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人生
“这您尽管放宽心,在下自能向东家解释,只是您日后切不可对人说,您的石印是在本号典当的,不然让同行知道是我破坏了规矩,我也就难以在这个行当再混下去了。”
老者连连道:“不会,不会,张掌柜这是帮老朽度过难关,是我们一家子的大恩人,老朽又怎会恩将仇报呢?”
“老丈,您过奖了,我这就给您开当票去。”
“用不着那么麻烦了。”老者爱惜的望着那方石印,缓缓道:“老朽已经是风烛残年之人,此生已无望再将其赎回了,要这当票做甚,看见了只能是平添感伤。”
正中张大元的下怀,眼前的这一切实在是太美妙了。他出了客厅拐了个弯,就走进了自己的房间,先是朝门外张望了许久,瞧准了没有一个人在近前,才合上房门,从隐蔽之处小心的捧出一只木盒子,从里面拿出一叠大大小小的银票。
这可是他毕生的积蓄,不但有这几年累积的工钱,还有平时偷偷摸摸弄的一些手脚,连同前日那杨某人打赏的一百两,加起来也不过一千六百两而已。手捧着这些银票,张大元的心里充满了挣扎与矛盾。究竟该不该拿出去呢?一旦失了手,自己这些年的辛苦可就一朝尽失了。
这样的风险让他不得不考虑再三,可紧迫的时间在考验着他的精神,那五千两的银子更是无时无刻不在他眼前晃悠。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张大元浑身上下陡然紧绷起来,一把将银子揣进怀里,毅然推门而去。
“您慢走。”送走了老者之后,张大元喜孜孜的回到了铺子里,顺手招来一个伙计,先行去客栈通知杨官人一声,他随后换了衣服就前去见他。
还没盼咐完,就瞧见大掌柜蒋善本走了进来,问道:“大元,刚才你那是送谁呢?老远就看见你的人了。”
张大元将他拉到一旁,小声道:“大掌柜,这回可让我们小发一笔了。我昨日不是问您有没黄山道的印章吗?您猜怎么着,今日就有人上门求当,而且还是死当,我用自己的一千五百两银子先买下了,等会一出手,这里外就赚五百两。我合计过了,这笔买卖就当是我和您合伙做的,一人一半,这一个人也有二百五十两,您看怎么样?”
“你是说,前日有人要买,今日有人要卖?”
张大元洋洋得意的道:“是呀!您看这是不是上天要我们赚钱,想不赚都难呀!”
“你这个笨蛋。”蒋善本没好气的骂了一句,撇开一脸诧异的张大元,疾走两步,吩咐身旁的小厮大力,顺着那老者离开的方向追了出去。
武昌府城内,一间并不显眼的客栈,平静的伫立在街尾拐角处。
店堂里没有多少往来的宿客,过道里东一堆、西一撮垒起了许多的东西。
能够如此随意堆放的东西,当然也是值不了几个大钱的,多是一些扁担、挑子、箩筐之类的。另一方面,这些东西恰好也说明了店里宿客的身分,多是挑夫苦力之类,靠力气吃饭的粗人。
再特殊一点的,还有算命的先生、跑江湖的郎中、耍把势的卖艺人。这种破落的小客栈,一个通铺睡上十几个人,除了便宜,再没有什么数的出来的优点了。
张大元在去了江夏客栈之后,终于知道自己是上当了,然后就是疯了似的遣人满江夏镇的搜寻,可就算他挖地三尺,也不曾找到那两个合伙做局害他的骗子,气的他痛哭了一整个晚上,也让顺子那些平日里被他欺负的伙计们开心了一整个晚上。
隔日下午,蒋善本在大力的带领之下,没有惊动其他任何人,悄悄来到了武昌府,进了这间小客栈。
一进门,蒋善本就感觉着一阵酸臭味扑鼻而来,熏的他昏昏欲坠。他赶紧捂着鼻子,埋怨的道:“这是什么兔地方呀?”
“大掌柜您别见怪,这里进进出出的人,大多是些三教九流,走江湖耍把势的,汗臭味自然是免不了的。”
蒋善本冷冷笑道:“这两个骗子倒是挺机灵的,刚返了一大笔银子,还藏在这么个鬼地方,谁能猜想的到。”转而又问道:“大力,你肯定他们还在房间里吗?”
