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亮军刀
辞宓阏焦奂萍呙鹆艘桓龆啻蠖拥墓碜樱宓阕帕嘶鹕眨还勺哟蠛兔褡骞亲永锏亩癯粞萌四源邸?br /> 此役彻底打掉了鬼子的进攻势头,这也是团里第一次能以一个团的兵力对抗鬼子一个联队规模的攻势。鬼子的这个联队被打残两个半大队,建制丧失,战斗力基本上没有了,所以停止了进攻。已经前出的步兵在装甲和坦克的掩护下后撤,整个战场暂时进入僵持。
第九十一章 见死不救
第二天团里组织了休整,各个营清点伤亡情况。其中二营伤亡最严重,整个战斗力只相当于以前的三分之一。此外一营和三营也有巨大的伤亡,战斗力至少打了个对折。战斗力保持比较好的只剩下教导队了。
严大勇被抬到后方医院,他身上两处弹片伤,并且还有内出血。
丁三的脚掌被地面的碎弹片扎穿,整个脚肿了起来,走路都困难,也被人扶下了战场。
陈锋把阵地上的情况上报给了师部,闻天海并没有同意团里撤下来休整,而是强令继续坚守。
这几天战斗下来,团里弹药也消耗巨大,迫击炮弹基本上消耗殆尽。很多连队子弹人均不到十发,而且机枪子弹也没多少了。陈锋一方面安排人找团里要弹药,另一方面让兄弟们收集阵地上面鬼子的武器弹药。但三八式和中正式子弹口径不一样,而好多兄弟都不爱用三八枪,主要是威力太小,前后两个洞,这边打进去,那边钻出来,负伤的鬼子在医院歇几天就能出院。
师部往前方运了一些弹药,但还是不够,再要,师部就开始推诿,说师里面的弹药也不多了,还要补充其他的几个团。
陈锋火冒三丈,命令教导队抽出一个排左右的兵力,带着钱去后方找。傍晚的时候从其他兄弟部队勉强弄来一车迫击炮弹和机枪子弹,但步枪子弹还是远远不足。
屋漏偏逢连阴雨,团里现在是人员折损过半,弹药接济不上。但两天以后观察哨报告,前方又有鬼子的重兵在集结。陈锋把侦查人员撒了出去,回来一说把大伙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在阵地的前方至少集结了一个日军的精锐师团,别的不说,光是重炮估计就有上百门。炮管子远处望过去,一门一门杵着,触目惊心。
陈锋估计这次看来是要动真格的了,立刻把侦查结果逐级汇报上去。此外兄弟部队也在和团里联络,商议防区怎么交叉防御的问题。
现在国军在整个防线正面只有五个团,其中有两个团和陈锋团情况差不多,基本上打得人困马乏,弹药补给也跟不上。
这样的装备和兵力无论如何也很难阻击住日军精锐师团的进攻。通过侦查,陈锋认为这次日军可能配属了至少一个炮兵联队给这个师团,这样一来,团里在后面的进攻中就会遭受极大的伤亡。
团里把伤员往下运,一部分轻伤的被留了下来,现在只要能拿枪的都得投入战斗。团里派人到后方买粮食,说是买,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强买,但现在没办法,不能让兄弟们饿着肚子打仗。
原来的工事在反复争夺和炮击中基本上损毁完了,所以团里尽管人员不足,而且疲劳到了极点,还是组织各个营加固各自防区的工事。常常是挖着挖着就挖出兄弟的遗体,有些已经血肉模糊辨认不出是谁了。
都是老百姓,参军默默无闻,国家有难套身军装就去了。殉国后默默无闻,团里来来回回补充来的兄弟阵亡了多少,又有多少名字被记录下来。
名字被镌刻在国土上,名字被装在老百姓的心里,一代一代……
