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生飞燕惊龙
激战二十回合,那大汉吃赵海萍点中穴道,当场被擒。
孝宗目睹他勇猛擒贼,龙心大悦,意把那颗“夜明珠”,转相赐授。
赵海萍看珠子华光夺目,甚至好玩,随手接过放入怀中。
这次他因得“藏真图”偷离皇宫,还走浙东寻找《归元秘笈》,临行之际,想到了寻宝需耗时日不短,这颗明珠,定然值钱不少,随把它揣入怀中带走,以备费用,不想此时派上用场。
在那闪灿珠光照耀之下,“藏真图”上的一切景物,均清晰可见。
只见横写在白绢上的“藏真图”三个大字,己然褪色,下面四句似诗非诗的谒语写道:
万功归秘元,一剑神州寒。
苍松节明月,石上流清泉。
偈语下面,画着几座连绵的山峰,夹着一道幽谷,谷内峰回路转,曲折盘旋,幽谷尽处,苍松林立,一松特高,有似撑伞,月光松下照,满地铺银星,一道清溪绕过松下巨石,直向一个深涧中流去。
溪水不大,如一条水帘下垂,那三峰飞瀑的背景,却用一种写意的手法,描绘出来,黑色很淡很不易看得出来,想是天机真人,三音神尼在绘制这“藏真图”时,怕得图之人轻易地找到藏宝所在,故而不肯把那三峰飞瀑的背景,明显地画在图上。
他仔细地检视全图一遍,但却看不出一点有关脱出这花树阵式的暗示,不禁心头一凉,顺热把白绢一折。
但见三座高峰,两前一后的排成了品字形,一道瀑布由正峰倒泻而下。
原来这白绢是两层折在一起,外面明显地画出了藏宝所在背景,里面却指示出归无秘笈存放的山洞。
他忽然心中一动,又仔细检视,那三峰飞瀑击在悬崖中一块大山石上,溅飞起一片水珠,看了一阵,仍是不解。
他出阵之望既绝,反而定下心来,闲坐着无事可作,就数那溅飞水珠作戏,初数一遍,尚无所觉,待他数到第三遍时,心中忽有所感。
原来那溅飞水珠,共有九九八十一点,左五右四,分成九排,虽然距离不等,交插而过,但每一水珠大小却完全相同,似非随笔点成,且散而不乱,极易辨认。
赵海萍本不懂星卜五行之术,但他在绝望之际,忽然发现了一线生机,虽全不知其然,但却油生一试之念。
他茫然站起身于,右手捧着夜明珠,左手握图,依照那溅飞水珠图形,左转五步,右行四步,然后又依图形,侧转半身,再转九步。那图上溅飞的水珠,除分成九排之外,另用交插方式,显示出五个转身方向,每一转向四十五度,正是反五行花树阵式的破解之法,只可惜赵海萍不懂五行奇门之术,方位拿不准确,多耗不少时间。
也幸得他不知其然,只是存着侥幸之心,失败了,亦毫无灰心失望,一次不行,二次再来,转了有顿饭上夫,忽见眼前绿草如茵,原来已脱出那花树阵式。
回道望去,花色漫烂,查点花树,共计九九八十一株,和那溅飞水珠暗相吻合,但置身阵儿却丝毫看不出刀阶歹懒花树,有何特异之处。
他几乎不相信,那几株花树能把自己困在其中半月之久。
突然,他目光触到了僵卧在花树林中的周奇。康全,心头微觉一,叫道:“周兄,康兄,两位也下这石洞中来了吗?”
他一连高呼数声,声音也越叫越大,可是周奇、康全早已死了数日之久,哪里还会听到呼叫之声,别说人死去,就是活人,被困那阵中,耳目也要失去灵效……
他虽想重回阵中,救两人出来,但想到那被困在阵中之苦,不禁心中生寒意,长叹一声,转身向里走去。
穿过了一片广阔的草地,地势又渐窄狭,迎面白石壁间现出两扇石门,赵海萍运起真力一推,石门应手而开。
石门里面是一座三间房子大小的石穴,左右各放置一块大青石,开拓如运台,上面盘膝坐着一尼一道,满室奇香直沁肺腑,中间有一座青石峰台,台上端放一个一尺见方,五寸厚薄的玉盒,台前一座石鼎,鼎中满是白色香灰,奇香就由那白色香灰中散发出来。
赵海萍估计那一尼一道,必是传言中的天机真人,和三音神尼的法身,面对着这两大武学宗师法体,不禁心生敬慕之意,立即伏身拜了三拜。
抬头望去,只见那一道一尼合掌闭目静坐,状似参禅入定一般,心中大感不解,暗道:这两人归真已有数百年之久,何以法体如生,毫无残损,难道这两位前辈奇人,都已练成了金刚不坏之身吗?”
