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亮军刀
晚上大伙买来酒菜在病房里面和王卫华喝了一顿,大家都喝得有点高,推杯换盏的,最后都抢酒喝。这也是王卫华和大家见的最后一面,此后该团一直战事不断,这天酒桌上的兄弟很多都没有活着走过战争。
战后王卫华回到老家开了个钟表修理摊,平平静静地过了几十年,直到十年浩劫期间,他曾经当过国军团长的经历被查了出来,拖着一条假肢被一群小孩常年累月的批斗。当时他曾经找过转业在南方的陈锋来帮他提供外调材料,但外调的人赶到南方才知道陈锋也被关进来了牛棚批斗。
一群曾经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流血牺牲的人们在战后还在流血,还在被人侮辱,这就是我们的世道。几十年后的一次大规模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周年纪念仪式上,记者无意中发现,世界各国的老兵都出席了,但中国的老兵呢。
是啊,那些当年的抗日健儿呢?那些曾经浴血奋战的老兵呢?
那些老兵默默无闻地流血,默默无闻的牺牲,最后却被我们这代人默默无闻的遗忘……
(此文写于抗战胜利六十周年,请看到此段的朋友打听一下周围有没有曾经经历过抗战的老军人,如果有的话,请握住老人的手,陪他们谈谈天,告诉他们,他们永远不会被遗忘。)
第八十四章 枕戈待旦
陈锋他们几个是第二天一早才起身回防区的。昨天晚上都喝多了,陈锋最后带着人睡在医院的走廊里的,醒来之后发现冷的浑身直哆嗦。陈锋把大家都叫醒了,然后进到病房里面去看王卫华。昨天可能喝的太多了,王卫华床前吐了一大滩。陈锋看他还睡着呢,就把身上的钱全部都掏了出来,其他人也都是把身上的钱掏了个干净。
回来的时候路熟悉了,车开得顺了很多。回到防区的时候刚刚赶上中午开饭,丁三本来要回自己排的,结果被陈锋拉着在团部吃的饭。
饭桌上面陈锋提了一嘴,上头可能要任命武鸣当副团长,以前警卫连连长万耀伤好了之后前段时间调到兄弟部队去了,在那边是副营长。这次陈锋把他要回来,接替武鸣当三营长。万耀也算是团里的老人了,大伙都觉得这么安排挺合适的。
丁三飞快地几口吃完了,抹拉一下嘴,说要回自己排里看看,临出门的时候看见团直属炮兵队的陈章也进了团部。陈章是刚刚听说陈锋他们从医院回来了,所以过来说个事情,正好看到丁三,就拉过来问王卫华的情况,听说截肢了,陈章的脸色也不太对劲。丁三说完了要走,被陈章拉着,说有个好东西让大伙看看。丁三就在团部外头抽烟,又过了一会儿,陈锋带着几个人出了团部,陈章招呼丁三也过来。
等到了炮兵直属队的防区,陈章从营房里面拿出个木头盒子,打开一看好像是发迫击炮弹,引信前天装了一个怪怪的装置,边上还拿铁丝做了好多小钩子,总之看上去不伦不类的。陈锋看着稀罕,点了根烟看陈章摆弄。
陈章拧开了炮弹引信前面的一个机关炮弹壳,把里面的装置给大家看,“其实特简单,这就是一个定时的玩意,这个玻璃小瓶是装药的,现在里面装的是硫酸。把这个插销一拔,硫酸就流出来了,一会儿里面拉着弹簧的铁丝被硫酸烧断了,然后弹簧拉着撞针打在引信上,炮弹就爆了。”
大伙看着稀奇,陈章两三下做了个演示,然后用炮弹边上的铁丝钩子把炮弹挂在泥巴坑边上,把插销拔掉,然后招呼大家到远处看着去。过了大约三分钟左右,就听见一声爆炸,刚才那个泥土坑被炮弹炸了个大洞。
陈锋觉得有点意思,问陈章,这个能炸坦克不?陈章说,这个就得取决于对时间的判断了,要正好能等到坦克开过来的时候炸才行。不过对付步兵没什么问题,从工事边上撤退的时候放上一个,等鬼子正好冲到工事上的时候,一炸一大片。
边上的人都瞧着好玩,不过觉得用处应该不大。陈章接着说,这个还能改造成装炸药的,那样的话威力更大。
陈锋安排陈章抓紧时间造一批这种定时炸弹,没准儿哪天就能派上用场。陈章说这段时间还琢磨出一种压发雷,还能炸坦克或者步兵,但就是威力差了点。其实说是压发雷,也就是把山炮的弹壳锯断了,里面填充上雷管和炸药,上面用弹壳的钢片折叠成个一个V字形,再压上雷管,上面盖上浮土,步兵或者坦克踩上去就会引爆炸药。陈锋觉得威力小了点,问陈章能不能想法子整出来威力大点能炸断坦克履带的东西。陈章挠挠头,说整是能整,就是特别费事。他蹲在地上画了简单的示意图,可以用机枪子弹的铁皮箱子做,但究竟能不能炸断履带,他心里也没谱。