根据前段时间的防炮防轰炸的经验,工事里面重点加强了防炮坑的构筑。所有的防炮坑都被挖成口大里小的样子,沿着战壕侧壁三米一个,坑口用木头加固。原来好多防炮坑就因为口太大,弹片往往会飞进来,而且没有支撑的情况下,经常被炸塌。
原来阵地上收集起来的打坏的三八步枪现在派上了用场,拿来加固工事。
好多鬼子的尸体也被利用起来加固机枪火力点,而且针对鬼子喜欢炸机枪火力的特点,好多火力点上面都拿木头做了顶盖,上头堆上土,再拿鬼子的尸体堆上头。
好多军官在开玩笑,日军喜欢强调咱们孙子兵法里面的“不动如山”,现在好了,彻底不动了,看来只有死了的鬼子才勉强有点儿用。
天气一天天转热,眼看着就快到端午节了,阵地上面好多地方有点野花什么的开的可招人爱了。
各个连队不仅加强了防炮坑的构筑,还在表面阵地的基础上构筑了更深的坑道工事。阵地后头几里地的树木几乎全部被砍光了,村庄里的家具、门板都被拆了加固工事。甚至好多房子的房梁也被拆下来,锯成一米多长的桩子,当坑道的立柱用。
有些连队干脆把房子直接拆了,青砖码成堆子也能构筑坑道工事。一般来说陈锋是严令禁止损毁老百姓房子的,但仗打到这个份上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如果阵地受不住,后方老百姓的房子也一样保不住,横竖都是苦了老百姓了。
这仗是真不能打下去了,当官的有几个要苦哈哈地在阵地上承受着炮击,当官的有几个房子被拆,亲人被轰炸的。苦的都是老百姓。
为了咱老百姓,这个仗也要咬着牙打下去,为了咱老百姓,也要横刀立马誓死把小鬼子撵出去。
第五天里,清晨的时候,鬼子开始对团里主阵地进行炮击。炮击密度之大,除了淞沪会战至今陈锋从未见过。整个主阵地被淹没在一片火海中,地面跟着轰炸一下一下的剧烈抖动。
一般的炮击还能分辨出炮弹飞过来的尖利啸音,但这次炮击不一样,啸音几乎连成了一片,一声紧挨着一声。弹坑摞着弹坑,好多地方在狭窄的几十平方米内落下好几发炮弹。
团部往各个营的野战电话几乎全部被炸断,陈锋让各个营汇报前沿的情况,步话机里两边都得吼,不然压根听不见。
在前沿的观察哨什么都看不到,浓浓的烟尘和纷飞的土块,能见度差不多不到十米。
陈锋从炮击开始时就往师里要增援,他很清楚,炮击结束后鬼子就会以绝对优势兵力进行强攻,而团里现有的兵力根本支撑不了多长时间,再打下去,就有可能全团消耗殆尽。
炮击结束后,鬼子开始对整个防区的全面进攻,其中重点是突破陈锋团和边上兄弟团的防区。进攻序列中除了步兵、坦克,还出动了飞机盘旋扫射。
这种打法让团里压力很大,地面上面的坦克已经不好对付了,再加上飞机,好多部队基本上没有对空火力,所以面对盘旋扫射的飞机一点办法没有。
团里尽管有过轻武器打下鬼子飞机的战例,但那是全团火力对付一到两架飞机。而这次鬼子出动的飞机数量之多,恐怕在整个战争中是空前的。整个防区上空时刻有数架飞机来回轰炸扫射,而远处有十几架飞机盘旋待命。
唯一可以庆幸的是团里加固的工事派上了用场,好多坑道里的兄弟尽管被炮击震的够呛,其中一部分兄弟呕吐不止,但整个战斗力还是保存了下来。陈锋命令各个营尽量不要盲目组织反冲锋,立足于利用现有工事进行抵抗。一旦坚守不住就递次掩护,撤退到纵深去。
战至中午,主阵地上的三营和教导队一部损失了一百多人,好几处阵地几易其手,表面阵地几乎被夷为平地。特别是阵地后侧的一处突出土丘,被日军认为有重兵防守,集中了重炮反复轰击,整个土丘的标高被彻底削平。
陈锋打心眼里着急,兄弟们打的太苦了,怎么着也要让团里留点种子下来,难道这个光荣的番号真的要消失在这个地方吗?