他心中疑窦重重,但一时间却思解不透,只得暂时闷在心中,缓步对那石案走去。
只见那石案玉盒盖上,刻着“秘笈重宝,珍惜莫损”八个大字。
他本是嗜武如狂之人,一生之中都在想着如何练成绝世武功,但他并未存争霸江湖、逐鹿武林的心愿,只是爱武太深,养成了他除武功什么都不想的怪痹。
他打开那案上玉盒,只见盒中端端整整地放着三本白绢制成的册子,另有灵丹一粒。
灵丹下面,放了一纸白笺,立时发现四个正楷娟秀字迹写着《归元秘笈》。
那《归元秘笈》共分上中下三册,上册是讲述学武的初步门径,及各种内外功修习之法,以及玄门吐纳之术,和佛门中禅坐之法,记载之广,遍及天下各门各派的内功优劣利弊,速成、缓进,不下数十种,分记三十六篇。
中册却是记的掌、兵刃、暗器、疗伤、点穴、震穴、擒拿等各种手法,无一不是神奥绝学,而且每招都注有破解之法,赵海萍只看得数页,已自心驰神摇,响往不已……
他匆匆翻阅一遍,又打开第三本看。
这下册所载,和上,中两册大不相同,全篇中是讲一种内功口袂,而且字字博大深奥,句句含蓄玄机,从头至尾,再无第二种武功,记载到后几页字迹了草,显然那执笔之人,已快耗尽心智,无法再求字迹端正……
他吃力地把全书看了一遍,对上、中两册所载各种内外功、拳掌、兵刃、暗器、手法,虽也有很多不尽了然之处,但他却能意会到那都是旷古绝今之学,独对第三册上所记载之一种内功口诀,全然不解,只觉有很多记载特别古怪,既非人身穴道,亦非运气行血之法,初看时觉着太过深奥,索然无味,再看了一阵却又感糊糊涂涂,不知所云。
要知那《归元秘笈》下册所载,正是天机真人和三音神尼,以上乘内功互拼受伤,化敌为友之后,合录《归元秘笈》。
这日,完成了上中两册后在山腹密洞对坐,各述本身内功修为之法,天机真人所修为玄门一元罡气,三音神尼修习的是佛门般若禅功,两人相互说出了本身上乘内功修为之法后,各运心智去推敲对方所习内功要旨,对坐三昼夜,忽然大司妙谛,发觉了这玄门一元罡气,和佛门般若禅功,如能相辅并进,则可另达一种出神入化之境。
玄门一元罡气,是以养生为主,练气化神,由神还虚,保婴固元,返老还童,克敌于举手投足之间。
佛门般若禅功,则以修命为主,以静养意,以意行动,意通玄关,功走任督二脉,运转于奇经八脉之内,克敌于呼吸之间。
天机真人本身内功已达登峰至极之境,听二音神尼说出本身内功修练要诀之后,经过三日夜沉忖推敲,忽有大觉,啊的一声,睁开了眼睛。
那知三音神尼也在同时睁开了眼睛,微微一笑。
原来两人都在同一时间中语出疗治伤势之法……
天机真人指着石案上录成的上中两册《归元秘笈》,笑道:“如果我们在进入这山腹石洞之后,不录这两本秘笈,不布那反五行花树阵式,先要谈到你般若禅功的修练之法,也许我还可疗治好本身伤势……”
音神尼笑道:“你玄门一元罡气,和我们佛门般若禅功,分则养生保身,合则体命变修,我们不能在入洞之初,互谈修练之法,可见天意使然。但我们既然悉此大道,不如把它加录一本下册;留传后人。”
两人在合录《归元秘笈》之初,只想到上下两册,但经悟出玄门先天气功,和佛门般若禅功,能合一修为之后,易名为“大般若玄功”,录记在下册之上。
就在下册完成之日,两人心智亦耗消殆尽,无法再控制内腑伤势,以致内伤剧烈恶化。
这时,两人都知道无能再支撑下去,虽然悟出玄门一元罡气和佛门般若禅功合修可疗内伤,但只是时间来不及了。
一则两人因合录《归元秘笈》耗费心神大多,二则因拖延时间过久,数十年苦修的一口真元之气,已逐渐消散,纵知疗伤之法,但已无能自救。
