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依荷起微澜 作者:夏慕言(起点vip2014-02-15正文完结)
见此般情景,忙是清了清嗓子,接着言道:“殊不知,此番诓骗他人钱财的案子,刚巧与那尹侍郎有些关联。而那与姚宏远合股桑园的同窗旧友,偏巧正是与我家临渊共事一处的汪副提举!”
果然,此句一经提及,饶是那华氏再过迟钝,也已禁不住要低呼出声:“竟然这般之巧!想当初临渊与你我两家引荐那位的时候,便是由这汪副提举从中提起的吧?”
“怎么不是,正是如此!嫂子可不知,我家临渊又是为何偏偏选中了这位,共同经营此桩?”逐而又将那位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之事,一并道明了大概。
听得此人的品行如此之好,更引得华氏是心定了三分,如若当初将女儿嫁与这般地人家,哪能遭受如此一劫!却不想,这旁的姑奶奶已是话锋一转,正色提醒道:“那位是万般皆好,只一条却是避无可避的,那便是坊间传言的克妻一事!”
“克妻?只怕又是旁人的谣传罢了!”继乡间那桩夜半‘走失’神像一事后,本就甚为笃信神佛的华氏,也已是不再对庙祝之流的言语,深信不疑了。
更又在姑奶奶处听闻了旧时,毅州诸般种种有关之事后,更是看透了三分,这等神神道道之说。忙是摆手接到一句:“往日里听得旁人有此一说,定是立马不敢多言,如今却得好好思量一番,再做定论也是不迟。”
闻言已是颔首微笑:“怎么不是,想当初若非听信了那道人的谗言,我家临渊又怎会……哎,不提也罢。亏得我儿吉人自有天相,如今不单是年及弱冠,更在户部任了这八品之职。还有他这一脉终要断绝的,今日看来更是无稽之谈!”
卢府二房眼下虽只得了一个女儿,但日前专为大房魏氏诊脉的老大夫,却在王氏的授意下,也给二奶奶叶氏请了回脉,的确是那无碍之象。更让太太她是安心不少。
虽说事后被自家老爷得知,不免说道了两句,却还是忍不住随着一阵暗喜在心。毕竟有了希望终是不假,自二房得女后,卢府二老便已是欣喜万分,但倘若还能再添一子,却是再好不过之事。
只是之前因儿子旧疾为除,才不敢有如此奢望而已,此刻确认儿媳无碍,再说动儿子另寻名医调理一段时日,想必便不再是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咯!
说罢了这桩,姑嫂俩忙又转回正题,接着告诉起随后之事来:“却不想,此番马家之案无端牵扯出了若蕴那桩,也就有了那位闻声问道起同窗汪副提举来。也正是因此转而寻到了临渊面前,我们才获悉了当初那匆匆一面之事!”
☆、第一百九十章 用心良苦
“这般久了还能记得清楚,可见是真心的!”说完此前一番经过忙又补了一句道。
听得那旁舅太太华氏,也不免正色接道:“想我家若蕴这等万事无争的性子,若是还寻那般的人家却是不智,到底不比那些惯是懂得应对后院诸般的大妇能耐。若是与这姚宏远结成一对,往后倒是再无需担忧这些个烦扰之事。”
“端是无人敢前来搅局!”这旁太太王氏更不忘提醒一句,最为要紧的,也引得娘家嫂子是会意颔首。
试问早有那克妻之名在外,即便续娶了一位,只怕也是不能让人安心多少,更别提还有那胆大的敢送了自家女儿往火坑的。再则,倘若岳家是这般门第,哪里还有外人敢送了人往后院之中的,也不怕自找晦气不成?
想及期间种种,此刻已是坐上自家马车的舅太太,不免更是定下三分心思来,说起自家父子们几个便是信心十足,即便不如他姑丈那般已是官拜三品之职,却也是为时不远了。
即便短了女婿这一位,也是无碍的,经历过先前那段,如今只求女儿余下的人生得以安稳,才是王家众人所愿!此刻比起那些门第之说来,华氏也顿觉自己之前的确是一叶障目了。
想到若蕴她独自一人,苦苦支撑着那偌大一片农庄,便不觉湿了眼眶!若能与姚宏远结成一对,此后便是有了可靠的仪仗,比起娘家二老、兄嫂的照拂更是胜出一筹不止。定了定心神,也已是拿准了主意,待老爷回转便寻了合适之人,将此桩说定才好。
“女儿那头自有我亲自去问过便知,老爷且莫顾虑太多。”当初若蕴自立女户,想必也是为了不拖累娘家。此刻得了如此人选,华氏她又怎能安心放手,由着女儿孤独终老。
知道前番婚姻不顺,定会有所抗拒,但为了往后大半辈子作想又怎能轻言放弃,她是无论如何都要用心劝服自家闺女的。
翌日一早,当这旁王府门前的马车正欲启程之际,就见对面街巷之中,另有一辆眼熟的车马迎面驶来。待把式辨明了来人后,不禁高声回头禀到一句:“太太。是姑太太正往咱们这边来哪!”
