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下婢 作者:秋李子(晋江金推vip2014-02-28完结)
爷,廖老爷好像这才从沉思中醒过来,瞧着眉姨娘:“你到我身边,也有七年了吧?”
“是,那时先头太太刚刚去世,夫人说,你一个男人家,没人照顾不像话,这才遣了我来照顾老爷。”廖老爷点了点头:“女人家,总是觉得,男人要有人照顾才能称作是家,这些年,你一直想要个孩子。”
这话已经不是问话了,眉姨娘不知怎么脸微微红了红,接着起身走到廖老爷身边,伸手给他捏着肩膀:“老爷已快四十了,也该……”
“可是我这辈子,再不能有孩子了。”廖老爷的声音带有明显叹息,这句话把眉姨娘吓的差点跌倒,接着几乎是瞪大了眼颤声问:“可是,头一个太太,不是听说有过孩子,只是小产了,接着头一个太太,小产后太过忧虑,才没了,然后才娶了先头太太,况且,况且……”
廖老爷当然知道眉姨娘要说的是什么,唇抿成一条线:“是啊,那个孩子,如果能够顺利生下来,养住了,今年该十八了。我从不知道,它竟是我命里,唯一能有的子嗣。”
廖老爷声音越低,眉姨娘越心惊肉跳:“可是,老爷,可是……”
“我又不是宫里的老公公,当然能御女,可是这世上,有能御女的,未必能让女人有孩子,十年前,一场大雪,那之后我就再不能有孩子了,就这,那个神医还说,能治成这样,已经是很好很好了。”
廖老爷的话让眉姨娘如坠谷底,从来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件事,她颤抖着声音叫声老爷,廖老爷已经蹲在她面前看着她:“你想有个孩子的话,我就把你嫁了吧,你屋里的东西全做你的嫁妆。”
廖老爷出手大方,眉姨娘跟了他这七年,房里的东西,少说也有七八千两银子,这么多的银子做嫁妆,想娶眉姨娘的人只会是趋之如骛。眉姨娘眼里的泪真真切切流下来:“老爷,我并不是,并不是……”
廖老爷的眼还是停在她脸上:“这件事,赵氏也知道,她那时劝我,这神医说的话也未必可信,可是我信了,这十年下来,我信了。”赵氏死后,原本是不想续弦的,可人都已经送到自己身边,既然不能给她个孩子,那就只有给她金珠宝贝进行补偿。
廖老爷叹息的越深,眉姨娘的心越掉到谷底,但很快眉姨娘就伸手去抓廖老爷的手:“老爷,我不会说出去,我会跟着你,跟着你一辈子,以后,小姐招赘了女婿,我也会……”
廖老爷瞧着眉姨娘,过了很久才轻声道:“我从来不怕你说出去,眉儿,你胆子小,性情温柔。可是,你不该……”廖老爷后面的话没说出来,接着站起身,眉姨娘急忙从地上爬起来,从背后抱住他的腰:“老爷,真的,你要相信我。”
廖老爷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拍了下她的手,眉姨娘这才感到心安一些,不知怎么就抱着廖老爷在那流泪,廖老爷的眉还是没有松开,其实,不仅是没有孩子的事,还损了自己的根基,很可能,活不过四十五岁,纵金银如山,人参鹿茸堆积起来,也换不回多活几年。
绿丫在榛子这里,差不多待到吃晚饭的时候,才洗掉脸上的脂粉,重新换上自己的衣衫走了,等她一走,藕荷过来收拾那些东西就好奇地问:“小姐,你为何不把这些都送了小张嫂子,我瞧着她身量和你差不多。”
榛子已经好久没笑的这么开心了,靠在圈椅上淡淡地说:“她不会要的,再说,我要送她东西,难道还要送这些旧的?”藕荷哦了一声,心里还是不以为然,榛子怎不知道藕荷心里的不以为然,没有理她,只是托腮看着外面,很多事都不一样了。
绿丫回去路上,遇到王大娘,王大娘细细瞧了瞧绿丫,这才凑到绿丫身边:“你怎么就这样回来了,我以为你在小姐那边试了那么多的东西,小姐会赏你几件呢。”绿丫只一笑没有理王大娘,王大娘已经拍了她肩一下:“不会是小姐要给,你不要吧?哎呀,你这傻丫头,难道不晓得小姐的东西,顶多就只穿过两三水,都是好东西,前儿她还赏了我闺女一件夏衫,我都让闺女收起来,寻常时候别穿呢。”
绿丫任由王大娘唠叨着,两人已经走出大宅,拐进那道小巷,曾大嫂正倚在门前,瞧见她们进来,眼往绿丫身上溜了好几眼,发现绿丫没多出什么东西来,想开口讽刺几句,又想到今日廖老爷那不咸不淡的几句话,生生咽下去,只是笑着说:“小张嫂子回来了,旁的不说,小姐待你,那可是没得说,我们以后啊,还要多托福呢。”
王大娘已经嘴一撇:“轮不到你来献勤,我说曾家的,那顿耳光子,挨的可舒服吗?”曾大嫂恨的牙咬,跺脚就要回几句,见绿丫已径自进了屋,又要追上去,王大娘已经拉住她:“别去献勤了,你当人人和我一般宽宏大量,不计较?”
