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乾坤 文字全本作者:任怨 txt
从这点上也可以看出,林秋露的修为还不足以承担引领秦逸凡入门。怪不得她们这门派到目前为之不允许她们这一辈的弟子们收徒,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不过有一点秦逸凡还是十分佩服的。林秋露她们的师门,为了完成护卫皇上的重任,期间搜集的资料之全,估计少有门派能够比拟。至少虽然修为境界不到,但只要是修行方面的人或者法宝,很少问林秋露有不知道的。
正文 第四十六章 器修意修(下)
这次再上路,三人都改换了一身行头,看起来再也不像是传说中的撞了大运的厨子,一路上走过来,倒是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
谣言传播了一阵之后,就被另一种说法所代替。毕竟当时在大殿上的文武大臣又不止一个两个。尤其是当某些传言传到了几个一直以正直和忠诚标榜的御史台官员耳中之后,立时拍案而起。这等污蔑皇上的大逆不道之言,也能说出口?
明明皇上已经在大殿之上当场满足了秦逸凡的两个要求,人人亲见,再有这等传言,那岂非是在皇上脸上抹黑?当今圣上,九五至尊,怎么可能欠下一个小民的要求,这不是荒天下之大谬。那些谣言传播者,居然以讹传讹,污蔑当今圣上,此等大逆不道之人,便该当问斩。
一到参五城兵马司的折子上去,连圣上都有些动怒。虽然他的确是答应了秦逸凡,但那是在私下里的。大庭广众之下的话皇上怎么可能收回不认,因此,责成李水清大将军为主,五城兵马司为辅,彻查此事。
大将军当然知道这些传言会对秦逸凡的影响,因此调查起来雷厉风行,有杀错,没放过,很快,一大批人就因为传播谣言被当街生生的打了二十大板。此举一出,京城人人惶恐,生怕接下来会一不小心追查到自己身上。
但谣言的源头还是没有找到,经过诸多努力,也只是徒劳无功。最大的可能,就是一群江湖人唯恐天下太平,想要找点事情做,特别谣传的。但老幺可不是一般人,既然找不到,那就生生的套几个人进来。于是,几个平日里和老幺有龌龊的家伙,还有那几个番使,都被牵连了进来。当然,这些人还真不是冤枉的,至少他们都有过推波助澜的作用。
几个大臣被革职,番使被迫承认是自己的几个从人的过错,亲手斩杀自己的几个族人向天朝皇上请罪,这才作罢。朝堂上的动静,自然也传到了民间,登时又带起一阵风潮,仿佛专门为秦逸凡辟谣一般。
秦逸凡三人暂时先顾不得这些谣言,经历了那次任人鱼肉之后,秦逸凡比以前的任何时刻都急切的想要变强。也许真是因为眼界大开,真正的接触到了这些修道之人的厉害之处。
西北的沙漠出了嘉关还要很长的一段路,在关内还好,三人现在的样子很像几个投奔远亲的小年轻,除了遇上一些不长眼的小毛贼,几本上再没有了那种大规模的骚扰。
理解了林秋露所言的器修和意修的区别,秦逸凡也彻底放弃了之前的那种理念。这倒不是说对悟明大师的不尊重,只是找一个更加适合秦逸凡自己的方法而已。
恢复了以前在军队当中的那种性格,面对这种主动跳出来寻找不自在的人,秦逸凡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只是让他们安眠在某个山清水秀的犄角旮旯,也算是做了一番善事,为他们的身后事积累了一些功德。
总感觉秦小玲这几天有点鬼鬼樂樂,想说什么但又有些迟疑,好像在避开林秋露。不过,林秋露一直很尽责的当她的护卫,却是很少离开秦逸凡身边太远的距离,让秦小玲一直没有机会开口。
出关之后的风景好像刹那间有了变化一般,人烟荒芜,走上几十里能看到一户人家就已经很难得。大部分时候,倒是偶尔还能看见一两个骑马的,不过也是飞快的闪过,装束明显的和中原有了很大的不同。
这时候,三个人就显得有些特立独行起来,但除了秦逸凡,两女倒是没有这样的感觉。秦小玲的血纱好像根本不被她的罗汉金身所排斥,依然是使用自如。连把道士吸干这种事情都能做到,变换一下形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儿林秋露的身上好像永远带着很多套合适的衣服,到哪里都会有一套合适的出现。
惟有秦逸凡一个人还是穿着中土的衣裳,别人一看就知道他是从关内出来的。也许是连年的战争,那些人看到秦逸凡的时候目光都有些异样。
这次游历准备的好像不是很充分,尤其是对秦逸凡来说,出了这样的问题也无可厚非。没办法,入乡随俗,在经过一个有人的小镇的时候,花了点小钱改变了一下装束,这才看起来正常一些。还好,不管是在哪里,银子都是管用的东西。
