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下婢 作者:秋李子(晋江金推vip2014-02-28完结)
ㄓ志醯貌缓谩?br /> 但看着绿丫的笑脸,兰花又觉得自己对不起绿丫,可男人在外头,有人帮着总比一个人打拼的好,思来想去,兰花竟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张谆推开门,脸上笑容疲惫:“兰花姐,绿丫,你们午饭做什么好吃的,我饿了,这一路去店铺,都是被人招待茶水,越喝越饿。”兰花急忙跳起来:“今儿来了客人,倒忘了做饭,你等着,我把昨儿剩下的鱼汤和鱼丸煮了,下个面条,很快的。”
来了客人?张谆拿了绿丫搬出来的点心吃了两块,觉得舒服些就问绿丫:“来了什么样的客人呢?你们连饭都没做?”
绿丫把那张大红全贴拿出来:“说是一个什么朱老爷遣来的,还多多拜上。而且,”绿丫瞧着张谆,不知该不该说出口。
“而且什么?”张谆接过帖子看起来,见绿丫有些犹豫就问,绿丫终于把话说出口:“兰花姐从来人走了后,就有些心神不宁。”当日在屈家的时候,兰花其实并不是很高兴自己和张谆在一起的,往事又浮上心头,毕竟张谆和自己,是不一样的人。
张谆已经把帖子放下,瞧向绿丫道:“朱老爷就是我说过,在路上遇到的,正好还是乡里。他为人热情,既然他家女眷在,等过几日,你和兰花姐去拜访,也是常理。”
真的?绿丫的眼顿时闪出喜悦,张谆笑了:“当然是真的,绿丫,你是我的未婚妻子,以后这些来往应酬,会越来越多的。”说着张谆站起身仔细看着绿丫:“不过这衣衫旧了些,可是我们现在也没有钱置办好衣衫。”
“不,不怕的,只要心里不卑不亢,那有怕什么呢,谆哥哥,你说是不是?”绿丫已经雀跃开口,张谆笑了:“不卑不亢,说的好,绿丫,你真是聪明姑娘。”
被心上人这么一夸,绿丫的脸忍不住红起来,在外面听了半响的兰花不由一叹,谆哥儿这么想是他为人厚道,不忍绿丫的心旁落,可能有人帮一把就帮一把。
听到叹气声,张谆走出来,瞧见兰花站在那就接过她手里的托盘:“兰花姐,怎么饭做得了也不叫我们。”说着闻闻碗里面条的香味:“真香,不过兰花姐你是不是忘了放蒜?”
“我去取蒜。”绿丫蹦跳着去厨房取蒜,兰花也开口道:“谆哥儿,我晓得你是忠厚人,可是做生意不容易,有人能帮衬就帮衬。”张谆怎不明白兰花话里的意思,当日兰花可是时时不忘让自己取一个能帮自己的媳妇的,他抬头瞧着兰花:“兰花姐,我明白,可是我若真是那种人,当日就已经辜负你了。”
这话里有双重含义,兰花听懂了,想再劝竟觉无法开口,绿丫已经拿着一碟剥好的蒜进来,张谆夹两个蒜放在面里面拌下,点头道:“真好吃,兰花姐,我张谆,不会是一个见了好处就忘了旧日辛苦的人。”
兰花瞧向绿丫,见绿丫脸上笑容十分欣喜,叹口气道:“是我枉做了恶人。”绿丫上前拉住兰花的胳膊:“兰花姐,你不是枉做恶人,你是盼着谆哥哥过的越来越好,我总觉得,你把谆哥哥看的,是比天还大的,为他思前想后,这样的人,哪是恶人呢?”
