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生飞燕惊龙
黄志英仰天大笑,道:“这一生我已经够了,你快些走吧!”
童淑贞看他右肩伤处,又被鲜血浸出,无限温柔的倚偎怀中,带着满脸泪痕,笑道:
“大师兄,你再让我替你包札一下伤势,好吗?”
黄志英点点头,嘴角间微现出满足的笑意,两道眼神凝视着童淑贞,只见她美丽的脸上,流露出无限的温柔,无限的凄苦,又撕下身上的一块道袍,很细心地替他包扎好右肩。
黄志英轻轻叹息一声,道:“师妹,我虽然不常在江湖上走动,但却常听师父谈起江湖上的风险,你自己要多保重了,什么事都要小心谨慎。”
童淑贞眼中泪水,如同断线珍珠般,滚下粉腮,轻咬着樱唇,答道:“我都记下了。”
黄志英抬望着东方天际,道:“天已快大亮了,你走吧!把你身上的道袍脱去,免得引人注意。”说罢头也不回,向前走去。
童淑贞呆呆地站着,直待黄志英转过一个山脚不见,她才转身上路。
她茫然地奔行在崎岖的山道上,万千心事,纷至沓来,回想着悲枪坎坷的孤苦身世,和眼下四顾茫茫的飘零际遇,不禁肠转百折,心伤十回……”
世界虽这样广大,但她却感到存身无处。
第二十回 畸形恋情
且说黄志英转过了一个山脚后,隐住身子,回头探望,只见童淑贞缓缓转身而去,一个凄凉的背影,逐渐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
他虽然想尽了方法,劝童淑贞走,但她真的走了,他却又感到怅惘若失,呆在那儿半晌工夫,才清醒过来,急奔三清宫而去。
他刚到观外,瞥见人影闪动,四个背剑道人,冲出观门。
那些道人看到了黄志英后,立即一齐合掌躬身道:“大师兄回来的正好,我们正要出去找你。”
黄志英心头一跳,道:“师父呢?”
最左侧的一个道人,答道:“师父现在后殿,等待大师兄回话。”
黄志英啊了一声,急步向观中奔去。
穿过了几层殿院,到了后殿,那四个道人,也鱼贯随在他身后入殿。
这是一座雄伟的建筑,雕梁画栋,朱瓦粉墙,八只儿臂粗细的巨烛,只照得全殿通明。
只见玉灵子穿着一袭青色宽大的道袍,坐在大殿中间,身后站着两个眉目清秀,年约十四岁的道童,四个道装男子守护两侧,靠右边一张松木椅子上,坐着三师叔慧真子。
黄志英急抢两步,拜伏地上,道:“弟子黄志英,叩见师父。”
玉灵子转脸望了慧真子一眼,问道:“你童师妹哪里去了?”
黄志英吓得打了一个冷颤,道:“童师妹替弟子包扎好创伤后,就和弟子分手不知哪里去了?”
玉灵子微微一笑,道:“你胆子很大,我问你,我们昆仑派欺师灭祖的罪名,应该受什么条律制裁?”
黄志英惊出一身冷汗,答道:“欺师灭祖,在我们派规条律之中,应处死罪。”
玉灵子蓦然一变脸色,双目中神光闪动,冷冷问道:“你身为首座弟子,应知本门戒律森严,老实讲,你童师妹那里去了?”
黄志英道:“弟子……弟子实在不知她去向何处?”
玉灵子素知他不说谎言,一时间倒无话可说,沉思一阵,又问道:“你当真不知道吗?”
黄志英道:“弟子当真不知。”
慧真子接口道:“二师兄也不要一味追问英儿,逆徒既敢把人私自隐藏长春谷内石室,必已早有预谋,只可惜我对她十余年教养心血,完全白费了……”言下无限凄然。
玉灵子叹息一声,道:“以贞儿生性,和她平日做人做事观察,这件事殊出入意料之外,你也不必为此自责,眼下尚有很多疑窦,待查清楚后,再作处置。”
慧真子霍然起身,道:“掌门师兄所作各种论断,和我的推想相同,目前只差把叛徒捉到,按派规明正典刑,我料她在这一个时辰之内,决走不出去,我这就动身追她回来。”
玉灵子道:“只是不知她去的方向,追回恐非容易!”
慧真子道:“叛徒罪证既确,就是踏遍天涯,我也得把她斩死剑下!”