整整一天,陈锋连续四封电报和团里联系,要增援要给养、弹药,但师里的答复始终是坚守待援,而增援什么时候到却一直不说。
见死不救,这就是官场。战场上鲜有对手的陈锋眼看要被官场上的争斗葬送。而成为国民党官场牺牲品的还有这个战功卓著的团。
第九十二章 雷打不动
各个营都在叫苦,主要是鬼子炮击密度太大了,很多阵地的表面工事都被全部摧毁,如果不是有坑道工事,根本就抵抗不住。但团里始终没有建制混乱,营长下到连,连长下到排,当官的给当兵的做样子看,不管打得多艰苦,我在这里,你们就得也给我戳在这儿,让小鬼子看看,咱爷们的样儿。
这次战役后,陈锋这个团由于抵抗住了日军密集的炮击,毫无溃散、逃兵,被很多兄弟部队称赞为:雷打不动,定是陈锋。
团里的阵地侧翼在当天傍晚被攻陷了,武鸣带着团部直属部队,包括警卫连和团部的军官,当天晚上打算靠夜色掩护拿下了阵地。
临出发前陈锋本打算到警卫连里和大家讲两句。进到警卫连的工事里头,里面鸦雀无声,有人在擦拭枪支,有人在磨大刀片。门口靠左手的地方,楚建明默默地将大刀把子上的绳子解开。
楚建明脑袋上缠着纱布,胳膊上也是,不知道伤重不重。他看到陈锋在边上本打算起身敬礼,被陈锋制止了。
陈锋知道,刀把上缠绳子是为了防止沾了血手握着打滑。绳子是一圈一圈缠上去的,最后打个8字形的交叉,这样握上去很得劲。
这是条细细的麻绳,是那种泡过石灰水的黄麻编成的,整条绳子不知道染了多少鬼子的血,颜色乌黑乌黑的。
陈锋看着楚建明把绳子缠好,整个刀把如同紫檀木颜色一般,透着杀气腾腾。陈锋接过刀,修长的刀身闪出夺目的锋利光芒,好一把雪亮的军刀。
临行时陈锋在团部为大家送行,警卫连的兄弟们朝着自己的老长官敬礼,陈锋默默地还礼。此时的军礼并不是军官和士兵之间的敬礼,而是一群铁打的汉子用这种身体语言无声地祝福对方。
兄弟们,把阵地夺过来,多干他几个狗日的小鬼子,为老百姓报仇,为中国人长脸。
这是陈锋想说的,也是兄弟们想表达的。
军礼无声。
激烈的厮杀,枪膛迸发着愤怒,胸膛迎着子弹。手榴弹泼水一样,手上的美制大八粒打的枪管滚烫。
扑过去就拿刺刀捅,摁在地上拿石头砸,大刀就像丛林中的猛虎一样,雪亮的寒光,火一样的鲜血喷射,无力地倒向地面,脑海中还响着不屈的呐喊。
静了下来。浑身是血的楚建明跪在阵地上哭了,武鸣的军服已经成了一条条的布道子。警卫连和团部兄弟们停下来喘气,阵地上到处尸横。
鬼子的尸体被码成个垛子,堂堂国民革命军的军旗插在垛子上,就是让你们这些狗日的通过炮兵观察镜看的,爱炸就炸吧,去你妈的比,爷们不怕,爷们没火炮,但爷们有步枪,有雪亮的军刀,有个浑身是胆的五尺之躯。
尽管阵地被重新夺了回去,但此时整个团里的阵地已经处处危机,而且陈锋手上已经没有任何一支像样的预备队了。最头疼还是给养、弹药的问题,团里现在的弹药如果再打一场前几天这样的大仗肯定会全部消耗完。而弹药已经连续向师部催促了四次,但师部都没有运弹药上来。理由是日军的飞机轰炸,师部派不出人送。
武鸣带着警卫连和团部的参谋们坚守在阵地上,现在整个团部所有人全加上不足三十人,要不是武鸣坚持留下一个班做团部的警卫,可能连个站岗的都没有。
直到晚上日军仍然有零星炮击,陈锋越想越恼火,自己没有足够的大口径火炮还击,只能干挨炮,一点办法也没有。
其中有发炮弹落在团部外头,热腾腾的热气直冒。好多人远远地看,是发臭弹,榴弹炮炮弹,要是真炸了,估计团部里的兄弟全得包了饺子。
有兄弟说炮弹上好像刻了什么字,陈锋让人拿马灯照着,上面刻着一小行字:中国人。陈锋琢磨了半天才明白过来,这发炮弹的引信被人动了手脚,所以出厂的时候就是发臭弹。可能后方沦陷区里的兵工厂的工人冒着生命危险干的,但这要多么强的毅力,要冒多么大的风险啊。
战争打响,有些人当了汉奸,心甘情愿地鞍前马后的当奴才。
当然也有人被强行抓去为日军服务,可是并不是所有这些人都没有一颗中国心。大难临头,一个普通老百姓又能怎么样,还不是日子得这么过下去。
中国人。
很朴实的一个称谓,道理却汗牛难载。
我是个中国人,所以要帮着中国人。所以我要冒着风险在炮弹上动手脚。
道理其实也就是这么简单。
不知道整个抗战期间多少发炮弹被当时的中国劳工冒着生命危险动了手脚,不知道多少发臭弹挽救了国军将士的生命一样。就好像不知道多少人当上了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