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依荷起微澜 作者:夏慕言(起点vip2014-02-15正文完结)
锘槭拢幢换始遗美醋隽硕淖ⅲ醪唤腥税底阅笠话牙浜埂H羰窃傥拚绞路⑸沟拱樟耍慌氯词俏蘅杀苊猓绞北厥悄鞘椎逼涑宓乃冢?br /> 虽不是自己亲生,却还是老爷的骨肉,被无端卷入此事。不免也为之焦虑非常,但此事怕是再无挽回之力了。不禁偏转头来,看向后院那方问道:“此事可与吴姨娘说了?”
“只是此刻不妥,想必公主那头自会有人前来报喜,你且自己知晓便好。”老爷口中之言,太太王氏自是明白的很,显然自前次随了公主远嫁外族,卢家二娘已不能如同以往那般,只听从父母之命了。
虽不知吴姨娘的心思,但自此后远在北地。只怕也与公主一般无法再往京城了。早在当初已是有所准备,但此刻获悉实情,却不免颇为忧虑。
毕竟那北地外族向来都不是那般平静。即便与本国结了姻亲,近些年内便无战事重起,而其另外几方邻邦大小国度中,未必也能如此安宁多年。
又是嫁与那等以军功立本的世家,只怕每每战事一起。便无可避免得出征边疆,单是这点就让人为之担心不已!同是身为人母,那吴姨娘的心境如何,便是可想而知了。
只是,公主这般定夺必有其深意在,卢府即便万般不愿。也短短不敢多言一句,这便是君臣之分,天地大经。
至于余国公主如此行事。是否授意当今那位,更不是卢府敢过问一二的。想来后院的吴姨娘也不是那,半点不知轻重之人,虽未必懂得朝廷政事,但女儿追随那位的身份。却已是显而易见的。
显然公主那头也是急切万分,果然未及年节过完。便已有消息传入了京中,引得族亲们是纷纷借着年节之际上门道贺。私底下不知他们是如何作想,但明面上却都是满口的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当初随了余国公主远嫁外族,便知道定是回转艰难,但也不曾料到嫁入外族亲王之家。到底是借了这嫡出的名分,若非这般又怎么能……。”这头还未絮叨完,已被身旁的妇人用力拉过一边。
见卢府太太未曾看向这边,才压低了声量,摇头接了一句:“也不能这般一概而论,难不成是个臣子家的嫡小姐,就能得了公主的欢喜,随行而去了?只怕也不是简单的丫头,原本瞧着那眉目就知道定是个有心计的,如今出了这档子事,更是再清楚不过了!”
被那妇人如此一提,身旁几位相熟哪里还有不动容的,已是不约而同,齐齐转向一旁正束手而立在太太身后的吴姨娘来。
“果然还是以往那般,丝毫瞧出此人的喜怒哀乐,着得衣裳也是半新不旧地一身素色。若是外人见了,定是深信不疑这吴姨娘,原就是那逆来顺受的主,却不知她也并非明面上所见那般,柔弱不堪!”
此话一出,自是引得身边知情者,忙是点头附和道:“想当年能在丁姨娘一手遮天的后院中,依然活得舒坦,便不是那般简单的!更能说动了老爷送了女儿为公主伴读,就可见自是早有准备的。”
外人虽是不知,但送了二娘入宫一事,的确与吴姨娘无关。毕竟她一介后院之人,漫说是得知此等大内消息,已是断无可能,即便有了消息在手,只怕试图说服老爷之时,就已露出了马脚来。
只是卢府近些日子来,已是好事不断,在众位族亲眼中,哪有不艳羡的?虽是远嫁外族,可好歹是位居高位之家,更是令那些只顾眼前风光的,满腹的不甘。
却不知,卢府老爷、太太正为此事忧心忡忡,只怕二娘的亲事并非明面上所见,那般风光无限。其中隐情自是不能提及,但无意间流露出的一丝担忧,却早已落入这旁兄弟二人的眼中。
“只怕二娘这桩婚事,并非二老所愿。若论起家世来,那位外族妹婿确实不差,但身为朝中武将,出征边疆与敌交战便是再寻常不过的,老爷、太太恐是忧心此桩才是。”
身旁卢临渊已是缓缓颔首:“大哥所言极是,除此之外小弟也已是寻不出,另有让人担忧之处!毕竟当初随了公主远嫁时,二娘的命运如何,想必二老也是早有明悟的。”
“身为臣子虽不敢追问缘由,但身为父母不免担忧,也是人之常情!只是那帝王之心,并非我等之人能猜度几分的,即便明知前途渺茫也得领命行事,这便是为臣之道。”此刻说来虽不见半分埋怨,但隐隐透出的一丝无奈与不甘,还是将其心中真言,显露了一二。
或许正是因为身在自家府内,又是与同胞兄弟叙谈家事,才如此的放松,若是在外与人交谈之时,只怕再不会有丝毫的流露才对!
