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依荷起微澜 作者:夏慕言(起点vip2014-02-15正文完结)
大家本是同乡,又看着他孤儿寡母的生计艰难,好歹收了他家的地契作押,借渡了些银两将老头的丧事给办了。也正是因此,这账房家如今还得买年按市面上的惯例,另交了一份利钱与油铺的掌柜。
饶是这般,也终究是感谢再三。这桩若是与旁个商议,只怕要不得两年,便直接赶了他母子几个往外头去。本来那个破旧不堪的小院子就不值几钱,也唯有那地界可卖了与人而已。
而全都换了现银与这小账房,怕他不敢上路,又担心见了银两众多,压根就不敢收。索性一明一暗交到了他手中,也算是两全其美。
待等回转家中,当着他家老娘的面拆了信笺,看完之后便会明白他母子俩的用心良苦。当初若没有他家的出手相助,只怕母子俩便不能顺利过活,又哪来的重归故里之喜!
何况还是全权收回了家中产业,更是不敢妄想。眼下替他家赎回地契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要知道,仅这租借出去的铺子,他母子俩便收了小二百两的现银在手;另有当年他家铺中被那恶人吞了的货物,又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此刻也已被卢家的管事以银票,交还了回来;最后更得了卢府太太特命人一定要交与他家的赔付银两,不多不少刚好一百两!
这里里外外一加,他家统共得了银两便是五、六百两之多,与此刻的柳家而言,怎不是可观非常?为报当年的滴水之恩,拿出十之一二来又怎么为过?
若不是离着确实太远,又要忙碌家中铺面重新开张一事,必要同小账房一道回去,当面谢过他家才是正经。
就在他母子俩回到家中的第二日,就见那特来讲述当年旧案的老丈,也是赫然与卢府的大管事并肩而来。对于这原本还半信半疑的外乡客,柳家母子也是感谢万分。
不想这位今日还是来好意提醒他们的。微笑着瞥了一眼前面铺子的方向,好似无意提了一句:“这般大的铺面,单是寻合适的伙计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办的?还得补足了满满当当的货物,更是谈何容易?真要是交到老头手里,定是多留原先那家,再经营一年半载,最多自家托他代售卖些货物,才是那两全其美之计!”
看似无心一说罢了,实则如何,对面本是商家妇的柳家老娘,自是听出了弦外之音!就连一旁的大管事都无比惊叹地频频颔首道:“蔺老弟,你这般却是屈才咯!”
那头母子二人或许听不明这话中之意,可那旁低头跟着两人前来的小厮,却是再清楚不过。可不就是,倘若这位跟了京城风光无限的大爷身旁,往后必得接手了那片四合小院的好差事,只可惜……。
却不知,这旁的蔺管事轻笑摇头,并非自谦之举,而是实不敢当罢了。这可是昨个二爷唤了自己去,特意交代了这般言语的。如今看来二爷的确眼光独到,不过略略盘算了一二,便已能断定这柳家母子眼下定是不够支撑起,偌大一个铺面的。
想来也是,单是采买下人也许得几日,再要添置货品,雇佣店内的伙计若干,却也马虎不得。这般种种,哪样不是需得时日的,更何况离开毅州已有十多个年头,更多一份不易之处。
事实也确是如此,得了蔺管事的提醒,再加之卢府原先与他家寻来的这家商户,也是那万事好说话的主。一听主人家的提议,哪里还有不立马答应的道理,即可以多容了他们慢慢寻了新铺面,又可少收三成的房钱,只提了一条代沽货品而已。
本来这伙计就是现成的,自家有是这铺中的掌柜,哪里还有别的添加,反倒因此减了三成的房钱,这才是两全其美的绝妙之法。连夜便同伙计三个,将铺中货架腾空了四成出来,说是要让与柳家排布。
这倒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于是,昔日这柳计的铺子也得以重新开张了,只不过这铺中铺的样式颇为新鲜而已。
然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却不知此后由毅州发展开来的铺中铺一桩,便是由他们夫妻俩的一次商议而得!正是因为得了这般一举两得的好法子,毅州的商户们也开始日益多了起来,就此引发的整个府城境内的繁荣,也由此而始。
☆、第二百三十二章 人月两圆
这头与租借自家铺面的掌柜商定了一切事项,自是撩开手来准备仲秋度节之事。漫说他柳家母子欢喜非常,就连同在一条巷内住的左邻右里们,也齐齐赶来道贺的。
本就是多年的老邻居,又都相熟的很,再加之这邻近一片住着也多半是行商人家,少不得有哪惺惺相惜之感!当年,若不是柳家吃罪之人实在来头不小,自问有心无力,便就此避而远观。
如今也再看他母子,却是被眼下这城中的第一大家,卢府的管事接回了毅州,也难免有心存羡慕之人。或许当年柳家被迫离去时,这卢府还算不得毅州第一大家,可也是能在府衙里说得话的主,但与眼下这等情形作比,却是相差甚远!
