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亮军刀
天慢慢的冷了下来,孙寒开始担心冬装的问题。其实张明灿也在操心,胡子的四个纵队不用担心,他们自有办法搞到冬装。但东北军的这些部队呢。短短的时间,团里已经收拢了几十个东北军走散的兄弟,现在团里东北军的兄弟已经差不多一百五十人了,这些人的冬装被服怎么解决,这可是个头疼的大问题。
按照孙寒的想法,实在不行就绑一票,看周围哪家有钱的,把当家的绑了,限定他们多少天之内筹集多少被装,按照东北军被装的要求找裁缝做。到时候被服拿不出来就撕票。
这个办法张明灿不是没想过,但他还是否掉了这个建议。一来,一百多人的被装绑一户人家肯定不行,至少要绑个七八户。这样一来,得罪的人多了,以后这一带就没法呆了,因为被绑的人要是偷偷找到鬼子,那还有个好?
二来,明抢的办法不太可行,主要是关系到军纪的问题。以后上头真地追查下来,可不是好玩的,关系到自己的仕途。
天是一天天的冷了下去,孙寒愁得胡子老长的。这天他正带着四个纵队的人演练阵地防守呢,外面说是有人找。是几个乡绅。孙寒听着心里纳闷,赶忙穿上军装和哨兵走了出去。来的人总共有八个,雇了三个车把式,都是两头骡子拉的大车。孙寒看着骡子和大车直眼馋,心想以后打完了仗,自己也置办出这样的大车,养上两头省料的骡子,天天赶完了活,小酒一喝,那他妈是神仙啊。
孙寒把乡绅让到了团部,几下寒喧之后,孙寒差点鼻子被气歪了。原来这些乡绅是想独立团赶快离开这里,怕鬼子过来找他们麻烦。孙寒心想,我他妈没找你们麻烦,你们到先找上来了。
孙寒绷着脸听他把话说完了,说是吉林附近有个庄子,藏了十几个东北军,结果被鬼子发现了,整个庄子实行连坐,死了不少人。这次更玄乎,藏了孙寒这边两百多人,要是让鬼子知道了,还不得死的更多。
听到这里,孙寒心生一计。他先是板着脸说自己是受张少帅命令在这一带收拢走散的东北军,现在哪能违抗军令说走就走。再说,天也越来越冷,被装也不足,就算想走也走不掉。
那些乡绅都慌了主意,相互看着发愣,最后半晌才有人张嘴问孙寒,要是帮贵部做出需要的被装,那是不是可以离开此地。
孙寒一听当然求之不得,但脸上没表现出来,而是一本正经地说这个可以再琢磨琢磨。但贵乡对东北军的礼遇和帮衬,东北军肯定会记在帐上。那几个乡绅大眼瞪小眼的,相互都没了主意,最好只好客气地告辞。孙寒也懒得送,打发丁三把来人送走了。
晚上张明灿知道了这个事情,重重地责怪了孙寒,埋怨孙寒不会办事。要是乡绅不理孙寒这套,把部队驻扎地点报告了鬼子,那就麻烦了,这种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但孙寒不这么认为,乡绅其实很好对付。他们其实不可能把独立团驻扎的事情告发给鬼子,一方面是鬼子杀到这里对他们也没什么好处。二来,一旦走漏了风声,那他们就没法活了。要知道,他们的田产都在这里,人能走,庙可搬不走。所以这些乡绅是不会走漏风声的。
还有层担心孙寒没有说,他其实一直担心独立团内部倒戈。因为曹猛以前当过汉奸,难保下次不会再当。二是目前的这些收编过来的山林队,个个都心怀异心,一旦有哪个走漏了消息,那就更麻烦了。
张明灿听了孙寒的分析,稍稍心安了一些,但还是远远地放下了游动哨,防止鬼子偷袭。
第二天大出两人的所料,那几个乡绅又来了,这次是满口答应的被装的事情。张明灿这次不得不对孙寒刮目相看了,这个事情办得漂亮。
于是,新成立的独立团的被装问题就这么解决了。全团每人两双乌拉草的棉鞋,东北军的弟兄每人两身棉衣。由胡子、山林队改编过来的四个纵队只发棉鞋,不发军装,他们都不愿意穿军装。
十天之内,按照东北军军服样式、布料,兄弟们人手两件的棉衣做好了。此外独立团每人一个狗皮帽子,一床七斤重的棉被也赶了出来。张明灿和孙寒都觉得傍着大户补充给养是个路子。
