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人生
断驳模比荒撬鹗蜓我钠肜习宀辉谄淞小!?br /> 消息传出明月楼后,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霎时间响动起来,传遍了附近的七八条街道,仿佛是在向整个扬州府宣告这场冲突的过去,熟悉的节奏又将回到这座洋溢着美景美色的奇妙都市。
~第六章 废然而返~
这一斤白盐卖到市面上,以道路远近,当地涨跌不同,售价也只要四到六枚铜钱不等。那十万盐引便是四千万斤白盐,若是售完便值二十四万两白花花的银子。就是折去进价、运输,以及转手给二级盐商的折扣,少说汪老板也要赚进十数万两银子。
这一回,文定可算为汪元海立下了赫赫功劳,当时汪元海见到对方拿出那幅一模一样的画卷,一度连自己都产生了怀疑。
好在有文定不疾不忙,从容应付对方四人的夹攻,最后虽说是借助了严编修的博识,可在场之人谁都听的出来,当时那四人仅是垂死挣扎,下场已经注定了是落败无疑。
明月楼的比试完结之后,西商悉数灰溜溜的走了,而徽商众人则被汪元海给留了下来。
汪元海将这整间酒楼包下三日,吩咐每张桌子上都摆满了酒菜,大开流水席。不论是认识不认识的,只要是肯赏脸进来的,都可以尽情的吃喝,仿佛是要这扬州府里所有的百姓都感受他这份喜悦,要让那些对手知道,这天下第一盐商的招牌不是平白得来的。
亲朋好友自然是免不了要来捧捧场,那些期望着在他的关照下发迹的商人们更是不会错过如此良机。
一下子,明月楼门前是车水马龙,客似云来,好不热闹,成了这几日扬州城里人人谈论又心驰神往之地。
而此时的汪园也是一派喜庆之气,汪元海没有留在明月楼里招呼客人,而是另外在自家的花厅设下了两桌酒宴,请来了十来人共庆此次胜利。
其中,贾知府等三位大人自然是缺少不了,文定这有功之人也是位列其间,再就是好像沈立行那样亲近的叔伯兄弟,还有两、三位至交好友。比起眼下喧闹的明月楼来,这里可是冷清了许多,就连这两桌席位也仅是勉勉强强,一旁上菜斟酒伺侯的下人们都要多过他们在座之人。
不过文定却知道,能挤进这十来人里面的,除了他自己,个个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不过是借助了此次比试的机遇,不然此刻恐怕连明月楼里都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繁华了千年的扬州,菜色也是不同凡响,其风味主要是清淡适口,咸中微甜,在华夏美食中自成一派,常为世人所称道。
别看这仅仅是家宴,规格可比那明月楼要高上许多。文定在路上就听沈立行介绍过,扬州美食的精湛之处,不在那一座座华丽的酒楼、菜馆,而是各个大商人的家里。
扬州汇集了天下间最多商人的同时,也汇集不可计数的财富,慕名而来的大厨妙手自然也是大大超越了他处。
喜好美食又好讲排场的商人们,纷纷出巨资将那些个出名的大厨聘请到自己的府中,不但可以一饱自己的口腹之欲,适当的时侯又可以当作招待亲友,巴结官吏的巧妙手腕。
文定虽然在汪府里住了不少的日子,可到了今日才是头一次品尝汪府大厨的手艺。这大厨除了像今日这样的宴席会露一手外,平常只用打理汪元海及其少数几个内眷的膳食。
“糟白鱼”、“清蒸白鱼”、“跳丸炙”、“汤浴绣丸”、“三丝鱼卷”、“象牙里脊”……一道道鲜美的菜肴盛了上来,经这位大厨亲手烧制出来的维扬菜果然是不同凡响,比起外面菜馆的师傅们更胜在汤清见底,汤浓如乳,淡而不薄,浓而不腻。
文定不由得暗叹,这扬州府里的商人们经过了千年的磨练,果然是有其独特之处。这几年他也算是走过了不少的地方,见过各地不少的商人,比起其他地方的人来,他们从里到外透露着一股大气。
做买卖时赚得盆满钵溢,花消起来则更是不计后果。在旁的地方,虽然也有许多出手阔绰的商人,可那种阔绰不过是自家的银子富足之后,随手花消的小钱而已。