她还宽宏大量,毫不计较,曾大嫂气的牙都快抖掉了,瞧见张谆走进来,急忙迎上去笑着说:“小张哥回来了?今儿小张嫂子只怕来不及做晚饭,正好我家包了饺子,羊肉白菜馅的,我给你盛一碗去。”
曾大嫂为何这样殷勤张谆也知道七八分,忙说不必了,就急忙走进自己家。进的院子见绿丫正在厨房,才刚开始点火,笑着走到她身边坐下:“今儿怎么这么晚?难怪曾大嫂说,你没空做饭呢。”
绿丫已把火点好,拿出面来准备和面,听到张谆这么问就笑着说:“我进去寻榛子呢,请教她如何打扮,怎么应酬呢。”张谆哦了一声,往绿丫脸上细细瞧去:“我瞧瞧,这学的饭都来不及做了,是不是特别好看?”绿丫伸手一拍,张谆衣衫上顿时多了五个面指头印,绿丫端着面盆白张谆一眼:“少来,还不是和昨儿一样,今儿吃白菜面皮汤啊,再下点小海米。”
张谆正要点头,曾大嫂的声音已经响起:“哎呀,小张嫂子,你今儿忙,做什么饭呢,这是我包的饺子,羊肉白菜馅的,已经煮好了,你和小张哥热一下就可以吃了。”
说完不待绿丫推辞,曾大嫂已经自己从柜子里取出个碗来,把那饺子往碗里一倒,拿着空碗就走了。绿丫追出去走来不及,只得回来把碗往张谆那一推:“你吃饺子吧,我吃面皮汤。”
“不,你吃饺子,我啊,就爱吃你做的面皮汤,好吃。”绿丫很得意张谆的选择,又是一笑才做起面皮汤来。
“我就觉得,绿丫你这回比原来好看多了,果然是三分人才七分打扮,更何况绿丫你平常可是十分人才。”兰花往绿丫脸上细细看去,看完了下着结论,绿丫的脸不由一红,声音都变的有些扭捏:“兰花姐你笑话我呢,什么十分人才,有个七八分的,都已经是顶尖的美人了。”
“哪里来的顶尖的美人?”周嫂的声音已经在窗外响起,绿丫急忙走到门边相迎,兰花肚子大不方便还是坐在那,见周嫂进来才笑着说:“我说绿丫打扮起来,那可是顶尖的美人了。”
周嫂把篮子一放:“几个新结的莲蓬,方才我出门的时候见有人挑着卖,就买了十个,送你这边几个。”兰花接了篮子:“周嫂子,常年得你照顾,真是不好意思。”
“邻里邻居的,况且刘兄弟也是个好人,客气什么?”说着周嫂往绿丫脸上细细一瞧,就对兰花笑着说:“果然这做媳妇比做姑娘时候多了些润泽,瞧这样子,再穿上几件新鲜衣服,戴上首饰,旁人不知道的,还当是哪家当家太太出来呢。”
绿丫用手捂一下脸:“兰花姐笑话我也就罢了,周嫂子你也跟着笑话我。”周嫂和兰花都笑了,绿丫端来茶,周嫂就拿出莲蓬剥起来,屋子里全是莲子清香,绿丫闻了闻那清香才对周嫂道:“周嫂子,有件事还想麻烦你留心呢,兰花姐眼看还有两个月就生了,这肚子越来越大,姐夫去了衙门里,那些粗活也不方便,想问问哪里有可靠的,做粗使的婆子,雇一个来,也好给兰花姐作伴,如果是生过孩子的,那就更好了。”
周嫂啊了一声就道:“这话我早先就想说了,一直没机会,刘兄弟这些年在衙门里也颇顺溜,听说一年也有百来两银子呢,雇个做粗使的,花不了多少钱,省的孩子生下来,难道还要刘兄弟服侍产妇不成?”