这段时间独立团慢慢地开始兵强马壮,大家都很高兴,觉得照这样发展下去前途有望。
被装刚到的那天,团里还在着急办一桩婚事,是二营营长曹猛拿三十块大洋买了个媳妇。那家穷的叮当响,老父亲是私塾先生,生前就没什么积蓄。结果看病基本上把家里能卖的全卖了,家徒四壁,老父亲没法下葬。女儿孝顺,于是就卖身把老父亲葬了。曹猛身上有点钱,见那个女子模样俊俏,按捺不住的喜欢。有人搭线,曹猛就拍出三十块大洋,娶了个黄花大闺女。
这个事本来是去年的事情,那女子孝顺,要守孝一年才能过门给曹猛。虽然曹猛是个粗人,但对他这个新媳妇却是言听计从,两边约好了一年守孝满了就过门。
眼看着一年孝满,曹猛就张罗着娶媳妇。本来这个事情张明灿是不同意的,他主要是担心动摇军心。但又担心曹猛有意见,最后还是勉强同意了,条件是同房之后女方必须离开独立团。曹猛也没多想,反正先娶个黄花大闺女再说。
两头分别说,那边拿了现大洋,把老父亲葬了。一年的孝满,女子在父亲坟长跪了一整天,然后第二天就动身往独立团驻地赶。这边曹猛早预备好了办婚事,结果新媳妇一连走了十几天都没走到。
曹猛心急如焚,担心自己被人坑了,打发人问。没过几天,女方的弟弟哭着来到独立团。把事情原委一说,曹猛腾的一下站了起来,茶碗摔在地上。原来,路上本来很太平,等走到大路上的时候遇到鬼子的一支人马,当时就把人给劫了。
鬼子当官的,听说这是送亲的队伍,就要看看新娘子长啥样。一看之后眼睛里就拔不出来了,把曹猛的新媳妇扣了,非要陪着睡一晚上不可。
那天晚上,节烈的女子光着身子被鬼子糟蹋之后,拿剪刀把鬼子军官下身绞了,负痛的鬼子拔出手枪把女子当场打死。那鬼子流血止不住,不到天亮就死了。
曹猛听完自己的小舅子把事情说完之后,就要点起队伍去打鬼子。孙寒睡觉轻,听见外面有动静,开门一看曹猛正在集合队伍。孙寒没想那么多,带着几个人就要把队伍截了。
看见孙寒过来,曹猛抄出大镜面驳壳枪就顶了火,横着戳出去指着孙寒,“妈勒比的给我滚蛋,今天谁他妈拦我,我跟谁玩命。”
孙寒一头雾水,不知道怎么回事。心说曹猛马上就要娶亲了,怎么好好的要集合队伍。这一问不要紧,曹猛把枪一扔,劈头给了孙寒一拳,正好打在孙寒颧骨上,顿时孙寒就觉得脑子嗡的一下,差点没站住。
两个人在地上扭打起来,曹猛一边打一边哀号,“操他妈的小日本,我他妈的跟你没完。”边上的兄弟都看着,没人敢上去拉架。打了没一会儿,张明灿听见外面乱哄哄的就过来看,看着两人在地上扭打,脸上都有血,孙寒整个眼眶被打出个破口子,血呼呼往外流。
张明灿带着人拿枪托把两人砸开,孙寒直到这时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曹猛发的什么疯。张明灿自然也不清楚,只能把两个人都给缴了械,分别安排几个兄弟看守,回头再细问。
兄弟们连拖带拽把两个人分开,曹猛整个鼻梁被打歪了,血流到前胸,却丝毫不觉,一个劲地呼嚎。
张明灿觉得一定是事出有因,就先问的孙寒。结果大失所望,孙寒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只是被动的还手,要是不还手,刚才估计早就被曹猛给活活打死了。
问完了孙寒,张明灿去看曹猛,只见被绑在大车车辕上的曹猛怒目圆睁,好像心里有巨大的仇恨一般。张明灿问什么也不吭声。
这下难倒了张明灿,他只好问曹猛地部下。但当时曹猛见他小舅子李山明是单独见的面,谁都不知道谈了什么。最后只好把李山明找过来,一问才知道曹猛的新媳妇没了。
听完之后张明灿也是呼呼的火直冒,自己的姐妹就这么被鬼子糟蹋了。但片刻之后,他又想到其实这是个好事,由此曹猛肯定会铁了心的打鬼子。张明灿这一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就先找的孙寒,他把曹猛为什么冲动,为什么和你打架的原委说了一遍,孙寒听的不住点头。这次的事情改变了孙寒对曹猛的看法,以前他觉得曹猛是个有奶就是娘的兵痞。没想到这次的事情,却看到曹猛身上的那种男儿血性。
