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人生
只是看这杨某人从头到脚的一身行头,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高贵做派,张大元便肯定这是一笔大买卖上门了,他可不能让其打自己的手中流走。
于是,张大元问道:“不知杨官人说的是哪件古物?鄙店的珍藏虽不敢说包罗万象,可历年来祖辈的积累,也可说是小有所得,说不着就能让您觅到想要的东西。”
“先别忙着自夸,且来听听我要的是什么东西再回覆我不退。宋朝的四大书法家,想必你是非常之熟悉吧!”
“那是自然,米带、苏轼、黄庭坚、蔡襄。”若是连这都不知道,那张大元这几年的掌柜就算白做了,自豪的说道:“他们四位大家的字,可谓是冠绝两宋,只是如今的市面上确实是十分难寻了。不过杨官人请放心,他们四位的墨迹,鄙号都偶有收藏,不知客人您要寻的是他们四位大家中哪一位的墨宝?”
看着喜笑颜开的张大元,杨某人不屑的道:“若只是一幅字,还用得着我从福建一路找到湖广吗?”
说的也是,早前张大元心中就有过类似疑问,要说那四位名家传世的墨宝难寻这是不假,可要说是以堂堂水师总兵之权柄,在福建省内找出这么一幅、两幅字来,也绝不是件难事,哪里还用得着委人四处寻找吗?只须张张嘴就会有人送上门来。
张大元小心的问道:“那……那您找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要找的是他们所用的印章。”
“印章?”这倒是将张大元给难住了,有人收藏画轴,有人收藏书法,还有人收藏名人所用过的砚台,没想到眼前这位客人竟要寻觅印章,这倒是稀有的很。
“不错,也不是要全部的,听闻那位阁老已经藏有蔡襄、苏轼的几方私印,只须襄阳温士米芾与山谷道人黄庭坚二人之印,二人皆有是最好,如只有一方亦可。只要是正品无疑,价钱方面不是问题,一方印我就给三千两银子。”
三千两银子,张大元暗下咽了咽口水,眼瞧着一笔大买卖上门,自己却无法将其作成,心中十分不舍。
张大元为难的道:“杨官人,实在是抱歉,别说米芾、黄庭坚二人的私印,就是他们四位中任何一人的印章,小店也不曾有。要不然,您挑选张好字送去,就算不能让对方完全满意,保管也能对付过去。”
“你以为我是出尔反尔,说话不算数的人吗?”杨某人怒气随之浮上了脸庞。
“不敢,不敢,小的没有那个意思。”仅是那双充满慑气的眼神,便吓的张大元冷汗直冒了,这杨某人可是替水师总兵办差之人,不要说自己这平头百姓招惹不起,就是县太爷见了他,也必得是恭恭敬敬。
好在这杨某人的怒火并未真的向他宣泄了出来,只是稍稍有所表露,转盼间又恢复了平静,道:“不二话,五千两。”
见到张大元又要张嘴,杨某人手一摆止住了他,道:“不忙,用不着即刻答覆我,我还要在这江夏镇上逗留三日,你且去问问你们东家,若是有消息,只须来客栈的天字一号房找我便是,这点银子便当作是打赏给你的辛苦费。”
他说着便打怀里抽出一张银票搁在了柜台上,也不待张大元回答,便径直出门而去。
张大元拾起了银票,上面的数字尽入眼眶。霍,整整一百两银子。他赶紧揣进了怀里,生恐周围会有人过来抢夺似的,然后注视门外那身华丽的衣衫,呆若木鸡的望着他离去。
一日过去了,无论张大元在库房里如何的找寻,就是找不到那杨某人所要的印章,问过大掌柜蒋善本,也是不曾听过铺子里有这种东西。
原本各名家对自己私人的印章都非常看重,市面上一般很难找寻,再加上收藏这类东西的人也不多,所以铺子里更是见不着此物。再说了,老店的库存很大一批都被东家带去了汉口,庙山老店如今的库藏量早已经是名不副实,哪里还能找到如此稀有的古物来。
翌日,张大元在库房里寻个遍,最终也没找出杨某人要的那种印章来,只能是无奈的放弃,虽说那五千两银子的诱惑非常吸引人,可没有存货也是枉然。
想着那五千两银子就这么从自己的眼前飞走,张大元心里泛起了揪心的酸楚,不过好在还有这到手的一百两银子可以安慰安慰自己,一想到这里,他也就好过了一些。
第三日的清晨,张大元如往常一般招呼着伙计们开门做买卖,昨日的操劳与失望,让他显得十分急躁。
再加上大掌柜不在铺子里,他也就成了说一不二的人物,一会儿这、一会儿那,指使着他们里里外外的忙碌,嘴里还在时不时的挑毛病:“看看,看看你们这些人,一个个懒得抽筋,打算磨蹭到午饭后再开门做生意吗?”
