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依荷起微澜 作者:夏慕言(起点vip2014-02-15正文完结)
丶诤螅恢氯隙ㄎ┯欣婀蚕恚献骱蟛攀嵌愿骷易钗欣佟?br /> 毕竟按东家最初的设定,这地里的产出与这旁牲畜喂养一事,压根就是一个大循环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哪头也离不了哪头。索性将大家伙的气力往一处使,方才使得年底所获更甚;再来这三家有了吴管事的统一管理,更是再无后顾之忧,到底这许记两口子都是得了东家重用的,每每结算工钱时皆由他二人协同蔺管事一并在场分发,不是?
☆、第二百六十九章 师爷报
想到这关键之处,哪里还有半点异议,好歹八户人家齐心合力更是顶用。往后单是牲畜的口粮一事,无论是地里采收的佃户,还是负责喂养一项的人家,都需通力合作。倒不如索性合在一处,反倒再无推托之事发生,岂不是更为有利。
此事报于东家知晓后,也同样得到了认可。本来嘛,只有大家伙齐心将事情做好最好,到年底之时分到各家的工钱,也会随之越发丰厚起来。
再则,没了相互推诿之事还需多留一份心思,岂不是让人更为专心手头之事。稍作思量后,众人皆是暗喜在心,可不正是这般。撇开这种种猜忌,一味用心办差即能多添进项,也让东家更为安心将事情交托于他们,才是两全其美之举!
就在佃户们为此津津乐道之际,另一从旁探听此间诸般之人,也是一边忙着将所见所闻录入在案,一边低声喃喃自语道:“这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
原本还只道,当初经人介绍给这位新入官场之人作师爷,只恐是白耽误了许多时日。本来单靠着师爷的那份束修本就非他所愿,只是那时看到这县内的情形,也就此截断了原本的心思,却不曾想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甘霖郊外的卢家却是给了他一丝光亮。
毕竟能攀上一位平步青云的东翁才是最好之选,先前只求安稳随了如今这位,本就是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这片荒凉地界是能有多大作为,已是显而易见的,自是不再苛求功绩突显一事,却谁知这般鲜见的能人异士,叫自己这本已心灰意冷之人遇上了。
于是乎,再度燃起了新希望也是理所当然。此刻坐在大人特意命人准备的大车内,又是何其的欣喜满怀。赶早初见地里的情形。已是庆幸万分,老天终究看不得我这般消沉,无意间引我寻到了这般一户颇有能耐的人家,使得年节中一直萦绕自己身旁的阴霾之气,也随之消散一空。
立在林带向外一侧,放眼望去皆是隐隐嫩绿点缀期间,竟然是此等美妙的景色。正因其所见之景,并非卢家人眼中一般只是沙柳新生的嫩芽吐露,而是东翁的高升有望,自己也即将随之迁入那真正地繁华之境。多挣银两才是要紧。
至于像旁人一般,尚存为官之心,只怕随着此番亲历也算是彻底熄了这份念信咯!想如今这位东翁家中已是不俗。就算比不得那些本在朝中有高门依仗的,总强过自家这等寒门出身的学子三分不止。
即便如此,尚且落得个偏远苦寒之地为官的命运,何况自己乎?
亏得无意间听闻这甘霖地界上,有这么一户委实大胆的人家。正试着沙地栽种树木一事,才使得自己好似看到了一丝希望。实则,回想起来也是权作最后一搏罢了,却不料此事还真叫自己搏对了。
不觉摇头轻叹一声:“实乃天见可怜,特意将这等能人异士引了来甘霖之境,若如不然。咱们这东翁只怕是迁升无望,而我这师爷的束修恐怕也是拿不了两载咯!”
没多时马车停稳,就听得外头已有大人跟前的长随刘明。高声招呼前面正打算直接往旁边马厩去的老把式:“师爷可是一同回转了?”
显然东翁也是心焦万分,想到这位或许有望迁升往别处,哪里还有以往的敷衍之心。无需旁人提醒,已是自己抬手回应对面正下台阶的长随道:“劳烦刘长随略等片刻,待老朽随了你同往知县大人面前回话就是。”
眼见东翁已是按耐不住。特意寻了长随门前坐等,便可知那位此刻的心境如何。想必也是担心。那甘霖郊外的情形并不如预想之中那般顺当,才使得其心焦难耐,还特意寻了人守在此处。
背负了自家随身包袱,怀中更是小心收敛起早已准备就绪的账目一本。显然这一切早已在他意料之中,本来这位知县大人就因这等偏僻之境任职颇感无奈,此番良机又怎会轻易错过。
若非旁人好意提醒,只怕早就亲自前往了。快步随了前面引路之人进到书房内,不待自己奉上账目记录,上面那位已是启口问道:“如何?可是足有三成之数得以安然越冬?”
