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
梁萧见众人纷纷赞同,心中气恼,扬声道:“是活人有用,还是死人有用呢?打碎一个瓷碗容易,要做一个可难了。毁掉一个襄阳容易,重建一个襄阳可就难了!”这道理原本平常,众将听了,顿生犹豫。
刘整本也是意气之言,没有多少道理。但梁萧年少气盛,一番言语夹枪带棒,顿将他抵进了死巷子里,丝毫没有下台余地。他堂堂大将,战功赫赫,岂容一个小子蹲在头顶上拉屎,当下恼羞成怒,蓦地喝道:“你懂个什么?屠灭襄阳,其他城池尽皆胆落,自是无人胆敢撄我兵锋。你不过当了两天兵,立了点儿微功,就自以为是了吗?哼,老夫统率千军万马的时候,你还在吃奶呢!”
梁萧冷笑道:“说清楚些,你统率的是宋人?还是元人?你能背叛大宋,就不许别人降元了么……”刻毒话还没说完,众人无不变色,伯颜厉声道:“梁萧。”梁萧一怔,暂将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刘整腾身而起,脸色泛青,嘿然道:“好啊!我刘整阅人无数,头一遭遇上如此年少有为、口齿伶俐的后生!长江后浪推前浪,刘某是老了,不中用了,天下都是年轻人的啦!大元帅,请你高抬贵手,放我刘整回家种田去吧!”他这话笑里藏刀,颇是厉害,意思是:“要么我刘整走人,要么他梁萧完蛋,伯颜你任选其一!”
伯颜也不答他,叫道:“那速。”他的亲兵那速应声而出。伯颜厉声道:“拿下梁萧,摘他的帽子,脱掉他铠甲,重责三百军棍,捆在辕门,示众一日。”
那速应命,率众亲兵赶上,要拿梁萧。梁萧一手按腰,喝道:“谁敢过来?”众军知他骁勇绝伦,一时无人敢上。伯颜勃然变色,缓缓站起道:“你要违我军令么?”众人无不屏息,要知军中违令,只有死路一条。
却听梁萧仍高叫道:“我没有错。”阿术见他如此硬抗,局面势必不可收拾,急道:“梁萧,元帅之令,违者格杀勿论。”梁萧仍道:“我没有错。”阿术道:“你口出狂言,以下犯上,不是错吗?既然从军,就是军令如山。土土哈明白,李庭明白,你不明白吗?”
梁萧听出他暗示之事,自己生死是小,但土土哈、阿雪等人却身在军中,必受牵连。刹那间,他转了百十念头,双眉一弛,陡然失了方才气势。众军正要上前,梁萧咬牙道:“我自己来!”脱盔卸甲,走出帐外。
众军一拥而上,将他按倒,片刻工夫,便听到杖击之声。伯颜听了片刻,忽地眉头一皱,叫道:“那速,不许手下留情,否则军法从事!”原来,那速知伯颜、阿术喜爱梁萧,故而手下留情,但伯颜乃是武学高手,一听便知虚实,那速听了这话,只得全力挥棍。
阿术听得杖击声转沉,生怕打坏了梁萧,急道:“丞相,如今襄阳未下……”伯颜厉声道:“若非你一味娇纵,这小子哪敢如此放肆?”阿术被他一喝,唯有无奈坐下。
刘整见伯颜如此,正好下台,反身坐了下来,细听声音,知道那速打得极狠,梁萧纵然骁勇,这三百棍挨下来,也绝无活了的道理。此人是阿术心腹爱将,战功显赫,若真的打死,只怕要跟阿术结怨。自己一个降将,在朝中无甚根基;阿术则是三代名将,东征西讨,震慑万里。他若怀恨在心,算计自己易如反掌。
刘整老谋深算,城府甚深,当下捋须默数,待打到一百多棍时,方才缓缓站起,拱手笑道:“大元帅,梁将军终究年少,不通世务,难免气盛。如今大宋未灭,尚需他折冲杀将。说来刘整也有不是之处,还请元帅饶他这次。”
伯颜见他求情,若不答应,反而叫他难堪,便道:“既然刘大人如此大度,我便不打他了,但示众一日,却断不可免。”命那速将梁萧缚在旗柱上示众,有意折辱梁萧,挫灭他傲气,心知梁萧心高气傲,让他示众比挨棍难受十倍,但若不如此,这愣头青不知天高地厚,只怕来日还会捅出大漏子,到时候,自己想不杀他都难了。
刘整赚足面子,甚是得意,捋须笑道:“方才我确是说了气话,想来想去,当今之计,还是招降为妙。”众将皆想:“这老东西果是个老滑头,一会儿朝东,一会儿朝西,时时不忘见风使舵。”
史天泽此时方才开口,悠然笑道:“刘大人说得不错。自古攻城者下,攻心者上,不战而屈人之兵,方是兵家至道。如今襄阳人心动摇,正是招降之机。”他年纪最大,功劳也高,此话一说,众人无不点头。刘整一拂袖,冷笑道:“但刘某是万万不会去了。”
伯颜沉吟片刻,皱眉道:“要取信吕德,非得有分量的大将不可,谁去?”史天泽眉头一皱,默然不语,阿术正要说话,阿里海牙却忽地起身道:“我去!”伯颜微微一怔,却听阿里海牙朗声道:“我见圣上时,圣上曾道:‘自古攻取江南的人,宋太祖的大将曹彬做得最好,他平复了江南,但很少杀人。你若能不杀人而夺取江南,就是我的曹彬了。’我时常念着这话,心里颇不是味儿。我们这些蒙古人,色目人,难道就不如那个汉人吗?”
