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
梁萧正斗在兴头上,对手却说不打就不打,一拍屁股走人,握着宝剑,羞怒至极:“了情道长教的剑法很好,只是我习练未精。哼,这厮小觑归藏剑,我偏要用这路剑法打败他不可。”他坐在亭中,将方才悟出的妙处回想一遍,又比划半晌,忽觉肚中咕咕作响,这才返回玄音观用饭。
到得观外,见哑儿正在看书,瞧他回来,小嘴一撅,也不理睬。梁萧心中气恼,装作不见,径自入观。阿雪下山买了菜蔬,整治了一桌素席,见梁萧回来,甚是欢喜,摆好桌子,张罗开饭。了情不好奢华,眼见菜肴甚多,便道:“阿雪啊,弄这么多,怎吃得完呀?”梁萧笑道:“不多不多,道长你看我吃。”他跟儒生苦斗半日,消耗极大,一时便如风卷残云,把饭菜扫去大半。阿雪见他吃得高兴,心里甜滋滋的,不时给他夹菜添饭。哑儿口不能言,心中却暗骂梁萧饭桶。
用过饭已是傍晚,梁萧走到悬崖边,遥望山下稀落灯火,想起白日里与儒生交手的情形,心潮起伏,当下掣剑出鞘,又练了起来。使了数十招,忽听了情喜滋滋地道:“梁萧啊,你竟然明白了这么多。”梁萧转身笑道:“了情道长好。”了情摇头叹道:“你这孩子真不能以常理揣度。既然如此,贫道也不能慢腾腾的。来,坐这里来。”她挑了块大石,坐在上面,梁萧也跟着坐上。
了情嘴说手比,在凛冽山风中,传授心法口诀。梁萧凝神倾听,与白日斗剑情形两相对照,多有领悟,一时眉飞色舞,喜不自禁。二人坐在崖边,一教一学,直说到明月中天,了情方才催促梁萧回去睡觉。
梁萧休憩一夜,次日用过早饭,又到弈棋亭旁。那儒生早在亭中相候,见他来到也不多说,笑嘻嘻折下一枝梅花,便与他拆招。梁萧得了情传授剑理,心法虽有精进,但那儒生却太过厉害,拆了数百招,梁萧仍未及削落梅花,儒生又借口吃饭,撒手去了。
梁萧气恼万分,心忖再拆数招,便能削落梅花,但儒生要走,却又拿他没法。转念再想,今日又领悟不少精义,当下又觉欢喜,拿起长剑,一招一式,细细揣摩起来。
夜里梁萧返回观中,了情见他精进神速,惊喜之余暗生疑窦,便问他白日去了哪里。梁萧大是羞惭,寻思道:“我胜不了那儒生,有辱归藏剑威名,又怎能和了情道长交代?”于是只说是觅地练剑。了情浑没料到这少年的争胜之心,也不再问,继续传他心法。
到得次日,梁萧又与儒生斗剑,但他每强一分,那儒生也强一分,总不让他打落梅花。斗到午时,梁萧又怏怏而回。但他性情坚韧,自小便百折不挠,此时一颗心尽放在归藏剑上,夜晚做梦也与那儒生厮斗,梦境所及呼呼喝喝,手舞足蹈,几次用力过猛,摔下床来,揉眼一瞧,却见明月依然皎皎。
了情见梁萧悟性惊人,欣喜至极,当下马不停蹄将“乾剑道”心法讲完,又讲坤、艮、兑、坎、离、巽、震七大剑道。
八卦之中,“坤”卦为大地,故而“坤剑道”沉浑厚重,是极厉害的防守剑术。“艮”卦为山岳,是以“艮剑道”雍穆雄奇。但这路剑法很少独运,多与“兑剑道”合使,兑为沼泽,山泽相容,一正一奇,往往陷敌于无形。而“坎”为天下之水,“坎剑道”自也深得水性,若江若海,若湖若瀑,要知“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路剑法极得“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妙谛,堪称归藏剑中最厉害的剑术;“离剑道”则为火象,霸气十足,无所遮拦,可一旦使出,便似野火燎原,势不可当。了情性子平和,说到这路剑法时,不大了然,可梁萧却十分喜欢,学来也最用心。
“离剑道”教完,便是“巽剑道”。巽者风也,风乃宇宙之气,起于青萍之末,舞于松柏之下。“巽剑道”变化多端,为“归藏剑”之最,轻柔时有扬花拂柳之妙;但若是癫狂起来,则有碎石伐木、摧枯拉朽的大威力。
最后一路是“震剑道”,“震”为雷霆霹雳,雷霆万钧,但只是一瞬。是以这路剑法只有一招,不出则已,出则无坚不摧。其狠辣迅疾,足为归藏剑第一。
这天,了情传完“震剑道”,吩咐梁萧将“八剑道”从头到尾使上一遍。梁萧依言使完,却见了情站在当地,呆然不语,心中甚奇,问道:“了情道长,我使错了么?”了情还过神来,摇头叹道:“你使得一点儿不错。唉,真像是剑仙附体一般。真是奇怪,为何你能精进得如此神速?别说我讲明白的地方你一一学会,就是我没说到的地方,你竟也无师自通了。”她一时蹙着眉头,好生不解。
梁萧暗叫惭愧:“多亏那个儒生,若非他天天与我使气斗剑,我万不能领悟这许多妙处。但如今梅花将凋,我却未削落他一片花瓣。唉,他那等本事,才称得上剑仙……”正在胡思乱想,忽听了情道:“不过,梁萧,你若以为这八剑道便是归藏剑,那便大错特错了。”梁萧吃惊道:“难道归藏剑还不止于此么?”了情摇头笑道:“八剑道貌似厉害,实则不过是归藏剑的基本。你既然聪明,可知其理么?”
