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人生
正这云南境内与反军做买卖的商人多了去,也不在乎多我们一家。万一朝廷追查起来事迹败露,我们也可以躲进大山,有僰人做我们的退路。这些年官府对待僰人的事,我看在眼里也是十分愤怒。”
作为经常与僰人打交道的他们,自然也深谙僰人并不像外界传说的那般。
“唉。”齐大叔冷不防蹦出的想法,却将文定吓个不轻,赶忙阻止他再往下说:“就算私交再好也不过是个人小利,怎能超越国之大义?我既为大明子民,对不起朝廷对不起宗庙的事,绝对是不能干的。既然阿努颜扯起了反旗,我们便不再是朋友,虽不至于去害他,可也再不会与之发生关联。”
文定的话十分肯定,从今往后,兴盛和便与阿努颜彻底断绝关系,那条线上的买卖也在最短的时间内撤了回来。虽然此举对兴盛和而言,无疑好似割肉,可非常情况下也惟有如此了。
然而实际的情形却要比想像的复杂得多,文定竭尽所能想要断掉这层联系,阿努颜还有他那班手下却不肯答应。
这几年里,僰区的必需品多是直接拿山里的物产与兴盛和交易,这种信任一方面使兴盛和垄断了僰人购物的市场,一方面也垄断了他们出售的市场。
一旦兴盛和中断了与他们的交易,便使得他们非但得不到生活的必需品,也让山里生长的产物烂在手里,这种打击要比朝廷官兵压境还要来的可怕。
是以兴盛和的马队仅仅一月不入僰区,便有人找上门来。
这种情形,文定打从下决心起就料到了,可就算是早料到了,也无妥善的应对之法,只能暂且采用拖字法,什么市面上物价上扬货物脱销,他们难以凑齐到山里需要的必需品;什么青海局势动荡,人手都被抽调到那边应急;再不行,索性避而不见,让伙计替他挡着。
这等伎俩应付那些普通的僰人还凑合,直到后来焦急万分的阿努颜亲自出马,文定便不能再推脱了。
今非昔比,阿努颜已是朝廷在云南境内通缉的头等重犯,大理属朝廷府衙重地,城内的官兵捕快不知凡几,当文定见到他时,惊讶的半晌说不出话来。
阿努颜也不张嘴打破这宁静,一双眼眸直直的打量着文定。
本就心存愧疚的文定,哪好意思再与他对视,赶忙出言掩饰自己的窘迫:“法师,这大老远的路怎好意思劳烦您跑来一趟,这一向可好?”
阿努颜并未回应文定的寒暄,通自道:“柳老板,柳兄弟,你我认识有多少个年头了?”
“咳,咳,有十来年了吧!”
“十年。”阿努颜长叹道:“人生匆匆,转眼就是十年过去了,当初正当壮年的我而今已是老暮,柳兄弟你还是年轻的很。”
“哪里,哪里,法师并不显老。”提起以前的旧事,让文定更是无地自容。
“这些年,兴盛和的买卖做的越来越大,名声也越来越响亮,柳兄弟吃过的那些苦头总算是值得。”阿努颜用这样闲述家常的口气,讲叙文定的成就,远要比控诉更加犀利。
“这些年多亏法师照应,不然区区此刻还不知在何处求生呢!”
“柳兄弟,这些年来并不是没有其他的商家联系我们,有的来自昆明,有的来自楚雄,有的还来自大理。他们中有的拜托各种关系辗转找到我,有的甚至直接将东西拖到了山寨门口,都是期望着能够与我们做生意,可我从不曾答应,知道这是为什么吗?”阿努颜话锋一转,变得咄咄逼人。
“有赖法师抬爱。”
的确这些年,旁人见文定有如此廉价稳固的货源,怎能不心有所思?有许多人动过类似脑筋,可都不曾得逞,使得云南境内的所有商人对文定刮目相看。
“私人的交情倒还在其次,柳兄弟买卖做的这般大,一定也是深有体会,当我们站在一定的位置上,个人的喜好许多时刻是作不得准的,权衡整体的利弊,方才能作出正确的决定。真正坚定我信念的,是打从一开始你便诚恳对待我们,没有像其他汉人那样表面说的光亮,心里却尽是些花花肠子。阿努颜轻易不与汉人结交,一旦认准了也就矢志不渝,绝不变卦。”阿努颜的话让文定无言以对。
两个精明且豁达的友人碰在一起,说话都不必藏掖着。自从由黄清草结缘开始,二人之间便知无不言,虽然十年的时间里认真细数,他们也不过是见过十数面,可这种友谊却要比大多日日相见的闲人来的深刻。
文定沉吟不语,脑海里翻腾的却是往昔那些和谐的画面,真不知如何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柳老板,我们一向合作的非常默契,贫苦的我们短少不得那些生活必需品,相对的,你的买卖也离不开山里的产物,这对你我双方而言都是有利无害的事情,为何却要为一些不相干的事情打乱了我们之间长久的协作?”