幸得两人早已有备,石室内需用之物,早已备齐,天机真人拼尽最后一口元气,把石门掩上,三音神尼把《归元秘笈》放好后,又把预先置放在石鼎中的原香草燃起,又留了一粒灵丹,然后面对面盘膝而坐,刹那间白烟袅袅,满室清香。
这两位武学宗师,就在白烟弥漫之中,合目而逝。
那原香草本是天地间锤灵之气孕育而生的一种异草,能保尸不腐。这种异草生无时地,极难寻得。昔年天机真人游踪海外时,在一座荒无人迹的岛上发现,他本是学博古今之人,一望之下,立时认出是千载难遇的奇物,随把它移植到白云峡来,两人坐松数百年尸体能毫无残损,就是得原香草之力。
且说赵海萍把三册《归元秘笈》从头至尾阅读了一遍,除了对下册上所载“大般若玄功”不解之外,上、中册所记载内功。拳剑,无一不是奇绝之学,只看得他心驰神往喜极而位。
在《归元秘笈》上册最后几页之中,记载着那反五行阵式出入之法,以及星卜之学,简洁明了,字字金玉,赵海萍虽然读书不多,但因那上面记载,多是实用法门,稍一用心,即可看通。
他在石洞之中一住数日,因服用过三音神尼遗留的灵丹,一直不觉倦困。
这日,他忽觉腹中有些饥饿,屈指算来,入洞已有两旬之久。抬头望去,只见天机真人道袍衣袂,微微飘动,不禁心头一颤,暗道:这石室乃两位武学宗师奉安法身之处,我岂能在这里久留不去。心念一动,立时轻步出了石室,翻身带上了石门。
这时,他已知道了那反五行花树阵式妙用,出阵自然是轻而易举之事。
他走近周奇。康全横尸之处一看,只见两尸体已经开始腐烂,臭气触鼻欲呕,不觉心生怜念,忖道:如果我不得“藏真图”之助,也难脱出这花树阵式围困,只怕此刻也已死去多时
他本想把两人尸首移出阵去,找一处地方埋葬起来,忽地心念一转,回想起两人鼓励自己入阵之事,但两人却不肯和自己一齐入洞,却在自己入洞之后,又悄悄跟随而来,这一推想,立时觉出了两人的用心险恶,当下打消了移尸之念,自行出阵。
幸得那垂入洞中的长藤,尚未为野兽噬断,立时攀藤上了石洞。
他攀上那山腹地洞之后,又回到白云峡口那座石室之内。
开始研究《归元秘笈》上的武学,那石洞不但异常深大,而且里面分成了五个单独的石室,还遗留着天机真人昔年丹炉。
匆匆十年,他武功已然精进数倍,不但拳掌。兵器之学,天下无双,即使玄门一元罡气,亦有很大成就,但那《归元秘笈》之上记载的武功,乃天下武术精华大成,赵海萍十年苦学,成就虽大,但也只学得上、中两册内十之三四而已。
这日,他突发奇想,用白纸伪制了一部假的《归元秘笈》,重入山进入石洞,放在那石盒中,然后再把“藏真图”放置在昔年天机真人和三音神尼比武的耸云严顶,在他想:这部武林奇书,数百年来,不知多少武林高手为它溅血送命,如果有人寻得“藏真图”,找到那山腹石洞之后,找到的只是一部假书。那不但是一件十分好玩之事,也许还能免除日后为这部奇书的连绵惨劫。
他想的倒是不错,只是他生性顽皮,读书又不多,提笔之时,不知写些什么才好,想了顿饭之久,仍不知如何落笔,想得烦恼时,就随手乱画一通,鸟兽鱼虾,无一不全,因他书画不佳,画在上面的东西大都是似像不像之物。
他把假的《归元秘笈》送回到山腹石洞之时,他见一只巨鹤挡在天机真人和三音神尼法体奉安的石室门口。
这时,他武功已精进很多,随手一掌就开碑裂石,他见巨鹤挡在石室门口,也不思索这山腹石洞之内哪来的生物,随手一把抓去。
那知巨鹤忽地一展双翼,闪电飞起,不但把他一掌让开,反而一沉左翅,横扫过来,而且力道奇大,卷起呼呼劲风。赵海萍微微一呆,疾跃而退,双手伸缩间连抓五次。
但那巨鹤灵活无比,竟似懂得武技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