“你不怪我?”兰花有些惊讶地问。
“怎么会怪你呢,兰花姐,喜欢一个人,是不一样的,你不是说过吗?”兰花把眼角的泪擦掉,谆哥儿已经长大了,有主见了,自己还替他担心什么呢?绿丫已经端起一碗面吃起来:“嗯,兰花姐做的面条,就是比我做的好吃。”
“那你要多和兰花姐学学,不然等兰花姐出嫁了,我啊,连一口好饭都吃不到。”张谆已经把一碗面吃光,故意伸筷子去夹绿丫碗里的面,绿丫把碗故意抬高,两人都笑起来。
兰花也端碗开始吃,两个人只要好,就够了。而且绿丫嫁了谆哥儿,自己的日子其实比谆哥儿娶别人要好过些。兰花思前想后,心里终于笃定。
吃完午饭收拾一下,三个人坐在院子里一边晒太阳一边说闲话,张谆在说这途中见闻,绿丫和兰花边做针线边听他说话,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张谆唇边露出笑容,能得今日的日子,自己就已够惜福了,况且一步一个脚印地走,总好过攀捷径被人踢下来的好。过日子,还是要踏实些。
兰花的喜日子快到了,街坊邻居都到刘家帮忙,张家这里,就请了周嫂和吴嫂来扶新人过去,大家都不富裕,不过就是那日摆上四五桌酒请请邻里,放一挂炮,再把新人搀扶过去,拜了天地就算完。
张谆也过去刘家帮忙,不免被人取笑两句,还有人笑着问张谆什么时候和绿丫圆房,到时可要请下大家。张谆都有些招架不住时,一个小孩子蹦跳着进来,对张谆道:“张大叔,你家里来了客人,兰花姨让你赶紧回去招待客人呢。”
朱家那边,张谆在第二日已经回拜过,并且说这几日要忙着姐姐出嫁,并不会再去,这又是哪里来的客人?张谆心里奇怪,突然想到廖老爷,现在一年之期已将到,自己这一年虽没赚到千两银子,可七八百两是有的,更何况还增长了见识,难道说是廖老爷来了?
想到此,张谆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飞快地跑到家门口,在家门口停住稍微整理一下就推门进去,院子里站了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瞧见不是廖老爷,张谆有些失望,但还是上前行礼:“见过刘叔父。”
来人是此前曾见过的刘老爷,见了张谆他把头一点:“你这两年的行径我都听说了,不错,你这样做,颇有你叔父的风范,令叔九泉之下,闻你如此,当为你欢喜。”
张谆忙又谢过,请刘老爷往里面坐,刘老爷头一摇:“不必了,我瞧你这家里也忙的很,我们出去找个茶楼坐坐,我和你说些话。”张谆忙应是,请刘老爷先走,自己在后跟随,两人出了小巷,往大街上来,也没走远,看见一个茶楼就走进去。
茶博士过来请问要些什么茶?刘老爷点了一壶香片,四样就茶的小吃,又要了一份黄鱼面,点完才对张谆笑道:“我过来的匆忙,还没吃饭,贤侄你可要再要些什么点心?”
张谆忙道自己已经用过,等茶上来,先给刘老爷斟了一杯,这才给自己倒了杯茶,刘老爷见张谆礼数不缺,点头道:“看来你虽经过磨折,可这些教养都没忘得,的确不错。”
张谆忙恭敬应是,黄鱼面已经送来,刘老爷拿了筷子,让一让张谆,也就吃了起来,刘老爷这碗面吃的也快,吃完了漱过口,喝杯茶荡荡油腻才对张谆开口道:“我听你说嫁姐姐,还吓了一跳,记得你叔父并无子女,你哪里来的姐姐。等打听过,才晓得是昔日你叔父买的那个灶上,这些年亏她跟着你,你把她当姐姐一样嫁出去,足以见你忠厚。”
张谆又应是,刘老爷又喝一口茶才道:“你在路上遇到的朱老爷,这么些年我们也常打交道的,昨儿我去拜访,和他说起你的事,他赞了你总有半顿饭的工夫,说这样的年轻人已经少见。就想托我一件事。”
见刘老爷面色有些为难,张谆的眉挑起:“朱老爷为人热情,又是乡里,他有什么事小侄可以效劳的?”
刘老爷摸下唇边髭须:“说来也是好事,朱老爷在家乡虽有妻儿,在这京里乏人服侍,于是又娶了一房,当做两头大,这样事情也是常见的。这位朱太太虽十分能干,却艰于生育,连流数胎,才得了一个女儿,爱若珠宝。这女儿今年已经十五了,从她没满十岁,朱老爷就为她的婚事操心,担心嫁了个中山狼,到时自己眼一闭,家乡那边的兄长是指望不上的,于是精挑细选,见你十分不错,这才托我来说个媒。贤侄,我也不怕告诉你,朱老爷在这京中做生意,也有二十来年了,这边的产业足有两万余金,全当做这位朱小姐的嫁妆不说,连以后的孩子都可以跟女婿姓,只要奉养朱太太就成。”
条件确实丰厚,张谆只淡淡一笑:“多谢刘叔父和朱老爷的好意,只是叔父想也知道,我已经有未婚妻子,若抛她另娶,那算怎么一回事?”
