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依荷起微澜 作者:夏慕言(起点vip2014-02-15正文完结)
教授他们的老管事,虽不曾明言过一两回,小兄弟俩也已由佃户口中,获悉少许有关时局不明之说。
只是两个孩子本就早熟,无须提醒也是明白,此等之事万不敢在人前议论,即便有所好奇也得关起门来,方可低声问上一问。今日恰巧是自家二叔到来,自是再无顾忌。
然而,这旁的二当家也是早就得了兄长的叮嘱,莫要与身在外间的侄儿们说道此桩。因而寥寥敷衍了几句,便直接转了话题,继续问起庄上的日常之需,可还足够。
小的是早已有些按捺不住,然而被一旁的大哥提醒了两句后,才生生将口中之言吞了回去,直到二叔起身回屋之后,才满是不解的问起大哥:“为何不让我问个明白?”
“如今知晓了实情你又能怎样?再则京城离着遥远,真要有变也不是一二个,便可左右的。”说着,也随之起身望向垂花门,猛然转身轻声提醒道:“每日不是跟着蔺老管事地里去瞧,就是随了卢东家厢房听课,你哪时见过卢东家有过忧思的神情?”
“这……。”左思右想,还真未曾见过一回这般的情形,就连每日领着二人药田往来的老管事,亦是和颜悦色,哪里显露过忧虑。
要说佃户们不知实情还倒罢了,可这庄内的主子,又是朝廷的命官怎么可能半点不闻。再则他家此番与寨子结盟,也是因为想要将药田一项,转入沙漠腹地方可安心,如此种种便可说明一切。
正欲开口再问,却被身旁的大哥直言一句道:“这恐怕就是爹爹常常提起的举止沉稳,不喜形于色。卢东家能在这般时刻,还如同往常一般,才能让庄内众人随之安心劳作,与那些每日只会一味忧思慌乱的相比,更为有用。”
若此刻之言,被对面厢房内的二当家听着,定是欢喜无比。今年才满十五的半大孩子,就能看出这其中的优劣来,便可证明昔日寨子里的先生教导的不错。更令人满心鼓舞的是,往后这绿洲的承继者已有了这般的见识,寨内众人的生计大事还有何忧?
隔天才用过早膳廖家义,便也跟随了侄儿们一同,去到了庄内那片隐秘的药田所在。此时不过才栽下不满两月,听着一旁侄儿们有模有样的叙述,这旁的二当家更是暗道一声感谢!
两家虽是所需不同,然而这般地互有补充,也算是相得益彰。此刻订盟也是时机刚好,倒是无须来回奔忙之苦,就在他再度回到卢家大院后,便与卢临渊订下了结盟之事。
其实昨晚回到住处,已是相通了关键所在。要说卢家有意将收益不俗的药田转移至沙漠腹地,既是为了抵挡外人的艳羡之色,对于廖家寨而言,又何尝不是有利可图。
想平日里,单靠放牧牛羊已是不能满足全部所需,无论是众人必需的粮米与布匹,还是各色调味之物,亦或者绿洲中难得一见的鱼货吃食,哪一样不是自家车马上的常客。即便绿洲扩的再大,终究也得所限于沙漠之境,更别提人力短缺一事,也是他们迟迟不敢胡乱行事的原因之一。
明面上听着那过千的人数,比起普通寨子来或许只多不少,然而真要扩得太快,太广却是不能。好在如今有了卢东家的妙法,到时只怕会被预想之中,多出数以倍计的地界来,也是未尝不可。
只是不该全都建在绿洲这一片,才能做到狡兔三窟。再听闻卢家本就打算只进三里而已,如此便可仍旧保得步入沙漠之人,三、四日之内必是遍寻不见一处落脚所在。
将思绪整理清楚后,才再无丝毫的彷徨,于是便依照临行前自家长兄的托付,直接订下两家结盟之事,才是当务之急!果然不及晌午时分,如同之前悄然登门而来的廖家二郎,复又消失在了庄内那条通往沙漠深处的便道尽头。
“他倒是急切而至,又默默离去,半点都不拖泥带水。”失笑摇了摇头,却听得身边的妻子,同样含笑应道:“只怕得了这药田一事正赶着回去,规划沙地哪!”
