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亮军刀
你,必须守住阵地,再坚持一会儿。
这只是陈锋这样的军官在漫长的战争岁月里下达的很普通的命令,但这一道道命令的后面,都是普通的军人在冒着生死去执行。
没有人不怕死,没有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没有人不想自己的老娘,没有人不想活着走下战场,他们都还那么年轻,好多人阵亡的时候甚至都没有经历过女人。
他们是一群正常的人,他们也有恐惧、害怕,但就是生死关头的那个瞬间,他们将一个词汇放在脑海中——兄弟!
这个词很难解释,却又无需解释,一个称谓罢了。反正那个瞬间和你朝夕相处的人倒在血泊里,或者在你怀里闭上眼睛,你看着他,你看着几个小时前和你一起唠嗑,和你一个饭盆吃饭,当你想起来,他曾经跟你说等打完了仗就回家成亲,家里给找了个圆脸盘子姑娘,再过几年就生几个娃娃,养几头猪好好过日子。
你会是什么感受,你会是什么想法。
没有什么,为自己的兄弟报仇,为死难的同胞报仇,为中国人报仇,我他妈的就这么一百多斤,你就看着办吧,只要我不死,非弄死你个狗日的不可。
这就是兄弟。
“兄弟们,团里打算派一支队伍趁夜摸到小鬼子的防区去,有愿意参加的,就站出来。”
队伍里沉静着,几十秒之后,二营的叶成龙站了出来,然后又有人站出来,很快队伍前面集合了大约三四百人。
陈锋望着这些年轻的面孔,突然觉得自己的嗓子有点哽,“我现在命令,身上有伤的,回到自己的原部队。”
没有人动,这三四百人中肯定有身上带伤的,其实大家都有伤,伤在心里。
“我再命令一次,各个营、连的主官,把你手下受伤的弟兄带回到自己的部队去。”
有几个人被军官往回拉,突然队伍里有人高声喊着,“团长,你就让俺去吧,我要给四虎子报仇,妈的,长官,你别拉我,求你了。”
陈锋一下子眼睛就湿了,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爷们。
多年以后,一个孩子坐在陈锋的膝盖上问他,“爷爷,你小时候哭过吗?”
“爷爷小时候哭过啊。”
“爷爷不乖,爷爷小时候为什么哭啊。是看不到动画片吗?”
“不是,爷爷是为了自己兄弟哭的。”
“兄弟是什么啊,爷爷。”
“兄弟就是那些跟着爷爷一起揍小鬼子的人。”
“那他们现在呢,还找爷爷玩吗?”
“他们现在啊,都在等爷爷呢,再过几年爷爷就去找他们喝酒去。”
“爷爷,你怎么哭了。”
“爷爷老了,爷爷想兄弟们了。”
陈锋看着队伍,“全体立正,敬礼。”雨水如同爆豆一样砸在兄弟们的身上,和着泪水一起往下流。
队伍里有人低声地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可爱的故乡……”
歌声瞬间嘹亮,响彻神州。
第五十一章 悍将蒙冤
有时候雨是浪漫的,和自己的恋人一起,静静地穿行于雨巷,感受着身边传来的温暖;或者隔着高楼的玻璃窗,看着雨点品茶,而玩味忧郁。
可是如果你身上背着几十发子弹,手榴弹硌着你髋骨痛,冰冷的步枪贴在你的肩膀上。雨点把你浑身都打湿透,周围全是泥土,你和两百多人去执行一项几乎是自杀性的任务。在你的四周全是山丘,你走的浅一脚深一脚,时不时会摔倒,你会怎么想?
或许你会问,是什么驱使你去这么做的,其实没有什么,没有人去驱使你做什么,但你如果生在那个年代,你一定会这么做,因为,你是男人。
这时雨稍稍小了一点,你努力睁大了眼睛辨认前面的兄弟,好不会掉队,你在泥地里跋涉几个小时,腿累得几乎陷入麻木。这时前面传下来命令,前方发现了鬼子,全体停止前进。然后带队的军官会告诉你,整理好绑腿,把刺刀上好,弹仓打开,把子弹压满,这个时候你知道,拼命的时候到了。
战争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就好像两队壮汉在角力一样,所有的人都要协同一致,一厘米一厘米地往前推,一公里一公里的厮杀,一条生命一条生命的牺牲。
有时候比的是力量,有时候比的是意志,有的时候呢,比的是团结一致。
战争就是这么简单。
如果你经历那个雨夜,你会记住什么呢?突然间你的前方有手榴弹的爆炸,你将步枪顶在肩膀上,射击时的后座力撞的肩膀生疼,子弹夹着风声划过你的脑袋。突然你会感觉到一股热浪砸向你,这是迫击炮弹在你不远处爆炸了。强烈的紧张让你注意不到身边的事情,呛人的硝烟会令你呼吸急促,你边跑边射击,却被绊了一下,你看到地上的自己兄弟的尸体。你只能机械地射击,直到将弹仓的子弹打光,又是一阵机枪的扫射,火光将你压制着趴在地上,你会怎么办?
