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依荷起微澜 作者:夏慕言(起点vip2014-02-15正文完结)
一来,这庄子姓卢,身处旁人家地界万事不宜过多发问;二来则是如同沙漠腹地中的廖家寨一般,有多少不足为外人道的,只怕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才对!
究其二桩,就生生叫小兄弟俩识趣的闭紧了嘴巴,哪里敢在屋外提及一二。也惟有晚间对坐当面,低声议论起一两回罢了。然而随着两人看到了新奇之事,越来越多也开始逐渐变得习以为常了。
就拿此刻,河道旁新设称之为水车磨坊的奇怪屋舍,对于自小便出生于沙漠腹地的他们而言,却是何等的新鲜。随着看顾磨坊的许家二郎,里面瞧看一翻后,便已忍不住低声喃喃道:“原来这般就能轻松将面磨好了,倒是省了一头牲口拉磨!”
☆、第三百零五章 万事提前
再看磨坊外正忙着搬来粮袋的佃户们,也都卖力的很。往后庄子里不但有了这么个省劳力的所在,而且顺着大水车打下清水,还有一部份早已被设计稳妥,直接落在一侧的延伸而出的大竹管内,源源不断的送入那旁同时修好的沉淀池中。
比起昔日,每家各自为阵的杂乱来讲,这统一而设的沉淀河水的小屋舍,才是挡住外间的风沙,又可避免被过度蒸发。这般既是为了佃户们的日常所需,对于那条仅有的水源,也是有了多一层的保护。
各家聚到一处是看了又看,瞧了又瞧,只差没能直接现接了一碗来尝了,毕竟蔺大管事有言在先,往后取水也仅限半日便好。原本这池子修得不小,再加之过多也是盛装不下,足够一日之用就成,置于清理之事,也大家伙轮流着就好。
对于此项众人皆是连连称是,水源是生计的根本,更何况是在这沙漠边缘上常年度日的,哪个不知其意义何在。想来就是管事不曾早做提醒,佃户们也都回自觉动手清理。
正在佃户们聚拢围观这处新屋舍之时,就听得外头又是一阵急促地脚步声起:“秦老三押着一车的物件回来了,看着满满当当装了一车板子,也不知道究竟……。”
哪知这人嘴里还有半句未出,那旁大家伙已是纷纷循声而出,顺着这人所指的方向,抬头张望起来。
“哟,还真是好大一车,估摸着少说也得……可看着怎么不像是粮袋;方方正正的也不能买这么些个箱笼回庄子?”转身瞧了瞧这旁的。再看了一眼那头几个老佃户,俱是满脸的茫然无措。
直到牛车行过桥面,才发现是整整一车的木头箱子:“秦老三你这又是打哪儿回来,怎么带这许多破木箱子?”
“什么破木箱子,这是东家特意寻人做得的正经蜂箱。”忙又抬手招呼了众人一旁说话,停稳了牛车才低声告诉起来:“不过这事可不敢往外头说去!大家伙也都瞧见了,就年前那几家得了寄养名额的贫户。如今还让没选上的人家瞪直了眼睛。”
回头再示意了自己才载来的这一车,不禁加重的语气,补上一句反问道:“大家伙仔细想想,咱们庄上眼下已有朝过了二千亩,真要都摆够了养蜂的箱子。单这一年能出多少好蜜?又该让多少人家直勾勾地盯着咱们庄子?”
连着两句,早在事前就听大管事亲口分析的重中之重,哪里还有敢大声喧哗的。忙不迭闭紧了嘴巴,连原先那几个大嗓门的妇人,也都压低了声量,追问一句:“那往后由哪家接手这养蜂的活计?”