伯颜点头道:“圣上说得极是,但此行委实凶险!”阿里海牙道:“我知道。但若以我一人生死为赌注,救活一城性命,想也是了不起的功德。”他微微一笑,“更何况,我也不信,吕德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还敢对我怎地?”伯颜蹙额不语。阿里海牙笑道:“若元帅还不放心,阿里海牙请你派一人随我前往,定然保我无事。”
伯颜道:“谁?”阿里海牙道:“梁萧!”伯颜奇道:“为何?”阿里海牙道:“当日我这条命是他历经生死,从宋人手上救下的。以梁萧之骁勇,就算是城头万箭齐发,也未必伤得了我。”
伯颜道:“他还在受刑呢!”阿里海牙笑道:“那便请元帅高抬贵手了!”刘整暗暗捏了把冷汗,忖道:“乖乖不得了,几乎连阿里海牙也开罪了。”伯颜失笑道:“阿里海牙,你是变着法给他求情啊!好吧,看在襄阳一城百姓份上,我放了他,让他随你去。”
阿术道:“他挨了棒子,怕乘不得马!”伯颜摇头道:“这两棒伤不了他!阿里海牙你放他下来,陪你去襄阳。”他故意让阿里海牙去放梁萧,以让梁萧感其恩德,誓死护卫。
阿里海牙乘马到了辕门之前,但见前方人潮涌动,许多士卒聚在旗杆附近,指指点点。走近一看,见梁萧被铁索吊于旗杆之上,双眼微闭,脸色十分难看,阿里海牙暗叹道:“元帅这招未免太狠了些,他乃带兵大将,如此受辱,日后焉能服众?”急命亲兵将人群攘开,传了伯颜旨意,放下梁萧。
梁萧内力深厚,此等棍棒原也不惧,但受了如此侮辱,恨怒欲狂,此时听说伯颜接受劝降之策,心头方才舒展了些,但怨气依然难平。
二人乘马径往襄阳城。土土哈等人听说事情如此凶险,都要跟来,尽被梁萧喝退。二人到了城墙下,只见城上张弓满矢,早已对准二人。
阿里海牙吸了一口气,定一定神,高叫道:“元右丞阿里海牙求见吕德吕大人。”吕德见元军停下炮击,甚是意外,此刻正混在士卒中,观看究竟。听得这话,眉头大皱。云殊正要命人发矢,吕德挥手止住他,朗声道:“我便是,海牙大人,你是来劝降的吗?”阿里海牙道:“不错,如今襄阳城孤城独危,飞鸟断绝。城中百姓饥寒交迫,人竟相食,可说已是濒绝境,将军此时不降,更待何时呢?”
吕德沉声道:“我世受大宋国恩,委以守土之责,当战死沙场,与城偕亡,以报圣上之德。海牙大人,我不用箭射你,请回吧,只盼城破之时,大人看着今日之事,少杀几个百姓!吕某也就感激不尽了。”
阿里海牙没料他一口回绝,眉头一皱,正想措辞再劝,忽听梁萧朗声道:“吕大人,你既然想死,死了最好!”城上众人俱是大怒,阿里海牙也是一惊,忖道:“不好,我当真不该叫他跟来,此番弄巧成拙了。”云殊正要放箭,吕德沉声道:“且慢,听他说什么,听完再射!”