想到自己早有了那远离之心,更是庆幸不已!即便为了不尝这逆来顺受之苦,还是及时抽身的好。不觉亦是长叹一声:“想那余国公主虽身为皇家骨肉,都能作了那位手中的棋子,只怕二娘也有其不可对人言的苦衷在。”
一时无语,兄弟俩也是互相对视了一眼,才并肩双双步出了书房而去。此刻正是宾客盈门之际,又怎能罢手不理,只是这旁人眼中的喜事,在卢府众人看来却并不是那般值得庆贺之事罢了。
就连原本还满心欢喜的吴姨娘,也已在太太略带忧心的眼神之中,察觉到了一丝不安的气氛。唯有此刻还在月子里,并为外出见客的大奶奶魏氏,才是那个无忧无虑之人吧。
听着这头族亲宾客们的声声道贺,那旁挽着娘家大嫂往内室而去的太太王氏,此刻才卸下了所有的表象。不禁已是苦笑摇头道:“那些族亲只瞧见我卢府的面上风光,却不知二娘为人继室的苦楚。毕竟还未满十七,又嫁到那般人生地不熟的外族地界,娘家即便已是今非昔比,却是半点靠不上。”
听着此番明言,也引得那旁舅太太不时颔首。此刻女儿若蕴的婚事虽还未曾定下,但已是得了准信,想必不出来年初春时节,那姚宏远便要寻了媒人上门提亲了。
若说卢府长房再添一千金,二娘又得了一门好亲事,可算作是双喜盈门。那他王府此前因破案有功,及时赶在年底封印之前,又晋升一级的王家二爷,自是一喜外;另有女儿婚事确定之喜,并称好事成双,也的确是不为过的!
卢府这双喜不免有凑趣之嫌,一来,二娘这门亲事本就不被众人所看好;而长房更添一千金,实则也算不得多大的喜事,只是外人碍于卢府老爷如今已是官拜三品,才寻了借口纷至沓来而已。
然而王府这个年节,却是过得分外的祥和,次子总是守得云开见月明,虽不比卢府老爷那般连升两级,却能在这般年级亲睹龙颜,足可见往后必是前途无量的。再加之,若蕴那桩婚事更使得王家二老整日面带微笑。
下人们虽不明就里,只道是主子们定是为了二爷迁升之事,才这般欢喜在心。殊不知,年节里太太还命人清点了库房,却是为了给合离的小姐,添补嫁妆之故。
“早知道你们不甚满意二娘的亲事,倒是不该挑了今日来与你说道起,你若蕴侄女的嫁妆一事。”
却见这旁王氏不免怪嗔一句道:“嫂子还不晓得我的脾气,咱们是一码归一码。若蕴这桩本就与我们家临渊有些渊源,又是我与嫂子你说起的,看着他们好事将近,我这为人姑母的哪有不喜之理!”
☆、第一百九十二章 开年大事(上)
看罢了列单,姑嫂俩又是一番低声商议。毕竟自己娘家嫡亲的侄女,即便是改嫁也许得略表心意,略与老爷提及后,隔日便交代了鲁妈妈前去采办添妆各项。
事到如今,外间之人或许还未曾得了消息,但卢府之中却是早已有所耳闻,就连此刻正在月子里的大奶奶,也不免吃惊追问向自家相公:“可是真有这桩?”
“我这表姐本就是端庄贤淑之人,不过是嫁入那般的人家,才不曾婚姻圆满,此刻改嫁姚宏远反倒是千里姻缘一线牵!”略显喜色的应了一句,忙又抬头叮嘱妻子道:“切莫要无事生非,原本也是舅父家的主张,你可不敢……。”
“夫君自当安心就是,如今可不比从前了,咱们府里那片四合小院还得借这位的经营之材,多添进项哪!我也不是那没眼力劲的,还不知道这里头的轻重缓急不成?断断是不能闲着无事,道人长短!”
轻笑连连,忙不迭又是补了一句道:“如此一来,越发是再好不过了!那独占六成的姚宏远,这会子成了老爷的侄女婿,可算是自家人了,往后更是无需担忧分账之时,出那等偏袒之事咯!”