哪儿的商人也不会像扬州这个地方,会有这么多花钱的种类,这么些享受的渠道。仿佛他们赚钱的目的就是为了享乐,而不是像别人般为的是儿女家庭,为的是瓜贬绵绵,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情,他们才不会去关心,要的就是此番的酣畅痛快。
以前在汉口之时,文定对于沈立行大把大把的抛洒银钱便深深感到不解,总是暗自奇怪,难道银钱于他而言有什么解不开的仇怨不成?可自从来到扬州之后,他总算是明白了,这扬州府里的商人大都如此。
试想好像汪园这样的宅子,若是在扬州城以外,除了王爷府、公爵府之外,还有哪户百姓家会花这么多的心思,这么大的气力建造自己的家宅,仅是石料一项,就有褐黄石、太湖石、雪石、斧劈石、黄石、鹅卵石等等等等。可在扬州,不输于汪园的府宅少说还有上十处。
听沈立行介绍,当年修造之时不但是花费了百万巨资,光是每年的修缮所需的费用,都是动辄数万两银子,让文定当场惊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可在扬州府里,这些就是风尚,就是身分的象征,如果某人没去遵从,反倒显得其人尚且不够份量。而商人本身的形象也是一种无形的招牌,如若不然,那些看似旁人寻常的猜忌,也会给其人带来致命的打击。有时环境对人所产生的影响,实在是让人无可奈何。
今日这庆功宴,多半是因为文定的成功,他原本该是众人关注的重点,只是以文定眼下的身分而言,他只能算是个后生晚辈而已,除了开始时众人客套嘉勉了两句之后,齐齐将重点都转向逢迎汪元海以及贾知府。
文定知道自己的份量,在这种巨商云集的酒宴上,自己一个外人,除非是别人询问,不然还是默默的陪坐一旁,听着他们的交谈比较恰当。
然而也不是人人都只对汪老板与贾知府感兴趣,适才那位曾经仗义执言的严编修就与文定聊了起来。
对于这位严编修,文定除了感激之外,更多的是心慕神往。
自己儿时最大的梦想,也就是有朝一日能好似他这般做一名翰林学士,虽说是事过境迁,自己已经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不过能与这位才学不凡的翰林老爷聊聊天,也是件让人舒心的事。
通过与严惟中的交流,文定知道他乃是江西分宜人氏,弘治十八年进士,列二甲第二名,而后便一直在翰林院供职,眼下因为身体抱恙,一直在家养病。
适才在明月楼,严惟中见到文定能够不疾不缓,进退有度的应付对方众人的夹攻,能在硝烟弥漫的辩论中始终保持着自己的风度,印象也是极为深刻。
古话有云人不可貌相,然而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中,却能叫人看出许多东西来,只是几个时辰的观察与交流,就在文定、严惟中二人的脑海中,对彼此产生了良好的印象,有种相逢恨晚的感受。
“哟,严大人与这位柳朝奉倒是谈的十分投机呀!”就在二人谈兴正浓之时,一直周旋于各商贾之间的贾知府凑了过来。
严惟中侧过脸,一见说话的正是这位扬州知府,忙应酬道:“这位柳兄弟倒是十分有趣有机会大人不妨也与柳兄弟聊聊。”
“一定,一定。”短暂的客套了几声之后,贾知府急忙又将话题扯到自己所关心的地方:“不知严大人预备何时还朝复官?自从刘瑾、焦芳一干阉党坍塌之后,朝廷内空出了许多职位,正是用人之际,以往那些被他们排斥的江西官员也纷纷回任。以严大人之大才,李太师都倍加赞赏,又有费阁老费大人的保举,日后在朝中必是大有一番作为。”
“贾大人言重了。”严惟中小心翼翼的道:“费阁老不过是看在同乡之谊,对小弟说过些许勉励之言罢了;李太师那儿就更谈不上了,他老人家对我这不长进的后生晚辈仅仅说过一句戏言,却让旁人误解以为如何如何了,其实以他老人家之高才,我等小辈纵使再学上一生光阴,亦是难以望其项背。”
席上之人一听,霍,了不得呀!连费宏费阁老、李东阳李太师这样的国之栋梁,圣上所倚重的股脸之臣,都对这严编修赞赏有加,那日后此君的荣华富贵,位极人臣还能有跑吗?立即,所有的关注,所有的赞誉又全都向他这边倾斜。
只要是稍稍关注当今朝廷动向之人,就会对两位大臣的名字如雷贯耳,二位大人都是一样的少年有成,一样的声名传天下。
