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人生
桓芯跄灾形说囊簧铝耍坏俏遥笔痹诔〉乃腥硕际前肷嗡挡怀龌袄矗庋募且洌呐乱槐沧右膊换嵩儆辛恕!毖衔┲谢坝镏幸孤源阜帚扳辍!?br /> 文定关心的并不是这些,又急忙问道:“外面纷纷传闻,群芳会之后,四名女子一道消失无踪。严兄,可有此事吗?”
“有的,有的。”正处于神游中的严惟中被文定给生生拉了回来,回忆道:“那时,经由几十位评判评定之后,宣布代表杭州的绮波姑娘一举夺魁。可就在这时,一阵妖风吹过,迷了众人的眼睛,就那么一会儿的工夫,四位活生生的佳人,竟然就从众人的眼皮子底下消失了,这等不可思议之事,若不是我亲眼所见,决计是不会相信的。”
另外二位姑娘如何,文定不得而知,若是单以雨烟与清渺的一身功夫而言,这等程度的障眼法根本不是问题。
“呵呵,对了,最可笑的是有那么几位王孙公子不能接受这事实,这几日请了好些道士和尚,昼夜在二十四桥那呛经做法事,期盼着救回那四位女子。”
又一次消失无踪了,就跟三年前的汉口镇所发生的一样,只是这次连那么一封寥寥数语的书信也不曾留下。
后来严惟中说的话,文定一句也没听进去,只是茫然的点头回应着。
匆匆的向严惟中告别之后,文定又在扬州城里来来回回转悠了三、四日,或是去分手的杨柳堤,或是去繁华热闹的街道,幻想着许是下一刻,许就是下一张脸孔,能让他们再次重逢。
只是文定原本浓郁的希望,在一次次失望中消磨殆尽。
他一点一点的回忆起那夜雨烟对自己所说的话,她要办之事想必就是那个群芳会,说好将事情办完之后,她便会来与自己会合,以后再也不分开了,为何如今却又音信全无了呢?
绝望中,文定来到了二十四桥,传说这里乃是场帝留下的遗迹,是扬州城中一必到的游玩之处。
前些日子随着严惟中他们,文定也曾来过几次,清馨雅致,感觉十分之好,只是没想到有朝一日,它竟会与自己的雨烟连在了一起。
此时的二十四桥围满了人,居中的空地上摆下道场的,想必就是严惟中口中那些王孙公子请来的道士和尚吧!
在和尚、道士们的周围还有好些人,举着香烛朝桥上祭拜,一边拜一边口里还呛呛有词,这些人里不乏衣冠楚楚的富贵之人,不乏文雅的书生才子。
文定明知道他们所拜祭的鬼怪精灵,不过是几个女子为了脱身耍的小伎俩,然而不知为何,文定也向前行进了几步,加入他们的行列之中,向那座石桥拜了几拜。
身旁的“同道中人”还颇为感怀的安慰文定道:“这位兄弟放心,那几位大师说了,只要我们诚心的祈祷,这湖里的大仙就会将四位女子平安无恙的放回来。”
“谁说是湖妖了?道长说那是杨广的鬼魂作崇。”旁边跳出了个持不同意见之人。
“哪里有什么杨广的鬼魂?即便从前有,只怕也不知轮回过多少世了。”
“施主请的那些秃驴都是蒙事的主,他们的话也能信吗?杨广遭横祸而亡,又是死于自己臣下之手,阴戾之气久久不散,再加上这二十四桥原本就是他生前流连之所,是以他的阴魂才会兴风作怪。”
“阿弥陀佛,老杂毛,你又想用你那下三烂的伎俩诓骗他人的钱财。我佛慈悲,掌管三界生灵,主持六道轮回,不论是生前犯下过何等的罪孽,死后魂魄也得以脱离红尘苦海,进入六道轮回。”
“死秃驴,枉你为出家人,口里却满是污秽之语。”
说着说着,那为首的道长与和尚竟打起架来,他二人各自的弟子们也一个个挽起衣袖厮打开来,供果香烛被他们践踏于脚下,法器则随手成为了他们现成的武器。
发生在二十四桥下的那场闹剧,还是在衙门里的差役到场之后才得以收场。
由始至终,文定便一直在旁静观此事的发展,始终也没能弄明白,在场之人都是在祭奠那四个消失了的女子,怎么一转眼就变成群殴了呢?更为离奇的是,两帮人竟还都是修行之人。
而后,文定又在扬州城里寻觅了七、八日,始终没有雨烟的一点消息,最后也不能不起程返还汉口镇。
或许是命中注定,文定这一趟扬州之行,什么也没能带走,除了那笔不菲的佣金。
而后的几年,章传福的买卖越做越大,文定在东家的指派下走南闯北,当铺里的买卖多半交给蒋善本、周贵等人。
雨烟的消息依旧是音信全无,这几年里每到一处陌生的地方,文定便会不由自主的找寻当地那些档次较为高雅的烟花场所,寻访雨烟的芳迹,可却始终无缘得见。
文定心中一直在猜测着雨烟这般出尔反尔,究竟是为了什么?