只听梁萧道:“你大约想的是死了之后名垂青史。没错,你死了名声大好,但这满城百姓死了,又能有什么呢?听不到妻子叫唤,没有了儿女怜惜,看不到父母慈容,不见了姊妹笑颜。千秋之后,只有一堆白骨罢了。”城头军民听得这话,无不动容,心底好生凄凉。
吕德大怒,厉声喝道:“好贼子,我饶你一命。你却口出狂言,来乱我军心!”正要挥手让人放箭,却听梁萧冷笑道:“军心顶个屁用。不出十日,襄阳必破。你骂我是贼子,我看你才是大贼!别的贼不过借月黑风高,取金盗银,换取一时富贵;你却打着忠孝仁义之号,窃走这一城人的性命,换取你千秋百世的名声。”
梁萧今日瞧见吃人惨状,心中后悔已极,但他当日在伏牛山立下重誓,若不灭宋,则是毁诺之举,是以此时襄阳城破与不破,在他心中已是一个极大的难题,他正矛盾难解,忽听见吕德决意死守,忍不住出言相讥。阿里海牙却听得心惊肉跳,忖道:“罢了,他救我一命,大不了再还与他吧!”
城上宋军听了这番言语,哗然一片。云殊忍不住叫道:“这人之语不可听信,吕大人,速速下令将他射杀,以免被他胡言乱语,动摇军心。”吕德却呆了呆,颓然收手,沉默半晌,扬声道:“海牙大人,元军被我襄樊二城阻了十年之久,劳师费力,死伤无数,哪个不是心怀怨毒?自成吉思汗以来,元人但逢抵挡,必然屠城。就算我肯降城,你能担保,其他元军不杀一个军民么?”
阿里海牙闻言松了一口气,朗声道:“圣上说过,只要你们全城肯降,我们也就秋毫无犯。本有一份圣旨,但路上被你身边的白衣人掠走了,你不妨向他讨来看看!”吕德回望云殊。云殊道:“那圣旨我看过,鞑子皇帝确是写过些花言巧语,诱降大人!”吕德蹙眉沉吟。
梁萧见他动心,抽出羽箭,叫道:“吕大人,你可知元人最恶毒的誓言是什么吗?”吕德一怔,道:“是折箭为誓!”
梁萧将羽箭递给阿里海牙,阿里海牙点头道:“好!”举箭过顶,朗声道:“我阿里海牙对长生天立誓,只要吕大人投降,我以性命担保,不伤襄阳城任何一人。”说罢折箭两段,掷于地上。吕德微微动容,叹了口气,说道:“容吕某考虑一阵,三日之内,定给大人一个答复!”
阿里海牙颔首,与梁萧策马返回,禀告伯颜。伯颜命众将准备攻城器械,若吕德三日后不降,便全力轰击,强行破城。
当夜,襄阳城内,宋军将领争执不休,有人以为事到如今,非降不可,有人却是宁死不降,以求完名。吕德独上城楼,遥望南方,但见元军火光烛天,舰船弥江,心中说不出的苦涩。
他自结发从军以来,与强敌苦战半生,自合州打到襄阳,转战数千里,死守十余年,虽知元军势大,难免有此一日,已抱了必死之心。但这日当真来了,却又不知所措。降是失节,不降则葬送了满城百姓性命。降与不降,两般念头在他心中交战不已。倏然间,数十年往事涌上心头,想及当年合州城下,与梁文靖携手退敌,击毙蒙古大汗,宴饮欢歌,何等扬眉吐气;而今时穷势迫,竟是生死两难。
他仰望苍天,禁不住失声痛哭,心中叫道:“淮安啊淮安,你在哪里?大宋国主昏庸,奸臣当道,吕德空负杀敌之心,难酬报国之志,若有你在,哪会有今日之局?淮安啊,你在何处?可听得见吕德的叫唤么?”一时泪如雨下,湿透战袍。
忽听有人道:“是吕大人么?”吕德急忙拭泪,但见云殊、靳飞远远走来。吕德站起身来,靳飞拱手一礼,说道:“大人究竟有何打算?”吕德摇头不语。靳飞沉声道:“大人万不可被元人言语所惑。”云殊道:“正是,元人凶残无道,不可轻信。”
靳飞摇头道:“此与凶残无干。常言说,‘生死事小,失节事大’。自古忠烈之士,无不名垂青史,投降失节者,皆是受尽唾骂。唐代张公巡死守雎阳,虽城破身死,但千秋之下,还有人祭拜,而又有几个降将,能得后人纪念呢?大人死守至今,于大宋功德无量,进一步,便是流芳百世;但若退一步,日后史书之上,也只得称您为二臣了。所谓为山九仞,不可功亏一篑啊。”
吕德看他一眼,淡然道:“但筑就这座山,可得用满城百姓的尸骨来筑。”靳飞冷笑道:“但若大人退后一步,便是后方百姓尸积成山了。更何况,古人道‘劝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大人既然从军为将,也该明白这个道理吧!”
吕德见他目中精光灼灼,语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