梁萧一怔,无言以对。了情抚着手中竹箫,笑道:“梁萧,这一根竹箫,很容易折断,但若八根捆在一处,你能一下折断么?”梁萧道:“若是全力施为,也能折断。”了情微微一笑,道:“若是六十四根呢?”梁萧愕然道:“那就决计不能。”了情笑道:“是呀,八剑道也不是各自分离的竹箫,以《归藏》中的先天易理做绳子捆起来的。再打个比方,八大剑道,就如宫商角徵羽五大音律,单一听来乏味至极,但一经乐师调和,便可绕梁三日,令人不知肉味了。”
梁萧微一沉吟,拍手道:“我懂了,‘乾’卦与‘坤’卦相合,乾上坤下便成天地‘泰’卦,坤上乾下则成了天地‘否’卦,如此一来,无异变出‘泰剑道’与‘否剑道’,若泰否两卦相交,又成新卦,如此循环演化,当可无穷无尽了。”
了情略一默然,叹道:“梁萧啊!跟你说话真是省事。许多话,只用起个头,你就都明白了。”梁萧笑道:“都是道长教导有方!”了情白了他一眼,道:“你这孩儿,何时变成马屁精啦?”话一出口,方觉不妥,敢情她日日跟梁萧说话,受他感染,言谈间竟也少了许多拘束,慌忙整肃脸色,重守禅心。
梁萧沉吟道:“但剑法终究不比数术,后者推演变化,想也难不倒我。但‘乾剑道’的路子与‘坤剑道’截然相反,坎离二剑也各走极端,要将这两路剑法融会贯通,谈何容易?”了情笑道:“这便考较人了。你就好比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军,八剑道是你的士兵,归藏之理是你的兵法。如今兵有啦,兵法也有啦。但真正上了战场,不按兵法,胡打蛮缠不成;只靠兵书,却又是纸上谈兵,要吃败仗的。所以说,如何用兵法指挥士兵,发挥他们的本事,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自古以来,名将和庸才的差别可大得很。”
梁萧听到这里,心有所悟,向了情告辞,回房歇息去了。
是夜朔风呼啸,观外雷声轰隆隆打个不停,梁萧夜中几度被风雷所惊,睡得甚不安稳。到了天明,才一推门,便有一股寒风裹挟着飞雪扑来。放眼望去,山川树木,都是银装素裹,白茫茫一片,他不觉想道:“这般大的风雪,也不知那个邋遢书生会不会去?”
梁萧着好衣帽,顶风冒雪,攀到弈棋亭处,只见亭中并无人影,不由忖道:“今日雪大,他莫非不来了?”念头才起,便听嗒嗒之声,转眼一瞧,只见那儒生一摇一晃转过山梁,他须发上挂着晶莹雪花,衣衫仍旧破烂单薄,许多地方露出肉来。
儒生手里提着个装酒的红漆葫芦,远远瞧见梁萧,喝了口酒,哈哈笑道:“小娃儿,还不死心啊,今天又有什么新招?”抬头看去,却见一夜风雪肆虐,梅花残败了许多,不由叹道:“过得今日,这树白梅便要凋了。罢了,今日再与你玩耍最后一回。”梁萧奇道:“为什么?”儒生冷笑道:“梅花都没有了,还玩个屁?”