刘老爷摇头:“贤侄你说笑了,当日你和杜家的婚事,杜老爷早已退掉,之后并没听说你定亲,哪里来的未婚妻子?要知道婚姻大事,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了这几样,纵你生下儿女,也不过一个外室,说不得嘴响。”
张谆的手忍不住握起:“刘叔父此言差矣,男女之间,相敬相爱,因此许下盟誓,当着天地神佛做了见证,四邻皆知,哪里说不得嘴响?岂不闻王状元负桂英,于是被鬼神捉去,终究偿了她命。”
“天地神佛?”刘老爷重复一下这四个字就笑了:“贤侄,有些时候,神佛也是不顶用的。”
“可我不能对不起我的心。”张谆的眼神清亮,看着刘老爷一个字一个字地道。
“罢了,贤侄,你既不肯负那个姑娘,这有什么难办,等你娶了朱小姐,再把这姑娘纳为妾室,这样两全其美的事,你看如何。”这样的条件还真诱惑,张谆有一瞬间有些动摇,可自己这样做了,又和那些欺负绿丫的人有什么区别?
绿丫对自己,有恩啊,若不是她的关心,在屈家或者自己就活不下来,就算活下来了,也不过和那些小厮一样,每日想着吃酒赌钱,从此堕落,而不是依旧和原来一样,而且有了一颗这样坚定的心。
张谆缓缓摇头:“叔父这提议,若换了别人,定然觉得十分之好,可在侄儿瞧来,这样提议,是对我未婚妻子的羞辱,她待我恩重,若没有她,我或者早已堕落,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妾者,立女也,我的恩人,怎可以为妾,怎能受我妻子的驱使,而我在旁说,这是做妾的人应当做的。”
刘老爷不料张谆竟说出这样一番话,倒呆了一呆,接着叹道:“你倒是有你叔父的几分骨气,可是贤侄,骨气当不得饭吃。再者说了,朱小姐为人温柔贤惠,到时你过去,就说这是你的恩人,朱小姐定会待她十分好,不会以寻常妾侍相待。”
张谆还是摇头:“叔父好意,小侄已尽知,旁的事,叔父尽可吩咐,可是这件事,小侄不能。”不能辜负兰花,当然也不可辜负绿丫,况且做男子的,就该用自己的双手赚钱吃饭,得一个嫁妆丰厚的妻子,是一步登天的捷径,可是这样的捷径会让人变懒,甚至会让人自卑。
看着张谆的眼,刘老爷的眉没法松开:“贤侄,我晓得少年人总是会觉得,这个世上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可是等再过些年,你就晓得,很多事是做不到的。”
这下张谆舒心地笑了:“刘叔父,您可能已经忘了,我已经经历过父死母亡、族人逼迫,叔父收留,接着叔父也过世,然后险些流落街头的事了。我还有什么样的心,以为这个世上,什么事都任由我做呢?”
刘老爷是真的忘了这茬,端起手中的茶杯把残茶一饮而尽,再次劝说道:“贤侄,你也不用回绝的这样斩钉截铁,或者再等两天,等你忙完这里的事,我再来问你。”说着刘老爷唤茶博士来会帐,数了钱给茶博士起身道:“我还有事要忙,先走一步。贤侄,好好想想。”
张谆伸手摸一下肩,方才刘老爷拍这一下,真是饱含了对自己的无限期望,可是自己的决定不会改变了。张谆淡淡一笑,起身回家。
等他们都走了,隔壁茶座才传出人声:“没想到来喝个茶,还能听到这么一出好戏。”声音很淡,立即有人道:“在下和廖老爷相交这么多年,竟不晓得廖老爷对这些事如此感兴趣,难道说廖老爷寻回了甥女,就对这些感兴趣了?”
靠在茶座里的正是廖老爷,他坐的位置正好在张谆身后,只隔了一道木板,因此听的清清楚楚,听到对面的人这样说就淡淡一笑:“这个小哥,也算我们熟人,没想到在这遇到了。”
哦,对面的人了然一笑就道:“老朱在京里的产业,何止两万两,光一座绸缎铺子,一年就五千两的出息。这小哥竟能回绝这样的诱惑,真是难得。”廖老爷也点头,想起和张谆当日说的话,不如,顺着刘老爷的话再试一试,毕竟银子的数目不同,对人的诱惑也不一样。
张谆回到家里,兰花自然要问刘老爷说了些什么,张谆避重就轻地说了,又和兰花商量起,让兰花带十两银子做嫁妆的事,兰花的脸不由一红,正要推辞就听到门外有人问:“张小爷在家吗?”
绿丫上前推开门,见面前的人有几分眼熟,只是想不起在哪里见过?那人已经对绿丫拱手:“这位大姐记不得我了?我家老爷姓廖,去年来过这里。”原来是廖家的人,绿丫急忙往屋里招呼,这里就笑着问:“也不知道榛子,不,杜小姐可好?”
绿丫的话语变化管家听出来了,只是笑着道:“小姐她很好,原本还要给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