玉灵子起身离座,回头吩咐身后两个道童,说:“把你大师兄暂押人观后石牢之内,未得我令谕,不准他擅离一步。”
两个道童答应一声,押着黄志英离了大殿。
慧真子道:“他右肩伤势不轻,你得先替他敷了药,再送押石牢不迟。”
玉灵子道:“他松。鹤二个师弟,自会给他疗伤,用不着我们费心,我们先一道追擒叛徒。”
慧真子道:“大师兄行踪尚未探出,又出这个麻烦,那陶玉武功不弱,当心他来三清宫中取闹,二师兄不宜离开,追擒贞儿,我一人力量足够了。”
玉灵子叹道:“小兄无德,致使历代祖师蒙羞,但事情既已出来,急也不在一时,眼下两件大事,追查大师兄的行踪,似较重要,我和你分头追赶贞儿,定以百里为限,不管追到与否,均应返回观中,待寻到大师兄后,我们再仗剑江湖,追访叛徒下落。”
慧真子点点头,当先出了大殿,玉灵子又吩咐四个站侯两侧的弟子几句,才追出来。
两人出了三清宫,天色已经大亮,慧真子向东南追去,玉灵子向东北追赶,这两条路都是童淑贞最可能走的路。
再说童淑贞迷迷糊糊地奔行了一阵,神志逐渐清醒,她生性本极聪明,神志复常后,开始考虑眼前处境:昆仑派门规森严,对门下赏罚素来一视同仁,自己虽受师父宠爱,也难逃门规制裁,此次所犯大错,又是派中极大极重条律,势将伤透了恩师之心,如被迫上,必被押回三清宫正典行刑,……她忖思良久,觉得只有逃亡一途可循。
转念又想到深重师恩,不禁又犹豫起来。
突然,她脑际浮现出陶玉的影子,那俊俏的形貌,迷人的微笑和那冷漠神情……紧接着一个念头,袭上心来,暗自忖道:我既已失身于他,总应该再见他一面,就是要死,也该横剑自绝在他的面前……
一想起金环二郎,她立时定了主意,脱去道袍,佩好主剑,认定出山方向,横穿峰岭而过,她走的尽都是重山峻岭,避开了出山之路,沿途九百里不见人烟,她走的又是慌慌张张,未带上一点食用之物,只有用松子。泉水以解饥渴。
她经过数日兼程奔波,进入了青海境内,她身上未带一点银钱,无法投宿客栈,只沿用老法,打些野味,作成干粮,晚上宿在古庙之中。
这天到了四川崇宁县城,突然觉着一阵头晕,连打了几个冷颤后,身体发起高热,只觉眼花镣乱,头重脚轻,忽冷忽热,难过至极。
这时,她不得不投宿在客栈中了。
她想住店休息一夜,服点药物就可痊愈,那知她半月的露宿奔波,心神樵淬,病魔早已乘虚而入,只因她一身武功,发作极谩,待她投宿到客栈之后,病势急转直下,全身寒热交迫,人已经支持不住。
那店小二看她衣着褴楼,又生重病,不禁心里打起鼓来,暗暗想道:看她病势,似乎很重,如果有什么好歹不但要赔上几天饭钱。房钱,还得打上一场不大不小的官司。
从来干店小二这一行的,大都是势利眼,看童淑贞那份落魄的样子,心里有三分轻视,放下手中茶水,正想上前设法把她赶出店去,突然目光触到童淑贞身侧的宝剑上。
这就把店小二吓得怔了一怔,暗想道:这个年青女子,穷得连衣服穿都没有,却带着一支宝剑,看来决不是什么好人!
他心里正在转着念头,童淑贞突然转过身来,叫道:“店家,店家,给我一杯水喝喝好吗?我口渴死了!”
声如燕语茸鸣,清脆动听已极,店小二眼睛一亮,两道眼神盯在童淑贞脸上,再也移不开去。
只见童淑贞忽地睁开了眼睛,叫道:“我要喝水,你听到没有?”
抬头看到童淑贞满脸嗔怒,吓得他下面的话说不出口。
喝过茶后,精神稍觉好转,又勉强支持着走回到床上躺下,沉睡过去。
这一睡,直睡到第二天中午时分,醒来时,见床侧站着一个年约五旬的老者。
那老人面很慈善,望着她笑道:“姑娘,你就是一个人吗?”
童淑贞点点头,凄婉一笑。
那老人叹息一声,道:“你病的很重,我已经叫人去请先生来给你看病了。”
童淑贞道:“我没有钱,身上也没有值钱的东西,只有我枕边那支防身用的宝剑,还能值几两银子,就请老伯伯代我卖了,开付医药费吧!”