“不错,此事本该及早规划。与其到时候胡乱行事,倒不如此刻就先一步打算起来,等他家两个孩子回去就能及时种下了。”提到栽种一事,自然是选出最佳的种子来,才是最为要紧,正欲开口相商此事,就听得外头丫鬟来报,说是衙门的书办来访。
闻此言,夫妻俩不免互望了一眼,突然来访所为何事?唤人请了那人外面书房稍待片刻,便由叶氏帮着换了身上的行头,整好了衣衫这才缓缓出得内院,直奔外书房中。
☆、第三百零四章 事有缓急
先前置办田亩、屋舍一事上都由此人经手,而后陆续传来的京城消息,也多本是由他口中获悉。只是亲自寻上门来,还是头一遭,这就难免不叫人心生疑虑了。
推门而入,就见此人满脸的忧色深重,一旁桌上丫鬟才端来的解暑凉饮,已然见了底,可见他心中必是紧张万分。此刻一见卢大人前来,忙不迭是起身拱手:“不好了,年前留在大人庄上学习栽培之法的九位,此刻已有过半被驳了手头的差事,仅留了个有名无实的官职而已;再有一桩就是……。”
刚要往下,仿佛仍有不安,转回半启的轩窗前仔细验看了一遍才低声继续道:“昨日无意间听得知县老爷身边的钱谷师爷,说得真切只怕不等年内全都推广下去,朝廷就要喊停了西北治沙一事!”
偷看了一眼,这旁卢大人的脸色,继而又详尽分析起来:“原说邻近那几处的县衙得了这么一位驻守,即便不能与卢大人家的庄子比肩,好歹也会在数年间改变许多。毋庸置疑,最是欢喜除了各处的主官外,就属专理财赋的钱谷师爷了。”
当初朝廷看重这一项,的确是与此关系莫大,而今西北各地但凡与沙漠接壤的县衙,皆因卢临渊庄上的喜人变化而暗自欢喜。前番出了九位候补官员,也都被满面欣喜的接回各地。
只是才短短一年不到,怎么就出了这等变故,怎不叫人唏嘘不已!
按理说,三季过去虽不会有那等天翻地覆的改变,至少也能让人看到希望所在。而庄上送往各地用做种苗的柳条,也是从未断过,这又要如何解释?
不觉狐疑看向那人:“这些日子来,县衙停了他们的差事,那为何仍有车马。前来采办种苗?”
“亏得卢大人善心相待,一车种苗更是低过市价不少,再说了前头已投下那许多功夫,难不成荒废了自家的辛苦?”提到这一句忙又抬头来看,确定卢大人并无不喜后,才继续言道:“虽说衙门停了他们手上之事,可关乎各家的生计。也是断断不敢半途而废的!”
这句才是实在之言,本来这九人之中除那半吊子都算不上的。其余之人俱是打定了主意,要在自己名下添上几亩沙地的。只是未曾料到不及三季过后,朝廷已下令停了他们主理的这项差事……远在京城的官员,怎会突然关注起这微不足道的小事来了?
联想到此,饶是一直面不改色这旁的端坐的卢临渊,也免不了心中一惊!果然还是放不下当初那桩旧案,想要借故发难,未免也太过轻率了,治沙却是那利国利民之事,怎容他人为泄私愤而武断叫停!
此刻却是不好发作。摆手劝慰了那赶来报信的书办几句,又命蔺管事备下一封银子,好生送了他出门,这才悻悻然转入垂花门中。
见夫君微微皱眉,便知那人带来必然不是什么好消息。置于其中的详情,还是由这旁幽幽开口道明了大概。原本正打算与小娟重新裁制夏装的二奶奶,已是起身知会了外头廊下守候的小丫鬟,厨房帮村着晚饭之事,才径自放下了竹帘,虚虚闭上门扇,轻移莲步往内室。
替两人各倒了碗温茶,才低声问道:“可是京城又起风云,若是不然远在千余里外的西北边缘,怎会被人惦记上。何况还是这并不起眼之处,本不该被累及,或者是当今那位……又病倒了不成?”
忽闻妻子这句,卢临渊是如梦初醒般警惕的看了窗外一眼,才发现娘子先于自己一步,小心支开了廊下的丫鬟。这才定了定神,看向叶氏应到一句:“的确有此可能。之前我们都只道朝中巨变在即,一切皆因余下那几处未能及时撤藩之地,有了变故而起。却将此间最为关键的一处,遗漏在旁!”
覆上相公手背,已是轻摇螓首:“与其一路提防着日日小心,倒不如这般眉目清晰的好。看来他们上回暗中追击不成,此番便改了策略,想要以阳谋图之!”
