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下婢 作者:秋李子(晋江金推vip2014-02-28完结)
说话。”绿丫应了送曾大嫂到门口,瞧见曾家门口已经站了个富态的老太太,瞧那穿着打扮,和普通人有些不一样,看见绿丫瞧自己,那老太太对绿丫笑了笑,就和曾大嫂说话。
她们母女进了曾家,绿丫也把门关上做自己的事。听到关门声,那老太太嘴一撇,对女儿道:“这就是新来的那个伙计的媳妇,要我说,生的可真俊俏。比起侯爷身边最得宠的青姨娘,也不差。”
“俊俏又怎么了?还不是嫁那么一个人,穿不得金戴不得银,连我都不如。”曾大嫂进了屋就坐到桌边,斜了自己娘一眼,淡淡地说。
“你这孩子,这都十来年了,还惦记着这事呢,我晓得你巴望着大爷,可大奶奶那是个什么火辣的性子?要不是我见机快,去求了老太太把你带出来许了人,只怕你早填了井。”曾大嫂的娘家姓林,是定北侯府的管事,曾大嫂从小也就在定北侯府做一个小丫鬟,看惯了那富贵人家,不甘心大了许人,嫁一个差不多的或者管事,一心巴高向上,想着做个姨娘,从此锦衣玉食,使奴唤婢好不快活。若再生下一男半女,那更是终身有靠。
她这样想,再加上伺候的人也是有意的,三不五时就搞上了手,约在书房里隔段时候就偷一回。谁知这边在做美梦,那边的大奶奶早打翻了醋坛子,大奶奶是将门出身,玩不来那些曲曲折折的心机,先是寻个机会把曾大嫂打了二十板子,等曾大嫂挣扎好起,还要和大爷再续前缘时,那大奶奶心里的火气更甚,就要把这不要脸的给填进井里,说个失足落水,横竖是这家里的世仆,翻不了天去。
林妈妈原本还想着自己女儿能做个姨娘,到时自己一家也风光风光,落后见这大奶奶手段太辣,想着自己女儿在她手底下只怕过不个三招两式,女儿的命要紧,急忙去求了老太太,说自己女儿年岁也大了,要出来嫁人。
对这种事,老太太自然无可不无可,点头应了,还送了曾大嫂几件首饰做赐嫁,到现在也七八年了。曾大嫂听自己的娘念起旧事,鼻子里又哼出一声:“那也是你老人家太过害怕,凭她大奶奶怎样,也是个女人,上头还有大爷侯爷太太老太太呢,难道还能一手遮天?”
林妈妈上前狠狠地点自己女儿的额一下:“你这不知死活的孩子,我当这七八年过去,你早好了,谁知还这样,大奶奶是不能一手遮天,可她能遮住我们,再说了,你当我们是什么,不过是那养的猫狗一样,喜欢了就逗逗,不喜欢了一脚踢开。”曾大嫂不由指向那高墙后面:“那里面住着的那个,才是猫狗呢。”
虽在屋里面,林妈妈还是压低声音:“我听说你们老爷这回带来五个,总共花了四五千银子呢,真是打几个银人儿都够了。”曾大嫂的声音也压低了:“现在只剩下一个了,听说这个是最出色的,花了足足一千两银子呢,我见过一面,那真是,怎么说呢,瞧你一眼你心都痒痒刷刷的。”
林妈妈手一拍:“说这个,我倒忘了,你当我今儿来是什么事?青姨娘现在不是得宠吗?她老子娘你也认得,就是我们从小一起的同伴,不知怎么听说了这件事,想托我来打听打听,这里面有没有要送给侯爷的?”