最后孙寒亲自去给曹猛道的歉,曹猛一时情动,抱着孙寒嚎啕大哭。
曹猛的事情很快在部队里传开了,大家一方面觉得那女子确实节烈。另一方面觉得鬼子真他妈的不是人操出来的,那鸡把操性,连个禽兽都不如。这件事情让独立团原东北军的弟兄变得同仇敌忾了很多。
十九、挺进江桥
张明灿后来找曹猛长谈了一次,最后孙寒和曹猛打架的事情不了了之。曹猛从禁闭室放出来的时候整个就变了一个人。
这期间发生了几件事情,一个是徐大头带着自己的部队不辞而别。为此张明灿还和孙寒、曹猛、武鸣一起琢磨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武鸣分析出了原因,徐大头手底下有人和武鸣的人很熟,私下就说了徐大头投奔东北军的原因。
当时鬼子打下奉天,徐大头认为中央政府肯定会让几个强国压服鬼子撤出东北。这样一来,徐大头如果能在东北军中混个一官半职的,以后就能洗掉自己土匪的出身。结果呢,中央政府无能,迟迟没能通过其他强国迫使鬼子撤出东北。徐大头可能觉得这么下去也没啥念想,最后带人还是回去当了土匪。
从这个事情上,张明灿看出一点担心。像徐大头这样的胡子,有奶就是娘,就怕他当不了几天的土匪到时候投降了鬼子,那麻烦就大了。张明灿把自己的担心说出来之后,大家都觉得后脊梁都是凉的。要是徐大头带着鬼子过来包围他们,那事情就麻烦了。
还有一层担心张明灿没有说。现在剩下的这几路胡子,如果个个都学徐大头就很麻烦了,别看他们战斗力不行,但如果给鬼子当了帮凶,还是很麻烦的一件事。
现在独立团唯一可依赖的队伍是收拢东北军旧部组成的三个营,共计一百七十多人,分编成三个营。新扩编的三营营长是孙寒兼任的。但这三个营,其实说白了也就是番号唬人,真实的兵力还不足半个营。而且就是这半个营,装备还五花八门,最主要的是三八枪和各类毛瑟步枪,弹药和重武器不足是最大的问题。
但大家都清楚,胡子的武装不可靠,真正能打的,也就是这三个营一百多人而已。
而且曹猛的事情发生后,独立团上下空前团结,同仇敌忾。张明灿觉得自己朝着仕途的光彩又近了一步,他幻想着,这一百多人能慢慢壮大,到时候自己的分量就重了。
这几天隐约地传来消息,说鬼子和马占山的队伍正在嫩江边上对峙,大战一触即发。孙寒的意见是先把队伍拉过去,不管能不能打,好歹先试试手。但张明灿的意见正相反,他觉得现在独立团还不能打大仗,只好人数在扩充到五百人之前打不了大仗。最后会议不欢而散。
孙寒散会之后对张明灿多少有点儿成见,既然组建独立团,却又不打仗,长此以往军心就会涣散。哪怕先打点小仗,至少能够练练队伍。他和张明灿有点是一致的,那就是现在独立团还打不了大仗。但不打大仗不等于不打仗,如果以多胜少,还是有一定胜算的。
那天晚上孙寒又喝了个酩酊大醉。当夜凌晨时分,孙寒隐约地听见枪声,他一下被惊醒了。这时外面报告回来,说是鬼子带兵把庄子围了。孙寒听完觉得自己头又开始疼得要命,他扎上武装带,抄起一支毛瑟步枪,赶忙集合起队伍。
枪声越来越密,孙寒觉得很可能是徐大头在鬼子面前把独立团出卖了。孙寒上到围墙边的工事里,外面嗒嗒嗒传来鬼子机枪声。一听到这种枪声孙寒顿时觉得大势已去,驻地已经被鬼子围住了。
张明灿听到枪声也是乱了阵脚,他暗自骂鬼子攻的太快,再等上几个月自己就能收拢出一支五百人上下的部队,到那时不愁国民政府不给他委任。这下倒好,部队仓促应战,能不能保的住还是个疑问。
枪声断断续续地响了半夜,清晨时分鬼子和伪军冲进来的时候里面却空无一人。鬼子的指挥官一怒之下就把徐大头砍了脑袋,骂他是谎报军情。
其实徐大头死的很冤,他这次带着人不辞而别,本就打算把独立团容身的地方给卖了,但一直没机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