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底游龙
这其间,小龙也曾因此问过黑猩猩什么原因?黑猩猩即将石床揭起,原来在石床底下,有一个水桶般的大洞,石床一揭起,立从洞中冒起阵阵寒风,小龙与黑猩猩同时打了一个寒战,更且连连颤抖不休,黑猩猩连忙把石床放下,但洞中寒风依然冷得怕人。
至此小龙方始明白,寒烈寺名之来由,要不是前辈高人想法将洞封住,寒风定必从自己钻出来的圆洞中,灌入寒烈寺中。
这山中,大概盛产梅花鹿,黑猩猩十天有八天是整条整条的鹿背回,黑猩猩看到小龙喝鹿血解渴,以为他好爱鹿肉,特别找来一块大石,用它那碎石如粉的利爪,从中挖了个洞,象个大石碗般的,每杀鹿儿必倾血其中,让小龙喝饮。
有这至补如火的鹿血,也有那其寒砭骨的石床,一正一反,恰好抵消,要不如此,小龙任何一方也吃不消,反受其害,这都是无意中不啻的福缘。
半年瞬息过去了,小龙每日除了练招拆式,打坐行功,默诵宝衣记录外,连洞门都不愿出,所有饮食,均有黑猩猩一律供应,小龙除了帮助燃火外,任何事都不管。
半年来,小龙早将一身破烂衣服丢掉,用一张鹿皮,将下身围住,可是每当他叠坐练功或睡觉时,就连鹿皮,也被他抛在一边。
这一天,小龙正在洞中练习艺技,蓦听微响起自身后,小龙敏捷快迅的一旋身,原来是那被小龙褂在石壁上的“人皮宝衣”突然滑落地下,这微弱的声音,已能惊觉正在凝神艺技的小龙,可见他目前的功力与警惕力已相当骇人。
当小龙将“人皮宝衣”从地下拾起时,不却触目惊心,原来“人皮宝衣”字迹已完全不见了,质地也没有以前光滑柔软了,那沿边的人物山水鸟兽又再度出现,小龙才想到日子在不知不觉间已过了一年。
小龙唯恐遗漏,一而再地高声朗诵了七八遍,才心满意足地将“人皮宝衣”收回到那熏黄的锦囊中,因为“人皮宝衣”失去了光滑与柔软,也同样失去了伸缩性能,小龙已不能再把它当衣服穿在身上。
打开锦囊时,看到锦囊中的小黑葫芦与莲花池的画纸,另外一只小小吹箭,不禁又一幕幕的人物出现脑际,但这只一刹那的事,小龙立刻放好锦囊,收敛心神,怕因此而防害了他的学武,从这天以后,小龙开始随黑猩猩爬上绝崖。
头几次,小龙由黑猩猩背伏着上下,看到黑猩猩在绝壁上只脚掌一沾,即腾身飞起,那种惊险的纵跃,比金毛狒狒灵巧强之甚多。
在那绝壁平滑如镜之处,黑猩猩就用双掌铁指往石壁上一插,抓碎些石子慢慢爬行。
最后,小龙也开始锻炼十指,奇怪的是,小龙根本不用练,只稍用内力往石上一插,应声穿掌而入,把小龙惊骇得楞了大半天。
他根本不会知道,在他专心一意的练功之下,一年来内力到底有多少进展,功力到了如何程度?他只觉得每次行功提气,身子均飘飘欲飞,可也随心所欲,想如何便如何的,意念所致,功力必现。
一晃又是三年,小龙在这座洞中已住了整四个年头,把武当派开山祖师所留绝艺练得滚瓜烂熟,内功火侯也似乎深厚得多了。
最初日夕有新招奇式,或未曾纯熟的招式来磨练时,日子在不知不觉,中溜过,及至所有招式都能发在意念之先,日子就显得不大好过了,可是他依然未敢轻离,因为“人皮宝衣”上明确地指示过,必须要在熟记后苦苦磨练五年,方准出山,如今时日前后只有四年,虽然没人管束,但小龙依然遵守着,要等五年期满才离此出山报仇。
这数年中,小龙也抽空练着无影怪侠司马再光及长耳哥哥所授的一点武艺,就连与金毛狒狒对拆的一套怪招也没敢忘了。
每一练到这掌时,(小龙他自已定名为狒狒掌),他就找黑猩猩对掌,黑猩猩也从不谦让,挥开两只长掌便击。
对掌中,拆解出一套怪诞异常的掌招,取名为猩猩掌。起先,小龙被黑猩猩雄浑的掌力,逼得团团乱转,可是两年之后,当小龙参透了“人皮宝衣”里的一套精华,“剑底游龙术”之后,小龙就能轻易的闪避黑猩猩快猛的攻击,甚至很容易的就欺身去,将黑猩猩制住。
这一日,太阳已然下山了,满天彩霞,映放出万道金蛇,小龙近数月来,已很少出洞,整天坐在石床之上,勤练内功,因为他感到技击方面,拳掌方面,无形中自已都能体会到火候的精纯,只内功一道,总好象永无止境。
可是这一天,黑猩猩自晨间出去,就没再回来,这是四年多日了里,从来没有过的事,小龙心中不禁念挂,翻身披起鹿皮,将锦囊系在腰间鹿胫上,飘身出洞,用比黑猩猩还要快速的身法,爬上悬崖。
满天彩霞已慢慢地低矮消失了。黄小龙引吭一声龙吟长啸,声震四野,山鸣谷应,这啸声是黑猩猩所熟识的,只要一听到这声音,黑猩猩即会狂叫回应,或者飞纵赶回。
这次可恰恰相反,没看见影子,也没有回音,黄小龙不禁大急,他追随黑猩猩也曾在这乱山中,奔走了三年,对这一带地势撩如指掌,遂边跑边叫,身形真快如疾风,只眨眼工夫,已出去好几十丈。
小龙越找心越惊骇,数年相处,已与黑猩猩建立了非常浓厚的情感,一旦骤离,怎不使他挂牵伤情呢?