“这事一会儿大家帮忙卸好了车。就有蔺大管事粮库里交代咱们该怎么分工。只有一样,那旁正忙着搭建棚舍的工匠们,并不知晓咱们庄子运了这许多木箱子来。就是为了养蜂用的,所以一会儿大家伙也莫要与他们……。”
“省得,省得,回头咱们粮库里去。让孩子们小心守在一旁不让人看出究竟来,也就是了。”
“这主意好,索性我去库房里寻些草甸子来,统统给它们盖个严实,保证不翻开了瞧,绝迹看不出破绽来!”另一旁更有人小声提议道,在众人的一致认同下。这边蜂箱的隐秘事宜就被就此定了下来。
说来这庄子里不能往外说的事,何止一两件,漫说大家伙都是深有感触,就连佃户家的孩童们也早学会了三缄其口。对于外人的警惕皆是由年前的一桩意外而起。
原先,庄里佃户们的小日子愈发的滋润了起来,后进那六家还不曾全都搬入,自是每日来回忙碌。虽说这般的情形与最初前来的那五家大致相似,然而却因年头尚浅,又都是真正的一贫如洗。而今得了这天大的良机,自是压不住心头喜悦,哪能不沾沾自喜,与人夸耀起庄中的一切。
倘若单以工钱、伙食而论倒还罢了,只是无意间说起了每逢年节东家给与的种种额外之物,怎不叫那些未被选入的人家,又是羡慕又忍不住是满腹的不甘。
人心就是这般,不患贫患不均!原先围住在一处的贫户,各家的情形都差着不多,而今仅有这不到三成的人家,突然好似一夜之间脱胎换骨成了温饱有余的人家,也就不可避免红了一些人的眼。
别看甘霖镇已是空了一小半之多,可偏居一角的赤贫户却是足足留下了八九成。漫说是根基了,他们就连变卖了资产,打点行装上路的盘缠也无从可寻,又何来移居别处一说?
正因如此,才尝到了甜头的佃户自不知触动了旁人的心思,还在滔滔不绝念叨着庄内的种种好处,却不知已让往日旁人的艳羡,随之将不甘转化为了妒恨。
果不其然未出两月,那六家便不约而同求到了吴管事面前,想能否搬入庄里来住,即便只是简单搭个草棚子也使得。只求早已离了那一片地界,才是要紧!
直到此刻,仍不知所以然的六家佃户,还无法相信正是因为平日自家的随口夸耀,为其惹来了众怒。直到暂时栖身在河岸对面,那条林带里遗存下来的几间残破旧屋中,围坐一起的六户佃农,才算真正地踏实了下来。
也经由此番的教训,让他们深深体会到往日庄内,大小管事们为何总苦口婆心的千叮咛,万嘱咐,切莫不以为然的信口在旁人面前夸耀起庄上的种种。
虽说此刻知道厉害已是晚了,然而反之一思,也算是防微杜渐不止再起波澜。如今只惹得镇上赤贫人家瞪红了双眼,到底不及触动贪心的主,终好过日后庄内变化更大时,引得外人虎视眈眈的强!
到底是吃一堑长一智,如今便是庄内的孩童也是明白,莫要与外人提及庄内的一切。所以,此刻被命了看守蜂箱,自是点头答应的爽快,而这旁的吴管事又摸出一把麦芽糖来,让为首的孩子与大家分食了。本就懂事的很,而今又得了这香甜的滋味,更是乐得合不拢嘴。
这旁劝定了孩子们留守,众人也已分了前后,浩浩荡荡向河岸这边而来,唯有借了镇上杂货铺里牛车的秦家老三,还需往返一趟顺道将原先的坐骑换了回来。
别看蔺管事也不曾驯养过蜜蜂,但就着手中的稿件,倒还教得有板有眼,只差等东家让秦老大寻来的那户养蜂老农,跟着回到山庄便可正式开课教习了。
说到这桩本该晚些时日,才会被提上议事日程的副业,却在京城频频生变后,与其余几桩也一并被提前到了年内。河岸对面的水车磨坊算一桩,养蜂采蜜也是其中一项,而且当年初选草种时,为何独独挑中了杨柴,便是为了日后之需。
本就因其花期长,说一整个夏季皆可养蜂也是毫不出奇;也因它气味芬芳纯正,更易引得蜜蜂在此驻足,正是有基于此那会儿才选定了栽种沙地的牧草种子。
眼下搭设棚架却不是因为避雨之用,反倒是为了遮阳所需。甘霖历来少雨,却因未将蜂巢置于密度稀疏的小树林中,这必要的避荫处还是必要的很。索性在新栽的第三重胡杨树林中,修筑后进庄子的那六家佃户的屋舍,也同时被提前了整整两年许。
只是庄内众人也都明白的很,此乃非常之举。一来冬日在西北境内,又是沙漠一侧乌有遮蔽的日子是何其难捱,更何况后进那几户负责看顾的地界,又是最外头的那一大片。借此修缮了新院落,便可让大家彻底安心下来,好生过活。
众人如今皆是不知,庄内即将产出的蜂蜜又将去向何方。实则卢临渊夫妻俩也是早有计划,为防外人窥视,这一桩进项却不是以蜂蜜直接流出在外,而是用以蜜灸炮制成药材。
起初几年虽是手中无药可制,但当一派又一派的甘草成熟后,便可源源不断灸制成药,再贩卖往各地药铺,才是原本计划之事。只因京内种种将之彻底打破,庄内的各项部署也不得不提前了上来。
而今投入了大笔的银子,又是兴修各项所需,又想着赶在入冬之前,再拓宽一片沙地也是势在必行。也只有这般提速连连,方能赶在京中巨变之前,将地里的一切排布到位,顺利交于吴管事手中。
真要按部就班,却无异于打乱了多年后的规划。原因无它,就这养蜂采蜜一项并非只存在于卢家庄内,另有一处多则三年,短着两栽便要着手来办。所以,对于此刻借住在外院的廖家小兄弟俩而言,却是毫无隐瞒的必要。
“放着偌大一片蜜源不用,岂不可惜!”远眺那片茫茫戈壁,再转身凝视甘霖小镇,更是苦笑无奈一句:“要不是哪些赤贫农户太过难缠,来年我家定会再选几家入庄,只可惜皆不是善类,还是莫要太过心软为好!”
