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粉干戈
王元度却慎而重之地调息运功,然后肃然起身,举步走入邻室。
乡老伯作个手势,叫他把门关上,然后说道:“你先把剑诀诵给我听。”
王元度知道他是管中流的师父宣翔,武功深不可测,自然不须偷学别派的剑法,三十六招口诀一一念出。
他背诵到第十八招之时,老人家竟然也跟着念诵,虽然词句中的用字或有不同,可是意思却毫无错谬,王元度甚是惊讶,念到第三十五招时,故意停口,但乡老伯畅快的把最后一招念出,毫无差错。
王元度至此佩服得五体投地,屈屈下跪,恭容遣:“老前辈当真是一代宗师,晚辈只有钦佩而已。”
乡老伯哂道:“你师父若是在此眼见耳闻,定然十分不满你这卑恭态度。”
王元度剑眉斜轩,凛然道:“晚辈实是心折于前辈博大精深的武功,并没有谄媚之意,晚辈自问算得上是个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之士,只不知前辈信也不信?”
老人没有做声,王元度又道:“家师曾吩咐晚辈言道,天下间尽多奇才异能之士,而武功之道有如汪洋大海,难达涯际,若是有高人指点你武功之时,须得诚心正意,一如对待师父一般的恭敬,这便是晚辈何以如此谦恭拜领教益之故,只不知前辈信也不信?”
老人仍没有回答他的反问,只摆摆手教他起身,仰首沉吟片刻,说道:“这三十六招少阳剑法开阖吞吐之际,大来大往,颇合你天赋性情。可惜的是这一路剑法必须有极深厚的内功为基础才能尽量发挥威力。若是到了那种地步,也算得上是当世一流剑客了。”
他话声缭绕中,王元度脑海中泛起那一次与灰鹤荀通恶斗的情景,记得初时他便因功力未足而不敢施展这一路剑法,但后来迫于无奈,才肯施展,终于仗着坚毅不屈的意志斗完百招之数,当时便隐隐觉出倘若具有足够的功力的话,这一路剑法几乎有无坚不摧之势。
如今时隔个把月,他经过义父云丘老人的磨练与服用过蜂露,功力倍增。此刻施展这少阳剑法之时自然更见威力,可是他仍然感到以目下的功力的确还未能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
他不禁连连颔首,乡老伯又道:“你若想在武林中成为一流高手,我告诉你一个不二法门,那就是培养你的浩然正气,运化在武功之内,若能做到这一步,必将成为天下间一流高手中的高手。”
王元度若有所悟,面上散发出朗焕的光采。乡老伯又道:“但那是以后的事,眼下我先指出你剑法上的几处破绽,你只要把这些破绽补救过来,就等于功夫精进了一层。”
这道理很简单,假使放对拼斗之时,敌人无法找到破绽,便等于不能击败自己。
不一会,王元度步出房门,面上仍然遗留得有恭敬悦服的神情,他指一指柳昭,柳昭赶快进去。
不久柳昭出来,却是一派深思冥索的样子。王元度晓得他心中正在研思那乡老伯指出来的破绽,当下便命鲁又猛走进去。
鲁又猛一会儿就出来,竖起大拇指,说道:“要得,要得,咱算是服气啦,咱说天下间再没有可以跟乡老伯较量的高手了。”
这回轮到吕杰进去,乡老伯一问他的出身来历,便道:“武当派声望昭隆,开山祖师张三丰真人遗留下不少奇功绝艺,只要精通其一,就可以卓然成为一代名家,可惜人才难得,百余年以来,竟没有几个人能够有此成就。我老人家到过武当二次,一明一暗,都颇有所睹。我瞧全观数百道人之中,要以一个姓许道号无量的道人最是杰出,气度也与别人不同。”
吕杰吃一惊,道:“您老所提的那位就是当今敝派掌门真人,是晚辈的师伯。”
乡老伯道:“昔年我见到他之时,还是四旬不到的中年道人,想不到二十年之后想起了他,他已经脱颖而出,成为武当派掌门人了。”
吕杰不敢动问昔年此老上山时的经过,生恐其中有过怨隙,处境便十分尴尬,再说那王元度等人都显示出大有所获的样子,因此他可不舍得放过这个机会。
乡老怕只问过他练的是哪一套剑法,便随口说出五处破绽,着他寻思出补救手法。吕杰心悦诚服的退了出去,换上少林束大名进房。
他报上姓名来历之后,乡老伯眼中闪出回忆的光芒,说道:“二十年前我老人家先后去少林寺三次,除了第一次之外,第二第三两次都得到少林寺隆重款待,而天下间恐怕也只有少林寺大雄长老的武功成就能够使我刮目相看了。”
束大名眼中射出讶骇的光芒,嗫嚅着想说什么话而又没有说出来。
乡老伯道:“大雄长老当时年纪比我还大许多,已经不管寺中之事,但你是少林弟子,自然听说过他无疑。只不知他现下可还健在人世?”