蓦然一点微弱特异的草声,传入小龙耳中,小龙敏觉而又快速的随声纵去,只横出三丈余,即发现下面是一小小山谷。
这时月亮早巳升起,小龙疾奔狂找的也有—个时辰之久,可是当他发现这座小小山谷时,竟然惊觉到这座山谷是自己从来没到过的地方,遂飘身沿壁直下,当他下到将近谷底时,眼前忽然现出一幕非常凄惨的镜头,使得小龙惊魂皆颤,双足一点,凌空飞起身形,劲疾的斜飞十余丈远近,落在—个水池边上。
原来在水池边上,黑猩猩巳七孔流血的死在草地上,但两只毛掌中依然紧夹住一条怪蛇,蛇头咬在黑猩猩的血盆大口中,似乎是两败俱伤,同时死去,只是蛇性较长,那蛇身依然在草地上作临死前的挣扎,但可以看得是那样微弱无力。
小龙两眼满愠泪光的瞧着这一对怪兽的死状,不知所措,他忖度黑猩猩的功力,怎能敌不过这条怪蛇,可是当他仔细地打量怪蛇时,发现怪蛇身体扁平,乌光闪亮的映着麟甲,一头在黑猩猩的口中看不见,另一项在小池里也看不见,心中恨它,不自觉的对着蛇身挥出一掌。
“砰”声暴响后,蛇身带着黑猩猩的庞大身体,被他愤怒中发出神功,震飞出两三丈远去。
小龙掌发出后,也不由得大大的吓了一跳,因为小龙已然试过自已神功的掌力,能在一丈五六之遥,将千斤巨掌震得粉碎,可是怪蛇已死的身体,却能硬实的受了一掌,仿佛毫无损残,这怎能不使小龙大为惊骇呢?
可是,惊奇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就是紧跟着蛇身飞起的,是水中另一段蛇尾,被蛇身一震一带之力,从水中镖飞出来,尾部还紧紧的卷着一样东西。
小龙神目一瞥,即知是柄连鞘长剑,连忙跟踪飞过,伸手使劲抽,竟然抽它不动。
心中忖道:“怪道黑猩猩这功力,仍伤它不得,原来真有两下呢?死了依然这等难弄。”
小龙见宝剑实为古旧,心中喜爱,遂左手握剑鞘,右手一抽,“铿锵”一声金石龙吟,宝剑随手发出一道碧绿光芒,已然出鞘。
这一阵惊喜,将方才的怨恨一扫而光,顺手朝蛇身切下,宝剑过处,蛇身一分为二,黑血进射,连一点声息全无,小龙这份高兴,就不是笔墨所能形容。
小龙一阵乱砍,将蛇尾斩了个七零八乱,取出剑鞘,又到前面将怪蛇与黑猩猩分开,随选了一块地,用剑挖了个坑,将黑猩猩埋好,正跪伏在黑猩猩面前,心里做着默祷时。
忽听半空传来一声鹤唳,凌空飞下一只长颈白鹤,两翼展开,怕不有一丈五六,白鹤落在池边,两翅未合,又复向下一压,这一压之势,掀起池水丈来高下,可见这一压之势,威力是如何的强猛。
小龙何曾见过这种庞大灵禽,不由呆得一呆,复见其凌空直上时,双爪似抓着两节已然切断的黑蛇,心想,原来你是来吃蛇的。
他可就忽略了,象这种异兽灵禽,怎会得没有主人,他更不知道,他为了取那剑鞘,挥剑乱斩,已将千年难见的铁甲蛇,武林之宝给无意毁掉了。
小龙将黑猩猩埋葬好后,寻路回返石室,才仔细的鉴赏手中的宝剑。
见宝剑外表,只是古旧些,可没什奇特处,但是一抽出后,那碧绿绿的幽光,真能夺人心魄,剑长三尺五六,剑叶特薄,且隐刻着片片麟甲,就是里里外外找不出半个字,说明剑的来历。
次日,小龙因黑猩猩之死,已不愿再留洞中,计算时日,五年之期,相差也不过半年多一点,自己下山后,只要随时勤加练习,恐怕也不会差到哪去,小龙在洞中,除一柄宝剑和一个锦囊外,别无长物,遂将宝剑及绵囊背系好,又在洞中留恋了好一会,才出洞下山而去。