这个时候一个个子不高的汉子把你从地上拉起来,大声你跟你喊着什么,“快点,往前冲。”这个时候你才能醒过神来,端着步枪往子弹密集的地方如同尖刀一般冲过去。
武鸣从地上把叶成龙拉起来,自己又跑了几步利用一块岩石的遮蔽看了一下地形。敢死队没有想到鬼子的辎重队居然有这么强的抵抗力,看场地规模,可能是一个类似国军团一级的辎重部队。
这次行动,武鸣是整个敢死队的临时队长,幸亏这场雨的掩护,整个敢死队无惊无险地越过了鬼子的防线,悄悄向他的后方掩杀过来。就在大家都走的困乏到了极点的时候,前面搜索的兄弟过来汇报,前面发现了几处灯光,好像是鬼子的一个宿营地。
现在的强攻其实是为了吸引鬼子的火力,武鸣焦急地看着,突然鬼子营地的另一侧腾起了巨大的火光,这是敢死队里其他的兄弟趁乱攻击得手了。
武鸣毫不恋战,摸出哨子吹响了撤退的信号,负责强攻的兄弟边打边撤,利用夜色掩护从容脱离战斗。队伍和负责偷袭的兄弟在东边一点的地方会合了,武鸣大致看了一下,这时的队伍比战斗前短了一大截。
刚才尽管偷袭得手,但估计给鬼子造成的损失并不大,武鸣也清楚,偷袭的目的是袭扰,这样的一支轻武装的部队,很难给鬼子造成很大的损失。
现在的关键是要把兄弟们带回去,刚才一折腾,鬼子已经被惊动了,必须迅速离开他们的防区,再拖下去,等到了天亮,就很可能走不掉了。
队伍沿着来的时候的路往回走,就在接近鬼子防线的时候前面响了枪,原来是雨天不好辨认方向,前面带路的兄弟摸错了方向,而武鸣也没有察觉。
这个时候大家都在雨地里面连续跋涉几个小时了,体力消耗极大,注意力也开始分散。前出搜索的兄弟模糊的感觉地表特征有点不对劲,这时前面有人喊着什么,紧跟着一团火光,枪声大作。
武鸣脑子里面紧张转着,肯定不能硬冲过去,而且鬼子防线前面没准设定好了迫击炮的射击诸元。他立刻命令队伍原地回撤,留下了几个兄弟原地阻击,其他的人脱离战斗,从一个小山沟的阴面急行军穿过山谷。
远处慢慢地枪声稀落下来,估计留下来阻击的兄弟凶多吉少,但好在大队人马保住了。
陈锋在团部的帐篷里面焦急地等着消息,武鸣一直到凌晨四点多才带着兄弟们回到团里的防区。清点伤亡,整个敢死队折损了四十多个弟兄。
陈锋安排人让他们各自回到自己的部队,然后拉着武鸣到团部询问一路上的情况。几个人到了团部,王卫华让炊事班弄来一点酒,武鸣喝了点酒,身上暖了很多,终于停止了打颤,把夜袭的经过简单说了,估计炸掉了鬼子的一个给养堆积点,鬼子损失了一些辎重、给养。
看来陈锋的推测有一定道理,果然鬼子在山坡后头藏着辎重,如果国军有飞机就好了,贴着过去一炸,鬼子的辎重就全废了。
眼看着天就亮了,陈锋觉得白天肯定有一场恶战要打,通知各个营和教导队准备备战,昨天匆忙挖的工事继续加固。昨天突围的时候,为了迅速跳出包围圈,再加上炮弹打光了,团里把团里掌握的六门山炮全部炸毁,所以现在团里只有各个营掌握的数量不多的迫击炮做火力支援了。
那六门炮是团里多少年来的看家家当啊,有几门是原来配属的,有几门是路上捡的,前几天被师部硬是要走了几门,没想到,在这个地方陈锋走了麦城,把家当都给赔进去了。
但整个上午,鬼子没有组织进攻,仅仅是象征性的炮击了几次,不伤皮毛。等到陈锋派出去的火力侦察的兄弟回来一说,前面的鬼子阵地上,已经没什么动静了。
陈锋不怎么相信,又打发人去侦察,回来之后汇报说,鬼子放弃了防区,不知去向。中午之后,师部转发的通报说,主攻方向国军的部队得手了,突破了鬼子的防线。陈锋明白过来,阵地上的鬼子是被调回去增援去了。