梁萧蓦地生出孤注一掷的豪气,冷冷道:“今天我定要胜你。”儒生拍手笑道:“小子志气不弱,嘿嘿,可惜本事却不够。”他将葫芦挂在腰间,折下一枝梅花,上面还挂着三朵白梅,儒生迎风一抖,抖落两朵,仅留一朵。梁萧看在眼里,心头骂翻了天。要知二人拼斗,儒生须得时时护持枝上梅花,枝上梅花越多,他越要熬心费力,因为梅花虽多,但只须被梁萧扫着一朵,他便输了;反之梅花越少,儒生心神守一,便省事许多。梁萧与他斗得久了,自然明白其中道理。眼看这树白梅花期将过,枝上梅花一天少过一天,天意如此,本也是无可奈何的,但儒生公然抖落梅花,却是近于无赖了。
儒生瞧了瞧梁萧,嘻嘻一笑,随手斜指,道:“小家伙,来来来!”他内力所至,那朵将开未开的白梅花竟然忽忽悠悠绽了开来。便在这孤梅怒放的一瞬,梁萧掌中精光迸发,长剑应手而出。一时间,风雪更紧更疾。
~第三章情何以堪~
二人这番交手,不同以往。梁萧一心求胜,儒生也力保晚节,是以尽管风雪怒号,两人纵横腾挪,激烈之处仍是胜于往日。
初时梁萧剑走“乾剑道”,一剑刺出,倏然四散;儒生则二指转动梅枝,时东时西,只在他剑锋上弄影,仪态悠闲,便似玩耍一般;斗到二十余招,梁萧剑势变“离剑道”,狂劈乱刺,儒生则四方游走,梅枝恰似贴在梁萧剑上,随他东西,梁萧见此能为,当真惊佩至极。
数招一晃而过,梁萧剑势狂烈依旧,但挥剑时略略发飘,宝剑便似拿捏不住,脱手欲出。儒生笑道:“小家伙,打不过啦,想丢剑认输?”梁萧道:“呸,说大话的,也不怕被风闪了舌头?”说话声中,剑势飘忽更甚,渐与离剑道猛烈之势不相上下。忽然间,他剑锋长出,两寸长一段梅枝飞了起来,在风雪中打了个转,落下百丈深谷。这一剑将梅枝截成两段,几乎便将梅花击落。正是梁萧刚刚悟出的“同人剑”。
易理有云:“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天、火本为同气,合流较易,是以这路剑法三分狂烈,七分飘忽,乾上而离下,如火从天降,可惜这一剑差之毫厘,令他暗叫晦气。
儒生喝一声“好”,一脱退避之势,梅枝破风刺来。梁萧深知梅枝虽弱,但儒生内力无匹,注入梅枝,穿肌洞骨不在话下。但若退让,反成挨打之局,当下剑势反复,离下乾上,变成火在天上的“大有剑”。易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惩恶扬善,顺天休命”,这一招惩恶扬善,自是霹雳手段,与儒生以攻对攻,不落下风。
儒生长笑一声,身法陡疾,四面八方皆是人影,也不知他移身几次,出了几剑,只见梅影重重,宛若层涛叠浪一般向梁萧涌来。梁萧生平何曾见过如此身手,只觉目眩神驰,浑不知从何抵挡。仓皇间,他变“乾”为“坤”,“坤剑道”法后土之象,乃是天下少有的防守剑术,长剑左右盘旋,呜呜乱响,将他全身裹得严实,但“离剑道”的剑意却未收敛,如此一来,就变成了“坤上离下”的“明夷剑”。明夷之意,即是火在地下,如岩浆藏于地底,勃勃欲发。
儒生心知若让他坤离易位,火上土下,变作“晋剑道”,野火燎原,便无法收拾。当下手腕一振,梅枝飘飘,自梁萧剑脊拂过,势若春蚕吐丝。蚕丝虽柔,源源不绝之间,也可织成柔韧蚕茧。不出十招工夫,梁萧束手束脚,再也使不出“离剑道”,唯有靠着坤剑道苦苦抵挡。儒生占了上风,嘻嘻笑道:“小子,今日又不成啦!认输了吧。”梁萧叱道:“未必。”招式陡变,长剑如雷电叱咤,横天而出,竟是“震剑道”的功夫。
儒生飘然让过这夺命一剑,看梁萧势头一尽,倏然掩上,梅枝一晃,点他“期门穴”。但梁萧回剑奇快,长剑一转,又将要害护住,这一下又是“坤剑道”的功夫。儒生瞧他变得伶俐,微微一笑,正欲破解,忽见梁萧手臂倏扬,又变雷霆之象。“震剑道”剽悍绝伦,以儒生之能,要想保住梅花,也得暂避锋芒。
梁萧忽守忽攻,连守五次,也连出了五剑,一剑快过一剑。倏忽间,竟将儒生逼退五步。原来,梁萧这路剑招四分攻,六分守,坤上而震下,正是归藏剑中的“复剑道”,易理中称复卦曰:“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复剑道攻守反复,共有七变。
梁萧变到第七变,蓦地嗔目大喝,人剑如一,疾扑上去。他这招孤注一掷,全无后招。儒生收手不及,那朵白梅?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