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下婢 作者:秋李子(晋江金推vip2014-02-28完结)
张有才见了张谆,一张脸红通通的,对张谆道:“大掌柜,我……”张谆已经摆了摆手:“这事,不关你的事,总透着奇怪,你们先收拾继续做生意。”张有才听到不关自己的事,有些糊涂了,见张谆已和掌柜的往柜台后去,也就和同伴们收拾起东西继续做生意。
张有才虽在那收拾东西,可是那眼还是往里面瞧,也不晓得他们在里面谈什么?想着张有才就重重地叹了声,同伴已经笑了:“你叹什么气呢,都说背靠大树好乘凉,我们来这样铺子,不就为的这个吗?你放心,大掌柜和掌柜的,都有主意呢。”
张有才叹气不为这个,可也不好告诉同伴为的是什么,只是笑了笑,那眉又皱起来。
“这事,总是透着奇怪,不说旁的,我们为了做生意,上上下下都打点好了,这附近的地痞流氓,一年也有十来两银子送去。今儿怎么又……”掌柜的皱眉和张谆说,张谆一直没说话,这欠债还钱虽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也要瞧这欠债的是谁?像戚家这样跑了的,就算知道张有才和戚家有些瓜葛,那些人也不会寻上才是。
掌柜的在那胡猜,张谆已经道:“也别猜了,等会儿你让伙计请下这条街的魏三,问问他可晓得些什么?”掌柜的连声应是,张谆又问起张有才来这些时候的事,听掌柜的对张谆连声赞扬,张谆也就点头,等出去又安慰过张有才,张谆也就往别的店去。
到了第二日,那群地痞又来了,这回等着他们的不是张有才而是张谆,瞧见张谆,那些地痞笑了:“张大掌柜亲自过来,难道说要给我们结银子了?”
“银子嘛,总是小事,不过我想问一句,谁给你们这么大的胆子,让你们来我们铺子上闹。”张谆的话让领头的地痞露齿一笑接着就摇头:“张大掌柜你这话就是冤枉我们,这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父债子还也是很平常的事,哪有什么别人给胆子。”
“是吗?那前儿谁寻了你,还给了你一百两银子的好处。卜三,你在这附近也是混老的人,难道不晓得谁家的势更大些?为了这些银子,就来我们铺子里胡闹,到时一条绳把你锁进衙门,你到时混了这半辈子的威风,就全堕了。”张谆的声音并不高,却让卜三听的心里一凛,接着卜三就坐到张谆身边,对他笑眯眯地道:“张大掌柜,您是聪明人,可是你也晓得,我们这……”
“别说什么有的没的,你弟兄们也要吃饭,我也晓得,可这二十两银子,转眼就涨到四十两,还非逼一个和那边没瓜葛的孩子拿出来,你这做的也太过分了。”
卜三听张谆说出这样的话,脸上笑容还是没变:“张大掌柜,瞧瞧,您说的是对,可我们的银子也不能白白撂在水里,还有,别人也许了给我一百两,这……”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卜三,你要说什么我明白,可是也别把我们当傻子,那一百两你也别想了,我不会因为这些,就许给你银子。那二十两本钱,我替他还了,至于别的那些有的没的。卜三,我就想问问,是他们的钱多些呢,还是我们东家银子多些。”
张谆的眉毛都没动一下,卜三心里合计一下就笑了:“好好,张大掌柜既然都说到这份上,那就拿银子来,我们两清。可是张大掌柜,有句话我还是要说,贵东家的确是银子多,势也大,可难免会惹了人的眼。”
张谆已拿出二十两银子,把那张借条收了缓缓撕掉,接着对掌柜的道:“先支给我十两银子。”掌柜的应是,张谆把这十两银子推到卜三面前:“这十两,为的是你这一句。”
卜三大手一裹,就把这三十两银子收到怀里,哈哈一笑就起身对张谆道:“张大掌柜果然豪爽,我也就走了。”等人都走了张谆叫过张有才交代几句。
张有才的脸都是通红的,上前给张谆拱手,张谆见他老老实实的样子,对他道:“这些事,也不是你自己想的。”张有才应了一个是字,张谆才道:“以后总能遇到比这个更多的事,你若连这样事都怕,还能做什么呢?”张有才又应是,张谆让掌柜的继续做生意,自己往榛子那边去。
榛子听的张谆说了全部,眉不由微微皱起,接着就道:“当日舅舅也不担心,那我也不会担心。”这话并没出张谆的意料,但还是道:“东家的话是对的,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张大掌柜,我既要做不一样的人,就要遇到不一样的事。”张谆应了一声又道:“是不是去查一查,瞧瞧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背后作怪?”