“他家就这么担心女儿失宠?也是,女儿不得宠,怎么充舅爷?”曾大嫂冷笑一声才道:“那四个不是都送出去了,这个准定不是侯爷的,我觉着吧,只怕是要送去服侍宫里的老爷爷也说不定。”
林妈妈的眼一亮:“那宫里的老爷爷不是下面没有吗?怎么还好这个?”曾大嫂白自己娘一眼:“你在那深宅里住久了,都不知道事了?谁说太监下面没有了就不好这个?”林妈妈也笑了,既然已经打听了事儿,她也就想起自己的正事来:“对了,那天我听说来了个好太医,就在我们府后头住着呢,你今儿跟我回去,让那太医瞧瞧,你这嫁过来都七八年了,总没有信可不好。”
曾大嫂听自己娘提起这个就掀起帘子进屋,懒懒地往床上一躺:“我不去,这有几个孩子,都是前世修下的。”林妈妈急得打女儿几下:“你不生,难道再过几年要寻别人生去?那这样生下来的,哪能和你亲,听话,快起来。”曾大嫂在那拗着不起,外面就传来说话声,接着小丫头进来:“是小张奶奶来了。”
曾大嫂急忙起身掀起帘子走出去,绿丫站在院里,手里提了个篮子,见她走出来就笑着说:“昨儿曾大嫂送了几个馒头,我今儿中午也做的馒头,特地送来给你尝尝,瞧和你做的有什么不一样。”曾大嫂忙让小丫头接了篮子,又让绿丫进去坐着喝茶说闲话,绿丫忙推辞了就离开。
林妈妈瞧着绿丫的背影,若有所思地说:“这孩子,长的是真好。”长的再好又如何,曾大嫂把篮子放下,从里面取出馒头:“正好,中午就吃这个,娘,你别劝我了,我不想去。”林妈妈恨女儿恨的要命,但也没有法子,只有过来软语相劝。
这里很好,就是太安静了,绿丫瞧着自己已经做出来足够三四个人吃四五天的馒头,还有这被打扫的十分干净的院子和屋子。忍不住叹气,怎么这日子就过的这么慢呢,到现在了,日头还在天上呢,要在原先,一眨眼就是一日。绿丫又叹一口气,耳边传来张谆的声音:“叹什么气呢?”
绿丫登时就跳起来,瞧着张谆笑了:“你怎么就回来了,我在家里把这些全都打扫好了,还做了四五十个馒头,又做了好些事情,可这日头还在天上呢。”听着绿丫的絮絮叨叨,张谆笑了:“还没下工呢,我是过来送东西,顺路过来瞧瞧你,这一日在这过的怎么样?”
绿丫眼里的喜悦顿时消失,张谆拍拍她的手安抚地说:“等你在这里熟了,就去瞧瞧姐姐,还有朱家那边,也可以去拜访拜访。”绿丫点头,张谆喝了一杯茶又匆匆离去,绿丫的手轻轻握成拳,自己要先对这里熟起来,不如在这走走?
想到就做到,绿丫把门关上,在这里走起来,和原来住的地方不一样之处在于它是被长长的墙围起来,一面是高墙,那是廖老爷带着仆人住的地方,虽然近在咫尺,但没有直接连着的,必须从巷道里的门那里出去,绕到不远的后门才能进到里面。
一面是有些低矮的墙,这面墙后面就是大街,而这两面墙之间,就是这些统一的院落,原本是预备给管事人等住的,但昨儿曾大嫂已经说了,这里现在就住了自家和曾家两家。
绿丫已经走到巷道头,看着那道门,想伸手去推,背后就伸出一支手把门推开了,绿丫转头,看见的是曾大嫂母女,林妈妈笑着说:“小张嫂子想出去买东西?从这出去,再拐过去一点点就是大街了。柴米油盐酱醋茶,那边样样都有。”
绿丫害怕被她们笑,也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只是点头:“我就在想,我们这是在哪条街上,昨儿走了半天,晕头转向的也不晓得。”曾大嫂忍住肚里的笑道:“这边再过去就是朱雀大街了,你们原先是住哪儿?”
“小柳树巷。”绿丫把原来住的巷子名字说出,曾大嫂的眉皱起:“小柳树巷在哪,没听说过。”
“那在北城呢,这边是南城,你从生下来就几乎没去过北城,哪晓得呢?”京城里的人都知道,南富北穷,南边的人,就算是做一个高门大户里的使女,都可以在北城人面前骄傲。绿丫也是听过这句话的,只是瞧了瞧曾大嫂没说话。
曾大嫂这才啊了一声:“原来这样,绿丫,那北城是什么情形,你给我说说呗。”瞧见绿丫脸上的窘状,林妈妈忙道:“小张嫂子要去买东西就赶紧吧,我也要走了。”说完林妈妈就跨过门。
绿丫也跟着她的脚步跨出去,虽只门里门外,但绿丫觉得,这竟有两个世界的感觉,林妈妈指了指杂货店在哪边,也就匆匆上了门外等着她的马车离去。
绿丫本就是托词,况且也不敢走远,只在这旁边溜了溜,遇到个卖糖葫芦的小贩,叫住他买了两串糖葫芦,也就自己吃一串,另一串握在手里回家了。