“到底已在京城做三品的大老爷,比府衙那位还要高出不少!”
“怎么不是,要是今个儿再遇上当年那桩,必是不会……。”这头才要接着往下言语,一旁已有人猛打眼色,才拦下了这人的信口之言。满是尴尬的拱了拱手,却是被这旁的柳家幺儿摆手,轻笑道:“大叔说的也都是实在话。”
倒是与他家爹爹一般,是个点到为止的沉稳性子。却不知就在前一晚他母子俩细谈,今日请了旧时的邻里们来家小坐,那柳家老娘就再三提醒儿子,务必避开些卢家的话题才好。
倒不是害怕有人借此传入卢府去,而是经历了这些艰难,哪里还能折腾得起,更何况人家卢府的确是仁至义尽,再没比他们这般周到的了。自家又怎会黑白不分,坏了他府上的名声,可是不应该!
原就被娘亲提醒在前。又因此前所见所闻,更是深有感触。想来自家如今能收回产业,安稳度日也是归于他卢府的帮村。更不提为寻访他母子二人,其中花费的人力物力,必是不少。
有了这人的前车之鉴,其余众人倒也不再提及,有关那今非昔比的卢府之言。毕竟那般的官宦人家,还是少打听为妙,连那府衙里的知府老爷都矮了那家一头,何况他们这些入了商籍的。更得谨慎万分。
转了话题,直接说起众人惯是相熟之事,也变得愈发其乐融融起来。席间吃喝自是没得说。到底是得了几处的银子进帐,再加上铺面那头又不必自家再多掏花费,更让他母子二人省却了不少烦心之事!
本就是仲秋一家团圆之际,就在柳家之事已毕,再度转回的大管事一行。也不过晚了另去探望二爷的鲁妈妈两日罢了!
此刻被老爷唤去书房中,详细问起所领的差事,便是顺口点头娓娓道来,其中倒是将那蔺管事提议的铺中代售一事,也一并说与了自家老爷知道。
初闻这桩,已让这旁的卢家老爷禁不住是微微一怔。果然还是府里的老人经历颇丰。见识也随之大涨,能看出这其中的门道来,的确是不简单。何不换了来京中刚好可助我家外城那片……。
才欲顺口提了一句,不免顿住在场。此事急不得,毕竟那蔺管事本是二房媳妇的陪嫁之人;再则等二房分府自立后,也少不得专懂经营之人,刚好得了这么一个。必定省心许多。
片刻沉吟后,还是缓缓摇头道:“倒是个当用的。只是他本就是二房的陪嫁管事,真要为了府内之事唤了来京,难免有失偏颇!”
老爷口中的偏颇两字虽是婉转,落在他大管事耳中却是再清楚不过,大爷本就是注定要承袭这府中的一切,而如今在别院养病的二爷最终要分出去,另立门户的。
倘若此刻将二房名下唯一当用的老管事换了来京,与卢府而言这般的人才,确实堪用的很。然而,二房那两位主子又该如何作想,也是不言而喻的!
本是太太所出,一个命中注定无缘家业,如今还要受着厚此薄彼之气,又怎能不叫他兄弟二人生出这间隙来?想到关键之处,已是不由自主点起头来:“都是小的太过急功近利,不比老爷思虑深远!”
见低头匆匆退了出去,卢家老爷才踱步向正屋而去。果然内室中自家老妻正忙着让人收拾了箱笼,准备赶在过年前送去乡间别院的。
“又搬了这许多去,倘若来日他们一家回京了,又要用多大的车马才能装载了往回?”原本还欲另加一箱时新的好衣料,此时却被老爷点到了要紧之处,不免也是定了定神。
转身再看那旁墙角边,已是摞了足有半人高的各色大小箱笼,不禁也是苦笑道:“我这不是听了鲁妈妈说起,他们屋里甚是单薄,就想着趁现在这道上还算好走,便让人赶紧送了些去,哪里想……。”顺势瞥了一眼,那旁的物件又是摇了摇头:“就收拢这许多来!”