原本一切都说的好好的,可一转眼却又连她的踪影也找寻不到。文定也曾想托顾正声代为打听,可不知这小子又闯出何等祸事,竟被其父敬远侯押到边镇卫戍保土。
茫茫草原,危机四伏,不但要应付剿悍威猛的勒袒人,还要与荒野猛兽搏斗,与草原无常的气侯相抗争。其中的凶险,远不是文定这个鲜有涉足北方的江南人所能悉数了解的
不过仅仅从正声偶尔使人捎来的书信中,文定亦能瞧出几分端倪来。初开始的那几封,提到的尽是些草原如何的辽阔,如何的美不胜收,清香的马奶子酒,大块大块的手抓肉,语言不通却笑容满面的草原牧民,一切都让他感到新鲜与自由。
可是过不了几回,这种初到草原的新鲜劲头一过去,就变成了空虚乏味。再到后来,随着边塞战事的紧张,正声信中那点悠闲的意味再也不曾出现了,无数将士的鲜血,甚至让正声这个无甚抱负的统终大少生出了李广、卫青那般的志向,誓要完成中山王毕生的遗憾,将那些个祸害我大明边疆,欺凌我大明百姓的勒袒人,永远从视野中清除出去。
光阴似箭,两年后,正声的书信也来得少了,有时甚至半年也难有一封,隔了许久捎来一封,信中所书的也尽是些对战争的厌倦,一种精神上的疲劳,对生命的困惑。
鲜血、战争对当事人所产生的影响,旁观者实在是难以明白个中滋味。
每次文定的回信中,都会劝说他找机会早日回到关内,战场上人性只是多余的负担,甚至于还会使人丢掉了性命,只有泯灭了人性,忘记自己还活在阳世之人,才能真正适应那血淋淋的沙场,才能去主宰沙场。而文定十分清楚,正声并不是那种人,也不希望他成为那种人。
虽然不曾在铺子里坐镇,不过源生当年轻朝奉的声名,却在许多地方都得以风传,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还是因为那次扬州之行。
它所带来的深远影响,文定是断断不曾预料到的,原本以为就算当时扬州府里闹的沸沸扬扬,过些日子后也会被人们渐渐地淡忘。
然而后来,文定在酒桌上与新结识的生意人互通姓名,时不时都会听到对方的惊叹之声,然后就会求证那次比试的真伪。
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往往那知清人便会向同桌旁人炫耀那次关乎十万盐引的巨额赌局,而且文定从他们嘴里听到的,十之八九与自己所经历的差别很大。
比方说,明明是西安四大朝奉与自己当面对阵,可到了他们嘴里,却变成了十大朝奉、十几大朝奉对自己一人。最荒唐的一次,竟说是西安玉成当,当世三大朝奉之一的白略与自己辩联,结果还惨败于自己的嘴下。吓的文定赶忙纠正,不然若是被白朝奉听去了,岂不被人笑话死。
再有就是,那场比试明明历经了足有一个下午,文定才在严惟中的帮助下侥幸获胜。可到了他们嘴里,却变成了自己仅仅在远处观看了一眼,便认出了真伪,刚说了两句就让对方乖乖俯首认输。
这倒也罢了,自严惟中还朝复官,且升任南京翰林院侍读后,又有人传出他与文定早已是莫逆之交,还曾经换帖结拜,互为兄弟。有些官老爷们甚至要文定代为向严惟中引荐,真是让他哭笑不得。
这些人杜撰的能力,让文定是烯嘘不已,不但讲的头头是道,有理有据,还条理清晰,叫人轻易寻不出破绽来。
这若不说讲的是他自己的事,文定指不定也是会信上个三四分,旁人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此事能得以广为流传,也不是平白无故的,中间暗藏着徽商与晋商之间的明争暗斗,而文定在不自觉中也被牵扯了进去。
无论是天下哪处州府,盐商在徽商帮与晋商帮之中都占有较多的席位,而他们之间的争斗,往往也演绎成了两大商帮间的争斗。
