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生飞燕惊龙
,径奔昆仑山去。
陶玉纵马西进,兼程急赶。这一段僻处边睡的荒芜旅程,本极艰辛难走。但那赤云追风驹走起来,仍是快速若飞。
陶玉虽然久走江湖,但多在江南一带,这次远行西域,只觉景物和江南大不相同,放眼尽都是无际沙漠,如非有着极好武功的人,别说那沙漠中还有风沙卷人之险,单就荒凉景象已非单人所敢涉足了。
那赤云追风驹虽然是初走大漠,速度仍是惊人,只不过三天工夫,已横越柴达木盆地,进入了新疆境内。
这天中午,陶玉已到了霍克甘镇。他在镇上休息了一夜,购足干粮,灌满水囊,第二天一早就动身赶路,这时,他不只是想寻昆仑三子报仇,而且还想早日见到霞琳。沈姑娘娇柔温顺的性格,如万缕绵绵情丝,缠紧了陶玉的心,她这几日中不停忖思,越想越觉霞琳比师妹可爱。
一日紧赶,到太阳快落时候,已到了昆仑山下,抬头望去,但见奇峰拔地,排嶂入云,重重叠叠,高接天际。陶玉想道:人说游过昆仑不见山,当真非欺人之谈,这座名山,果然雄伟无比,当下纵马登山,爬上了一座高峰,流目四顾,只见前面一峰比一峰高,一山比一山奇,不禁心中发起愁来。
他虽知昆仑三子住在金顶峰三清宫中,但却不知金顶峰在山中何处,如果盲目寻找,就是找上一年半载也是不易寻得,想到为难之处,不觉又恨起杨梦寰来,恨他在相处一段时日中,竟未把金顶峰在昆仑山什么地方告诉过他。
夕阳照着林立蜂巅冰雪,幻化出彩丽无比的景色,可惜这美好的时刻太短促了,瞬息间日沉山下,暮色苍茫,千百奇峰,逐渐都隐入了夜色之中。
陶玉低头看去,只见自己停身的峰下,是一个千丈断涧,阵阵阴寒,由洞底直冒上来,心中一动,暗暗想道:这等荒寒山区,也难寻得睡觉之所,何不借此机会,练习那太阴气功,也强似露宿一宵。心念一动,回身轻向马背拍了一掌,灵马低嘶一声转身向峰下奔去,陶玉却凝神提气,游下断涧。
这深涧中,终年难见日光,是以特别阴寒。陶玉入涧后,亦觉那阴寒之气逼人难耐,赶忙调息真气,盘膝而坐,依觉愚所授口诀心法,开始练习起来,把涧中那阴寒之气,缓缓吸入腹中,用本身真气,把它逼入经脉,再由身体毛孔中慢慢散发出来,这是太阴气功初步的奠基功夫,先使练习人本身不畏阴寒浸袭,并能把阴寒之气,控制于体内任何一处,只待初基奠定,然后再真的吸收外界阴寒,以内功控制体内,对敌时再以本身真气逼出阴寒,击伤敌人。不过练习这门功夫必需要依一定的心法,才能有成,因为那阴寒之气要透过本身经脉要穴,一个不好,就会凝结成伤。
陶玉初习此学,甚是担心,依照口诀心法,丝毫不敢马虎。连吸几口寒气后,渐觉身上冷了起来,赶紧停下,行功调息,待身上寒冷消失,又复重行练习。
不过练习数次,天色已是大亮,他心中思念霞琳,跃起爬上峰顶,捏唇作啸,招来灵马,飞上马背,又向深山中寻去。
幻想时代扫描制作:gameforever/homeworld/hx/index。htm
第十五回 不速之客
太阳爬上山巅,金色的光芒照射着重叠的山峰,一层层连绵不绝,是那样深长无涯。
陶玉纵骑在绝峰立壁之上,脑际飘浮着霞琳妖美的情影。这情影给了他无穷的渴望,鼓舞他盲目觅寻在万山千峰之中。
不知翻越了多少峰巅,越渡过多少深壑,太阳又逐渐向西天沉下,一抹晚霞返照,天色又快近黄昏了。
这时,陶玉正纵马缓行在一片松林旁侧的小径上,忽见右侧林角处,晚霞中闪起一片白光,陶玉久历江湖,一望即知有人在练剑,当下精神一振,翻身跃下马背,施展轻功,向右边林角奔去。
绕过林角,隐身望去,果然见一个三旬左右的大汉,和一个妙龄道姑,各执一把长剑在对手过招。
陶玉默查两人剑法,只见那大汉快中带稳,功力要比那道姑深厚得多,如是真的动手,那道姑恐怕早就败在那大汉剑下了。
突然间,那道姑施出绝招,宝剑左刺右点,刷、刷,刷,疾攻三招。
那大汉却不慌不忙,长剑舞起一圈银虹,把道姑三剑快攻封解开去,反手一剑,把道姑逼退一步,收剑笑道:“你的剑招,功力都已有很大进步,只要再下二年工夫,当可有极高成就,几位同门师妹,都无法和你抗衡。”
那道姑笑道:“我再练习两年时间,又有甚么用呢?这两年时间中你还不是一样的增长功力,算来算去,我这辈子是打不过你了!”