小龙来时是个十三岁大的孩子,这一离去,却变成一个十八岁的翩翩美少年,只是因为没有衣穿,赤足光臂,围着一快鹿皮,满头蓬发,又乱又长,生象个野人般的。
小龙刚放开脚步上路,就想回到寒烈寺去,将那陷害他的臭和尚,痛殴一顿,以消心头怨恨。
可是转念一想,若不是因为这寒烈寺的烈焰,将“人皮宝衣”隐字烧现,自己还真不敢预算,哪年哪月才能澈透这宝衣的秘密,将功折罪,就饶他们一次吧!其实他跟本也不知道寒烈寺的方向与走法,他只是心中想着而已。
小龙认定一个方向,往北直走,如今他的目的是直赴北京城,寻找仇人报仇,这天,他忽然放慢了脚步,因为他已看见山中经常有人行走的山道,他这一身装束,已够显眼,他可不愿被人认为妖魔鬼怪,而惊骇逃走。
夜暮四合时,终于让他遇到了一个釆樵归家的樵夫,小龙已然四年余没见过一个人,一见到这中年樵夫,心头感到十分亲切,可就忘了身上的怪装束,叫道:“前面这……位大叔……请你等……等一等。”多年没开口和人说话,似乎连声音也僵硬起来了。
樵夫挑着担柴,很困难的慢慢掉转了头,一看到小龙那蓬头散发的怪样,“哎哟”一声,连人带柴一起跌翻地下,…连连抖战一句话也讲不出来:“你……你……你……”的你了半天,也你不出半句话来。
小龙打量樵夫,原来是个上了年纪的老头子,连忙改口叫道:“老伯伯,你不要怕,我是人,而且是个好人,可是被困在山里好几年了,所以才弄成这个样子。”说完把脸上的散发,用手全给拢到脑后去,露出一张白里透红,俊秀异常的脸来,给老樵夫看。
这一说,再这么一露脸,可把老头惊吓的心定下了,同时也把他怔住了,深山里哪来这么个俊拔的美少年,看那白中透红的脸蛋,可又象个倾国倾城绝色美女,老樵夫同样还讲不出话来。
小龙见老樵夫已停止抖战,知道他已有八分相信,遂轻步上前,抱掌施了一礼道:“老伯伯,你家在哪里,待我替你把柴挑回去。”
老樵夫这会可说话了,只听他道:“呵!呵!这可不敢当,路虽不远可还有这么一段,还是我自己来吧!”
可是等老头翻身爬起时,小龙已将担子只手挑起放在肩上了,老头好象还要说什么!可是一看到小龙挑起柴后那种轻松的样子,也就闭口不说了,前行带路,领着小龙直朝山下走去。
在路上,小龙花了不少唇舌,才算讨得老樵夫的信任,他说:他被贼人捉去,困在山里,足足三个多月方才逃了出来,老樵夫对小龙的遭遇,表示十分同情,可是他自家也很穷,到了家后,帮着小龙梳洗剪发,给了小龙一套旧衣服一双旧鞋穿上,留小龙住了一宿,第二天又给了小龙一点干粮。
小龙对这老樵夫的热情,十分感激,可是自已身上分文无有。遂将那张鹿皮送给老樵夫,老樵夫得了鹿皮就象发了笔大财一样的高兴。
小龙因古剑甚长,背在身上很是刺眼,随又向老樵夫讨了件破烂长衫,将古剑包扎得严密密的扛着走。
小龙别过老樵夫,照着老樵夫指点的路程往东入滇。
从老樵夫那得来的一些干粮,小龙两天就吃光了,忍饥挨饿可不是事。年青人有的是气力,小龙尤甚遂沿途靠着替民家劈点柴,作些粗活换得一饱,庄稼百姓见小龙长得俊秀也乐意叫他做点事,给他吃一顿,夜里小龙就露宿在深山或野庙里。
这一日来到清镇,这是个不算小的县城,离省城很近,小龙这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