随着新安会馆、山陕会馆相继在神州各地遍地开花,这种未见硝烟的争斗,也得以在神州各府延续着。
对于徽商而言,那次重大的胜利,恨不得天下所有的新安商人都能知晓、庆幸;同样对于晋商而言,深刻的仇恨,也希望所有同乡牢牢铭记。
而文定的名字,也因为他们的称道与敌视不胫而走。是故,若是在生意上碰到的是徽州商人,文定的买卖一般是十分的顺畅;若是遇到了晋商,对不起,少不得是要给文定或这或那的找出点麻烦。
几年里,文定吃了不少的苦头,让他也是极为无奈,自感冤枉的很。凭心而论,自己不过是受人所托,忠人之事,怎的就那么让他们记恨呢?好像是自己赢了他们那十万盐引似的。
自己受点气,遭点罪倒还没什么,有时连累了东家的买卖,文定心中便感到十分的内疚了。
这几年,汉口镇的徽州商人围绕在新安会馆的周围,买房置地,开码头,立商铺,光是屋舍便有数十栋之多,密集的分散开来,生生建出一条新安巷来。那里面不但有民舍、商号、茶楼、酒肆、街市,还有一座新安书院,为的就是怕耽误了那些跟随父辈飘落四方的子弟们的学业。
徽州商人在治学方面所倾注的精力,让旁人不由得心生钦佩。
~第七章 骗子行径~
正当文定等人在汉口镇将买卖做的热火朝天之时,庙山老店这边则依旧是一派风平浪静,稳定的买卖,稳定的客源,无波无浪,即如他们上百年里的大多数日子一般。
好像今日整个下午连一个客人都没有,百无聊赖之余,铺子里坐堂的掌柜早已不见踪影,守店的伙计也是趴在柜台上靳声阵起。
以前文定在此做三掌柜的时侯,这种情形可是没有的,不论如何,只要是放下了门板,他自己总是雷打不动的坐在柜台上,就算去后面忙别的事情,也会事先让人顶替他一阵。
然而,如今东家、朝奉都去了汉口,大掌柜蒋善本在伙计们眼中又是一个极为宽厚的善人,所以大伙在没有压力督促之下,也就渐渐地松懈了下来。
咚咚,几下低沉而有节奏的拍击声,将柜台上沉睡着的伙计从梦中惊醒过来。摇晃着脑袋四处观望,终于在柜台之下,发现一位三十岁上下,衣着华丽,举止不俗的客人。
伙计赶忙擦干净嘴角口水,道:“请问客人有何贵干?”
那人先不忙答话,用眼淡淡的瞟了伙计一眼,傲然的道:“你们店里的掌柜呢?叫你们店里能做主的人出来。”
“您请稍等片刻。”客人越是傲慢不逊,伙计越是不敢怠慢,急匆匆就往后面跑去。
工夫不大,老店的二掌柜张大元便在伙计的回报下走了出来,打眼一瞧堂中站立着的客人,衣着考究,相貌堂堂,更主要的是那股凌人的气势,叫人一望上去便知道必是出身高贵。
张大元赶紧抱拳道:“在下是铺子里的掌柜张大元,敢问客人尊姓大名,光临鄙店有何吩咐?”
那客人抬眼望向张大元,比起先前瞧伙计来,眼神稍稍多停留了一会,语气却依旧是那么冷淡,道:“我姓杨,名字嘛!你不必知道。我听说你们这间源生当乃是这荆楚地面上第一等的当铺,不知是或不是呀?”
张大元自豪的道:“杨官人您可是找着了,在荆楚做买卖的人,谁不知道鄙店这块百年的招牌,不知有什么地方是可以替您代劳的?”
“好,既然是这样说,我也就不再拐弯抹角了。杨某从福建而来,受水师总兵窦大人之托上京办事,随便在沿途搜寻一件古物用来作为贺礼,进献给京城一名位高权重的内阁大员,只是这一路过来,并未能觅得此物。既然你们号称是荆楚第一等的当铺,想必库藏一定是颇为丰厚,就不知是否藏有此物?”
只是看这杨某人从头到脚的一身行头,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高贵做派,张大元便肯定这是一笔大买卖上门了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