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生飞燕惊龙
但那巨鹤灵活无比,竟似懂得武技一般,双翅扇动,一连闪躲过他五次擒拿。
这一来,却引起他的兴致,长啸一声,飞身扑击过去,那巨鹤倏然一展双翼,疾沉数尺,掠地飞过,避开他这一击之后,右翼忽地一转,反向他后背攻去。
这一鹤一人,就在山腹石洞之内,反五行花树阵边,展开了一场搏击。斗了顿饭之久,赵海萍换了十几种擒拿手法,但始终未能把那巨鹤擒住。
赵海萍久战无功,不禁心中气了起来,暗自忖道:我十年前,已有伏虎降狮之能,那知练了十几年《归元秘笈》上记载的武学,竟连一支白鹤也打不过了,一面打,一面在想《归元秘笈》上各种擒拿手法。
忽的被他想到了一种奇绝的擒拿手法,但因对付那大白鹤迅猛的扑击,分心不少,无法凝神思解,心中十分焦急,哪知越急越是想不出个中要诀。
人鹤又相斗了一阵,赵海萍突然盘膝而坐,潜动真力,左手发掌,呼呼掌风如轮,把那巨鹤逼在丈余外处,右手却探入怀中摸出《归元秘笈》。
他这十余年来,日夜研读那上,中两册,是以对各种分类记载武学部位,记的十分清楚,很迅捷地就找到擒拿篇中所记的一招“降龙伏凤”。
他默记了手法要诀,把奇书放回怀中,一面目注巨鹤,一面暗中运气。
这时,那巨鹤正脱出他掌力迫袭,展翼急扑而来。
赵海萍不再发掌挡击,霍然一跃避开,左掌反手一挥一招“罗汉飞杵”,向那巨鹤身前三尺左右处击去。
这一掌拿捏的恰是时候,掌力发出,刚好把巨鹤前冲之势挡住。
那巨鹤似已知他掌力威猛,长鸣一声,双翅倏然一沉,鹤身微微一顿,长颈疾伸,前冲之力,倏然间变成向上飞冲之势。。
赵海萍心中大喜,一收左掌力道,忽地急跃而起,直向巨鹤扑去。
那巨鹤吃赵海萍左掌收回内力一带,上冲之势,微微一顿,赵海萍已追袭而至,右手疾出,抓住了巨鹤双腿。
因它要把前冲之力,改变成向上飞冲之力,必得把长颈和双腿伸直始可。
赵海萍右手抓住那巨鹤双腿之后,用力向下一拉,左手闪电般由鹤背掠过,抓住了巨鹤长颈,大笑声中,双手运力,前后扯直,身躯又微微向前伏去,那巨鹤颈腿受制,单余双翅克敌,又被赵海萍一扯,鹤腹触地,空自展翅挣扎,只击的地上碎石断草乱飞。
赵海萍待巨鹤无力挣扎之时,忽地一松双手,跃开了。
那巨鹤略一休息,猛又扑击过来,赵海萍纵身跃开后,大笑道:“好啊!我已在这深山大泽闷了十几年啦,今天就借你这野禽活动活动筋骨吧!”大笑声中,重施故技,又把巨鹤双腿和长颈抓住。
如是擒放,一连数次,在赵海萍只是觉着好玩,并未存心收伏巨鹤,但当他第五次放手之后,忽见那巨鹤伏地长鸣,既不再扑击,亦不飞走。
赵海萍认为它已被自己整怕,也未放在心上,径推石门,进入天机真人和三音神尼坐化石室。
他取出怀中的伪制《归元秘笈》,放入石案上玉盒中,然后带上石门,绕过反五行花树阵式,到了出洞之处。
抬头望去,不禁心头大骇,原来他入洞时垂下的一条长藤,已不知被什么兽类咬断,这两百丈深浅的地洞,四面光滑如镜,下半段又满生青苔,别说赵海萍眼下无能攀上,就是他再修为十年,只怕也不易飞跃出洞。
正感为难当儿,突觉一物触于左臂之上,转头望去,原来是那只巨鹤,不知何时已到了身侧。
他心一动,暗道:这巨鹤力大无穷,也许能载我出洞,何不骑上一试。
他心念转动之间,已自跨上鹤背,人刚坐好,念还未息,那巨鹤已长颈伸动,展翼而起。
只因那洞底太过狭窄,巨鹤双翼无法用上全力,是以飞行很慢,愈上洞口愈大,那巨鹤飞得也愈快。
蓦然日光耀目,山风拂面,待他发觉出了石洞,那巨鹤已高飞到百丈上空。
初时,心中不免有些担心,怕巨鹤越飞越高,跌下来非要摔个粉身碎骨不可,但片刻之后,恐惧之心完全消失,因为那巨鹤飞行虽快,但身于十分平稳,乘坐鹤背上,丝毫不觉簸动之苦
忽地一阵冷气拂面,眼前骤然一黑,如陷夜色之中,原来进入了一一片浓云之中。