伙计们虽心存不平,可谁也不敢当面顶撞这位二掌柜,然而暗地里早就娘老子的骂了起来。
这里面数顺子的积怨尤深,十年之前,文定、周贵、老郭,还有眼前的张大元,一个个都是与他一般的下人伙计。可十年过去了,他们一个个锦衣绣袍,出入酒肆、茶楼、烟花之地,而自己则依旧是十年前那副倒霉相,叫他如何能平复心中那股子怨恨。
特别是在张大元的管制下,还得小心逢迎着,一个不注意惹恼了他,还会给你穿小鞋。
这几年吃过了不少的苦头后,顺子收敛了许多,有时回想起那个令他生厌的文定,甚至于有些怀念那段日子来。
“请问,这里开门了没有?”
张大元正在教训伙计之时,一位身穿精致儒衫的老人,带着一脸的和气走了进来,神色间略有一丝匆忙。
“这就开。”张大元迎了上去,道:“不知有什么地方可以为您效劳?”
老人先是环顾了左右,面有为难之色,转而轻声向张大元道:“可否借一步说话?”
这态度自然是不想要更多的人知道此事,这几年的柜台坐下来,张大元也知道了有些人顾忌自己的身分,只愿意私下交易,而且往往这类人所带来的买卖都不小。
稍稍交代了两句,张大元便引着他进了内堂,待送茶水的伙计下去之后,又再次询问他的来意。
只见那人从衣襟里小心的捧出一只木匣子,外面还裹了一层精致的蓝色绸缎,道:“我要当这个,还请与我估算估算。”
光是外面那只匣子就知道价值不菲,揭开盖子,里面竟是一方古朴的石印,抬起印面一看,上书“庭坚”二字。
张大元心中呼的一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仔仔细细的打量了起来,的确是黄山道的字迹,看上去也仿佛是宋朝的手笔。
“怎么样?”那位焦急的物主已经忍不住道:“这方印可是用青田石雕成的,都说田黄石、青田石、鸡血石,这三种是一两石头一两金,应该值不少银子吧?”
“您老打算是死当?还是活当?”
老人先是一楞,神色尴尬的道:“抱歉,老朽平日里未曾有过典当之事,未知这里面究竟有何分别?”
第一次进当铺,这不就愈发是任他予取予求了吗?张大元心中乐开了花,忙不迭将死当、活当二者的区别为他解说了一遍。
老者爱怜的望了望那方石印,悲切的道:“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谁知还有几个年头好活,就死当吧!看看能值多少银子?老朽从西山赶了上百里的路过来,就是等着银子急用,不然也不会拿它出来。”
“老人家是西山人呀!那可是个好地方。潘生酒、西山寺的东坡饼,还有最最有名的武昌鱼,都是人尽皆知呀!”
张大元的恭维话,只引得老人自嘲的笑了笑,仿佛是触碰了他陈年的伤口一般,半晌也说不出话来。
自讨了没趣的张大元扯了两句闲话后,赶紧将注意力引到正事上来。
他从里面拿出一杆小秤,像模像样的将石印秤了许久,又打怀里拿出了小算盘,一边拨弄算盘珠子一边道:“这方印,重二两五钱,按一两青田石换一两金来算,就是二两五钱的金子,我给您换成银子,就是二十八两银子,您老人家看这样如何?”
一两石换一两金,这可是市面上的公价了,以当铺里的规矩足十当五,能开出这种价钱来,已经是十分少有的了。然而这不寻常的公道背后,却是隐藏着张大元狂乱的欣喜。
“只值二十几两银子吗?”
