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下婢 作者:秋李子(晋江金推vip2014-02-28完结)
“秦三公子若想抱歉,诚意已经够了,至于娶我,我并不是不知道齐大非偶这个道理的,秦三公子还请回去。”悦耳的女声从屏风后传来,和三年前不一样,此时榛子的声音十分从容淡然,听不出一点别的情绪。
自己实在是托大了,秦三公子起身想走,但那脚步像有自己主意一样,只是来到屏风面前,看着屏风后那个影影绰绰的身影,开口道:“杜小姐,昔日的事,确实是我不对,这三年我也想过,当日未免太过狂妄,对杜小姐的闺誉也有损伤,因此我才……”
“闺誉?”榛子轻笑一声,那笑声就这么入了秦三公子的耳,进了他的心,如有小猫爪在抓挠一样。接着就听见榛子继续道:“秦三公子无需把此事放在心上,当日你想利用我回绝赵家亲事,我想清楚后才反过来做这么一场戏的。说起来,秦三公子此举,也为我省切不少麻烦。只是秦三公子这样一等聪明人,以后谁嫁了你,但凡有那么一点愚笨,就要被秦三公子玩弄于掌中。我虽是商户女子,也曾经历波折,蒙舅舅疼爱,这些年也过的自由自在,又何必嫁于高门,被人把我原先的事拿出来嚼个不停?陈家小姐我曾在宴席上见过,是个聪明美丽的姑娘,她和秦三公子正是一对。至于你的歉意,我收下了,从此之后,秦三公子休要把这事放在心上。”
榛子说的越淡然,秦三公子心里的起伏就越深,开头不过是小小波浪,可此时竟如刮过大风,掀起惊涛骇浪一样,世间竟还有这样的女子。提起女子比命还重要的闺誉,不过轻描淡写,而且秦三公子能听得出来,她这话,绝不是无耻的话,而是经过无数事情才说出来的。
她今年多大?三年前十六,今年也不过十九,难怪姑母会称赞她,认为她不输给年轻时的姑母。隔着一道屏风,榛子瞧不见秦三公子的神情,但榛子脸上笑容没变,权贵子弟如此,已经难能可贵,但也仅此而已。
廖老爷斜一眼秦三公子,见他还站在那不动,这才轻咳一声:“秦三公子,还请回去吧。”
“杜小姐,若我,能做到像你心里想的那样,那你愿不愿意嫁我?”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让榛子的心微微一动,接着榛子就笑了:“这样的人,秦三公子,你认为你能做到?不介意妻子以前的经历,不介意她不得父母的宠爱,不介意她智谋不输男子,不介意她不愿被宅院束缚?”
这几个不介意讲完,榛子看着屏风外的秦三公子,想知道他脸上现在是什么表情,接着不等秦三公子开口就道:“自然,秦三公子你现在点头是很简单的,但你能承受别人的讥讽白眼?能忍受长辈们的叹息?甚至,在别人骂到你娶这么个妻子给秦家门楣蒙羞的时候,你还能点头吗?如果,你都能做到,那时再说婚事不迟。”
说完榛子起身:“舅舅,我出来已经久了,先进去了。”廖老爷嗯了一声,面上已经有得色,自己的甥女果然值得挑大拇指,接着廖老爷看向秦三公子:“话已经说完了,秦三公子,还请回吧,我想,你也不愿意在我这里用晚饭。”
秦三公子这才从方才的震惊中醒过来,天下竟有这样的女子,这样的,让人无法形容的女子。听到廖老爷的话,他也不及去分辨廖老爷话里的嘲讽就对廖老爷拱手:“是,我晓得了,我先告辞。”
说着秦三公子往屏风那里看去,已经看不到榛子的身影,可那几句话,却还在耳边回荡。
看着他这样怅然若失,廖老爷唔了一声才道:“我和令姑母相识三十来年,我甥女的话,你可以拿去问问令姑母。”说完这句大发慈悲的话后,廖老爷就唤管家送客。
管家进来请秦三公子出去,秦三公子这才匆忙给廖老爷作个揖,匆匆告辞。廖老爷瞧着秦三公子的背影,不由叹一声,自己甥女,真是既为她骄傲又感到一丝心酸。
榛子从门里出来,径自往自己院子走,丫鬟接住她,仔细瞧了又瞧,可是看不出榛子脸上到底有什么不对,心里狐疑也只有陪着榛子往院里走。
刚走到一半,眉姨娘就迎上来:“敏儿,我就想问问……”榛子对眉姨娘一笑:“没什么,姨娘,今儿晚饭要吃什么,我想吃莲藕炖排骨呢。”
眉姨娘的眉微一皱,接住就叹气,罢了,老爷和小姐,一个比一个有主意,自己在旁说什么呢?只得陪着榛子往院里走,快走到门口时就有管家娘子过来:“小姐,张奶奶和刘奶奶来望您,说是张奶奶家的庄子,收了百来斤藕和鲜鱼,特地带了来给您尝鲜呢。”
榛子不由一笑:“瞧,我才说想吃莲藕炖排骨,这就来了,她们人在哪呢?”