兰花几次想打断她们的话,等周嫂停下来才道:“我这样的人,还想着有人服侍,算了吧。”周嫂嗨了一声:“什么你这样的人,这是为你好,你是没生过孩子的,刘兄弟也是头一遭,这月子做的不好,一辈子受罪呢,听我的,雇个粗使的婆子,一个月连吃喝带工钱,顶天也就一两银子,刘兄弟又不是拿不出来,别为他省银子,男人在外挣银子,不就为的是给女人花。”
绿丫只笑没说话,兰花招架不住,也只有答应下来,周嫂是个响快人,等老刘回来时,已经带了三个婆子来给老刘瞧了,老刘自然赞成这个主意,选了个四十来岁,看起来粗手大脚的人,就让她收拾衣衫,住进刘家。
兰花等人一走,嘴里就开始抱怨,但脸上的笑是怎么都遮不住的,老刘任由兰花抱怨,只是在旁嘻嘻的笑,绿丫也笑了,这日子,就该是这样一日日好起来才成。
作者有话要说:日子就该一天天好起来。
☆、第59章 逢亲
兰花嘴里虽抱怨着,但脸上还是欢喜的;周嫂见的多了;自然也顺着兰花说几句。等张谆来接绿丫回去;听说了这事;也说老刘做的对;老刘见小舅子如此;心里十分欢喜,笑的更是嘴都合不拢。
吃过晚饭张谆夫妻离开,夏日天长;此时天上还有霞光,张谆和绿丫边走边说话;提起兰花,两人都十分喜悦,张谆瞧着绿丫,想了想在绿丫耳边轻声说:“绿丫,我们成亲也有这么久了,不知什么时候,我才能做爹?”
绿丫的耳根子一红,啐他一口就快步往前面走,张谆急忙追上,不料旁边巷子正走出一个人来,张谆差点撞到他身上,急忙停下脚步,伸手去扶那人:“对不住,没瞧见你。”
那人也已停下,原本还有些不悦,见张谆先开口说抱歉,也就神色和缓,往张谆脸上望了一眼不由咦了一声。绿丫回头瞧见,也忙走回来,正好听见那人咦了一声,也往那人脸上望去,见不认得,走上前悄声问了张谆几句,刚要说话那人已经对张谆道:“还敢动问小哥,可是姓张?”
这话问的奇怪,但张谆还是应道:“的确姓张,不知为何这样问,我们原先见过吗?”那人啊了一声才道:“果真姓张,想来就是十一弟,你和已逝的五叔父,长的真是一模一样,听说九叔父已经去世,你现在长这么大还已娶妻,甚好。”
十一弟?这是张谆昔日在族内的排行,这一声让张谆勾起无数的前尘往事,此人见张谆脸上神色,忙道:“昔日我随家父在外做生意,等后来回到家乡,你已随九叔父进京。说起来,当日你还在族内时,还是玩耍过的,我是诚五房的老三,你唤我一声三哥的,可还记得?”
张谆的手在袖中动了动,往那人脸上瞧去,虽说十来年没见,又各自长大,可还是能瞧出昔日的样貌,眼不由垂下,终究还是行了一礼:“三哥好,三哥来京所为何事?”张三哥也不在意张谆的冷淡,毕竟虽是一族,论起来却已出了五服,况且昔日张谆的遭遇张三哥也曾听说过,那时张三哥的父亲还叹息过几回,只是离京那么远,也没有那么些银钱寻人,也就放下。
此次张三哥进京办事,他父亲还提起这事,说若能寻到,张谆若衣食无着,劝他回家乡也好,族内的人也不全是狗豸,有人相帮着,总好过一人在外,况且张九叔的灵柩,也该搬回家乡安葬。
张三哥唯唯应了,也曾寻过张谆,只是昔日张谆所住的地方早已人去楼空,去问过邻居,都说不知道他们去往何方,这京城流落下来的人多,还不知道到底在不在京城。也只得把这事放下,谁知在这街上竟能遇到,也算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见张谆在那踌躇,张三哥急忙道:“此时街上闲话不便,十一弟,你住在何方,明日我去寻你就是。”
张谆说了地址,张三哥也就告辞而去,等他们分开,绿丫这才问道:“那是你的族人,没想到,竟在这街上碰见。”张谆此时早没了和绿丫闲话的心思:“方才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这心里也是不知道怎么想的。”绿丫浅浅一笑:“该如何就如何呗,若是好意,就领了,日后多几个人来往也好,若是不好的意思,那也就罢了。”
张谆嗯了一声,勾起了心里的那桩心事,现在既有了银子,也就该扶叔叔的灵柩回乡安葬才是,可昔日在族内所受的那些还在眼前,怎么也鼓不起勇气送叔叔的灵柩回乡。
绿丫察言观色,也没多说什么,两人一路回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