“老人家,我这可是已经在照顾您了呀!您看这重量分毫不差,就算是拿到市面,顶多也不过就是这个价。而且这种东西一般也不容易出手,拿到别的当铺,能给您一半的价就算是不错了,我这也是看着您这么大的年纪,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
“这……这可是一方古印呀!距今有四百多年。”老人家接过石印,指着上面的“庭坚”二字道:“光是这两个字就是大家之笔,怎能仅仅当作是石头来卖?”
张大元暗道不妙,原本是想哄着他当作块石头来卖,谁曾想这老儿亦不是一点不知的主,只好故作惊讶的道:“原来如此,小可倒是疏忽了,还望老人家见谅。”
“无妨,无妨。”
“不知这古印有何出处?”
“老朽世居西山,这方古印是得自祖上,乃是当年黄山道二游西山之时,写那幅‘松风阁’所用的印章。当年他离开后带走了那幅字,却将自己的印章给留了下来,继而为先祖所得,一直奉作是传家之宝。”
“哦,原来是这般一回事。”这下张大元的心中彻底的放心了,出处与流源看来都没什么问题,这正是上苍在庇佑他,暗下决心定要将这青田石印弄到手中。
看眼前老人急切的神色,仿佛是急等着用钱,越是如此,张大元越是提醒自己要沉着冷静,不能显露出丝毫马脚,说道:“如此说来,老丈这方印的确是来历不小咯!”
老人家听闻后喜形于色,问道:“那能给当多少的银子呢?”
“若是黄山道的字,起码也能值个三千两银子。”
“那,这方印又该值多少呢?”
“在下只能给您五百两银子。”
“五百两?”老者失望之色露于言表,问道:“黄庭坚字帖能卖三千两,印章却只值五百两?”
“老人家,这您就有所不知了。”张大元慢条斯理的对他解释道:“这世上收藏字画之人比比皆是,只要是大师真迹,就不愁没有买家。可这收藏印章之人却是少有的很,鄙号收进来后,或许几年乃至上十年都鲜少有人询问。况且您这又是死当,便是不会再赎回去了,极有可能就这样砸在手里了,到时鄙号该如何是好呀!”
这话说的也有几分道理,在一般情形下,当铺对于这类的东西都不会开出很高的价钱来。
老者仿佛也被说服了,眼中的光芒也逐渐地黯淡了下来。就在张大元正自以为得计之时,老者忽然收起印章,合上木匣子,起身就要告辞而去。
这可将张大元惊的仓皇失措,到嘴的鸭子,怎能让他从自己的口中飞走了呢!赶忙道:“老丈,您先别急着走呀!有什么事我们还可以再商量商量。”
“不瞒张掌柜说,老朽等着一笔银子急用,不然也不会卖这件祖传之物。原本指望着有了这古印便能凑足数目,谁知远远不够,既是如此,老朽也就无谓去卖这祖物了,另想别的办法吧!”
他不想卖了,而张大元却不能让他就这样走了,道:“老丈,您大老远来一趟,我见了您也十分的投缘,不能让您就这么两手空空的回去。”
他思量了片刻后,又沉声道:“您还差多少银子,若是能帮上忙的,小可一定在所不辞。”
一席话差点让老者的眼眶涌出了感激的泪水,只是老者的神情却依旧是显得忧郁而低沉,道:“没用的,总共需要一千五百两银子,差的实在是太远了。”
一千五百两,这数字确实是大了点。张大元思索了片刻,咬咬牙道:“这样吧!我给您开一千两,余下的银子您过去再想想旁的办法。”
“不必再连累掌柜你了,其他能筹到银子的办法,我早就一一想遍了。老朽拖着这行将就木之躯,也实在是没什么好的办法可想了,与其这样,还不如留下祖宗传下的宝物吧!”老者说着又要往门外走去。
不能眼看着这一大笔银子从自己的手上溜走,情急之下,张大元拦住老者的去路,道:“好了,老人家,我就给您一千五百两的当银。”
“这万万不行,这可叫你如何向贵东交代呀?”
“这您尽管放宽心,在下自能向东家解释,只是您日后切不可对人说,您的石印是在本号典当的,不然让同行知道是我破坏了规矩,我也就难以在这个行当再混下去了。”
老者连连道:“不会,不会,张掌柜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