是奇怪秦逸凡的表现。经历和尚道士之后,她本来I疯狂的开始修炼,也许还会变得有些嗜血。但看到的根本不是这样,不但秦逸凡在路上一点都没有表现出那种急切,甚至即便对上那几个小毛贼,秦逸凡也是十分从容淡定,冷静的将几人处理掉,完全没有林秋露想像中的变化。不过,这样的表现却让林秋露有些放心,至少不用担心秦逸凡随时失控了。
今天的气氛很是有些异常。大家出发,走到一片算是草木繁盛的地域,一路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况发生。但不知道怎么,好像总是有点若有若无的东西在影响着大家。
走了一段,秦逸凡突地问道:“这里不是拳印湖吧?”林秋露和秦小玲都是一怔,互相看了看,同时点点头。
“那为什么会有一种熟悉的感觉?”秦逸凡左右上下四周打量了一遍,眉头皱着,很是感觉奇怪:“怎么总是觉得有一股阴冷的气息?”
经秦逸凡一提醒,林秋露好像也第一个反应过来。在拳印湖已经适应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虽然不能完全的靠近拳印湖,但普通的煞气已经无法影响到她。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没有特别注意这里散发出的独特气息。确实如同秦逸凡所言,好像是有一股类似凶煞之地的阴冷气息,淡淡的飘忽在周围,其中还有一些淡淡的血腥刺激。
和拳印湖相比,这里的这点气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秦小玲现在的金身罗汉之体,根本就不会被这种气息所影响,甚至连感觉都没有。如果不是秦逸凡习武之人的敏锐,还真是无法发现。94048f
仔细的感觉了一下周围的气息,三人选了一个阴气最重的方向走了过去。这是秦逸凡的主意,其他两人当然都不会反对。
按照秦逸凡的想法,这里既然有如此类似的情形存在,而且又如此的微弱,正好可以刨根问底的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影响的,说不定也能够间接的解开拳印湖中老兄的面目。机会难得,而且如此的有缘,就位于他们行进的路途之上,不随缘可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范围好像也同样不小,走了几里路,气息也渐渐的强了起来。但即便如此,和拳印湖周围还是没有办法比较。这里好像很少有人来,根本就没有路,也没有人烟。地上都是繁盛的草地,一时倒也看不出什么异常。
再走了一段路,秦小玲当先很惊讶的咦了一声,好像发现了什么。秦逸凡两人都停了下来,看秦小玲到底发现了什么。
现在的秦小玲,和以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站在原地,手臂轻轻挥舞,随后,一具差不多快成为骷髅的尸体缓缓的从不远处的草从中站了起来。
正在两人惊讶秦小玲怎么会为一具尸体而停下来的时候,地面上一阵淅淅嗦嗦的声音,却是从周围的草地上,石头后面,哆哆嗦嗦站起来一片尸体。尸体都已经烂的不成样子,看样子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几乎个个都是骨头架子,偶尔能看到点肉,也是高度腐烂的。
奇怪,这里根本就没有人烟,也没有道路,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尸体?而且看情形,也就是一两个月的样子,可周围却没有一点有这么多人走过的痕迹。而且看尸体的模样,好像都是被什么野兽啃过的样子,一路行来,却也没有看到有野兽出没。
秦小玲却是好心,不忍这么多的尸体就着样暴尸荒野。还好,罗汉金身并不排斥秦小玲与生俱来的那种本能的遁术,土遁依然是那样的出神入化。只是在片刻间,这许多的尸体就基本上都算是入土为安,不再暴露在浅浅的地表,被野兽啃噬。
处理完这一起,继续向前。秦逸凡很快就感觉到,这里的一切真的和拳印湖十分的类似,好像是从一个源头散发出来的气息,弥漫了这么大的范围。但无伦从范围,还是强度上来说,这里比起拳印湖来说,还要差上太多。
而且,这里的气息和拳印湖还是有稍许的差别。拳印湖那边充满了凶悍和血腥,这里却只是单纯的阴森,感觉十分的不舒服,到底有什么玄机在里面?