这最后半句,自然是说与一旁的吴、秦三家。眼下对卢临渊夫妻俩而言,到底还是最为信任这三家,起初就跟定自家的佃户。
☆、第三百零六章 模糊视听
原先庄里也曾本着安抚之意,想着陆续分些简单的活计与镇上的那些赤贫人家,哪里料到善心换来的,却是众人的满腹妒恨。今日在临行之前,再重复一回让大家好生铭记在心,便是不希望自己远走各地之后,庄中出了不该的偏差。
那旁附和着二爷,欲补上两句的蔺大管事,也已颔首连连:“余下正逢收获时节,他们也都无力着眼别家之事,倒是无碍。只是中秋那会儿,亲戚间终是避不了走动一二,要需你们好生提醒与庄户们知晓其中的厉害,毕竟庄内也能阻了佃户们镇上走动。”
直到这句出口,一旁束手而立的三对夫妻才顿悟到,东家这又是要往外头去。临行前,特意寻了他们去叮嘱一番,也是不拿三家视作外人,且与吴管事一家并立,也预示着秦家两兄弟在庄内的地位,亦是非比寻常!
只是这话不敢胡乱出口,但是这两年来的种种事务,或许本就在镇上开设铺面的许家,最是当用。然而如今这庄上诸般事物,哪一件是离得了秦家两兄弟的,只是大家皆是知足的很。再加之,吴管事本是妇人身份,每每在佃户们训话也是颇为和气,反倒未众人察觉到矮人一头的不适。
而今再将兄弟两家提了上来,协助吴管事一并看顾着庄内正常运转,既是为了合众人之力稳固一切,同样也是为了必要之时,平衡一家独大的局面。其实与衙门中所设的主、辅之职一般,皆是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他们本是民户,哪里懂得这官场上的平衡之术。
然而此等极端之象,也是不得不防,有道是未雨绸缪,终是必要的很,莫等事后出了纰漏再行补救,已是晚了一步。所以借着当日镇上赤贫人家的教训。提点他三家多多留心,只是其一;更为要紧的便是合三家之力,共同比照着原先的计划,好生治理这偌大一片才是夫妻二人的用意所在。
即便不是立马就要回去渌水山庄,但也是为时不远了,索性接着各地游走之际,加强他们几家的统筹之力,也是再合宜不过的。
一来提前计划的同时,夫妻俩也已制订出了完善的实施步骤,只要按部就班。即便他们晚了些时日回庄。也断断无碍;二来庄内的大管事随东家同行。卢家大院里也仅余下几个仆役,负责日常洒扫一事便再无旁人了。如此一来,更需他三家通力协作,方能将一切庶务打理的井井有条。
即便又外人前来探听消息。也必叫他们无功而返。实则,夫妻俩此刻决意四处走走,也是另有缘故,正是之前县衙书办口中获悉的大小消息不断,才使得他们终究不能坐以待毙,死守一方了。
其次,也是因五日前京城卢府内传来的消息,也同样证实了他们最初的猜想,果然是严家暗中出的手。先是煽动言官。提及西北边境的沙漠一旦不存,何以抵挡外族蛮夷的入侵之势,更是将陷中土之境与畏难之中!
期间,只怕更有人为了高升加速,愈发避其益处是只字不提。只是一味抓住天然屏障不存,必会迫使外族窥视我朝繁华,且有越来越盛之势。
事实上,早在卢家次子献计沙漠治理一事起,便引得京中质疑声不断,只是碍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