“张奶奶和刘奶奶也不是外人,小的已经让人迎她们进来了。”接着就听见绿丫的笑声:“今儿也巧了,正好庄上送东西来时,兰花姐也在呢,就约了一起来望望你。”榛子急忙迎上前,见兰花抱一个牵一个,小全哥跟在绿丫身边自己走路,就笑着说:“还说哪天去瞧瞧兰花姐呢,没想到兰花姐你就来了。”
兰花这三年也胖了些,再加上日子好过,也能穿得起一两件绸衣衫,虽没有绿丫那样从容,可和原先大不相同。听到榛子这话就笑吟吟地道:“我家那里,可比不上绿丫那边,不好让给你去的,今儿不是家里没事,我才带孩子们过来瞧瞧舅妈,恰好庄子上送东西过来,也算不得空手上门,这才腆着脸来了。”
“兰花姐你这样说是臊我呢!”榛子嗔怪说句,绿丫和兰花又给眉姨娘见了礼,也就和榛子一起进去,眉姨娘自去吩咐厨房该多加几个菜。
众人打过招呼,孩子们又正式见过榛子,玉姐已经快四岁了,偎在兰花身边只是望着榛子。兰花把女儿拉过来:“这就是你小姨,哎,这孩子,在家就吵,出了门就一副小家子气,这样子,将来怎么嫁个秀才?”
这样育儿话题榛子插不进去,只笑了笑,绿丫请榛子的丫鬟把孩子们都带到旁边房间,三人好自在说话。兰花说不得两句就听到旁边屋子孩子在哭,摇头叹气,急忙赶过去瞧瞧。
绿丫等兰花赶过去了才笑着说:“其实你不想成家也有不成家的好,清静。”榛子笑着瞥一眼绿丫:“瞧瞧,你都这样说了,还要我说什么呢。”
“各人有各人的缘分命数罢了,强求不来,若能强求得来,岂不乱了套了?”绿丫也没把榛子这话放心上,只随口一说。
谁知这话却进了榛子的心,她淡淡一笑,缘分命数,既然如此,就尽人事听天命吧。
兰花和绿丫在榛子这里吃了晚饭,各自坐车归去,到了张家门口绿丫还在车上就见大门口有人在徘徊,心里不由十分奇怪,车刚停下,守门的虎头就走上前:“奶奶,这几个人说是爷的族人,可是爷没回来,您也不在,小的也不敢让人进去。”
族人?这两个字让绿丫的眉微微皱起,虽说和家乡那边现在也有了联系,可不过就是逢年过节写封信捎些东西罢了,这几个人,老的老,小的小,还不知道是不是呢?
瞧见马车停在门口,那几个人中的老者就走上前,开口就叫侄媳妇:“我是十一侄儿的亲堂大伯,十一侄儿爹娘和他九叔都不在了,算起来,在这族内,我就是他最近的了。”
绿丫算了算,的确是这样,可是这事还是不能认,只得道:“我夫君不在,虽是族人,可也有男女之别,算着时候,他还有三四天才回来。虎头,”
听绿丫叫了声,虎头急忙上前,绿丫道:“你去拿几两银子,先把这几位送到客栈安置,等你们爷回来,再请他辨个明白。”虎头应是,听到要送去客栈,那个老婆子立即道:“侄媳妇,我们也晓得京城是寸土寸金的地方,这客栈我们也不住,省的你花银子,你家里定有多余的下房,我们先在那里落脚,等侄儿回来了,你就晓得了。”
“这位婶子你说什么话呢?我不过是因不知究竟,一个妇道人家又不好十分做主,这才请你们先到客栈安置,到下房落脚,传出去我成什么人了?”绿丫的声音一点也不颤抖,那老婆子不由瞧一眼自己的丈夫,她丈夫皱下眉,不是听说这媳妇是个奴仆出身吗?本以为是见不得世面的,到时随便几句话一吓就可以,哪晓得说出这几句,真是又妥帖又大方,也就坡下驴:“既然这是侄媳妇你的好意,那我们也就先去客栈等侄儿回来。”
等了许久的虎头见老者这样说,也就领着他们一行人往客栈去。绿丫这才下车进家门,辛婆子已经迎上前来:“奶奶,这四个,是跟朱大爷来的,说是爷的家乡族人,我说请他们在外等候,还说了我一通,说发了财使着人就忘了根本,还是朱大爷说贸然来,没见过不敢认也是常见的,他们这才在外等候。”