“用了三季时日做此改变,也算耐心的很,只是满以为就此便可将我军,却是打错了算盘。”此刻的卢临渊已是一改方才的愤愤,继而冷冷转向了京城那方,微微一笑道:“既然他们已然有了动作,我们也无须太过客气。”
顿了顿,才转身回望妻子一眼,正色道:“只是那方所行的阳谋并非真正的阳谋,无论于国于民而言,皆是如此!”
西北各地被沙漠侵蚀,早已不是那鲜见之事,于国而言无端叫停治理一事,便等同于助沙向内推进。于民来讲更是苦不堪言,本地的民户只怕惟有最后一条出路可寻,那便是继续为躲避风沙之害一路内迁,方得活命。
本就是贫困交加之人,怕是除了那多年辛苦盖起了栖身之处,已是身无长物了。即便如此,还需忍痛弃了家园,外出寻一条活路。只是京中那些衣食无忧的官吏,又怎会明白他们的苦楚!
在他们一众眼里,这西北历来便是苦寒之境,不过是少了几个村寨罢了,又有何惧,愈加不会在意本就是水草不丰的所在,提前数载成了那黄沙满天之境。
惟有茫茫戈壁中,那些触目惊心的森森骸骨,似在诉说着曾经的不幸!只是此身都未见得回往西北走上一遭的官吏们,又该如何得知当年就因自己的一句轻率之言,便生生断送了将之逆转的好大时机!
想到即将被断送的一切,与其在此唉声叹气,倒不如寻出应对之策来,才是当务之急!
“比起书办更担忧停了过半之人的差事,此刻还当以他们几人的沙地栽培进程为重,毕竟先前的辛苦不能让其付诸东流。再则对于那些不曾亲眼见识过一切改变的人而言,索性借此在各处立个典范,也是再好不过。”
听了相公此言,身旁之人也已点头赞道:“的确使得,不过是悄悄借度些种子、树苗与他们,又有何难。”抬手比了比粮库方向,更是笃定一句:“好在前些日子起,我们庄上就因朝中变故未定多收了好些,如今刚好借度些与人,也是顺手罢了。”
定下不能为外人道的‘阳谋’,才又唤了秦家两兄弟前来,仔细吩咐了话语,将书信交由两人分别收下,却不似以往那般车马进出。
反倒是两人结伴,一路疾驰而去。可不能小看这乡间的把式,平日里虽是闲庭信步般的驾车往来,然而今日得见兄弟俩的骑术,哪是普通农户可与之较量一番的。
借居外院的小兄弟俩满是狐疑的并肩而回,却还是忍不住低声议论起这桩来。到底在他们眼里,这每日赶着牛车各处送水,或是为田间浇灌之用;或者为落户胡杨林中的佃户家中,洗漱饮食所需,皆无半点痕迹可寻。
如今说单骑送信,便可翻身上马疾驰而去,这哪里还似普通的庄户佃农,分明可与衙门之中的马快一较高下!只是他们却不知,若论骑术原先这秦家兄弟俩,虽自年幼时便习过一些,然而今日马上的风采还是在入了卢家庄后,才由蔺大管事亲自教授的。
别看如今这位大管事,已是满头的花白之色,当年也曾是有过一断为时不短的军伍生涯。早在叶府领事那会儿,便因其腿脚了得才特意选定了他祖孙三人,随四娘陪嫁去了卢府。
然而此等隐秘之事,漫说眼下这大院之内,即便是京城卢府大宅中,只怕也是知之者甚少。加之,卢临渊本就有意将秦家两兄弟定位辅佐许家,一并看顾甘霖这片的所在,自是提前做了众多部署,教授骑术便是其中一项。
置于庄内其余之人,在这偌大一片寻到几亩偏远所在,专司练习也是容易的很。这也是当初夫妻二人,为何急于早已将居于镇上的几家齐齐搬来庄子的原因之一。也惟有如此,方能避开过多的注视与惊愕,毕竟普通庄户能独自上马行路已是足以,为何还需单骑疾驰,怎不叫人侧目连连。
心中疑问颇多,两个孩子比之到来之初,也更懂得了三缄其口一说。犹记得那日自家二叔临行之时,还曾反复叮嘱他哥俩凡事多看多记,但切莫胡乱开口发问。
一来,这庄子姓卢,身处旁人家地界万事不宜过多发问;二来则是如同沙漠腹地中的廖家寨一般,有多少不足为外人道的,只怕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才对!
究其二桩,就生生叫小兄弟俩识趣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