他们二老却是不知,次子小两口并非真没填补日常用度,只是这别院皆是装个样子罢了,平日里还是在山上自家小院里住着,哪能劳师动众,搬了那些物件来此。
不过应付鲁妈妈的突然而至罢了,饶是略有不便也才捱上几日便足以,却不料被鲁妈妈告诉到了太太跟前。虽不止于冻着家人,可瞧在鲁妈妈眼里,还是略感简朴了。
按她当初的言语:“好歹也是户部侍郎家的二爷,那原本的家什倒也不说了,可这内室的被褥、铺盖,只怕还不及京中普通官宦人家常使那般好!”
试问,太太得了此言又该如何作想?都是自己亲生的,一个是入了翰林,往回必是前程似锦。而次子乡间养病不过是其中一项,更有三成是为了整个卢府着想,其中之故老爷虽不曾明着跟大房提及,可太太王氏心中却是一清二楚的。
自是千方百计为二房一家多添置些好物件,本是理所当然。再加之如今府里的情形,已是一日赛过一日,不敢妄言太过,却已是显见非常。眼下还不到年关,那侄女婿已是命人送了满满一盘现银,说是今年红利。
置于仲秋之后的那份,早已被几家的老爷商量定下,再度投入筹建余下的屋舍之用。就连原本预计还需累积两年光景,才敢继续建筑的计划,也在年内的收益颇丰下,顺利被提前了许多。
眼见着,府里今年的进项已是陆续入账,又怎能苦了远在乡间别院中的次子,何况他还是为静养身子而去,更是半点马虎不得!
好在当年鲁妈妈走后,为防万一倒是多留了丫鬟小娟在别院半月,本就无须日夜守着。只在白日里待着便好,原本就为应付鲁妈妈之行,院子里是一应俱全,压根不用担心日常之用。
另寻了庄内新来的丫鬟在此陪伴,刚好让她领着调教几日。惟有那被推迟了三月的婚礼,此刻已近在眼前。那边是原本定在五月里的麦冬出嫁一事,只因主子们的突然变了行程,而被梁掌柜的当机立断另选了黄道吉日。
刚巧就在仲秋过后的一旬之时,此刻也算是秋高气爽,再加之万事安稳,众人皆是放松了心情,更比五月那会儿添了三分喜色。即便次日刚巧由京城送来好些添置的车把式,也因此多留了一日,好生吃了顿二房丫鬟的喜酒。
按这乡间的惯例,便是摆足了三日的流水席,别看如今梁家已在城里开了铺子,可毕竟还是这在偏远地小城镇,与乡间农人一般提及这红、白两事的操办来,却是相差无几的。
更别提,麦冬可是二奶奶跟前的人,身份上也是不同一般人家出身,往回虽不再是卢府的奴婢,这份主仆情分却始终断不了。更何况她娘家哥哥还在山庄任茶园管事,想及期间种种更是不能草草了事。
“说句实在的,要不是怕外人瞧着眼红,我指不定还包下那县城里的大酒楼,再摆几桌请了原先相熟之人,好好吃上一席哪!”顺手放下布幔,才靠向床头不免又是接了一句道。
听当家的这般一说,身边的程氏也忙是点头应了一句:“那会儿推迟了婚期,也不知那个多舌在外乱嚷嚷,哪里想到今日却偏她是头一个到,拖儿带女的,狠不得索性领着她娘家也一并入席才好!”
满脸的不屑,已在这旁梁掌柜的意料之中,娘子口中的妇人本就是她本家的族姐,倘若真要论起亲疏来,只怕就快出了五服之外咯!
可偏又是个不安生的主,但凡程氏一族中有哪家起了变故,便要插上一脚的,就独有这妇人的身影在。也正因此,原先她娘家兄弟的在程记做伙计的名额,被二掌柜的悄悄抹了去。
“可是不敢叫这般地长舌妇搅乱了好事!”得此一句,更是源自当年程姓嫡系那位的警惕之言。本来梁家自数年已在外置办了好些产业,却是迟迟不敢显露一二,就是怕这等乱嚼舌根的传出不好听的来。
毕竟这世上最好气人有,笑人无的已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