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人生
“这……”司徒大嫂不解的看着桌上的两只小野兔。
“还不是土匪害的。”司徒豹义愤填膺的道:“前一段时间,山里来了一拨穷凶极恶的贼人,不但抢猎物,听说还要抓人。六天前我们遇上六盘山的猎人,他说自己与同伴就是被贼人劫到这里的,就他一个人偷偷逃了出来,那些同伴们如今还在贼人手上。”
“所以你们就什么猎物也没打便赶回来了?”司徒大嫂气呼呼的道:“当家的,什么时候你开始变得这样胆小了?”原指望这趟当家的打回些兽皮,过些日子好拿去县城换些银子补贴家用,没想到拎回来的竟只是两只野兔,叫司徒大嫂如何不气?
“傻婆娘说什么呢?你男人会有那么窝囊吗?这不是听说贼人正朝村子这边过来,我们几个一合计,村子里只剩下你们几个老娘们,惟恐你们吃了亏,这才放下一切急忙赶回来。”
“哼,几个小蟊贼有什么好怕的,就是来他十个八个,老娘也叫他有来无回。”司徒大嫂嘴上虽还是不依不饶,心里却已被甜蜜给塞满了。
文定无暇去留意司徒夫妇的打情骂俏,此刻他全部的心思都是有关那伙贼人的事,忍不住打断斗嘴的夫妇俩,向司徒豹询问起来。
“具体是什么来路,我没亲眼见过也不清楚,不过那个侥幸逃出来的老兄说,那些流寇里面没几个是汉人,平常对话中多是用元人的话。”
那就八九不离十了,文定赶忙向司徒豹打听贼人具体的方位,却惹的他一阵狐疑。
寻常人得知这种穷凶极恶的贼人躲还来不及,哪里会赶着往前凑呀!
再若是隐瞒必然会引发无谓的误会,文定无奈下,惟有将自己此行的目的相告,司徒大嫂也在一旁帮腔,一再说他们三个都是本分人,司徒豹终于是相信了他们。
经文定多番拜托并许诺将使马队进山,以食盐油米等物换取他们的兽皮野味,司徒豹才下定决心领着他们前去寻找道定的踪迹。
原本是朝这边赶来的贼人又中途改变了方向,忽而往南忽而又朝北叫人捉摸不定。
亏得司徒豹乃是位一流的猎人,经过几日细致的寻觅终于是跟上了,虽然还不曾追上鲁隘的队伍,可却从他们留下的焦木、吃剩的晚饭等种种迹象表明,他们正在逐步接近中。
据司徒豹的判断,他们的人数在渐渐减少,五日前还有五六十人搭锅埋灶,现而今则只丢下一口大锅,队伍中大约还剩下三四十人左右,就连那口被他们弃于路旁的锅,文定他们也已亲眼见到。
虽然还未能验证司徒豹的推断是否完全正确,可仅是从他那坚韧而镇定的神情,细致而娴熟的手法,文定已经是全然相信了。
在山脉中绕了七八日,还好文定事先遇上了这位土生土长的猎手,余人早已是晕头转向,惟有他司徒豹还能保持着清晰的方向。也亏得出发前,文定为司徒豹解决了后顾之忧,不然他也不能无甚牵挂的全力以赴。
依司徒豹推测,贼人早前忽南忽北的瞎转悠只是迷失了方向,也为他们缩短了距离留下了时间。后来他们一路向北,估计是那几个被鲁隘劫来的猎手起到了作用,照他们这个走法,大概要不了多少时日便会到达萧关。
萧关即为陇山关,山口依险而立,乃是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咽喉通道。萧关是关中西北方向的重要关口,屏护关中西北的安全。倘若萧关一失,西北游牧势力便可取道泾州,直逼长安,形成高屋建瓴之势。
一出萧关也就代表着出塞,难不成鲁隘预备逃出塞外?到时候茫茫草原,天高地广,如何再去寻找这帮人的踪迹?文定不由得慌了神,拜托司徒豹加快步调,尽量在萧关前截住他们。
史书上那座屏障关中的萧关其实早已妃毁,而今惟有文人墨客的字里行间还能找寻到它的踪迹,如今所遗下的不过是废墟遗迹罢了。
萧关虽已不复存在,萧山道却依旧安然盘旋在关隘四周,当年不论是西戎来犯,还是我九州军民出塞杀敌,走的都是这条萧山古道。千年以来,这条古道不知经历过多少的血腥战事,送过一批批的热血儿郎奔赴保家卫国的疆场,也被无数胡民践踏着攻入神州腹地,如今却只能平静的躺在陇山上,用自己的沧桑向后人述说着那过往的辉煌。