通报上同时说了,师部里面暂时由闻天海代理师长,并要求各团尽快把伤亡、损失情况报上来。
全师短暂休整了一天,第二天清晨继续向前方搜索前进,由于主攻方向的兄弟部队不断进攻,陈锋沿途没有遇到什么剧烈的抵抗,很多是伪军和鬼子的混编部队,往往是一击即溃。
又这么打了几天,突然从军部直接来了一个连把陈锋带走了。一个星期后,会战结束,国军伤亡了上万人,将鬼子赶到铁路线的另一侧,团里所属的部队整体后撤休整,将防区交接给了兄弟部队。
这几天团里都是议论纷纷的,不知道陈锋出了什么事情。最着急的是王卫华,他刚刚被任命了代理团长,团里经过大战,需要陈锋回来稳定军心。这天王卫华透过向毅了解到一个情况,向毅有个黄埔的同学在军部当差,他打听到,闻天海上报的报告里,把陈锋告了一状。
闻天海跟军部说,陈锋盲目进攻,差点导致全团被鬼子分割包围,为了将陈锋团救出来,师里损失严重,师长潘云飞也殉国了。而且陈锋在撤退的时候,不经过师部同意,擅自丢弃装备。而且当天晚上未向师部请示,擅自调动部队偷袭日军,被部队造成伤亡。
军部还受到几封不署名的信,说是陈锋平时打骂士兵,克扣军饷,军部里面也是将信将疑的,由于以前陈锋背过人命案子,虽然最后翻供了。而且陈锋以前有过违抗军令,拒不放弃桥梁,打骂中央军的前科,军部决定暂时解除陈锋的指挥权,等待调查。
这个消息不知道被谁抖落出去,团里立马炸了锅,这不是卸磨杀驴吗,有他妈这么干的吗?团里好多兄弟嚷嚷着联名找军部要保自己的长官,结果被王卫华拦下了,这个时候闹腾得越大反而救不了陈锋。
团里回到防区休整,这天向毅特地联络到了团里,问陈锋最新的处理情况,王卫华就回了信说,目前军部好像要开军事法庭,就怕陈锋到时候性命不保。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陈锋的军旅生涯、甚至他的生命恐怕就要开始倒计时了。
第五十二章 降级
向毅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非常意外,按照国军的一些规定,陈锋最多也就是撤职或者降职,正是国家用人之时,不可能将陈锋踢出军队甚至枪毙吧。而且指控陈锋的那些罪名也多数不成立,至于打骂士兵克扣军饷就更像个笑话了,向毅本人就好多次看到陈锋吃着和士兵一样的饭菜。
如果按照一个军人的标准看待陈锋,他是合格的,尽管向毅心里面有点稍稍不服陈锋,但他同时又是非常欣赏陈锋的。他的那种不服是男人之间的那种不服,而他的欣赏确是军人之间的那种欣赏。
向毅在团部里面闷头想了很长时间,他最后决定帮陈锋这次。这个师里面,唯独他是黄埔系的,所以多少有点自视清高,一直不想通过裙带关系往上爬。但向毅有个舅舅是国军另外一个军的军长,这是向毅第一次求他,没想到居然是为了陈锋。
多年之后,向毅率部队突出重围,辗转得知奉命阻击自己的解放军某团团长居然就是陈锋。不禁感叹,陈锋长途奔袭,一路高歌狂飙一百多里强行军,将自己的一个师牢牢阻击住,向毅组织几次强攻,对方轻易就打了回来。没想到居然是陈锋这员虎将,连陈锋这样的人都倒戈了蒋先生,也不怪老蒋丢了这三千里河山。数天之后,向毅率全师残部匆忙撤回台湾,没想到,再见陈锋时,已是几十年以后了。
向毅此后不满上司倾轧,一怒之下离开军界,步入商界,戎马生涯带给他的认真、顽强、忠诚的气质,让他在商界打出了一片天下。退休之后向毅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