闻听是他姑母的车马前来,微微吃惊片刻后,以是明了其中的原因何在了。想来也是担忧侄女那头劝说不动。便欲同行而去,姑嫂合力定能说服她回心转意,早成好事一桩!
于是两车并一架,直向京郊而去。
果不其然,初闻母亲前来的缘故后。这旁的王若蕴已是连连摇头回绝,却在听完了两位长辈据实道出,此事的前因后果,才略作迟疑缓缓低喃道:“原来是他!”
见此情景一旁的姑嫂俩,已是暗自庆幸三分,显然当初听全了事情的始末。才来劝说与她的确没错。若是不曾问明前因如何,怕是此刻两人惟有失望而归的份。
倒是一旁的华氏抓住了时机,再下一成道:“旁人不知他家原也是世代官宦。只可惜当年因家中变故,才不得不弃了仕途之路,步入了儒商之列。虽是如此,但性情却是极好的!”提及这一项来,就是华氏自己颇为看重那位的。也正是这点。
“任凭你有那万贯家财、高官之位,若是秉性不善又怎能做得这长久夫妻!”那旁王氏也已是点头符合道。劝罢一句,更是轻轻拉过侄女的双手,再度劝慰道:“莫要因旁人行事不当,而苦了自己。姑母虽说不曾亲见过那位,但你姑丈与父亲都是为官以久之人,见识如何?眼光怎样?自是不必多言了,想来能得这两位的一致肯定,必是再没得挑剔之处了!”
听得他姑母这句劝,另一旁的华氏不免,也是重重颔首道:“咱们也不并非着急让你如今就做决定,若是还需时日考虑,自是都由得我儿,只是莫要一口绝了此桩,才好!”
一惯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大事,此刻在母亲这里,却是万事向着自己意愿而定。不但允了充足的时日考虑,更是以这商量的口吻,的确实属难得!
就连一旁的姑太太王氏,也不由得暗道一声‘难得如此!’
转念仔细一思量,也已找到了其中原因,必定是兄嫂夫妻俩商议而定的结果。虽说他们看中之人,然而若是女儿自己不中意,又岂能强行凑在一处过活,还是等若蕴自己点头,才是那好事一桩。
再度抬头之时,就见这旁侄女已是略露红晕地偏过头来,羞怯怯颔首默认下此桩后,姑嫂二人都不由得长出一口气来。看来此事并非他们一厢情愿罢了,这头若蕴也是有所心动的,即便此刻尚未完全答应下来,只怕也是好事将近了。
说来这姚宏远本因其克妻之名,在京中也算是小有名气,原本或许身在内宅听说的不多,但此刻移居乡间便已是早有耳闻了。
再加之,先前自己入股外城的四合院那片,也在兄长口中获悉有关那位之事。何况邻近自家田庄的那座桑园,正是那位与人合股的所在,更是让人吃惊不小。
“要说缘分,他二人却是早有一面之缘,而今更可算得是合股之人。”提及此桩,不免微笑看向身边的嫂子,接着安慰起来:“素来这好事多磨,且容她思量清楚,再做打算也未尝不是稳妥之举。”
这旁也已是伸出手来,轻拍王氏的手背,报以微笑道:“昨个我与老爷已是说定了这桩,只等女儿点头答应后,再去寻那姚东家也是不迟!毕竟与人做续弦并非容易之事,听说原配只留下了一个千金在府中,更得容她好好思量清楚!”
提及此事来,王氏也不再隐瞒,据实吐露道:“许是娘胎里带着病气,又是早产的孩子,只怕与我家临渊当初倒有几分相似,都是整日离不了汤药的瘦弱身子!”