那大汉道:“你如不肯下工夫,不要两年时间,眼下就要有人超越你的前面了。你追随三师叔时间最长,也是她老人家最器重的弟子,但近两月来,似乎已有人更获得三师叔的宠爱了。本来都是同门师兄妹,不应有所猜忌才对,但我这两天中听得消息说,师怕、师父和师叔三位老人家,在丹室中曾作密谈,决定每人选出一个门下弟子,传授追魂十二剑招,要知那追魂十二剑,才真正是本门中绝学,听说大师伯门下只有一个弟子,而且已得了那追魂十二剑的绝学;你如不用心力争上进,只怕难以入选三师叔衣钵弟子,无法学得那追魂十二剑了。”
言下,一声长叹,神态间,对那道姑能否人选师父衣钵弟子,甚为关心。
那道姑虽然穿着一件肥大的道袍,但仍难以掩盖她那娇美气质,嫣然一笑,答道:
“掌门师伯亲传弟子虽然有九位之多,但能入选衣钵弟子,自非大师兄莫属了,你是掌门座下大弟子,也是我们昆仑派下一代首座师兄,论成就,十多位师兄妹也无人能赶得上你……”
那大汉听道姑尽是颂赞自己之词,不觉脸上一热,摇摇头,道:“你说了半天,但却没有一句说到我肺腑之中……”
道姑摇摇手,截住了大汉话把儿,接道:“我知道,你完全是担心我不能入选师父衣钵弟子,对吗?”
那大汉点点头。
道姑微微一笑,接道:“但我自己却丝毫未有入选心意。你所指夺我宠爱的人,定是指沈师妹而言了,要知道她是个纯洁无邪,毫无心机的善良孩子,师父宠爱她倒是不错,但却非她投好师父之欢,而受宠爱,师父对她,可说是一见就爱,别说师父,就是我也是非常爱她,她是人间至情至性至美至善的天使,谁和她接近了,都会爱她。”
那大汉还剑入鞘,沉默半晌,才抬头问道:“我常听三师叔和师父谈起大师伯门下弟子,是一位武林中极难遇得的天赋奇才,心中早即渴望一见,但他却迟迟不回昆仑山来。”
那道姑叹息一声,答道:“大师伯门下弟子,的确是聪慧绝伦,才气纵横,外表又温文尔雅,潇洒……”
话到这儿,那大汉嗤地一笑,接道:“你倒是对他非常留心。”
道姑亦觉自己说溜了嘴,脸一红,嗔道:“你不要瞎说乱猜,当心我去告诉师父。”
大汉微微一笑,转变话题,道:“三师叔新收的弟子,我只见过两次,而且每次她都和三师叔走在一起,虽是见过两次,但却未曾看过一眼。”
道姑扬了扬柳眉儿,笑道:“不看也罢,看了你就忘不了啦!”说罢转身向前跑去。
那大汉拔步追赶,两人施出轻功,愈跑愈快。
陶玉隐在暗处,把两人问答之言听得甚是清楚,知他们都是昆仑派门下弟子,心下极是高兴,随在两人身后,向前跑去。
天色逐渐黑了下来,山势景物都被夜暗笼罩。陶玉怕追失两人,只得加快脚步,缩短和两人相隔距离。
那大汉和道姑久居此处,地势山态,均甚熟悉,夜暗中仍是放腿急奔。
陶玉追在两人身后,翻越过几道山岭,眼前境界突然一变。
只见四面绵连山势,环抱着三座并立的山峰,中间一座特别突出,陶玉极尽目力,才看出峰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庙宇,心中暗想,这座庙宇可能就是传言中的三清宫,这座山想必是金顶峰了。
就在他略一付思间,那大汉和道姑已消失了行踪。
陶玉转身逸尘著飞,到达中间峰下一看,原来峰下长着一片松林,想两人必是进了林中。
当下不再犹豫,沿着一道小径,向林中走。这片松林,横深也不过十丈左右,陶玉走了一刻工夫,仍然还在林中。
他本是极端聪明的人,走一阵不见出林,立时觉出不对。细心查看小径,果然是七折八转,弯来弯去,知道这片松林中早已布置了五行生克阵图,如果盲目乱闯,就是走上一夜,恐怕也难得出去。略一沉思,纵身而起,足踏林梢,向前飞行。
这片松林中布置的路径,只是普通的五行变化,陶玉纵上林梢后,林中五行变化作用顿失,被他从林梢上飞渡而过。
越过松林,出现一道通上山峰的小径。陶玉心细胆大,看小径盘绕而上,走起来耽误时间不说,恐怕还有埋伏,乃提一口丹田真气,从那峭壁间攀登而上。
这座山峰,大约四五百丈高低,陶玉攀跃峭壁间,只停下换了两三口气,已然登上峰顶。
借着繁星微光看去,只见数丈外矗立着一座庙宇,房屋绵连,殿脊重重,不下数百间。陶玉心中暗道:这样大的规模,里面道士定然不少。
正待飞身跃人,突见左侧数丈外人影一闪,直向庙中扑去,身法快速绝伦,眨眼间消失不见。
陶玉吃了一惊,暗道:这人身法,比我高出很多,除非是昆仑三子之一,料他们门下弟子也难有这等功力。但如是昆仑三子,何不堂堂正正从大门进去、这等越房翻屋做甚?难道我陶玉今夜碰上了同路之人不成?