大约有一顿饭工夫,日光忽地重现,回首望那片浓云,色灰如墨,闪光划空,雷声盈耳,想是那片浓云笼罩之下,正在下着大雨。
俯瞰万峰千山,闪电般向后倒逝,那巨鹤飞行之快,直似流矢离弦。
这时,赵海萍不但已无恐惧之心,反而觉着着十分好玩,心中暗自喜道:这乘鹤邀游,实是天下第一等快心乐事,怎生想个法儿,把这巨鹤收服才好。
忽地巨鹤双翼敛收,由那万丈高空中急涌而下,赵海萍心中一惊,右手一把抱紧鹤颈,暗道:要糟!莫不是这巨鹤飞得力尽了?由这等高空跌落下去,纵是铁打铜浇之人,也要跌个片片碎裂……
他心中转念未息,忽觉那急泻之势一缓。
鹤翼平伸,轻飘飘落在一个绝峰之上。
赵海萍跳下鹤背,仔细一看,原来这巨鹤降落之处,正是白云峡上的耸云岩顶,心头大喜,急把怀中“藏真图”取了出来,找到天机真人和三音砷尼比武之处放好,再看那巨鹤之时,昂首挺立,红冠在臼光照射之下,鲜艳耀目,不但毫无困倦之态,而且不时张翼转头,似欲振翼再飞。
赵海萍看得心中喜爱之极,奔到巨鹤身侧,手拂鹤羽,那月鹤忽地伏地长鸣,偎依在他怀中。但苦于不懂驯鹤之法,一时间不知如何处理。
突然,他目光触到那巨鹤长颈之下,挂着一节竹筒,立时伸手取过。那竹筒不过二寸多长,大指粗细。他这时功力何等深厚,双指微一用力,那竹筒已应手而碎。
只见那竹筒之内,藏着一片白绢,赵海萍展开白绢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巨鹤玄玉,千年神物,性已通灵,力降龙虎,留赠新主,万望善顾。
下面属名天机真人留赠与有缘获取《归元秘笈》新生主,绢上并记有驯鹤之法。
赵海萍收服了灵鹤之后,心中高兴至极,每日练武过后,总要骑在那大鹤背上,飞游一阵。
这日,他忽然想起了往昔之事,暗道:我离开北京,转眼间十几年了,不知昔年的旧友是否都还健在?
这灵鹤玄玉飞行迅速,日行数千里,我何不乘鹤回到京中一游,一则探望锦衣卫队中几位旧友,二则也可便看看翠蝶怎么样
他本是胸无城府之人,想到了立刻就作,当天夜中就乘鹤北上。
要知灵鹤玄玉,乃千年以上神物,不但飞行迅快,而且续飞之力,异常强大,这遥遥万里的行程之间,只经过一次休息,在第二天初更过后,已然到了北京。
这时,他已懂驯鹤之法,降落之后,立时遣鹤游飞在高空之中,自己却径往皇宫奔去。
深宫内苑,虽然深远宏大,但他昔年出入记忆犹新,是以仍可辨认出道路。他生性虽非愚蠢,但因心狂爱武功,致养成了除武功之外,什么事都不喜用心去想的怪僻。他已十余年未履深宫之内,也不想这十年之内会有好多变化,仍然和往昔一般,明目张胆地向里面闯去。
突然间,暗影中响起了两声怒叱道:“什么人这样大的胆子,竞敢在深夜之中擅闯深宫?”随着那两声喝叱,一点寒星挟着划空尖风打到。
赵海萍随手一抄,接着偷袭而来的一枚银梭,笑道:“你是什么人,敢对我施放暗器,当心我打烂你的屁股。”
他骤然间回到了十年前的旧地,往事泛涌心头,还以为自己是十年前的身份,皇帝的贴身侍卫,是以在接得施袭之人银梭后,冲口反问了人家一句。但闻一阵飒然风动,暗影中跃出来两个劲装握刀的锦衣卫士。
两个人四双眼睛,一齐盯在赵海萍身上打量了一阵,不禁皱起了眉头。
原来赵海萍在白云峡一住十年,全神集中在练武之上,早已把整容穿衣之事忘去,弄得衣衫破损不堪,仅可勉强遮住身体,发长数尺,乱须满腮,除了一双眼睛中,可见炯炯神光之外,耳、鼻、口尽被乱发掩住。
但闻左道握刀一人,冷笑一声,道:“哪来疯癫之人”,左手疾伸,抓住刀背,右手呼地一掌拍出,但闻一声闷哼,那人便仰身栽倒。
右面一人见同伴一交手间,就被击倒在地,心中又惊又怒,再喝一声,抡刀拦腰斩去。赵海萍双肩一晃,不退反进,一举步,已欺到那人身侧,右掌一挥,劈脸打去。