绿丫转转脖子:“嗯,你做的很好,横竖等你们爷回来就知道了。”辛婆子哎了一声,就把小全哥抱去让他去洗澡。等了会儿虎头就回来禀告:“送他们住在旁边那条街的来福客栈了,虽他们坚辞,也开了两间上房,又和饭馆说了,让他们一日三餐都送过去。小的听着,像是一对夫妻带了儿子和守寡的侄女。”
绿丫原本以为是夫妻带了子女,没想到另一个竟是侄女,倒有些吃惊,赞了虎头两句就让他下去。这家乡来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对张谆的族人,绿丫实在是难有好感,罢了,横竖等丈夫回来,就有分辨了。
绿丫这边安静了,朱家那里朱太太瞧着对面站着的男子,心绪起伏不定,这男子和朱老爷年轻时候,长的还真像。只是一想到朱二爷做的那些事,朱太太就先把这些心肠收起,这份产业,怎么也不能分出去。
朱大爷已经拱手道:“见过万姨!”万姨,这是把自己当做朱老爷的妾室相待了,朱太太心中百感交集,但面上神色没变:“大爷请坐,照了令弟说的,我不过一个外室,当不得你的礼。”
朱大爷明白朱太太的怒气从何而来,朱二爷在京中铩羽而归,回到家乡,对朱大爷坦白交代,并且撺掇朱大爷前来把这份产业收拢,省的朱太太母女在此受用。
当时朱大爷就训了弟弟一顿,只晓得眼前那点好处的笨蛋,自己父亲留下的东西虽多,安心在家当个富家翁瞧着是够了,可男长女大,岂不要婚嫁?自己妹妹的嫁妆,前前后后算起来,足足值得两万银子。难道自己嫁女娶妇,就比妹妹低了不成?难免要照了妹妹的例子办起来。
靠田租地租,不过刚刚够过日子,想来想去,还是要把父亲的生意拾起来,而要把父亲的生意拾起来,怎么也绕不过京城这头。这边的人跟了父亲二十多年,又是个能干人,想必父亲人脉一大半在她手里,当然要和她打好关系,好把生意做起来,怎能去得罪?
朱大爷打定主意,安抚住了自己的娘,也就匆匆上京来寻朱太太,免得时候长了,那些人脉都被交到吴二爷手上,自己家连口汤都喝不上。此时听朱太太这样说就起身恭敬地道:“万姨息怒,舍弟从小生长乡里,又得家母宠爱,不知天高地厚是有的。上次私自上京,我已经训过他了,花用的那些银子,我也不会赔出去,此次上京,为的就是给万姨道歉。并且见一见妹妹妹夫,虽说我们非同母所生,但天下没有只认娘不认爹的人。”
说着朱大爷就跪下,这副姿态总算让朱太太心里高兴一些,虽说朱大爷打的主意,只怕也是要利用自家好让他日后做生意顺当,可在生意场上,这也是常事,没关系还要拉关系呢,更何况这本就关系极深。
朱太太忙把朱大爷扶起来:“大爷请起来吧,令弟已经说过,我不过是外室,你是嫡长,我怎当得你这大礼拜见?”朱大爷听朱太太这口气,晓得她已经和缓,更加恭敬地道:“父亲在外做的事,我为人子,自然要护住我的亲娘,故此只能称您为姨,但商户人家,这种事也是常见的,您受我的礼本是应当的。”
这几句话听的朱太太点头方道:“大爷还请坐吧,说起来,老爷在我身边时候,曾对你赞不绝口,说你有他当年风采,只是令堂疼爱你,才没让你出来做生意,今日瞧来,的确如此。”
“家母嫁给家父,也曾……”接着朱大爷一笑:“拙荆嫁过去后,家母特地和家父说,说家里已经吃穿不愁,一方富户,何必非要我也跟着去做生意,家父这才罢了。可是仔细想来,这话却也有些不妥,故此我想,等家父三年孝满,还是出来走走,长长见识也好,不然在家,不过是一乡野富户罢了。”
这话说的真是既婉转又动听,朱太太笑一笑:“既如此,你们兄妹也该见见的。”说着朱太太就让下人去请朱小姐夫妇。朱小姐夫妇出来,先请朱大爷坐在上面,拜见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