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人生
任智方:柳世荣学厨时的三师弟,回到家乡多年,对既是徒弟又是外甥的康师傅十分严格。
任雅楠:任智方的女儿,十八岁,模样清秀,乖巧可人,老爱逗自己的表哥康纯叶。
严惟中:南京翰林院七品编修,才学渊博,为数位内阁大员所看重。
李二桂:文定之母李氏的远房亲戚。与文定从小相识,流落云南十载,在文定希望渺茫之际,为文定开启一个新的世界。
阿努颜:夔族巫师。于夔人中享有特别的声誉,在那神鬼莫测的高深背后,却是一个知识渊博的智者。
~第一章 矿山疑案~
任雅楠的突然失踪,在柳家掀起了滔天巨浪,也让文定成为了众人所指的罪人,不得已文定只好前去妻子的娘家孝感接她返家。
文定首次登岳父的门,不但未曾觅任雅楠的身影,且十分意外的获知了另一件骇人听闻的悲事,任智方身染恶疾,已到油尽灯枯的境地。
事先未有丝毫准备的文定,霎时间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给震惜了,待他见着岳父之时,任智方已是卧床不起。
虽然文定马不停蹄的去汉口请来了最好的大夫,可痨瘵这种不治之症却不是药石所能治理的,大夫例行望闻切问了一番后,便立即收拾起药箱转身告辞,连诊金都还是文定追出门捧上的。
对于这些,任智方早已是心中有数,反倒是来安慰文定不必再做这等无用之事。眼睁睁的看着老人一点一点的离去,文定心中好一阵难受,枉费老人将独生女儿托付给了自己,自己竟然一直未曾好好孝敬过他,现在老人就要走了,连他唯一女儿,自己也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如何对得起老人的信任。
人生的憾事不胜枚举,总是要到做错之后,方才能知道是做错,方才能深感愧疚。有时错过之后,还能补救,而大多时侯只能是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人到即将逝去之时,感觉总是特别的灵敏,任智方说过自己就是这两日的事,果然没拖过两日,他便一命呜呼撒手西去。老人被痨瘵之症折磨了好几年,到后来整个身形都已经变了样,只剩下皮包骨头,让左右之人见了无不是清然泪下,可临走时的神情却还是十分安详。
任雅楠的姑妈边含着泪,边欣慰的对文定道:“你岳父临走时还能见着你一面,走也走的安心了。”
老人没有旁的子嗣,惟有任雅楠这么一个独女,此刻找不着她了,文定这个半子自然是责无旁贷。
接下来一连几日,文定都住在任家,里里外外的忙碌,操办着丧事的各项事宜。奈何他十四岁便出门谋生,在此之前亦是闭门读书,对乡间这些名目繁重的“规矩”、“习俗”皆是所知甚少,从未想过办丧事会是如此混乱,如此费神的一件事。
特别是在这孝名远播的孝感县,乡亲们无不是以孝传家,对于老人的丧事更是容不得半点马虎。
文定处事起来除了倍加谨慎外,惟有诸事向雅楠的姑妈等亲友请教,得到他们的指点后,方才放手去做。
经过几日杂乱无章,毫无喘息的忙碌,老人的丧事总算是办的风风光光。冥钱、寿衣、棺木、香烛等等,文定都是按上好的置办,“开路”的道士也请了三五个,沿途皆是披麻戴孝的亲友晚辈,或抬棺木,或持祭蟠,或是沿路抛洒引路钱。
至于事后请亲友们喝的白事酒,更是席开十六桌,大鱼大肉任他们吃,到场的亲友无不夸任智方找到了个好女婿。
任雅楠的姑妈对文定也是十分满意,一直还埋怨自己的儿子康纯叶,家里出了事让人去找他回来,竟然连人影都找不着了。
任智方的丧事总算是圆满的完成了,一连几日没有怎么合眼的柳文定,足足又休息了一日,精神才恢复过来,紧接着又得去完成东家交代下来的差事。
这趟差事说来也有些棘手,有人想将一座矿山抵押给他们,而且还是死当,矿址就在孝感不远的应城县境内。
本来类似这种抵押,铺子里是不会收的,一座矿山所需的当金不菲不说,且又难以转手,砸在手里就只能让人徒呼奈何了。
