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亮军刀
一听说袋子和门板有用,老百姓都纷纷回去找。
当天晚上,老百姓带到团里各种各样袋子,有些是正经装粮食的,有些是把家里的衣服拆了改成的袋子。有的袋子上还挂着扣子、口袋啥的,一看就是二褂子改的。门板更是多的吓人,两千多个门板被抬到团里的阵地上。有的把门槛也锯下来送到团里。而在阵地后面,团里兄弟的遗体都被洗干净装殓到了装米的木头箱子里面。
老百姓含着热泪将自己的子弟兵洗干净了,然后用白布裹上,箱子里撒上石灰埋在国土之下。这些子弟兵安详得像个孩子一般,却又威武地如同一尊尊杀神。
看见默默无声地为团里构筑工事的老百姓,看着他们把家里的门板拆了做掩体,把衣服拆了缝成沙袋往里面灌土,狄爱国心里觉得像是被点着了火一般。他看着团部地图边上挂着的那柄长剑,忍不住走上前去摘了下来。
宝剑猛地拔了出来,夺目的寒光摄人魂魄,远处的火把将宝剑镀成了血红血红的金黄色。狄爱国看着吞口老百姓特地用铜钉装饰的四个笔酣墨饱的颜体字:逐日神剑。
此时的狄爱国才明白过来,有朝一日打败鬼子的并不是任何一支军队,而是这些支援自己的子弟兵打鬼子的老百姓。中国人,正是那个年代不屈的中国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铸就了那把开山劈石的逐日神剑。
四十一、抢筑工事
狄爱国一边看着宝剑一边出神,这时门外有人喊报告。狄爱国回过头去,原来是潘云飞和陈锋站在工事外面。
“进来吧,哈哈,听云飞说,你打仗很动脑子啊。”
陈锋啪的一个立正,声音洪亮地回答道:“谢谢长官。”
“没这么多礼数,坐坐,来,吃点东西,云飞,整二两啊。”狄爱国招呼两人坐在条凳上,然后从沙袋下面端出个瓦盆。上面盖着的报纸被鬼子的炮击震下来的土盖了薄薄的一层,狄爱国小心翼翼地将报纸掀起来,一股子香味从瓦盆里面往外窜。
潘云飞一伸脑袋,瓦盆里面是土豆炖牛腩,虽然早已冰凉的,上面冻上了一层油花,但吃起来还是很香。狄爱国又从弹药箱子里面翻出两瓶汾酒,把地图推到一边,将汾酒放在桌子上。潘云飞是他的老部下了,倒也毫不客气,抓过来一瓶把油纸封的木头盖子拧开,端着酒瓶在团部里面找了三个大小不一的茶碗。
狄爱国先端了最小的那个茶碗,他酒量比潘云飞差很多。陈锋是放不开,不怎么敢在自己的两个长官面前喝,所以也不知道该端哪个碗合适,拿眼睛看潘云飞和狄爱国。
“真他娘磨叽,来,第一杯全干了哦。”潘云飞自恃酒量好,端了最大的那杯,然后一仰脖子,二两多酒一口就喝干了。
狄爱国抿了一口,举着杯子砸吧着嘴,“汾酒就是香啊。”然后拿指头夹了一块油腻腻的牛肉塞嘴里,才将剩下的酒一口喝光。
陈锋跟着也将茶碗里的酒喝光了,汾酒入口香甜,喝下去之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热辣辣地在肚子里头烧。陈锋一口气喝猛了,就觉得一股子热腾腾的东西猛地涌到了脸上。
“来来,长官,满上。”潘云飞先给狄爱国倒的,狄爱国手推了一下,“够了够了,你知道我酒量。”
潘云飞没有坚持倒满,刚把茶碗的碗底盖住就没再继续倒。他看了看桌子上剩下的两个茶碗,又看了看陈锋。陈锋有些挂不住了,茶碗里面还薄薄地剩了一点,他举起茶碗把剩下的也给喝了。
“这酒品可连着人品哦,在咱们团,不能喝可就是不能打。”潘云飞这次给陈锋倒得特别满,差不多端不起来了为止,茶碗口子上白酒液面鼓鼓的。
“好了,说点正事。陈锋,我和云飞商量了一下,教导队这几天伤亡很大,我们打算从其他几个营抽调一部分人过来,重新补充到教导队里面。原来三队的队长前今天阵亡了,你来当三队的队长怎么样。”狄爱国一边说,一边眯着眼睛观察着陈锋。他注意到陈锋努力在压制着自己的情绪,没有表现出太多的喜悦在脸上。这让狄爱国很满意,一个好的指挥官很关键的一点是要能够沉得住气,这一点陈锋表现的不错。尤其是他这个二十岁出头的年纪,是非常难得的。