这旁才刚跨进门内之人,也随其省却了那些无用的前缀,直奔主题道:“县尊所料不假,那甘霖郊外的情形的确如卢家所言那般,一切安然。就以学生目测而言,只怕未能萌芽者不足三成,才对!”
“什…什么,不曾顺利越冬的还不足三成,岂不是……!”想到此一概率怎么不叫人惊呼出声,更何况还是以师爷的目测而论。其中多少有些偏差本在情理之中,然而此刻再观门口处师爷面上透露的丝丝喜色,实情更是不言而喻的。
这头也是忙不迭双手奉上怀中的账目,随之提醒一句道:“虽不曾见着那家主人,却在他家大管事口中获悉了详实情形:“那一片沙地中得以顺利越冬者,足有八成之数,更以牧草的存活……。”
听着师爷一旁滔滔不绝告知详情,一边不时翻看账目中的笔笔记录,吃惊之色已是越来越甚。最后幽幽一句吐露其心中惊骇:“怎么能够,那日让大管事寻来的经年老农不是言道,能活过三成余已是不错,倘若真有妙法顺利保得过半之数,便可称之为能耐了得!”
略带迟疑地再定睛看了一眼,这账目中最后一笔合计之数,不觉喃喃继续道:“莫不是天见可怜,才特意引来这么一位贵人前来我叶州境内?师爷,师爷速速写了折子报于上峰知晓才是,这般大好的消息怕是那位大人也早已是翘首以盼了。”
自跟随这位上任以来,便力求尽早摸透东翁的行事作派,以便自己更能游刃有余,此刻见这位激动非常,又怎会不明其心中所想。定是要赶在知府大人亲自派遣了来人之前,将此事报了上去,比便赢得上峰的赏识,也好在年底的功绩之上再添一笔。
正如自己着急来报听一般,那位也定然对这沙地之中的出苗情形很是关切,毕竟此事已被那位大人报入了京中,虽此刻仍不知当今圣上早已获悉,然而对于他这小小的七品之职而言,那位居五品的上峰已是何等存在。
因此这折子怕是不出今日,便要让人送了上路,此去府城所在还需一个昼夜。说来也是地处偏远所致,正是初春时节,道上本就不好快马加鞭疾驰而行;再则,夜间还需借宿一晚,到底那送信之人也非铁打的身子,怎经得起兼程夜奔,到底不比军中的行武之人。
想到此间种种,不觉低声劝说起一旁的东翁来,听着师爷有条不紊地缓缓道来,的确如此。低头略作思量后,顺势唤了立在门外的长随正色吩咐道:“年前本就由你们二人前去府衙送了急信,此番又是捷报一封,路上虽是难行到底还需及早交到知府大人手中。回来后自去管家处,加领一月的分例权作这趟的辛苦银子。”
此句出口,漫说是对面拱身颔首,正欲领命而去的长随刘明,就连这旁的师爷都不禁错愕万分!这……何曾见过这位如此手笔,可见此事与自家东翁而言,的确是非同小可,亦或者将其视作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不为过!
唉,正慢步往自己住处回转而去的师爷,只是暗叹一声自已着急送信而归,到底不及那长途跋涉送信入城的两人单骑。
“好歹还有东翁乘坐的平稳马车代步,比不得那两人一路急速前行来,到底舒坦许多。”心中默念一句,便觉方才的满腹委屈,顿时减去了大半。
正待跨出院门之际,却被随后而来的一记高声喊停了脚步:“师爷留步,老爷特别吩咐了让小的引了你往账房去,另支五两银子的食宿用度。”此句何意,这前头才立定脚步的经年师爷,自是再明白不过的。别看银子虽是不多,可由东翁口中提了,便是难得。
原本这为人做幕的,历来都不是靠东翁三不五时的打赏过活,多半都是有那求上门来,帮忙办事之人悄悄递送上来的银钱,挣得这分外银子,如今被东翁借着外出办差的名头,另许了银子已是少见,哪里还有半点犹豫,忙是点头应了一声,便随了那小厮一路往账房去。
回头再看书房中,此刻正满脸笑意细细翻看师爷录入各项,愈发忍不住连声感叹:“好个能耐非同寻常的卢家,旁人家能在短短数年之内开垦出数以千计的田亩,并非容易。他们家居然敢为人先,在这不毛之地,开垦出偌大一片沙柳林,真真是前所未闻!”