心中转了几转,已料定所见人影决非昆仑三子,如不是昆仑派的仇人,深夜前来窥探,定是武林高人造访。
这一来。增加了陶玉几分戒心,当下一挫腰施出“蜻蜓三点水”身法,一连三个飞纵,已到庙外,纵身跃上围墙。
围墙里面,是一座三亩地大小的院子,院中绿篁矮松。经人工修剪得十分齐整,一道用白色碎石铺成的甬道,由修竹矮松中穿过,二门前面是九层石级,左右两边都是密连房间,两扇红门大开着,似是毫无一点防备的样子。
陶玉双臂一抖,纵上屋面,伏在房脊后,向里面探看。
二进院里种的是花树,数百盆盛开的菊花,散发出阵阵芳香。院子尽处耸立着一座大殿,殿门外分挂着两盏垂苏宫灯,殿里面高烧四只儿壁粗细的红烛,火光熊熊,照得十分明亮。供案上玉鼎中香烟袅袅,供奉的神像,却被那紧闭的黄缎神幔遮住。
陶玉从屋面绕到大殿后边。大殿后又是一片绵连的房屋,遥见这重殿内烛火辉煌,规模似乎比第一重殿更大。
陶玉绕屋蛇行,单走暗处,又到了第二重大殿后面。再往后看,景物已大不相同,二重大殿后,却是一片风景秀丽的庭院,假山花树,小溪瀑瀑,房舍疏落,都依着山势筑成。
陶玉从观门闯过二重大殿,直入后园,连一个当值的弟子也未看见,这样一座宏大的道观,静荡荡的,好像无人居住一般,这就使他更觉着高深莫测。
蓦地里,一声清叱自假山后面传出,接着两条人影一先一后飞出来,陶玉看那两人身法均甚快捷,赶忙隐入暗处,他不过刚把身子藏好,两条人影已电奔而到。
同时一阵窗门声响,眨眼间涌现出十四个道人。
这时,前面那奔逃之人,已到陶玉三四丈处,四个道装仗剑的人,列队截住了那人去路。
那人全身黑衣黑纱蒙面,身体娇小,灵快无比。四个道人一字横排,同时出剑拦击,陶玉隐身观战,看四个道人剑招郡很迅快,只见银芒闪动,一齐攻到。
哪知黑衣人出手更是奇快无伦,娇叱声中,一道白光自手中飞出,只闻骼骼几声交鸣,四柄剑全吃他一招挡开,而且还把首冲道人的长剑震飞出手,四个道人也被他逼退了两步。
但这一挡之势,那紧追之人,已到身后,宝剑疾出,指向那黑衣人的背心。
黑衣人反手一招,封开长剑,手中兵刃左扫右打,瞬息间连攻三招。
陶玉细看那黑衣人手中兵刃。是一枝两尺左右的玉萧,这时他突然想起来江湖上传言的女魔玉萧仙子来。
当前黑衣人除了手中兵刃是玉萧外,而且身体亦很娇小,望即知是个女人。
和玉萧仙子动手的,是个中年道姑,羽衣星冠,面貌姣好,手中宝剑迅若游龙,并不在黑衣人之下,两人转眼已对拆了十四五招。
突然那道姑急攻两剑,跃出了圈子,横剑喝道:“你是不是玉萧仙子?”
黑衣人格格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