路过曾家时,绿丫把那串糖葫芦递给曾大嫂,请她吃。曾大嫂的眉毛拧了拧才终于开口说:“小张嫂子,你可还真是个孩子,竟然还爱吃糖葫芦,这样的东西,我从小就不爱吃。”绿丫不好意思地笑了,从屈家出来后,才晓得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而外面的世界,竟然还有糖葫芦这么好吃的东西。可是自己喜欢的,别人未必喜欢。
曾大嫂虽嘴里说不喜欢,但还是接过来:“还是谢谢你,小张嫂子,你啊,等以后生了孩子,再让他吃呗。”生孩子什么的,绿丫的脸又微微红了,低头飞快地跑回家,曾大嫂把那串糖葫芦交给在旁的小丫头:“赏你了。”见小丫头接过糖葫芦在那吃的眉开眼笑,曾大嫂的嘴微微一抿,天生的穷命,从北城来到南城,还是改不了,这样一来,自己家有什么好怕的,这样见识浅薄的人,真是随便就能拿下。
等到金乌西坠、玉兔高升时候,张谆总算回来,绿丫把饭端出来,和他一起吃晚饭,张谆问问绿丫一天在家做了些什么,绿丫也问了张谆在铺子里做些什么,两人你问我答,那么简单的饭菜也吃的很香。
吃完饭张谆看着绿丫在那收拾,冷不丁绿丫问出来:“这廖老爷到底是做什么生意的,我今儿出去外面瞧了瞧,光这宅子既好大,我记得去年,他好像没住这里。”
张谆正搬出算盘来在那练习着怎么打算盘,绿丫这一问就分了心,多下了一个子,忙把那个子推回去:“东家主要是往宫里送布料的。”往宫里送布料?绿丫擦着手出来,眼睛眨了眨:“布料不是江南的最好。”
“是啊,东家在江南也有生意。”这么一想,难怪朱老爷就想攀上廖老爷,要知道朱老爷生意的大头,也是做布料的。张谆在心里下着判断,继续打着算盘。
绿丫已经凑过来:“你也教我打算盘好了。”张谆笑一笑,把算盘分半边给她:“好,你也来学打算盘。”两个人四只手,打算盘的声音更大起来,这声音传到曾家,老曾的眉就皱起:“你说,这小张学会了打算盘,会不会就想接我的差事?”
曾大嫂已经躺下,听了这话就往丈夫身上狠狠捶了两下:“这打算盘你们铺子里谁不要学?你怕什么,赶紧睡觉。今儿我娘来,又念了我我半宿,头疼,你来给我捏捏。”老曾赶紧上去伺候媳妇,想问问岳母来念了自己媳妇什么但又不敢出口。
这算盘声也扰了人的清梦,那瘦马睁开眼,问身边的丫鬟:“这是谁在打算盘?”那丫鬟仔细听听没听出有算盘声,但既然主人相问也要回答:“只怕是这旁边住着的那几家,不是铺子里的管事吗?”瘦马翻个身,但还是睡不着,丫鬟给她把被子掖一下:“小姐,是不是屋里不够暖?”
不是屋里不够暖,而是心乱,瘦马轻叹一声,丫鬟细细听去,像是在说,廖小姐的命可真好,不过是因别人一句话冲撞了,就要这样设圈套,能得这样千宠万宠的人,也不知道是怎么修来的?
算盘声渐渐消失,众人都已沉入梦乡,廖老爷却还坐在灯下,他不睡,小厮也不敢去歇着,偷偷打了个哈欠就偷眼去瞧自己主人,见他依旧端坐,小厮心里忍不住抱怨,可此时廖老爷突然开口说话,小厮忙侧耳去听,等听到问的是那事都安排好了,急忙点头:“当然安排好了,老爷,这不过是一件……”
小事两个字小厮还是不敢说出口,急忙改口道:“小姐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旁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廖老爷笑了:“就你油嘴滑舌,扬州那头,让他们赶紧再送个人上来。”小厮急忙应是:“昨儿就送了信回去,老爷,您的交代,一月之内保证能到,到时误不了爷您赶回去过年。”
廖老爷又淡淡一笑,总算收拾睡觉,小厮忍住哈欠服侍他睡下,也就自去歇息。今晚月色很好,照的天下一片安宁,可是这各人的思绪,就全不一样了。
作者有话要说:过度章节什么的。。。
☆、第51章变化
绿丫把洗好的被套搭在绳上;接着转身去看搭在椅上的褥子,能闻到上面传来的太阳的味道,绿丫用手拍拍它;让它们更蓬松一些,晚上睡觉时候,就更舒服了。
“哎,小张嫂子,这从搬进来到现在,就没见过你闲下来过;就算闲了;手上也要做针线,张小哥娶了你;可真是他的福气。”这院子里就住了两家人;能和绿丫说话的也只有曾大嫂,绿丫对她笑一笑算打过招呼,从屋里拿出个草墩:“曾大嫂,椅子都用来晒褥子了,你先坐这个。”
曾大嫂抓了一把花生,熟练地把花生壳剥掉,接着把花生在手心一搓,用嘴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