“法师,哪怕是今日,我仍旧是将您当作我柳文定的至交好友。在商言商,有银子赚谁不心动呀!更何况法师手上的物产,于兴盛和而言至关重要。”这些日子为了找补空缺的货源,文定忙得是焦头烂额的。
虽然文定未曾明说,阿努颜也非常清楚问题的纠结在何处。只是到了这个时侯,他能相信的汉人实在是没剩下几个,而像文定这样能够助山里度过难关的商人,更是再无旁人,他不抓着文定不放又能如何呢?
“柳老板说的好,在商言商。你一个商人只管做你的买卖,什么对你有利,你便做什么,这打仗的事,你管那么许多做甚?”
无论阿努颜如何说,文定始终不肯应允,这等若是放在那位李二桂表兄身上,保管是求之不得,然而文定却宁可舍近求远,也不做这危害大明的勾当。
阿努颜走的时侯很是决然,文定知道这算的上十年的朋友,自己是彻底给得罪了。
让他极为难过的是阿努颜对自己一直是有情有谊,当初他与道定来到这人地生疏的云南,既没有本钱又没有故人,什么都不是,差点还死在那偏僻的山村,是阿努颜在愤怒的村民中救下了他们,保住了兄弟俩的性命;又是他为文定无偿提供了黄清草,让他赚入了进云南后第一注大笔银钱,在云南商界崭露头角;仍旧是他,十年如一日的信任自己,将全族往来的生意交付自己,即使别人开出再优厚的条件也不曾动摇。
这份友谊是文定进入云南后,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而今在阿努颜最艰难的时刻,自己却背弃了他。文定深恶自己的不仗义,却又不能容许自己因私废公,为了个人的得失而背叛朝廷。
三纲五常,国之基石,如果人人为私利可以背弃礼法,乃至危害朝廷,那还有何法纪可言,如何能长治久安,如何能使中华得以延绵?
几度权衡,几番挣扎,文定也是不改初衷,只能是开罪这位有大恩于他的僰人法师了。
决心是不会动摇,可心里的绞痛依旧没有得到丝毫减轻。
文定牺牲巨大的利益,放弃了兴盛和赖以根本的货源,甚至开罪了上十年的老朋友。然而事情却没有那般容易,没过几日,便有昆明来的差人拿着沐公府的公文进了大理知府衙门,未几,文定便被押往昆明,银档入狱。
做买卖做到二度身陷牢笼,文定自嘲也算是不虚此生了。这次入狱可非比上次刚开始那阵辛苦,文定人还未到,昆明衙门里的上上下下都被打点到了,虽是在蹲大狱,文定却无丝毫不适。
吃的穿的有专人伺侯,文房四宝一应俱全,除了不能在大牢里谈买卖外,其他的什么都不缺。就是买卖文定也没耽误,一直在用书信来与外界联系,那屡建奇功的鸽子又一次充当了重要的角色。
这次的叛乱延及云南全境,乃至到了四川,当今圣上甚为震怒,指派各地军政两级首脑不惜一切镇压此动乱。
作为世守云南的沐公爷亲自领兵在外平乱,文定的案子也就给拖了下来,那些得了好处的官员们并不急于审理这件案子,一直将文定稳在牢房里,好吃好住地供应着。
外面的局势晰息万变,文定却日复一日的枯坐在大牢里,既是无聊又是无奈。
僰人的反抗,正如文定当初所料到的,起先声势浩荡,打了官府一个措手不及,挟着僰人与汉人间多少年累积起来的怨气,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态势。可当那些被打懵了的官军缓过劲来,兵力、训练、装备上的优劣势便显现出来了。
僰人的优势在对地形的熟悉,可哪怕是当年的大理段氏,也没能抵挡住头次来到云南的沐国公,以及他率领的几十万明朝大军,更何况沐公府在云南沉浸百年,对这里的山山水水的熟悉可说是与他们不相上下,僰人对地理上这点优势也荡然无存。
这场叛乱又是以僰人反抗为号召,虽然能迅速的召集起散落于各乡寨的僰人,可于其他族的百姓而言并无甚必然的联系,也难以顺应起事。