听得妻子口中之意,不免也是无奈摇了摇头,自家虽是渴求再添进项一事,可这般直露露的坦然而出,却是颇为艰难。不由暗自感叹一句,只要自家这位不插手搅局,便是再好不过,其余之事何必太过强求,再则府内短缺金银一事,也已是听得老爷暗示过一回了。
而今闻听此事,虽是略感意外,也不免为表姐得此归宿。庆幸万分!此前与那姚宏远也有过数面之缘,单以其品行而论,已是强似之前那人何止一筹,更难得是各项能耐俱佳。想来,就是不经营酒楼一事,也足以独当一面,使表姐她终生有靠!
背手缓缓踱步往外,却不似往常那般,直向自己东厢内的小书房而去,反倒是唤了小丫鬟叫上对面二爷。同去那片四合院中巡上一圈才好。今日刚巧沐休在家的卢临渊,虽感突然,却也是欣然随行。
说来那片地界上。此刻进度如何,还不曾亲眼见过。除了年末那次随了老爷一行前来,匆匆掠过一遍外,便再无机会细细巡上一番了。
既然大哥唤了同往,自是不必推脱。直接换了衣裳出门相迎。
说来,自旧年得中举人之后,卢府这位便不常出门应酬了。一来自是为温习课业,以备来年春试;二来,则是因为刚好赶上老爷高升之际,万事更需谨慎三分。因而借温课备考之由。婉拒了不少同窗旧友的宴请之事,也在情理之中了。
到底还是功名、仕途更为要紧,又能避过众人有意无意的探听之意。也在其考量之中。自那年二娘随行远嫁后,卢府也已是淡出人们视线许久,却在年末突然得了此等大转机,怎不叫人艳羡的紧!
只是众人不知,此刻传出二娘的亲事。无疑在这番喜气外蒙上一层淡淡的阴影,不过在旁人眼中始终不曾察觉罢了。也惟有真心痛惜自家儿女的老爷、太太。才生出那般无奈的叹息之声。
此刻兄弟俩并肩行在早已整顿一新的巷道中,不觉这旁卢临渊已是率先开口言道:“此番春试以大哥的文采,自是无需多虑,只是我欲及早回转乡间,继续静养一段才好!”
忽闻此言,怎不叫这卢家大爷吃惊不已:“为何……莫不是你那陈年旧疾还未除尽,还是另有旁事之扰?”
只见这旁忙是摆手示意:“哪里还有旁事纷扰烦忧,的确如大哥所料一般,我这身子骨当初便不成痊愈,只是碍于卢府京中无人可用之际,岂能坐视不理,只顾自己将养一事。”
“唉!都怨我这不争气的兄长,为何迟迟无缘功名一事,若非如此又怎能碍了二弟你……如今可是还得恢复如初?若要寻访名医,想必这京中定是略胜一筹!”
见其如此自责,倒叫这旁的卢临渊不由暗自惭愧!到底是自家为了及早脱身而出,才寻了这一借口出走,此刻反倒惹得府内众人皆是忧心忡忡。单看那日太太眉头上的忧郁之色,就使得夫妻二人自责连连,只是除此之外,也遍寻不出其它理由,也惟有愧疚在心。
此刻突然提及,也并非全无一丝考量,知道兄长秋闱之中,已是有所顿悟,如若不然又怎会一改之前的颓势,不但得中举人之名,更是有幸取得了春试资格?由此可见,必是一改往日的答题策略,才得以这般顺利。
眼见三方合作的营建大事,也将在年内大致完工,更是再无他二房顾虑之事,所以才在开年之际便直言相告与他,也不失为循序渐进之举。倘若待到临行之际,再道出此番言语,只怕更是让府内亲人揪心不已,毕竟提及自己这身子骨,众人自是心有余悸。
而之前早作准备,才是不至乱了手脚,再则自己又不往别处,不过是转回乡间修养而已。离着毅州也不过才一日功夫,又得四合镇上那位梁掌柜的帮村,已算得无碍。
又与那旁兄长略略提过,四合镇上药铺完备的情景后,才含笑坦言道:“与其疲于应付这官场之上的尔虞我诈,想我这等惯喜涉猎杂学之人,还是回归乡间才是最为适宜!”
闻听此句,也已让这位联想起之前,太太曾有过提及那桩‘久病成良医’的感慨,虽至今仍是不知,自家这位胞弟医术究竟如何,但对于他自小的聪慧好学,就不在自己之下,定是难不倒他!再则,又得妻女陪在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