开始使用油印,有什么理由赵家人的印铃上反倒是不能用了。”
文定回道:“老前辈说的是,油印的确始于宋朝。只是这偌大一个宋朝,还需以北宋、南宋分之,前者一百六十七年,后者一百五十二年,不能一概而论。而油印一物,则是在南宋后期才得以出现,试问徽宗御用之印泥,又怎会是油印呢?”
当着上百号的人,其中一半还算得上是同乡,岁数要足足大文定一倍的老朝奉,竟被他数落的犹如学堂里的稚儿一般。气急败坏的老朝奉都快要将自己的一把胡须给生生拽了下来,也不知是羞愧还是恼怒,没过一会儿便在那不停的咳嗽,吓的旁人赶紧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给他老人家顺气。
“黄口小儿,这种事口说无凭,你能拿的出什么证据来吗?”
他们会提出此问题,也在文定的意料之中,道:“这倒也不难,宣和殿流落出来的画作虽然十分稀有,好在也不是独一无二,想必从在座各位老板的书房中也能找出一些来。只是烦劳请哪位老板跑一趟,从府中取出一、二卷来,不论盖的是宣和七玺中的任何一方都无妨,只要比对印泥即可。”
这一招着实厉害,不论深宫内院把守的如何厉害,这几百年来朝代的更迭,或恩赐、或流失,不知有多少墨宝流落于民间。旁的人倒还罢了,对于向来偏好此物的徽州商人来说,这种既有观赏价值,又具保值功用的书画,断断是不会放过的,就是汪府之中,盖有宣和七玺的画卷便还藏有几份。
众人纷纷暗赞此法可行,有几人已经自动请缨要回去取画了。不过跟文定预料的差不多,这几人都是徽商,西商则大多是神色茫然。
“哼!”对方对文定的建议并不认同,冷笑道:“既然可以造出这一幅来,谁又能保证你们不会拿出第二幅、第三幅伪作呢?这一幅的真伪尚且不能证明,又何必再拿几幅来,白白耗费我们大伙的光阴。”
“是呀!除非你能证明手上这幅画是真迹,不然就算拿来的再多蜜印画,也只不过是说明你们珍藏的画卷多是伪作罢了。”
这四人简直已经到了胡搅蛮缠的地步,不论形势再怎么明显,还是紧咬住嘴不肯放松,让文定与在座的徽商很是不齿,可一时间也找不出驳倒他们的理由。
经过了足有两个时辰的缠斗,那四位朝奉此时也认清了目前的情形,已不再枉费精力去炮制那些并不存在的藉口,争辩汪元海持有的是伪作,只想求个不赢不输的僵持局面,保个平局而已。可笑的是,先前那贾知府提出打和之时,正是他们盛气凌人的断然拒绝。
正在众人踌躇不前,上百号人都黯然无语之时,那位严编修又开口了:“既然大家都不能分辨,且听惟中为各位分辨分辨,如何?”
严编修此话一出口,顿时语惊四座,引来了无数惊奇的目光。久经磨练的五位朝奉对眼前之事都是束手无策,这么一位七品的文官却要为他们分辨分辨,怎能不叫人吃惊呢?
“哦,早先就听说严大人的一笔字,结构匀称、苍劲有力,博得了翰林院里的诸位大人屡屡称赞。不曾想对此古物一道严大人也是极为精通,定是家学渊博了。”贾知府对此也是始料未及。
“贾大人说笑了,惟中自幼家贫,幼年间习文识字,还要依靠我严氏祠堂各位叔伯的资助,对这耗费无数财资的古物一道可是想都不敢想。后来供职之后,虽亦极为爱慕,只是阮囊羞涩,枉自徒然罢了。”
在众人疑惑的注视下,严编修又继续道:“之所以说想替各位分担,不过是因为区区在南京翰林院的一段经历。是年,几位大人遵上令整理翰林院中库藏书画,惟中有幸伴随左右,是故得以窥见一二,这宣和七玺所选用的印泥,的的确确是与我们如今的油印不大一样,应该是蜜印无疑。”
这一下,那四位西安朝奉是彻底的绝望了,任他们胆大包天,也不敢当着众人的面质疑皇家的收藏。那里不但汇集了天下间头等的器物,更是权力顶峰的象征,有些时侯,就算明知道其中有假,亦不敢对皇家之物有所怀疑,更不要说那四人原本就是在强词夺理了。
“好了,好了,总算是拨开云雾了,最后竟还是严大人道破其中的奥妙。呵呵,怎么样,汪老板、齐老板,依你二位看来,对我们这公证之责是否满意?”
汪元海自然是欣喜不已,道:“三位大人的学识、才干以及公正,汪某向来是极为仰慕的,全凭大人们做主。”
听闻此言,贾知府是一脸的得色,转而又望向齐某人。
齐老板心底虽是心不甘情不愿,然而眼前的形势,再如何狡辩也于事无补了,拿捏了半晌,最终还是掩饰不住脸上的沮丧,道:“小民愿赌服输。”
“好耶!赢了。”
“我们赢了。”
按撩不住喜悦的徽帮商人们霎时间抛开了顾忌,相互庆贺彼此的胜利。而西商们呢!少不得心中会有一股遗憾,一股怒火,不过奇怪的是,更多的人心中则是升起一阵轻松,这件纠缠了许久的事情终于是完结,日后走在路上也用不着相互仇视了。
扬州府内,徽、晋商人是人数最多,场面最大的两个商会,他们之间的生意往来也是千丝万缕,不胜凡举。就是因为此次荒唐的较劲,这些日子互不往来,可是让他们中的许多人少赚了不少银子,当然与三晋商人的颜面比较起来,这点损失倒是没什么。
可他们毕竟是逐本求利的商人,不是必须踩着对手往上爬的官吏,长此以往对峙下去,谁也撑不住。不管结局如何,只要摆脱了这局面便是皆大欢喜的,当然那损失十万盐引的齐老板不在其列。
消息传出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