如今的云南,僰人在众民族中占的比例并不广阔,不过是在中庆、楚雄、大理、永昌数县群居。刚开始那阵,楚雄、水昌便为他们所得,也想要攻击大理,并以此为基石分割整个云南,然而城内的官兵太过众多,僰人吃过一次亏,再也不敢轻易冒险了。
不到两个月,楚雄、永昌便为沐公爷给夺了回来,将他们赶进了大山之中。
这是一场未曾开打便已告失败的战争。文定一时悲由心起,最最可怜的还是那些僰族里的老人小孩,一场战争下来,胜利者自然是要享受成功,失败者的日子难免要比以前又要坏上几分。
“该死的奴才,我们在外面与那些下流种拚死拚活,你却在背后与逆贼暗中勾结,自己说,该当何罪?”
虽然以前没少与国公府打交道,可这还是文定头一次见到沐国公本人,威猛不凡的国公爷一开腔便对文定恶声恶气,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也难怪,若不是云南境内的僰人捣乱,他这堂堂国公爷也用不着辛苦奔波,吃些苦头倒还罢了,连朝廷上对他也极是不满,十数万官兵驻扎于此,竟然对叛逆一事事先无丝毫警觉,事后又连连丢掉几座官衙。
若不是他沐家在京城的口碑人缘向来不错,又及时上上下下打点,这一回的事情兴许就得闹大了,现今沐公爷耳中最是听不得僰人二字。
“国公爷明查呀!”早有人向文定报告了国公爷新近的忌讳,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小的以前的确是卖过东西给他们,可那已经是好久以前的事情了,当时他们还并未露出造反的迹象。小的生性愚钝,就想着要赚进多少银钱,也没敢往这方面想,自打叛逆扯起反旗之后,小人就再也不曾卖过他们一颗盐粒。”
“哼,除了银子,你们这些该死的商人眼里还能看到别的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种道理难道就一点也不明白吗?”
盛怒之下,沐国公将罪名祸及整个云南商界,殊不知云南境内最大的商户便是沐国公自己,当然这些事文定不敢当面指出,只能唯唯诺诺的自认罪孽深重,但请国公大人看在自己及时改过,能大人有大量放他一马。
国公爷自然是不会应允,吩咐下去先打五十大板,再押进大牢继续侯着。
总算是兴盛和事前的准备做的充分,执法的人收了好处,下手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未伤着文定。
又不知绕了多少关系来搭路子,总算如愿买通了国公爷身边最得宠的如夫人。
几次三番枕边风吹得那国公爷没了脾气,再加上前线捷报频传,有那些战功做底,圣上非但未惩治于他,反而是褒奖有加。
一来二去怨气没了,也就能平和的看待文定这件芝麻绿豆般大小的案子,证实文定的的确确是及时与叛逆划清了界线,不曾襄助阿努颜对抗朝廷。又过了数月,等一切风平浪静之后才释放了他,当然在释放之前还罚了一大笔银子。
这场官非下来,前前后后使得银子抵得过兴盛和一年半的收益,好在付出的没有白费,总算是将人给保了出来。只要人出来了,那些身外物又有什么好计较的呢!
这半年的日子可是将文定憋苦了,一朝得解脱,他便星夜兼程往大理赶。
在狱中他一直有收到齐大叔与道定发来的书信,从上面看兴盛和的运作一直正常,与他在的时侯没什么差异。
时而昆明分号的管事也会去狱中探视,给他带去各类的消息,也没什么不对之处,可文定老是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
他们来信或口叙传递的消息太过顺畅,顺的有些不真实,要知道毕竟是他这个商号的首脑入狱,再加上以前坚实的货源又变得云雾迷檬,照理来说,商界那些如狼似虎的老板们,不可能一点表示也没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