“谢谢长官的栽培。”陈锋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那好吧,你先回去,我这和云飞商量点其他的事情。”
“是,长官。”陈锋起身戴上帽子,然后朝两人敬了个礼。
两人目送陈锋离开团部,又开始吃喝起来。狄爱国详细问了问教导队伤亡的情况,两个人越说越沉默,最后两个人都吃不下了,眼泪巴巴地往下流。苦战数日,教导队几乎伤亡了一大半,现在教导队里半数以上都是从其它部队补充进来的。但不愧是团里的王牌,教导队在最危急的时候顶住了,就像团里的脊梁一样,打不垮压不断。
那些岁月里,战火硝烟中,其实也正是狄爱国、潘云飞这次人,如同脊梁一样顶住了。中华民族才能够在强敌面前苦撑下去,直到撑到了胜利。
脊梁,那些让我们撑下去的脊梁,由那些平凡的军人、老百姓共同组成,正是他们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基石。
两个人默默地把两瓶酒全喝了,其中一大半都是潘云飞喝的。喝到最后两个人都光着膀子,看着盆里的牛肉发呆。
“长官,到阵地上看看吧,老百姓正在帮咱们修工事呢。”
“好吧,走,去看看去。”狄爱国也穿上军装,扎好了武装带跟在潘云飞的后面。
两个人到了阵地上一看,气氛热火朝天的。当天的整个晚上,老百姓都在帮着团里的兄弟抢修工事,颜色各异的袋子装满了土,年轻后生喊着号子扛到长城上面。木头、门板拿来加固工事的侧面和顶子,很多工事用三、四层门板,每层中间铺上半尺多厚的浮土。这样的工事能防炮,以前团里的老兵打直奉大战的时候就是这么干的。
狄爱国不顾疲劳和潘云飞一起在阵地上帮着修工事,潘云飞打仗还行,对于修工事倒是不在行。狄爱国相对来说经验丰富很多,他从这几天鬼子进攻方式上分析,将重火力工事前置,机枪火力放在最前面。而且每个机枪火力点都得到了充分加固,顶盖上面拿木头、门板、沙袋构筑成厚达一米以上的顶盖。射孔也开得很小,防止鬼子的直瞄火力攻击。
阵地上面很快人就越聚越多,后方的老百姓听说阵地上面要修工事都扛着家伙过来帮忙。来的不仅有年轻后生,还有老人和妇女。好多满头白发的老人几个人合着抬一个沙袋,还有力气小的,就拿簸箕端着土朝阵地上面运。
更神的是有人说附近山神庙里的神仙很灵,就把山神请来了,说是能镇住小鬼子。狄爱国本来不原意搞这些神神道道的东西,但转念一想,这样一来没准还能鼓舞士气,索性就由他们去了。
后半夜的时候,老百姓从后方还抬来了两门大炮。据说是当年闯王打仗留下来的,也不知道传言是真是假。看大炮锈迹斑斑,但炮身基本完好无损,老百姓还弄来生满了锈的炮子和火药。这里是山区,很多家里都有猎枪,所以火药不缺。
陈锋觉得这炮没准儿能派上用场,就用油纸安排人做了十几个火药弹底。又将炮子里面也灌好火药,找棉绳粘上火药做成火捻子。然后在两个能够封锁鬼子进攻路线的地方将两门大炮布置好。
有懂行的老兵说,这个是红衣大炮,当年康熙皇帝平三番全靠这些大炮打的。打得准的大炮都有灵性,打完了仗要拿红绸子围上,不让灵性跑了,所以叫红衣大炮。陈锋听的哈哈大笑,他跟大家解释说,当年这些炮都是从西洋买的。古时候咱们管洋人叫夷,所以这些大炮也就叫红夷大炮了。扎红绸子是得胜还朝的时候图个彩头。边上的兄弟一听,都说还是长官有学问啊。
有兄弟就说,怪不得我们打不过洋人,敢情人家几百年前造的大炮到今天还挺好使的。这话说得大家都不爱听,开玩笑地骂那个兄弟是洋鬼子。
陈锋接过话茬,“不是咱们不造大炮,是咱中国人骨子里面善,不喜欢跟人家打仗。我们老祖宗会做火药,人家拿去就知道造大炮,我们光知道做炮仗,过年的时候喜庆用。”其实陈锋是学火炮出身的,也知道以前唐朝开始中国就开始用火器了。可是为什么到了今天,咱们的兵器反而不如人家了?这个问题陈锋也有些想不明白。
忙活了大半夜,陈锋和衣而眠倒在工事里面眯顿了一会儿。刚刚睡着,就隐约听见远处有枪声。陈锋一激灵,起身抓起步枪钻出工事察看。夜色中,团里防区向西约几公里的地方枪声大作。陈锋想了想,那边是中央军的防区,响枪的地方应该是五道楼子。