那老人摇摇头,笑道:“出门人一时不方便,是常有的事,你只管安心养病吧!医药费我老汉还负担得起。”
童淑贞听得异常感动,道:“我们素不相识,老伯伯纵愿相助,但难女如何能受?”
那老人尚未及答话,店小二已带着医生进来。
他详细地查看了童淑贞的病情后,晃晃脑袋说道:“病势不轻,风寒已浸内腑,开剂药试试看,能不能见效,却很难说!”
说完话,取过笔,开了一张药革,转头就走。
童淑贞看那医生神态冷漠,全无一点悲天悯人心肠,不禁心头有气,说道:“老伯伯,把他药单退给他,我不要吃他开的药啦。”
那老人微微一笑,道:“姑娘,这不是呕气的事,那先生是我们崇宁城第一名医,一向看病,就是这个样子,但他开的药单却是神效异常。”
童淑贞正待答话,突听一个尖脆的声音叫道:“我的马要得加二升黄豆喂,酒饭愈快愈好,我吃过饭,还有要紧的事办。”
声音异常熟悉,入耳惊心。
她猛提一口真气,一跃下榻,两三步已抢到门口,倚门望去,果见陶玉身穿黄色及膝大褂,手牵赤云追风驹,正在和店小二说话。
童淑贞不知是惊是喜,呆在门口,说不出一句话来。
陶玉转脸见到了童淑贞后,微微一怔,把马缰交给店小二,对着她走来。
这一瞬间,她心中汹涌出万千感慨,似乎有几百句话要一齐出回,但却不知先说哪一句才好,心情过分紧张激动,激发她生命的潜力,支持住了她沉重的病体,眼睛中也闪烁起因病困而消失的神光,凝注在金环二郎脸上。
陶玉恢复了镇静轻松的神态,望着她道:“怎么,你一个人来的?是不是被你师父逐下山的?”
说得不徐不疾,毫无一点怜惜。惶急之情。
守字句句,都化成锋利的剑,刺在童淑贞的心上,她无法控刷满腔悲忿,扬手一掌,劈向陶玉脸打去。
金环二郎左手一翻,轻轻扣住了她的脉门,笑道:“什么话好好说不成?怎么见面就动手动脚……”
突然觉着她玉腕烫手,接着又道:“怎么?你有病了?”
童淑贞气得冷笑一声,道:“我死了也不要你管……”
只觉一阵感伤,涌上心头,支持她的精神登时一松,一语未大,人便向地上栽去。
陶玉随手一把,抱起她的娇躯,向房中走去。
那老人捡起药单,走到陶玉身侧,道:“这位姑娘病得不轻……”
陶玉陡然转过脸,冷冷接道:“病得不轻怎么样?用不着你多管闲事!”
那老者只听得呆了一呆,道:“老汉见她一人投宿敝栈,病势又那样沉重,年轻轻的女孩子,实在够可怜的,所以特为她请先生看病,这张药单就是……”
陶玉伸手接过药单子,笑道:“老掌柜你心很好啊?嘿嘿——我看你是怕打入命官司吧!”
那老人连受陶玉讥讽,不禁有点冒火,放下药单,转身向外走去。
走就走了算啦,干不该,万不该,不该出了房门后骂了陶玉两句。
他骂的声音虽小,但陶玉内功精湛,耳目异常灵敏,一字一句,都听得十分清楚,只听他一声格格大笑,双肩晃动,穿门而出,笑声未落,已到了那老人背后,举手搭在那老人肩上,问道:“老掌柜,你贵姓,这客栈可是你老人家开的吗?”
那老人只觉一股寒意,由肩头散入全身,不自主地打了个冷颤,转脸答道:“老汉姓同,这小栈正是老汉所开。”
陶玉取下搭在他肩上的手,笑道:“那位姑娘是我师妹,多蒙掌柜关照,我心中感激得很。”
那老者见他陡然间变得和颜悦色,不禁微微一证道:“出门人都难免遇上什么困苦事,这也用不着说感激的话!”
他心仍耿耿干陶玉适才讥讽之言,毫无愉悦之色。
陶玉冷笑一声,道:“这药单是什么人开的?”
那老人冷冷答道:“是我们崇宁城中第一名医和老汉同宗的周一帖。”
陶玉笑道:“周一帖这名字口气不小,定是妙手回春,药到病除的了?”
老者怒道:“你?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