可偏偏那位喜爱四面出击的章传福章老板,又动起了这石灰矿的主意。这些年汉口镇的规模渐渐扩展,镇内的建筑也日渐增多,若是能在近前的州县找到一处矿石山,这售卖石灰的买卖肯定是错不了。
这样的念头从建仓库、建客栈那阵起,就开始在章传福的脑中形成了。要不然怎么那些老朋友经常会戏称他抠门,刚刚买了点石灰装饰铺面,马上就谋算着如何买个矿山回来自己产石灰,去赚人家的银子,脑子动的如此活泛,可真叫人不佩服不行。
当然这种念头也不是无丝毫根据的,首先,如若近前没有矿山,那么一切都只是空谈而已。好在荆襄之地向来不缺矿脉,且不说与汉口相距不远的安陆州,矿藏丰富,自古便是久负盛名的矿石山,就是紧临汉口镇的应城县也有丰富的石矿,汉口镇所用的石灰大多产自当地,只不过当地矿主垄断此行当后,将价钱抬的异常的高,叫汉口镇的众商家无端的耗费了许多冤枉银子。
章传福正是在吃过亏之后,方才才萌生的这个想法,凑巧的是这位矿主不知因为何事,自己找上门来想将祖传一座蕴藏丰富的矿山抵押,正好吻合了章传福的愿望,这次就是派文定前来勘察情形来的。
其实就文定自己而言,对矿石买卖并不十分看好,我朝太祖建国之初便烦布法令,严禁私人私自开矿,对于已有的矿场亦施以重税。
对这种朝廷上严加看管的行当,他以为还是避而远之为上策,然而自己仅是个替人伙计罢了,既然东家铁了心要插手,他也只能是尽心做事了。
在孝感县会同了那位矿主白老板后,文定与其一道前去应城近郊,查看矿场的情形。
那白老板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者,待人和气,初一见面就将矿场的所有细节,跟文定交代清楚。
不但没一味的夸大矿场收益,还强调几处关键的注意事项,比如说每年应当上缴的税银几处需要打点疏通的关卡。
只是这老者许是摊上了什么烦心事,沿途过来文定经常见着他愁眉不展。几经问询才了解到,这矿场乃是老人父辈所传,老人一辈子兢兢业业的经营,生恐让这片祖业在自己的手中败落,虽时有波折总算是坚持了下来,也到了该传给下一代,颐养天年的时侯。
谁知家门不幸,老人的独子执掌祖业后,非但没有像父亲这般谨慎小心,还吃喝镖赌样样沾染,将偌大一个家产悉数给掏空了去。而后又不敢向父亲说明,待白老板知晓的时侯,已然是无法挽救,就连这一年的税金也无法筹集出来。
别的款项还可以拖一拖,可是每年的税金却是雷打不动的,欠了私人的银子还可以私下商量商量,可若是欠了官府的银子,不但得倾家荡产,指不定还会惹上官非。白老板权衡再三,万不得已惟有出售这祖传的矿山,以保全家人的平安。
文定也很是替白老板难过,人一辈子真正坚持的事情不多,可一旦认定了,许多时侯就会看的比自己的性命还要重要,割舍了这份祖业想必其心中也是如同刀绞一般。
人常说虎父无犬子,可往往这样老子创业儿败家之事也是不胜枚举,要不怎么也有句话说富不过三代呢!生意场上类似如此的无奈,文定也见过了许多,特别是当年还在铺子里坐堂理事的那阵,每每就有些不肖的子孙,将祖辈辛勤收集来的珍宝,又或是田契、房契偷偷拿来典当,为的只是几个供他们挥霍的零花钱,叫人徒呼奈何。
一路走,一路谈,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白老板的矿山。
这矿山看上去真的就如同白老板介绍的那样山高地陡,山上还有三四十个工匠,或是抡着大锤击碎岩壁,或是用簸箕背着石块往山下运,还有几个工匠守在山下烧制矿石。
这些矿石并不是一经开采便能使用的,还得用大火烤制方才能变成日常所用之石灰。
仅从眼前这繁忙的景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矿主生意兴隆,谁能想竟会连税银都凑不齐呢!
“站住,你这畜生又在做什么?”正在文定感慨之际,身旁的白老板忽然一声大吼,让猝不及防的文定猛的一震,抬眼望去一位三十多岁,仅表堂堂的中年人正督促着十来个工人,将十几担石灰往外运。
“爹,孩儿我听您的话,好生做买卖这难道也不对了吗?您这又是生的哪门子气呀?”