说起五道楼子的由来,还得名于明代。当时明朝修筑长城对付北方的蒙古和满族,五道楼子所在的山峰上共计修筑了五个碉堡。尽管年头久了风化严重,但这五座碉堡都是依托扼守要害的地形修筑的,所以五道楼子可以称得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山区的夜晚枪声会有回音,所以能传得很远。阵地上的很多兄弟都被枪声惊醒了,从地上起身相互议论,不知道哪儿又打起来了。枪声越来越密,响了一会儿却又突然停了。陈锋觉得这枪声中透着古怪,但又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他隐约觉得好像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一样。
第二天一早,消息慢慢就传开了。中央军防守的五道楼子昨夜失守。五道楼子是整个防线上的重要制高点,占领了五道楼子,就能直接居高临下用火力压制长城各个隘口阵地。所以五道楼子失守后上下都很震动。
按道理说,五道楼子地势险要,鬼子很难进攻得手的。但没有想到,昨天夜里鬼子派出了约一个大队的兵力,让一个姓李的汉奸保长带路,抄小路偷袭了居高临下的制高点五道楼子。也许是地势太险要了,五道楼子里的兄弟也就放松了警惕。当天晚上很多兄弟都在耍钱,所以也就疏于防范。鬼子冲进碉堡工事的时候,防守的兄弟根本来不及组织起像样的抵抗就被鬼子的火力压制住了。
一夜之间,五道楼子失手,长城沿线各个隘口阵地也就岌岌可危了。
第二天,得到消息的狄爱国在团里公布了一条铁律。任何时候,无论是不是在战场上,团里的兄弟都不得耍钱,违者重责三十军棍。后来这个铁律被几任团长一直继承了下来,直到抗战结束。
四十二、密道
五道楼子的失守让团里的防区立刻陷入了被动。鬼子从五道楼子上居高临下向长城上面的各个隘口阵地射击。如果鬼子再想办法把迫击炮搬上去,从五道楼子上观瞄非常方便,那整个阵地就处在日军的火力覆盖中。
可能是兵力损失严重,白天鬼子没有组织对团里防区阵地的进攻。但这一整天,鬼子不停用机枪火力朝团里的阵地上打短点射。时不时步枪也跟着后面凑热闹,往这边放冷枪。
狄爱国看着五道楼子上面的鬼子气不打一处来,叫来潘云飞和陈锋商量。但潘云飞和陈锋也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再说那是中央军丢掉的阵地,要重新把阵地夺回来也是中央军的事情。两个人都不主张冒着伤亡拿下五道楼。
最后还是决定先把五道楼子的大体情况和中央军那边商量一下,如果中央军愿意出一部分兵力,和团里一起想办法把五道楼子拿下那是更好。如果中央军不愿出兵,按照团里目前的兵力情况,无论如何也是攻不下五道楼子的。
下午,中央军派了几个军官到团部这边商量一起派人打五道楼子的事情。其中一个是丢失五道楼子后逃回来的排长,他比较熟悉五道楼子的地形。
从南向北望过去,五道楼子是个申字形的山峰。在山顶上修筑着五座用城墙连接起来的碉堡,而每个碉堡都是厚达一尺的青石块构筑的,非常坚固。唯一有可能发动强攻的是五道楼子东北方向,这里山势相对平坦,不像其它方向那么陡峭。但山顶上的碉堡也是依托地形构筑的,正对着东北方的是五道楼子顶峰面积最大的碉堡,从整个地形上完全能够封锁死五道楼子东北方向的进攻。总之,除非是出动飞机炸,否则很难攻下五道楼子。
大家听完了排长的描述都一筹莫展,主要是地形太险要了。陈锋傻愣傻愣地看了半天,突然来了一句,要是能从飞机上跳下来,正好跳到五道楼子上就好了。
狄爱国笑了笑没当回事,他以为陈锋只是在说笑。
中央军方面提出两军各排一个营,从五道楼子东西两侧强攻五道楼子。狄爱国听完了这个建议没有表态,他也拿不准这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