在他心想,只不过打他一个耳光好玩,可是他忘了此刻他功力是何等深厚,但闻砰的声,那人脑袋应手而碎,连哼也未哼一声,就横尸地上。
他似是想不到这轻轻一掌,就把人脑袋震碎,不觉呆了一呆,回首再看左面一人,早已气绝多时,满脸都是鲜血,原来那人吃他一掌,震得五腑离位,七窍涌血而死。
他望着两人尸体,心中突然袭上来一阵恐惧之感,暗道:我击毙锦衣卫士,何殊杀官造反,如果被查了出来,那可是株连儿族的大罪……
要知他十余年前,被选为孝宗的贴身侍卫,曾数度奉旨抄斩犯人的家族,少者数十,多者数百,不分男女老幼,尽皆刀刀诛绝,内中又大都是封疆大史,内阁要员,位居极品之人,那抄斩家族时的诸般惨像,一一在他眼前展现,儿哭女啼,惨不忍睹他正在想得入神,突觉双手一紧,回头望去,只见一柄寒光间闪的刀锋,抵在他背心之上,三个锦衣卫士,分站他两侧身后,双手亦被人左右拉住。
那用刀抵在他背心之人,年龄较大,望了望两具横卧尸体,冷笑一声,道:“这两个人,可是你杀的吗?”
赵海萍道:“我只不过随手一挥,哪知竟把两人打死了?”
那人看他长发飘垂,乱发遮面,身上又无兵刃,分明是个疯顾之人,哪里肯信他之言,一皱眉头,怒道:“就凭你这样三分下像人,七分倒像鬼的样子,也敢大言不惭,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赵海萍道:“我怎么不知道,这是皇宫内苑……”
那人接道:“这皇宫内苑,也是你来的吗?”
赵海萍道:“我要见皇帝,不到这里来,到哪里去找?”
那人冷嗤一声,道:“你胡诌些什么?”
手一加劲,刀尖直向他背心刺去,这时赵海萍的玄门一元罡气,已练有基础,虽然毫无防备,但这至高的内家气功,自含着一种抵御攻击反弹之能。那大汉看赵海萍疯疯癫癫,想一刀把他刺死算了,那知双手微一用力,忽觉对方被刺之处一软,直似刺入一团棉花,刚觉不妙,一股反弹潜力,已自击出,只感两手一麻,单刀脱手飞出到一丈开外。
那个分握赵海萍双腕的锦衣卫士,亦觉着他被握手腕,忽然一热,如触在火烧的红铁之上,不觉双双松手,退了两步。
赵海萍哈哈一笑,双袖一拂,左右两个锦衣卫士,被他随袖佛出的内力,震倒地上,身后那年龄较大之人,看他一举手间,就有这等威力,早已心寒胆裂,转身一跃,狂奔而去。
他奔了几步,不闻有人追赶,停住步回头一看,哪里还有赵海萍的影儿。
原来赵海萍在他奔逃之时,也同时向前跑去,因他心中记着杀人之事,感觉十分不安,只望早些逃出皇宫,骑鹤南归,哪知心中一慌,未再留心辨认去路,翻越过几座屋宇,迷了方向。
这时,天上星辰,忽又被一片乌云遮去,仰脸望天,只见一片漆黑,亦无法从星斗位置上辨出方向,只得运足眼神,四周张望,想自昔年的忘记之中,看出停身之处,以便觅出宫之路。
他这十年来依《归元秘笈》所载的玄门吐纳之术,修习一元罡气,内功进境极大,虽是在暗夜之中,目光仍可达及数丈外微细之物,但见重重楼阁,尽隐在茂林修竹之中,却是自己从未到过之处。
要知皇宫内苑,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深远辽阔,赵海萍昔年虽得选为明孝宗贴身侍卫,出入深宫,但他足迹所及之处,只不过十之三四而已……”
静夜中,突然响起了一声铜钟,钟声并不大,但余音悠长,历久不绝。
紧接着四外响起一种细微竹哨之声,屋面上,火光忽现忽隐赵海萍忽然想起这正是锦衣卫队,在夜间对付强敌的布置工作,只要让他们布置就绪,再想闯出他们箭纲拦截,势非要大开杀戒不可。
他心念一转,暗道:前面茂林修竹想必是宠嫔妃的居住之所,我不如转向来路,趁他们尚未布置完成之时,冲出深宫,乘鹤一走了之。
他心念未息,突闻身后不远处,一个低沉的声音,说道:“再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