“哼,你还会做买卖,这半年里运出去那么些石灰,你收回过几两银子。”
白少爷争辩道:“孩儿那些朋友,都是有身份有地位,名字响当当的人物,这买石灰的几两银子又怎么会放在眼里呢!”
“那你倒是给我把银子收回来呀!只有让我真正见着了银子,我才会相信你的这些鬼话。”
“孩儿那只是不好意思,为了几两银子跟朋友张口罢了,既然爹您都这样说了,那我这次送过去后,让他们依次跟我结算就是。”说着白少爷继续指挥着下人起程。
“都给我放下。”白老板气冲冲的几步上前,栏住了他们的去路。
这下那白少爷可着急了,道:“爹,您这是做什么呀!孩儿都已经跟人说好了,今日务必要把这几担石灰给人送去。”
“做什么?以后这矿场不用你再管了,什么时侯你把前面的银子给我拿回来了,什么时侯才能再从这矿场里拿货。”
情急之下,白少爷回过头对那些挑夫说道:“别管他,跟我走就是。”
那些个挑夫都是由他雇来的,他们才不管谁是谁非,谁给银子他们就听谁的,扛起扁担就要跟着白少爷走。
人家的家事,文定自然不好插嘴。老人大概是被自己这个不孝子气糊涂了,也不考虑自己一大把年纪,拽住一个扁担,就朝山上喊道:“有人偷石灰呀!都给我下来。”
片刻之后,山上的的工匠们就操着自己吃饭的家伙冲了下来,将这群挑夫给团团围住。
群情激愤的他们,一边挥舞着铁锤铁锹,一边呵斥着这些外来的生人。
底气十足的白老板貌视着这些片刻前还肆无忌惮的苦力们,放话道:“有我在,我看谁敢从这白家矿场拿走一块石子。”
眼见事态不妙,挑夫们扔下簸箕匆忙逃走。失去依凭的白少爷,恨恨地望了众人一眼,也随着他们三步做两步的逃离了自家的矿山,山头上传来了阵阵欢呼声。看来这位白少爷平常也是不怎么讨人喜爱,矿场这些工匠们对他狼狈逃走,都表现的异常兴奋。
“不好意思,让你见笑了。”白老板的言语中泛着些许苦涩,几分无奈。
人家的家事,文定如何好插嘴,只能是稍作安慰道:“白老板您也别太难过了,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哎!”白老板深叹一口气后,也不再谈及此事,开始一面指认矿山的方方面面,一面为文定解说这里的详细状况。
矿山的一草一木白老板都是了如指掌,对这一切运作又是烂熟于心,在他的指点下,不消半日的时光,文定对这里的诸项事物已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直待回铺子里去向东家禀明,便可以回来商洽接收矿山之事。
竖日清晨,文定便要返身告辞,白老板不舍的道:“昨日刚来,今日便要往回赶,实在是辛苦柳朝奉了。本来怎么着也要让你多留两日,让老朽好一尽地主之谊,只是这税银上缴的期限已是时日无多,老朽急切想把这买卖谈妥,就不留你了。下次,下次你来的时侯,说什么也要到我白家住上几日,应城这地方虽然不大,却也有不少可玩之处。”
白老板的心情,文定能够体会的到,安慰道:“您也不必着急,这白家矿场的情形,昨日在下已经了解的差不离,与我们东家的要求十分相近,价钱方面也算是公道,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您就安心等答覆吧!”
有了文定的保证,白老板紧皱的眉头,终也是稍稍得到舒缓,一直将文定送了老远才转身回去。
应城乃是千古之城,《左传》上记录过一次战役,楚郧蒲骚之战便是发生在此处,县城中如今还保有的“蒲骚台”,传说便是当年大战时留下的遗迹。
千年之前喧嚣的古战场,早已归入了泥土,应城的山山水水,无处不显示着鸡犬桑麻的恬静。硝烟散去,山村民舍方才是生活原本的模样。
文定先去了趟应城县,方才雇到了一辆马车,从应城回汉口少说也得花去三、四个时辰。登上马车后,文定与车夫随意侃起这应城的趣闻,到也不觉的乏闷。
聊着聊着就说到了应?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