继而想到,自己或许正因此才得了上峰的器重,单是年底的功绩一项便是可想而知了。再联想到,倘若此法由自己手中推广往下,又该是何等盛况,正欲继续往下之时,忙是摇头喃喃:“万万不可,倘若提议此事,必将累及自家苦守在此,断断不能。”
☆、第二百七十章 俱震动
本就想着,借由此事早些离了这穷苦之地,才好另谋繁华之境任职去,哪有为了亲眼得见旁人口中的盛况,而弃了前程的道理。何况这众人口中的盛况,到底与自家干系不大。
一来,本以上报了知府大人获悉,即便那卢家往后得了莫大的好处,自己这身为父母官的总不能死皮赖脸地上门讨要不是?二来,只怕到时候那家也已是财大气粗,再不是自己这小小的七品芝麻小官可以左右再三的咯!
不禁联想起师爷常提醒自己的那句:“到底已让知府大人报入了京中,怕是这甘霖镇也已随之出了名头,更不敢想倘若来年真能活过半数去,咱们这地界上又该引来多少好事之人?”
没错,单是那些好事之人的到来,就能将甘霖发生的一切,瞧得一清二楚,漫说自己一个七品的县官了,想来府尊大人也需三思而后行。原因无它,此刻已是这一片尽人皆知的大事件,岂是可以随便糊弄过关的,再说了那卢家看似也并非之前以为的那般简单。
就师爷看来,这家老管事面面俱到,已不是普通殷实地主家堪比一二的。何况那东家本就有功名在身,更是有别于那些真正的乡野莽夫可比。至于年前京城已得知此一消息,他家是否知情且不提,只怕知府大人那儿耐不住性子,亲自寻到去了他家,才是自己在意之事。
虽说自己这一份功绩定是跑不脱,可真被自己上峰接手过去,又该如何是好?想到往后一切皆与自己无关,唯有在地名上方能显露一二,却叫人怎能甘心放手!
所以,这上报折子中是改了又改,直到让上峰看出卢家的成功之处来。又不存太大的希望。势必要拖至秋收之时,方才一鸣惊人,他这一县主官的功劳便是无可动摇了。
只是这其中的分寸拿捏,的确并非容易哦!而此刻重又被东翁唤回院中的经年师爷,也已明白了这位的用心良苦。别看他不过是初次为官,然而这官场的进退之法倒是无需旁人再三提醒,也已掌握有度。
势必在此事上下足功夫,才能有所依仗。毕竟这等贫瘠之地,能得一家如此敢下大注已是少见的很,难不成还指望了另有这般一家接踵而至。定是不能够的。
两人反复商定后,方才稳稳落于纸上,却被师爷的一声惊呼。摆手笑道:“师爷何必惊慌,刚才他二人不过是各自准备行装而已,真要送出的折子尚未确定,又何来快马追了他们回还之举?”
顺势招呼了,早已侯在门外的小厮唤来了送信之人。这才各自散了去。回想起适才种种,正猜疑不定的师爷不觉是感叹连连:“原先那个犹豫不决的性子,难道是这位刻意为之的不成,还是自己从头一回见面时,就打眼了?”
再联想起,年前初遇卢家这桩时的情形。更是半天理不清其中的头绪来,唯有苦熬了大半夜的憔悴脸色,让县衙众人莫名摇头。
实则。倒是不是这位的性情大变,而是自己岳家前日送到的一封家书,使得他变得愈发小心了起来。只是碍于自己的颜面一事,在这师爷面前不好直言相告罢了。
一来,这师爷本就在接了此任后。方才经由人介绍随了自己一路上任而来,委实不及岳家亲近。说来。这也是与之前不见丝毫希望不无关系,本想着能无功无过任完三年,也已算是不错,却不料在自己管辖境内,居然出了这么一家能耐人,顿时将整个局面扭转了过来。
而此刻才要转变了心?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