“您放心,昨日临回去的时侯,我塞给了柜上的伙计一两银子,让他帮我好好看着他们刚才那伙计就给我说了,他们两人一直藏在屋子里不曾出门。”
“好,去拍门,我倒要来会会他们。
“匡”的一声,两扇门被大力猛的推了开,房里有两人,正靠在床上闭目养神,其中之一正是那个所谓从福建来的杨官人,另一个年纪稍大点的,则是昨日去源生当拿银子的老者。
不过现在的他已没有昨日那种老态龙钟的模样,反而是显得很有几分气势,大声的呵斥道:“你们是谁?怎么冒冒失失的就闯进来了?”
“还不给我出去,小心我叫官差来拿人了。”
蒋善本饶有兴致的看着这两个骗子,越是心虚的时侯,气势上越是不能输人,这种把戏有时侯会唬住不少人,可惜这次他们不凑巧,碰上的是蒋善本这个久经事故的老江湖。
他不急着声辩,而是找了张椅子坐了下来,好整以暇的望着他们,嘴角还泛起了丝丝笑容。
“你这人是有毛病还是怎么着?让你出去,反倒是坐下来了。走,三叔,我们让掌柜的来评评理。”说着,那自称杨官人的骗子,就拉着他那个同伙要出门而去。
“怎么着?这就要逃了?这可是武昌府,外面巡街的官差可是一队接着一队的,只要喊上那么一嗓子,都得去公堂上问话。”蒋善本冷冷的一句话,让急匆匆的二人顿时刹住了脚下的步伐。
“笑话,凭什么抓我们?”虽然心下是万分震撼,可嘴上他们是一点破绽也不露出来,道:“我们是一不偷,二不抢,正正经经的草民百姓,差役也不能平白无故的抓人吧!”
这两只死鸭子,空剩下嘴硬。蒋善本冷冷的道:“我都已经亲自找上门了,你们觉得还会有蒙混过关的机会吗?依‘诈伪律’,欺诈之罪是要被判处徒役五年的。”
那二人对视了一眼,忽的暴起威胁道:“本来我们只是求财而已,既然你逼人太甚,不肯放过我们,那我们也就不客气了。”
蒋善本也不答话,自顾的举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水。两个骗子举拳就要往他身上捶去,还没凑到近前,就整个的身体都失去了平衡,仰面倒下。
原来是蒋善本身边的跟班大力,身材魁梧的他,天生一股子蛮力,三拳两腿打的二人嗷嗷直叫。他们本能的求饶声,无意间还泄了他们的底,原来是一对河南人。
“俺们错咧!错咧!以后再也不敢咧!银子都还给您还不成吗?”
大力也不管他们受不受得了,依旧是一拳重似一拳。
“大力,够了。”
若不是蒋善本制止了大力,那两个骗子少说也得在床上躺他个十天半月的,临了大力还在他们身上一人给添了一脚。
“好了,你去外面看着点,别让人进来。”
“是。”大力推门而去,随手还合上了门,房里只剩下端坐着的蒋善本,还有在地上呻吟的两个骗子。
蒋善本抿了一口茶,道:“起来吧!”
二人挣扎着爬了起来,痛苦的道:“哎哟!俺这把老骨头都快要被拆散咧!”
“大爷呀!俺们也是走投无路呀!欠下了人家一大笔银子,如果还不上,他们就会要了俺们爷俩命呀!实话跟您说了吧!昨日从您号里返来的银子,转手就还了债,要不然俺们爷俩也不至于住在这么个破地方呀!还请您发发善心,就饶了俺们这一回吧!”
“都到这份田地了,还想给我来虚的,当真是舍命不舍财呀!要不要我再把门外的伙计叫进来呀?”
那老者听闻后,双脚发颤,一个踉跄不稳跌坐在地上,道:“不敢,不敢,银子保准一两不差的都还给你。”
“叔。”旁边的骗子急着道:“您咋就这么性急呢!”
“哼,你年轻,再抗个一两顿打也不打紧。你叔俺可不行了,若是再让门外的大汉来这么两下,俺就得提前下去找你爷了。”
叔侄俩还要争执,蒋善本已经有些不耐了,打断他们道:“好了,若只是想要你们吐出银子,又何须我亲自跑一趟呢!三两个伙计就打得你们满地找牙了。放心吧!你们骗得的银子是你们自己的本事,我是不会要回来的。”
叔侄俩一听银子保住了,心里顿时乐开了花,身上的疼痛也不再那么强烈了。
“非但如此,只要你们听我的安排,去替我做成一件事,还可以得一大笔银子。可你们若是不答应的话,我即刻就让人叫衙役们进来。走哪条路,你们商量商量吧!”