继而又将那位遍寻名医,不惜重金求治女儿之事,一一列举了出来,越发引得这旁大嫂是一阵感叹:“品性如此之好,却可惜了诸事不利,亏得经营一事上至今还算顺当,若是不然……。”
“正因这般,我家临渊仔细打听了他家幼女之事,让据实相告与你舅母细听,莫要因为事前不明真相,待等定下了此事后,再暗自后悔的好。”
听得他姑母一句恳切之言,这旁的华氏更为感激道:“却不知临渊如此细心,到底是将我家若蕴视作嫡亲姊妹一般,若是换了别家表亲,只怕快些劝动了改嫁出门,才是要紧!”
华氏口中情形才是当下世风所向,即便也有那留了合离的女儿在娘家过活的,但多半兄弟姊妹都是千方百计想着,如何及早寻到一户愿意人家,送了她过门才好。能如同卢临渊这般,仔细打听清楚详情的,只怕不能超出一成之数,何况他还只是表亲罢了!
“其用心良苦,已是可见一斑!”晚间老爷回府,华氏已是忍不住赞扬一句来,听得那旁的王家老爷,亦是频频颔首道:“别看他自小身体羸弱,却是个心思缜密的好孩子,行事作派更是一惯细致常人三分余,若蕴此桩能成,他便独占首功!”
“啊!这么说来当初提了此事与老爷知的,便是临渊侄儿?”
停住手中翻书的动作,索性起身踱过这边坐下,才点头应道:“正是临渊与那汪副提举共事默契,才寻来的这位与我们两府合股。殊不知这位早在年初之时,偶然得见若蕴一面,便是久久无法忘怀。那日被其同窗汪副提举劝道一句,才吐露了心底之言。”
“原来马家那桩被世人知晓后,便随之引出我家若蕴当初的合离之事。这位也是闻听详情之后,逐而寻到临渊面前明示与他,只求能相互扶持一路到老之人,旁的是一概无碍!”
略顿了一顿,不禁更是正色提醒道:“乡间偶尔相遇之时,我家若蕴不过是一身素色布裙,这位也只以为是普通人家出身,当得知却是我王家之女后,不免也有退避之意。毕竟门第略有不及,也想就此断了高攀的念头。谁知此后被人妖言惑众,这位才寻了临渊说起欲娶若蕴为妻之意,便是那时之事!”
本就已对姚宏远颇为满意的华氏,再听闻其中隐情之后,更是连声惊呼道:“如此品行端正之人,又是极为看重我家若蕴的,只怕再难的一见了!要不是女儿尚未点头应了,我都等不及立马就寻了临渊来同那姚宏远说,明日就寻了人来提亲便好。”
别看那旁老爷只是含笑摇头,实则也同自己一般,也是盼着好事能成。即便赶得着急,也想着及早促成这桩,才最为要紧!
就在王府两位商谈起此桩之际,位于内城另一条巷内的卢府,也正说起同样之事来。
“老爷也是觉得此事能成?”
“那是自然!旁的不论,单是那姚宏远的品行已是没得挑,再来他又不在官场任职,比起原先那个不如意便拿自家娘子撒气的,不知强上多少倍哦!”
☆、第一百九十一章 好事成双
本以为自家老爷口中,能道一句算得合宜已是难得,却不知今日还能听到这般的言语,不禁让这旁的太太王氏暗暗吃惊片刻。莫不是那家又行出何等下作的手段不成,还是……想及了自己府中,远在北地女儿,才有了这番感慨。
试着问起一句:“可是公主那儿有消息了?”
知道自己刚才那番突兀之言,定是引得妻子吃惊不已,不觉已是颔首应道:“由公主做主,以将我家二娘许了外族亲王庶出长子为继室,来年五月便要迎娶过门。”
“如今老爷已是位列三品之职,即便二娘是过继到我名下,可好歹还是嫡出的名分,为何不配与那相当的人家做正室,偏寻了这么一个庶出的,还是续弦……?”
听得老妻一句追问,那旁的老爷愈发摇头道:“那亲王本就是重兵在手,膝下更是仅有庶出的六子。嫡出惟有两女,却是并无子嗣,所以不出意外这庶长子,今后便是那承袭爵位之人。”
转而又皱了皱眉,又是低叹一句:“原想着二娘随了公主这许多时日,必是想留在身边为女官的,却不曾想还是未能逃出这一劫!”
“老爷的意思,难道公主许了二娘与那位,却是为了他家的兵权在握不成!”已是随之一怔,之前朝中反贼一事才刚平息不久,这头又听得二娘婚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