荒凉中时而也会有异彩出现,进入本朝以来,许多匠人开始关注此地,纷纷来此留下自己的痕迹,使得这一带摩崖刻石陡然间多了起来。
摩崖碑大的一个字约有三四尺长,小的也约有一尺左右,大多分布在三十来丈的山崖之上。沿路过来,文定见到过题有“峭壁奔流”、“泾内分流”、“山光水韵”、“萧关锁角”、“控扼陇东”、“山水清音”、“山明水秀”等字样,这些字中有的龙飞凤舞,有的秀丽俊美,弄不清是出自多少匠人的手笔,各有一番不同的风味。
有些摩崖碑下方的山岩上还凿有避水佛像,在这无甚人烟的荒凉地界,工匠们反而心无杂念,能够无所顾忌的施展自己的技艺。
除此之外,山崖下还有玉皇阁,阁下为杨六郎祠及娘娘庙,均乃是依山而建。祠内立有一口大钟,上书“大明宣德庚戌年辛巳月酉日大吉重修”字样,每当黄昏来临,敲打起来声音古朴而洪亮,从一个山头传递至另一个山头,直到草原深处。
纷乱的战火早已是过眼云烟,荒凉的山道在无以计数的能工巧匠的装饰下,必将会释放出久远的色彩。
如此景致近在眼前,文定却无暇去眷顾,此刻迫在眉睫的是自己的弟弟,一旦那拨贼人进入无际的塞外,那就如同泥牛入海再也无从找寻。
“如何?司徒壮士。”在司徒豹的带领下,他们又找到一处贼人留下的痕迹,文定迫不及待的向猎人询问。
“恐怕不太乐观。”司徒豹沮丧的说道:“照他们留下的焦炭上看,应该是昨日打从这里经过,此刻我想大概已经是进入草原了。”
“不会这么快吧!”紧赶慢赶仍旧是晚到一步,祖个一时间还不能接受这事实:“一旦进入草原,粮食、水都不像原来好找,说不定他们还在这四周为出塞做准备呢!”
“此地离固原总兵府太近,若是好像你们说的那样,贼人是叛逃出来的土司家将,就应该不会在此停留,反而是有多远逃多远。”
的确是如此,就算那鲁隘再狂妄,也不敢在驻扎了十数万大明官兵的兵营面前徘徊,更何况还有李二桂那个狗头军师在,身上所背负的通缉令尚未消案,他可是比谁都惧怕官兵的盘查。
“事已至此,也只好祈祷上苍保佑了,各位,没帮上忙真不好意思,我也就在这里告辞了。”越过萧关再往后如何走,司徒豹与他们三人是一样茫然,留下来也是无济于事,他的离开文定也无法拒绝。
“司徒壮士请放心,我柳某人说话算数,缓些日子,兴盛和的伙计自会带着我的敬意去拜访。”
司徒豹客套了两句,便告辞离开。
“站住。”刚刚分手还没走几十步,一小队兵士将司徒豹给拦了下来,也随之将文定他们包围起来。
为首的军官大声的盘问起来:“你们是做什么的?”
“老爷,我是住在这山里的猎户。”司徒豹赶忙举着自己手中的弓箭,以证明自己的身份。
“一派胡言。”那军官先是使人缴下司徒豹身上的一应兵器,三个兵士牢牢的擒住了他,才道:“这附近连棵树都没有,哪有人会到这里来打猎,分明是在狡辩。鬼鬼祟祟的一定是在刺探我军军情,老实交代是不是鞑靼派来的奸细?”
文定也赶忙来解释:“老爷您明鉴呀!我们都是正经八百的汉人,只是走失了方向。”
“哼!”军官也不去搭理文定,吩咐着兵士们将他们几个全绑了起来,齐齐押回兵营。
固原镇身为我朝九镇之一,常驻兵力最多时曾达数十万,最少时也不下十万八万。近几年来边境战事不断,驻扎于此的兵员也随着局势的恶化在不断上升,足足有十五万之众。
“大人,属下在镇外抓到四名奸细,还请大人决定该如何处置。”总兵府里,那个擒拿住文定等人的伍长正在向上司禀告。
“总是有这种为了些银子便出卖家国的逆臣贼子,给我带进来,本将军我要亲自审问。”
“得令。”小伍长不由分说的将人押了进来,一路为避免文定等人叫唤,他还往他们嘴里各塞了一团破布,直到带到将军面前方才取下来。
那满是汗味的抹布一经拿下,文定便不住的往一旁咳嗽,一连吐出了好几口水。
“将军大人,小人们冤枉呀!我们几个只是迷了路在山道上转悠,压根没接近这总兵行辕,如何能打探什么军情?”