“中,中,还商量个啥嘛!就是个傻子,他也知道该走哪条路呀!您老怎么说,俺们叔侄俩就怎么去做。”
蒋善本嘴角泛起浅浅笑容。
~第八章 噩耗连连~
江夏会馆里,章传福、柳文定以及数位江夏同乡环坐于议事厅中。这些同乡的神色间皆弥漫着浓郁的愁情,你一言我一语,不停的向章传福诉说各式各样的事情,期望得到章大老板的襄助。
当众多会馆相继在汉口镇上立起的同时,这间占地偏小的江夏会馆也静悄悄地揭牌开馆了。它坐落于闹市街角,虽没有山陕会馆那般宏伟的建筑,也不像新安会馆似的,有大殿、厢房、戏楼,驼峰、斗拱,错落有序的建筑,雕刻华丽的装饰。
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禹王庙、厢房、议事厅等等应有的设施无一不有;田产地租、章程条款、会首、庶务、管帐、文犊一样不缺。整间江夏会馆乃是由章传福牵头,众同乡纷纷出钱出力修建而成,为了是使这些来汉口镇讨生活的江夏同乡们窘迫之际,还能有所依恃。
在汉口镇讨生活的江夏百姓加起来也有一百来人,这一百多人里面,有的是店铺里的伙计,有的是码头上的挑夫,还有许多匠人,自己做买卖开字号的少之又少,自然众人都是以章某人为尊,会首一职不做他人想。
同乡馆之会首,谈起来似乎挺风光,非是德高望重,非是家底深厚皆难以服众,然而只有当上这个会首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到这里面的诸多无奈。数不清的烦事一个一个的接踵而来,每个同乡遇到不平事,都头一个想着来找他,生意不顺,更是少不得登门求救。
如今章传福终于明白了,为何以燕行舟等人的精明,会将这个莫大的荣誉寸影合旁人,而自己只是做个捐款的闲人?可到他有所体会的时侯,已经是深陷其中,抽身不得了,只能期待这三年的任期尽快过去,早日脱离这苦海。
好像此时,几位同乡就是一道前来向他抱怨,自己等人初来乍到,无缘无故就被徽帮中人打压,搅的买卖也做不成。
“这也是没办法的。”章传福语重心长的安慰几位同乡道:“将心比心,这就如同我们在江夏,花去了许多的心思,才将买卖、人脉都建立了起来,突然就有个新手插了进来,分走了原本属于我们的生意,大伙自然也是会心生反感,想方设法的排挤他。”
“会长,您的意恩是什么呢?总不会是叫我们收拾包袱,一道回江夏吧!”
做一任会首,可真是叫人急白了头,章传福不得不对他们详加解说道:“刚迈出头一步,就急忙往回退,那当初又何必要出来呢!我的意思是让大家都先忍一忍,切记不要急病乱投医,坏了行业里的规矩,只要熬过了这一段彼此适应的日子,等周围的人都熟悉了自己,还愁没有买卖做吗?文定,铺子刚来汉口那会儿,是不是也经历过这么一段呀?”
文定虽说不是江夏人,可从他头一天出门做学徒起,他就混迹于他们之中,大家也早就不拿他当外人了,是以这种同乡会,他也得以位列其中。
经东家这么一问,文定也回忆起来:“那段时期的确是如此,铺子里面的买卖,有时一连好几日也做不成一笔。不但是各同行对我们怀有戒心,各商家百姓也无不是在一旁观望。可只要是挺了过去,这汉口的买卖凭谁也做不完,总会有生意上门的。”
听闻过了他们的言传身教,众人的心中才算是有了些底气。
毕竟源生商号成功的例子就摆在眼前。在这六年的时间里,楞是将这间百年老号的规模扩充了一倍有余,涉足的行业也趋于多样化,信誉与声望更是大步提升,足以与汉口镇上一流的商号媲美。文定他们成功的经历,自然也值得他们这些后来者去好好借鉴。
章传福沉吟了一会儿,道:“初来乍到,对抗总是不好的。这样吧!过些日子我来作东,宴请徽商帮的沈老板,你们也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