“哪有千日防贼的理?”榛子一句话就把张谆要说的话给噎在喉咙里,见榛子一脸平静,张谆也只有告辞。等张谆走后,秦清才从屋外进来,对榛子道:“这件事,还是小心些。”
榛子对着张谆很平静,可是看见丈夫还是有些不一样,用手按下头道:“我知道,可是有些时候,不把自己当做一个引子,怎么会能把后面的人给抓出来呢?”
“怎么能这样说话?”秦清立即反对,榛子只觉得心里甜丝丝的,用手握住他的手靠到他的怀里:“我知道的,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的。”秦清嗯了声才道:“你要多带些人出去,还有不该出去的时候也就别出去了。”
榛子笑了:“我晓得,这些事,不用你叮嘱。”秦清把妻子的手握紧:“怎的,我多叮嘱几句,多在意你一些,你还不高兴?”榛子笑了:“当然高兴。”
张谆回去和绿丫说了,绿丫感到震惊的同时又对榛子的反应皱眉:“她啊,太大胆了,还说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这人,我一定要去说她。”张谆把打算站起身的绿丫给按回去:“榛子现在自己有主意,你啊,就放心吧。”
是啊,榛子已经是一个独当一面的人了,不但是秦清后院的主母,也是这大笔产业的东家。绿丫轻叹一声坐回去:“我怎么总觉得,榛子还是那个人呢。”
不一样的,张谆笑了,握住妻子的手:“都过去那么些年了,她早不是当初的人了。你也一样。”自己已经有丈夫有孩子,已经有这么一个家,已经能做很多主。那榛子也一样的,绿丫笑了,接着又叹气:“哎,这日子,过的怎么就那么快?”
张谆也笑了,把妻子的手握的更紧,日子过的再快,只要有她陪在自己身边,就好。
绿丫终究憋不住,对秀儿说了这件事,秀儿只晓得张有才被人追债,忍不住骂了戚嫂子几句,若不是她,也惹不出这样的麻烦,等听到绿丫说的这些,秀儿的眉皱的更紧:“榛子也太托大了,怎么会这样不在意,就该……”
“怎么,背着我说我坏话呢,我刚走到门边就听到了。”说曹操曹操到,榛子的声音已经传进来,秀儿把帘子掀起,一把把她扯进来,点住她的额头就对她道:“你是,太托大了,明明晓得别人算计你,你还这样不在意。”
“这不叫托大,叫引蛇出洞。”榛子笑吟吟地说:“谁家想要做什么,虽然晓得,可总没有真凭实据,就算要揪出,也不过就是轻轻放下。这样日子什么时候到头,倒不如就这样引出他们来,好连根拔起。”
“这虽是个主意,可也不能用你来引蛇出洞,我也好,秀儿也好,不都可以?”绿丫依旧不赞成,榛子又笑了:“绿丫,我晓得你在想什么,可是不管是你也好,是秀儿也好,在他们眼中都没有我重要。”
要引蛇,当然就要用最重要的人做饵,绿丫和秀儿虽晓得这个道理,但还是不赞成地瞧着榛子。榛子把她们俩的手拍一拍:“你们要说什么,我知道,可是我比你们更关心我自己呢,放心吧,不会出什么事的。”
“榛子确实是长大了,和原来不一样了。”绿丫不由和秀儿感慨,榛子把她们俩的手都重重一拍:“绿丫和秀儿,也和原来不一样了。”但我们的心还是没有变,秀儿说出这话,三个人相视一笑,能有这样不是姐妹但胜似姐妹的同伴,多好。
“瞧瞧你出的什么主意,这才一下,就偃旗息鼓了,只怕还会打草惊蛇。”小沈忍不住埋怨柳三爷,又对自己的爹道:“爹,现在虽然我们没有原来那么多银子了,可好好地过日子,还是足够了。”
沈大掌柜也晓得柳三爷是志大才疏的人,可原本沈大掌柜就打着利用柳三爷的主意,听了儿子的话就道:“你晓得些什么?这不叫打草惊蛇,这叫先把人给扰乱了,既然卜三能够去的,别人也就能去的。”况且,沈大掌柜脸上有得意笑容,按了对廖老爷的了解,他越知道这样,越会迎面而上,榛子既然是他亲自教养出来的外甥女,想来,也差不多。到时,就有好戏看了。
“果然沈大掌柜是老辣的!”柳三爷赞一声才道:“若我们贸然让人去了,难免会引起别人怀疑,可这会儿有人先去追过债,于是就让人晓得,这廖家的铺子也是可以去的,今日可以追债,明日就能有人去寻仇。到时刀枪无眼,谁出了点什么事,谁知道呢?”