最后陈锋嘱咐陈章这段时间组织炮兵队的兄弟想法子赶出来一批能对付坦克和步兵的地雷,过段时间可能要打大仗,说不定能顶大用呢。
离开炮兵队的时候,陈锋总觉得心里像是还有什么心事一样,没着没落的。大家一边走一边议论,应该不会再打什么大仗了吧。但陈锋还是琢磨着得让大家把弦绷紧了,回到团部之后,他布置了几个事情。一个是在防区正面挖反坦克壕,这个各个营和教导队轮流上,任何人不能偷懒,一定要跟下面的兄弟讲清楚,现在多流汗,战时就少流血。
二是在团里组织连一级的防御和进攻的操练,上次杨棋用三比一的兵力却打不动鬼子的指挥部,也说明了团里的进攻组织能力还不是太强。
这段时间团里还发生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原来只配属到团一级的电台,现在每个营都各配属一部步话机,全团加上团部,各个营和教导队各一部,此外还有前沿也机动部署了一部。本来嫡系部队早在一年多以前就配属了步话机,但上头一直也没给团里配,现在好在是用上了。
另外还增调了一百多支汤姆逊冲锋枪到团里,现在基本上连排级的军官都能做到差不多人手一把。以前团里也配属过钢盔,但打了几仗之后损耗的基本差不多了,这次还给团里调拨了五百个钢盔。
对于钢盔陈锋反而觉得没什么大用,在战场上面主要是动作要快,还有就是视野要宽。钢盔虽然能防点儿弹片什么的,但身上东西太重了往往动作就容易走形。
团里一边接受新装备,一边也搞了几次演练。陈锋尤其是针对前段时间出现的进攻中的问题重点做了操练。现在团里操练的打法和国军其他部队的打法有点儿不一样,陈锋越来越强调快速的进攻,以及机动迂回作战。当面对鬼子这样火力占有绝对优势的对手,呆板的防守往往会造成很大的伤亡。当年松沪会战的时候国军就是吃得这个亏,把工事修的太密,只知道据壕坚守,往往在日军的重火力面前伤亡惨重。再加上鬼子有飞机,就算他的步兵不打你,没完没了的飞机轰炸也能把部队打的丧失战斗力。
天天晚上陈锋针对操练中出现的问题都组织各个连的连长排长轮流分析,甚至一些部队里当了班长的老兵也被拽过来听。等别人讲完了,陈锋就上来做点评,谁打得好,谁打得动脑筋,谁打得不好,不好在什么地方,陈锋都能掰开了揉碎了讲的头头是道。
然后根据讲解的内容,第二天再接着操练,出了问题再开会讲解。原来团里好多军官打仗只知道猛打猛冲,现在慢慢地学到了很多东西。
现在团里虽然初步是满员了,但好多新兵都是第一次上战场,比较突出的是射击科目普遍不行。团里从教导队和各个营抽调出枪法好的,专门给新兵教授枪法。不仅仅是打枪,还有怎么和机枪火力进行配合,怎么利用火力掩护进行突袭。而以前那种靠着大刀片肉搏战的打法现在团里基本上已经放弃了,更多的是班组间的火力配合,这些东西老兵讲出来非常实用,新兵也听得很认真,学的比刚当兵那会儿在后方快多了。
而且特别针对鬼子喜欢利用掷弹筒重点打团里的机枪火力这种打法,各个营特地进行了机枪火力掩护、转移,步兵火力压制的操练。陈锋亲自上阵,讲解迫击炮怎样观瞄、指挥、射击,针对鬼子的打法,假扮鬼子进行进攻,来告诉兄弟们应该怎样来掩护自己的机枪火力,怎么发现鬼子的迫击炮观察员,怎么进行火力转移。
丁三被临时任命为一营的训练长官,而且一营的底子比较好,加上丁三的作战经验应该在团里绝对是数得着的,所以一营的训练收效最大。
这天陈锋特地组织其它各个营和教导队来一营看,丁三在队列前面先是朝参观的兄弟部队的军官敬了个礼,然后宣布了操练内容。
“兄弟们,今天操练的科目是机枪火力掩护步兵迂回进攻,目标是前方铺着白布的地方。训练内容是,一队进行火力准备,二队和三队的兄弟们迂回包抄。训练中要想着点三个事,一是机枪火力要随时准备转移,机枪副射手要注意找火力盲区,防止鬼子用掷弹筒打。其他兄弟也要注意掩护机枪手。二是咱们迂回冲锋的时候要快,不要他娘的整的慢慢腾腾跟个老娘们一样,大伙要想着,在鬼子火力面前,不要卖呆,要赶紧他娘的往上头冲。三是冲的时候要想着点自己边上的兄弟,要记得相互开枪掩护。都整明白了吗?”