束大名躬身应适:“大雄老祖师已于七年前圆寂,您老……难道就是敝派暗中传说的那位隐名异人么?”
乡老伯很感兴趣地瞧着他,道:“你且告诉我少林的传说怎生样子?”
束大名道:“这次晚辈离家之时,家父告诫晚辈许多话,最后把这项秘闻说出来,以证明人上有人的道理非假。”
他略略停歇一下,又道:“家师说少林寺千载以来历代高僧都穷毕生之力,苦修敝寺七十二种绝艺,但还没有一位能练成三十种以上的。大雄老祖师自从三十岁开始,就已经是敝寺第一高手,到他老人家七十岁之时,竟练成了三十二绝艺。而在那时候,有一位六旬左右的隐名异人走入敝寺,连败敝寺达摩院藏经阁等数位长老。其时大雄老祖师早就不管寺务,专心练功。闻得这个消息,便把那位异人请入静室。据说他们只是在口头上较量武功,三昼夜之后,那异人才扬长而去。事后大雄老祖师也没说谁胜谁败。过了一年,那位隐名异人又莅临敝寺,由大雄老祖师陪他参观全寺各处,极表敬重。这一次好像没有较量武功。第三次也大同小异,但这回自那异人走了之后,老祖师却告诉方丈大师等高僧说,他这一生别想再压倒那位异人。这一桩秘闻即使在敝寺内也没有多少人知道。”
乡老伯深深叹一口气,道:“大雄长老真了不起,第一次我是输了,第二次我们在参观全寺之时,从行走的动作和节奏中暗暗较量最上乘的武功,不分轩轾。但第三次我隔了四年再去,大雄长老已不肯与我较量,你可知道是什么缘故。”
束大名茫然道:“晚辈一点也猜想不出。”
乡老伯深思地缓缓道:“因为我第三次再去时,气势比前两次都要凌厉。大雄长老眼力高明之极,便不肯跟我较量,一则我有必胜的信心,如若在暗斗上分不出高下,势必要变成明争,出手一拼。二则他其时性情已极是恬淡冲虚,能够用宽容忍让之道对付我的凌厉气势。”
他停顿一下,才下结论道:“其实这一次我还是输了机先,因为他用这等胸怀应敌之法,大出我意料之外,所以我终于退让了。”
束大名虽然仍旧感到迷糊,不过,眼前此人竟是大雄祖师自认无法克制的强敌,这使他泛起万分崇敬之心。
他全心全意的牢记乡老伯指出棍法的破绽之后,拜谢退出,换了胡元进来。
不久,胡元也离开第二号房,剩下老人独自在室中。无情刀管中流眼见这些少年英侠个个喜气洋洋地冥思寻想,心中不禁充满了落寞之感,觉得自己在此处仍是局外的人,此生此世休想再投入这种争斗之中了。
阿闪在房中走来走去,最后停步在管中流面前,问道:“你可觉得痛苦?”管中流愣一下,才点点头。她又道:“这样你就晓得我的心情了。”她突然伸手拉他起身,道:“多无聊啊,我们进去瞧瞧那老头子。”
管中流真有点怕她,自己也不知是什么缘故,也许由于她是个美貌而又不拘礼节的女子。他求助地向柳儿望去,只见她含笑挤眼,管中流只好放弃求她救援之念。
他们走入房内,阿闪便道:“老头子,你怎知我一定打得着王元度或这个姓管的耳光?”
乡老伯本来面色十分阴沉可怕,但突然变得高兴起来。管中流心中一动,隐隐觉得他这种变化得如此剧烈的表情十分熟悉。
乡老伯道:“我没有把他包括在内。”他指一指管中流,又道:“我记得你说过要压倒武林英雄,所以选择夺标者下手,对不对?那么管中流是上届的第一名,你为何不向他下手?”