见自己爹和柳三爷在那相对微笑,彼此赞扬彼此的主意好。小沈觉得头大如斗,可到了此时,想要反悔早已来不及,只能跟着走。
作者有话要说:感觉这文可以改名叫三姐妹。哈哈哈。
☆、第128章
秦清的职位一时半会还没下来;这段等候补缺的日子;也成为榛子和秦清难得的闲暇时光。榛子就选了日子;在廖老爷坟墓周围又点了四座坟,亲自去家乡把外祖父母和自己爹娘的坟墓给迁来。
榛子回家乡的时候,杜廖两边的族人本都想阻拦;毕竟榛子属于已嫁的女儿;哪能做这样的事?榛子早已有准备;在廖家这边把廖十六老爷写的信给廖十三老爷瞧了,廖十三老爷本以为自己族弟会阻拦,谁知信上一味赞成;再加上榛子已经放话,若不让自己把外祖父母的坟墓迁走;那当初廖十三老爷在京里做的那些事,也就保不住了。
廖十三老爷听了榛子的威胁,又不敢下辣手,毕竟榛子现在身份和原来不一样,再瞧瞧榛子带来的那些如狼似虎的家人。廖十三老爷也只得咬牙应了。廖十三老爷应了,廖家别的族人也没法说话,由榛子择了日子,把外祖父母的灵柩起去,装上车带走。
至于杜家那边,就更简单了,杜家族人大都穷困,想阻拦的不过是为了银子钱,榛子寻来做族长的三叔公,什么都没说只是放下一张两百亩田地的地契,说这些田地就当做给族里的祭田,至于族内的祠堂,也破败了,就包在榛子身上修了,只是银子不能现在兑,只能等自己把父母的棺木取出,那时再兑。
族长见了这两百亩地,又听榛子一口许下要把祠堂重新修了,到时自己也可以在中间打偏手赚些银子,自然满口答应。榛子也在同日把父母棺木取出,装上车那日兑了三百两银子给族内,当做修祠堂的银子。
等榛子完了这里的事,和人离开时候,杜二叔才晓得侄女回来,追了两三里路追不上榛子,只得回来和族长吵闹,要分些好处。族长晓得杜二叔现在穷了,人也更加无赖了,这些银子不好独吞,只得忍着心疼给杜二叔分了二十两,又说等修祠堂时候,让杜二叔监工,到时也能打偏手落些银子。
杜二叔这才欢喜应了,两人商量好了就请泥水匠人来修祠堂。这杜家的族人见有银子修祠堂,想沾好处的不是一个半个,最后给泥水匠人的连工带料不过五十两,剩下的银子全被杜家族人各自分了。
这些榛子当然是不晓得的,在回程路上,她瞧着这一路,只觉得去往京城的路越来越亲切,所谓故乡,当没有了自己牵挂的人时,和异乡又有什么区别?
把外祖父母和父母的灵柩葬下时,京城就成了故乡,再没分别了。秦清明白妻子的心,什么都没说,只是陪在妻子身边。到了京城,择日子把灵柩葬下,那日也来了许多人来送葬。
榛子披麻戴孝,秦清做为半子也穿了孝服在旁帮忙,等土洒上了棺木,榛子哭了一会儿,也就被人扶进孝棚,好等这坟墓起来,再出来奠酒,完了这件事。
孝棚内的都是榛子熟人,今日个个着素,等榛子喝了一杯茶,干涩的嗓子这才舒服些,有人已经叹道:“都说生儿子好,可我觉着,像秦三奶奶这样的女儿,比生儿子还好呢。”一人说话,别人也就附和,榛子和秀儿她们对视一眼,什么都没说。
土工们得了赏钱,很快就把坟墓堆起,下人们来请榛子出外奠酒,榛子方走到坟墓面上,尚未跪下斜刺里就冲出一个人来,嘴里在说:“你家占了我家的地,现在还要在我家地上起坟,还我的地来。”
今日来围观的人本就不少,榛子身边虽有人可护住的并不是太多,这人冲出来时,周围人只当这是个无赖,想借机讹钱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