“整明白了。”队列回答的山响。
丁三挥手示意,自己率先冲了出去,二队的兄弟跟着丁三后头冲,个个猫着腰动作敏捷地做开枪投弹的动作。紧跟着三队也冲了出去,冲锋的路线正好可以和二队形成交叉互补。后面的一队一边开枪一边不断地转移火力压制阵地,一步一步朝前面压。一扭脸的功夫丁三就带着人冲到了预定的目标那儿,陈锋看在眼里,琢磨着这个丁三虽然书读得不多,但打仗还真有那么两把刷子。
第八十五章 扑空
在陈锋看来整个演练还是很成功的,中午结束的时候,就演练中的问题陈锋又简单说了几句。中午团里过来参观的人都在一营凑合着吃了顿饭,正吃到一半的时候团部打发人过来找,勤务兵在陈锋耳边耳语了几句,陈锋把碗一推和勤务兵回到团部。
一营的人都在议论,别是出了什么事了。结果下午就来了命令,一营当晚做好战斗准备,明天清晨突袭鬼子驻守的一个村子。
这个村子在整个防线东北方,距离防线大约有五六里地,是鬼子的一个前哨阵地,距离鬼子自己的防线大约也是五六里地,正好在两军防线的中间。团里驻扎下来之后好几次都侦查了这个地方,判定村子里驻扎了鬼子一个小队并伪军一个多排,总兵力不足一个连。
关键是这个村子距离防线主阵地不远,而且拉着野战电话,可以监视到主阵地,随时把国军的动静汇报给自己的主阵地。陈锋一想到这个眼中钉就觉得麻烦,所以通过这次侦查把敌情摸清之后打算派人把这个钉子拔掉。
第二天天还没亮,一营就接着夜色出发了。同时配属了二营的一个迫击炮排给一营以加强火力。一直走到天蒙蒙亮,一营到达了进攻的预定前出阵地,这个阵地是前几天团里组织侦查到的,地势低矮,正好便于隐蔽。
虽说是已经到了小阳春天气,但清晨的时候还是有点儿冷,雾水打在身上,一会儿棉袄就全湿透了,凉飕飕地贴在身上。一营很多兄弟被冻得够呛,很多人捂着嘴也不敢打出喷嚏来。
按照团里的布置,一营打仗最野的三连负责正面的强攻,二连从村子的侧翼包抄,待包抄到预定位置后以红色信号弹为信号,三连开始进攻。而营属的重机枪和迫击炮负责火力压制,一连担任进攻的预备队。其他营里的通信、工兵、文书都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从兵力对比来看,以一个营打两个排应该还是有把握的,但进攻的关键是速度和包抄到位情况。只要进攻速度够快,在鬼子尚未反应过来的时候就迅速切断它的退路并完成对村庄的分割包围,那这次行动就基本上有了胜算。
丁三带着自己的排匍匐在湿漉漉的泥地里,大家都被寒气和身上的露水冻得浑身打颤。也不知道等了多久,感觉身子快要趴麻了,就看见远处的天空中飞起了一发耀眼的红色信号弹,明亮的红光刺破清晨的雾气,在青色的天空中显得格外夺目。兄弟们看到信号弹都起身活动着手脚,有人把刺刀挂上,有人从腰里摸出手榴弹,大家知道进攻马上就要打响了。
就在这时,营里的迫击炮开始火力准备,不时有爆炸声传来,村子里外升起了几道烟柱。从前出阵地那儿,几挺重机枪已经扯开了覆盖在上面的枯草做成的掩护,嗒嗒嗒,扫出几道火苗子在进行火力试探。三连的机枪手也架好了机枪,?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