正文 第四十七章 玄妙之境(上)
这里的气息如此的阴森,即便是在光天化日之下,仍然能感觉到一丝丝的凉意。但这感觉又和当时秦小玲释放出无数怨魂的那种阴冷不同,虽然阴森却并没有那种让人心底发凉的感觉。
还好三人没人会在乎这点小小的阴森,只是,莫名其妙的尸体和这里的气氛却吊起了秦逸凡的兴趣,越发的想要在这里刨根问底了。
这时候就能看出三个人不同的特点。秦小玲走在草地上,虽然看似毫不着力,但仔细看的话,她好像根本就不在乎地面上的任何东西,双腿好像是虚影一般,只是随便的走过,也不会碰到任何的障碍。林秋露则显现的在世俗人眼中高明一些,身体根本就是悬空而行,自然也没有什么阻拦。
秦逸凡最是特别,他是唯一一个实实在在脚踏实地的人,也是唯一一个踩出脚印的人。但尽管如此,他也从来没有低头清理过什么挡路的东西,好像所有的草叶树枝什么的,碰到他的腿好远,就会被一股无形的力道推开老远,一路上走过来,也是坦途一片。不过看他的样子,好像根本就是心不在焉,又或者心有所思,总是感觉不像是他正常的状态。
修道之人还区分器修和意修,这是以前秦逸凡从来没有想过的。这也让秦逸凡一直觉得有些好笑,虽然修道之人号称乐天知命,看淡名利,即便是有些门人弟子被杀也以天命度劫一类的借口搪塞过去,但有些东西好像他们还没有看开。
除魔卫道当然不用说,真正遇上大奸大恶生灵涂炭之辈,也还是有人会出手替天行道的,但不是不久前和尚道士那种伪善的出手。另外一种,说穿了其实一钱不值,竟然是这种观念冲突。
器修和意修看起来双方都是和睦相处,但骨子里还是互相瞧不起对方的,当然,魔道的那些人更加不在他们眼中。从林秋露的不自觉的显现出来的态度就可以说明一切,林秋露只不过是一个低辈的弟子,就能说出那种带着深深蔑视态度的针对意修的话来,可想而知他们门派的态度。
说起来,器修和意修一个算是修外功,一个算是修内功,在武林当中,也是有这样的分歧的。当然,这种双方自以为正统的分歧也会体现出很强大的对立,甚至表现出来的方式要激烈的很多。只不过,后来大家都认识到了各自的缺点,很多人开始内外兼修。
严格的说起来,秦逸凡目前还谈不上内外兼修,更加偏重的依然是内功。在他的想法中,内外兼修不但做不到专精,而且还分散了精力,得不偿失。那么,想来在修道界应该也会有类似的想法出现,不知道他们当中内外兼修的人多不多。
不过,按照秦逸凡的观点,真正的请教了一些器修和意修的区别之后,与其说意修器修是内修和外修的区别,还不如说是文武之间的区别。对意修来说,一直就是追求自己的境界提升,追求对尘世的领悟,追求对那些琴棋书画医卜星相的玄妙之境的意境,很有点文人妙笔生花做文章的感觉。
正统的佛道虽然注重内心的感悟,但依然对外功有很高的要求,这也是佛道持戒修道,积累功德的原因。只是,这种意境的锤炼固然能将一个人变得十分的高尚,但却少了一些武将们那样的杀伐决断。也正是因为如此,那些堕落魔道的很少是意修的修道者,大部分都是器修的人。
相对的,器修的人执着于法宝的强大,执着于攻击和防御的强大,则很有点武将的味道。只不过,所有的修为都体现在法宝的品级之上,却是有些让秦逸凡觉得不是很认同的一点,再强大的法宝,如果没有与之相配的力量控制,那也不过是受制于器。
林秋露好像很明白这样的道理,以前就评论过蜀山紫青双剑剑是剑御人而非人御剑。但不管怎么说,如果使用法宝之人的如果不能驾驭法宝,或者修为比法?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