阿闪道:“我等候着这一届的第一名。”
乡老伯道:“这话没道理,上一届的人已不能参加这一届,因此他是代表五年前的年轻好手,本届又是另一批人。”阿闪道:“有理,那么我先给他两个耳光。”
她一晃身,不知如何已到了管中流身前,迫得极近,以致管中流可以嗅到她的气味。她一举手间就连括了管中流两个耳光,动作之快,宛如闪电。
管中流虽是练就了一身上乘武功,可是这异装女子速度之快,使他感到无从闪避,因此当她出手之时,索性不动。
阿闪忽然退开数尺,冷哂道:“他的武功太不济啦!”
乡老伯若有所思地凝望着他们,而此时管中流眼中忽然流露出被侮辱的痛苦,神态间已失去那股轩昂。老人瞧在眼中,但觉这个自己传以武功的徒弟的表情深深打动了自己冷硬的心弦。他起身向隔邻第三号房间走去,一面道:“管中流,跟我来。”管中流踌躇不决,阿闪美丽的面庞上泛起笑意,道:“啊呀,难道老头子你有本事,教他立刻能躲过我的出手不成?”
乡老伯道:“我们走着瞧。”又叫道:“管中流,过来,我老人家有话问你。”
管中流终于跟到邻室之内,乡老伯道:“她的轻功已经当得上天下无双之誉,你可是觉得全然无法躲避。”
管中流道:“正是如此。”
乡老伯道:“既是如此,认输也罢,何须如此痛心。”
管中流迟疑一下,才道:“不敢相瞒您老,晚辈实是觉得自己太以无能,以致辱及家师。”
乡老伯不禁一震,喃喃道:“此言未尝无理,不错,你内功甚强,而身法招数却远及不上内功,可见得虽有明师指点武功,但你的师父不曾认真传授招数心法。”
管中流道:“那也未尽然,晚辈的一趟刀法严峻冷酷,号曰无情,也算得上是一宗绝艺。再说,晚辈资质鲁钩,苦学无成,以致受辱于人,辜负师恩……”他长长叹息一声,满面俱是十分难过的表情。
乡老伯的目光突然间变得十分锐利,光芒闪闪,面上表情森冷之极。管中流眼光与他的一触,不觉一怔,竟移不开双眼。
他但觉这个老人的眼光锋锐如剑,笔直刺入自己深秘的内心中。又仿佛是一面镜子,可以使他隐秘的心思都照映出来。总之,老人的目光有一种迫人的力量,使管中流感到倘若做过亏心之事或是曾经向他撒谎的话,非马上垂头避开他的目光不可。
幸而管中流内心坦荡,所以用不着逃避对方的目光。而他一点也不知道对面这个易容变貌了的师父正在施展照妖镜的奇功,查看他刚才所说的话可曾有假?倘若管中流已知道老人的身份,故意说出那样子的一番话,他定必受不了老人目光的注视而露出狐狸尾巴。这时,他的师父宣翔便将毫不迟疑地把他击毙,一则恨他矫情谄媚,二则恨他带领王元度拜晤他的仇人。
老人的目光越来越见凌厉,口中冷冷道:“管中流,你曾经做过对不起你师父的事没有?”
管中流身躯一震,迅即垂头,不敢碰触到他那两道快刀利剑一般的目光。
老人又冷冷道:“原来你曾经做过对不起师父之事,可就怪不得你师父不把绝艺传授给你。”
管中流挣扎地移动一下,抬起头微微张口,像要说话,但终于又闭口垂头。
老人道:“当然啦,你还有什么话可说的?”
管中流颔首道:“不错,晚辈无话可说。”但他神志之间已恢复了平静。
宣翔忖道:“是了,他一向极是敬重师长,因此当我冤枉他说是他先得罪师父才传不到武功时,事实上虽然不是,他也不辩驳,免得一辩之下,使人知道是他师父的不对。”
这个老人回想起从前传接管中流武功时,根本就没用过心,总是粗疏大意的随便指点。
因而管中流必须自行揣摩苦练,若是没有弄对,又得从头开始。如此修习武功心法,自然吃了无数苦头。
他的眼光渐渐温柔起来,心想这孩子不但是端方侠义之士,而且是极有担当的人,大有特立独行的气概。
管中流一点也不晓得自己在师父心中的份量已经加重,甚至已赢得师父的敬重。他道:
“乡老伯若是没有别的训海,晚辈想出去啦!”
乡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