李太师年少之时便是名声广播,得到过代宗陛下三次召试,喜而抱至膝上,赐果钞,十八之龄便得中进士,后来便一直供职于京城之中,累迁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如今更为圣上封为太口取
费阁老就更不凡了,十六岁中举,刚满弱冠之年便独占鳌头,成为我朝开科以来最年轻的状元郎。从此之后他便是天下读书之人心中那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无数先生长辈口中教育子弟的榜样。
文定清晰的记得,他是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状元及第。那年,当文定得中秀才之时,夫子便满心欢喜的暗自憧憬着,下一个费宏会从自己的私塾里诞生。
然而,那仿佛已经是十分久远的事情了,文定已是久不想起,可今日不知怎的,心中那股萧瑟之情竟会如此强烈。
原本以文定本来的打算,一旦将这件烫手的事处理完,马上就打道回府。然而却架不住沈立行与汪元海的诚意挽留,那位赋闲在家的严编修也邀请文定做伴同游扬州。更为要紧的是,文定还记挂着雨烟的消息。
那日在柳堤分手之后,雨烟就要文定静等自己的消息,还说要不了几日她就会来找他。
可是一转眼五、六日都过去了,仍旧是一点动静都没有,倘若是还赖在汪园住下去,文定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思量少顷,文定便寻了个藉口,推说是东家临行前吩咐过,让自己去到杭州为其办件事,便向汪元海等人辞了行。而文定匆匆在杭州游荡了两日,便又马不停蹄的赶回扬州,随便找了间过得去的客栈,刚放下行李,便四处探听雨烟的消息。
命运便是喜欢时常捉弄这世间的凡人,在它面前,无能为力的凡人们只能是疲于奔波,反覆折腾。
等文定在杭州耽误了两日回来后,就听到扬州全城人都在谈论一件奇事—事隔四十年之后,苏州、杭州、扬州,再加上秦淮河四地,四位美貌绝伦的花魁再次齐集扬州,于二十四桥前群芳斗艳。
闻讯而来的王孙公子、巨贾商人不知凡几,将本就热闹无比的扬州府挤的是水泄不通。
四十年前的情形如何,大多数人并不知情,可这次的“群芳会”,却让见惯了大场面的扬州人很是惊讶了一番,以至于虽然群芳会已经成为了过去,可走在街上,文定依然是可以随处听到各种谈论此事的声音。
其实这事早先已经在扬州城以及附近的城镇闹腾了不少的日子,不然那些齐集而来的好事之徒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只是文定压根对这种事谈不上什么浓厚的兴趣,是以便没怎么在意,错过了也并不感到有何可惜。
然而当文定无意间从别人口里听闻到那四位花魁的名字后,立即便开始对自己的粗心大意懊恼不已。那四名花魁之中,倒有两位都是自己所认识的,一位是清渺姑娘,一位便是雨烟。
她就在这扬州城里,可笑的是,自己竟会傻的去杭州白费了两日光阴,还就此错过了与伊人息息相关的盛会。
文定急忙四处打听雨烟的下落,那些聊的津津有味的闲客们对此却是一脸的茫然,只是听说当夜由绮波姑娘摘得众花之首后,不等那些早就摩拳擦掌的王孙公子们各施手段,四位闭月羞花的佳人便一道消失了,就跟那瑶池仙女一般。
街头巷尾的传说,都是一传十,十传百,个人又会加上自己的揣测,多半有不实之处。文定只好向相熟之人打听,就找到了严惟中那,偏巧了,那夜他正好作为评判之一,有幸目睹了这件事完整的过程。
“要说起那一夜的事情来,文定你可真是没福气呀!偏生要赶去杭州,只要再耽搁上一日,就可以目睹这几十年难遇的盛景。”一开口,严惟中便替文定惋惜,殊不知文定早就把肠子给悔青了。
“那四位女子绝对可称得上倾国倾城,哪怕是遇上了一个,就算是此生的福分了,却在那一宿让人一口气看到了四个之多。当时我便只感觉脑中嗡的一声,懵了,不但是我,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是半晌说不出话来,这样的记忆,哪怕一辈子也不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