“你把我们大明官兵当作是三岁小孩吗?”小伍长振振有辞道:“抓住了就说是不曾接近,没抓住说不定早就跑到你主子那领赏钱了吧!再说了,就算没有刺探兵营,谁能保证你们不是来勘察地形的呢?”
“大人,照你这么说来,那些在山上开凿石壁的人,不都是在为鞑靼人开山劈路的吗?”这个咄咄逼人的小伍长认定了他们一行是奸细,忍了老半天的祖个终于是忍不住了。
小伍长被祖个顶的无言以对,他身旁的兵士上去就是一个耳刮子:“小蛮子,还敢顶嘴,别人怎么样还说不定,可光看你这副德行就知道不是我汉人的种,你不是奸细,谁还是奸细?”
“将军,就请您下令杀了这些奸细吧!”
“将军请下令吧!”
几个小兵众口一词,都要眼前这位年轻的将军处决他们。
这个时候,文定可不能再沉默了,赶忙解释道:“大人您是误会了,我们都是云南商人,我这伙计的确不是我汉人,乃是实实在在的藏人,与鞑靼人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如今这地方兵荒马乱的,就连平常最常见的工匠都集体回关中暂避,你说你们这些个云南商人不远千里来此前线做甚?”
“不瞒各位官爷,鄙号前些日子有一批货物为贼人所劫,押货的人也落在了他们手上,这次小人们乃是跟踪他们而来。”
“骗谁呢!刚才还说是迷路,转眼就变成了遭人打劫,再问下去,指不定还会变出什么花样来呢?”
那个擒住他们的伍长仿佛执意要与他们为难,不论文定等人如何解说就是不肯相信,年轻气盛的祖个索性跟他吵了起来,换来只是又一个耳刮子。
“切让!”怒极的祖个不经意的丢出一长串自己的母语来,让文定是茫然不知所以,只听见里面一会儿什么“齐”,一会儿什么“切让”。
不曾想文定这些个同伴尚未听懂,而那伍长却听明白了:“什么?你敢骂老子是吃狗肉长大的汉人。”说着,一只手就开始摸向自己腰间的佩刀,吓的文定倒抽了一口冷气。
狗是藏人的忠实伙伴,历来为藏人所看重,是以藏语里吃狗肉也就是极重的骂人话。
那位一直闷声不语的将军,在旁冷眼静观小伍长与文定等人的对质,直待他们吵的不可开交,方才出面道:“够了,你们以为这里是什么地方,大明军营之内,岂容尔等放肆?”
好容易等到这个可以决定他们生死的将军开了口,文定赶忙凑上前道:“将军,我等实实不是奸细呀!”
“老实交代你们都是哪里人,各自又都是做什么营生?”
文定等老老实实将自己的籍贯等报上,其中司徒豹因为是当地猎户,所以嫌疑要大大少于旁人;文定与齐铁柱总归是汉人,嫌疑也稍轻些;最让他们怀疑的还是祖个这半大的孩子,那伍长更是穷追不舍的盘问祖个。
相反,那位将军却对文定产生了兴趣,连连向文定提了好些问题,奇怪的是并没问有关他们来萧关的事,多是关于文定在湖广家乡时的事,叫文定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可又不敢有半点迟疑,对这位将军提出的疑问是每问必答。
更让人生疑的是这位将军问着问着,脸上竟然还露出深深笑靥,笑的文定心中直发毛。
“柳朝奉,你还认得在下吗?”
好些年没听见有人如此称呼他了,自从文定进入云南从商后,他对以前的经历绝口不提,别说祖个不清楚文定原来的身分,就连跟随了他好几个年头的齐铁柱也不知就里。
“似乎有些印象,可一时又说不上来。”仔细看来还真有点眼熟,文定在脑中搜寻了半晌,就是想不起到底是在什么地方结识过这位将军。
“呵呵,那年我替顾千总送信,曾到过你府上,你还招待我在汉口耍了两日。”
“哦,对了,杨兄弟。不,不,如今该改口杨将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