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依荷起微澜 作者:夏慕言(起点vip2014-02-15正文完结)
桨芫闵耸保傩蟹⒛眩?br /> 就见这旁卢侍郎也是扶额,轻声叹道:“如今也只有一旁安静伏案为好,不想被卷入党争便要学着退避在旁。只是可惜了万岁这些年的花费,才使得时局稳固……唉,这些不提也罢!倒是那乡间的山头与姚家合作,倒是不错之选。待往后你们兄弟二人,各有一处山头可作避世之用,又可相互帮村一二,也算是老夫当初置办那处山林的本意所在了。”
“啊,难道父亲大人早已料到……。”一时愕然,脱口惊呼,后面半句却是不敢冲口而出。
眼下这时局不被卷入纷争,才是要紧。倘若一个不留心站偏了地界,只怕就是后患无穷之事,到时不但累及府内一众,更会波及身边之人,更别提宫中为何不曾传出只字片语?只怕有人从中作梗,才是关键所在,而此人的用意何在,只怕已是呼之欲出咯!
☆、第三百一十八章 去留已定
只见卢侍郎幽幽叹了一声:“实在是不得不防,虽比得那些家财万贯的人家,可狡兔三窟,好歹也得留下一条可退必的所在,也是必要至极。远的不说,就以当初亲家被贬之事而论,便是可见一斑了。”
父亲口中的亲家,自然就是胞弟的岳丈,虽不能十分肯定当初叶家败落,全都因不曾在各地置办了产业之故,但究其结果还是有些必然的联系。
再反观父亲的及早安排,更不觉抬头来看:“父亲当年此举,也都因叶家之事而起?”
见其缓缓颔首,便知这般未雨绸缪,也是逼不得已。本来那等人迹稀少的偏远山谷,又怎会有人愿意买入名下。若非避世之用,还真是一无是处的所在……才刚暗自摇头,却不禁联想起与自家比邻而居的另一户。
“如此想来,那东面一家独占六个山头的渌水主人,只怕也是为了隐居避世而来。”忙又看了一眼外院的方向,将那日返程途中二管事获知那几条,有关他家的消息也都一并说了出来。只见这旁的卢家老爷,更是颔首连连:“的确有此可能。”
沉吟片刻后,才接着言道:“本为避世而来,来日若有养蜂人去到那处,也务必提醒切莫打搅他家之人才好。就算比邻而居,也不可胡乱打听他家的来历如何,怕会旁人家的忌讳,何况我家的实情同样也需养蜂之人三缄其口!”
听父亲这般慎重一提,对面而坐的卢临岩已是重重点了点头,应下了这桩最为要紧的。相信姚家也是一般无二,毕竟都是为自家多留条可退避之路,哪里敢出丝毫的纰漏。
饶是卢家这般的身份,还需小心提防一二,更何况他姚家?想到关键之处,那旁的卢临岩才颔首应了一句:“这事儿子省得,莫不敢大张旗鼓,即便在魏氏面前眼下也断不会与她提及。”
自家之事也只有自家再清楚不过,如今这魏氏已将原先的跋扈去了近半,然而那骨子里的秉性,终是无法连根去了干净。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再则说了他家父母又是商贾出身,自是比普通人更看重利益二字。
偏偏这魏氏又是个耳根子软的,自是有问必答,哪里还晓得三缄其口这一桩,且不说还是她娘家双亲。想到往日的桩桩件件,心中已有了定夺,此事哪里还敢告诉与她。
听自家长子慎重提及,这旁的卢侍郎也已认同道:“除了专管此事的几个,其余之人一概不知其中实情为好。你舅父那头也自有老夫亲自告知便好。”本来这姚宏远就是舅兄家的女婿,知晓详情也是迟早之事。
再加之,如今朝中风云突变,谁家也不敢保证这场变迁过后,还可万无一失的。即便是那身居高位者,也必有几手的准备,想来自家舅兄也是久居官场之人,哪里会不晓得这其中的关键。
只是养蜂一事自家儿子不曾另写了方子与他家,送来的书信中又未曾提及,怕是另有打算才对。但偏偏将这一法子教了姚宏远,却不免令人费解。
想到这一不同寻常来,不觉看向一旁的长子:“那日姚宏远又是如何与你说起,你二弟送来的养蜂之法?”
放下才吃了半口的茶水,清了清嗓子道:“养蜂的法子与送回家中的法子差着不多,只是缺了最后那一篇有关专司培植党参入田,酿制党参蜜的法子。”
“这养蜂的法子本就是得来不易,再则党参本就是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药。你二弟这般也是想着将此法留给自家子侄的,倘若与姚家酿出的蜂蜜能有所差异,想必也是原因有二。一来所酿之蜜略有不同,才可避过有心之人的猜度,毕竟我们本就与姚家走得极近,有道是防人之心不可无;二来嘛,只怕也是为了他回京后的打算,即便眼下还能依仗着外城那一片,可时局……。”
后面半句无需多说,一旁的卢临岩也已是明白了大概,如今时局动荡任谁也不敢妄下断语,必能安然度过。虽说那严家不至于赶尽杀绝,然而防备之心又怎可全无?
教会了姚家养蜂之法,只为酬谢这些年来的多番照应,余下那篇也实属无可厚非,自家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并不为过。想必他家即便知晓了实情,也定然不会有所怨言。想到舅父家迟早也会得了这一法子,那旁的卢临岩不禁看了一眼后院的方向:“父亲可曾想将三弟唤来,誊写一遍这养蜂的……。”
谁知那头还不曾言罢,就被这旁的卢侍郎出声打断下来:“你家三弟的去留我自有安排。连同那治沙、圈养的法子,你也都一并收好了就是;毅州城中的那处宅子,我看还是留给了你家二弟便好;置于你家三弟还是另寻一处,购置两进的宅院与他,也就是了。”
说道宅院的分配一事来,不觉这旁的卢家老爷也是低声一叹。自那后院贪心之人被罚在家庙中思过,家中的幼子就越发地不成了,如今悔不当初也已是晚了。想到早些年里请来的先生,多半也是看束修丰厚的面上,才刻意夸大了许多,这旁的卢侍郎就忍不住摇头连连。
本来此事就不能全都怪罪在先生们身上,其中有几分全都源于那后院之人的教唆威逼,自家常年忙于事务,又哪里能知。想到当年夫的劝说,自己到底还是不该心软,将好好一个孩子交与那无知妇人之手,才毁了幼子的前程。
然而此刻再图改变,却是为时已晚!正因如此,今日才索性与长子细说了打算,也好早做排布,省得他日叫旁人看了笑话。本来这兄弟分居异爨后,自有这伯歌季舞的和睦存在,也必会有那尺布斗粟只看重利益二字的,所以早些定下了几方去留,也是好事一桩。
端起茶盅吃了一口,才又继续道:“至于他想留在京中,还是回去毅州,亦或者另选一处地界也都由他便是。”到底是自己亲生,本就不愿亏待了与他,再则三子从小骄纵惯了,只怕老父亲撒手人寰便不得管束。
见一旁长子有意相劝,却是摆手补上一句:“如今仕途已是无望了,好歹能得个秀才的功名,已算不错了,只是连着两年皆是……到底远远不及你们兄弟俩,其秉性更是差得太多。”深深看了一眼后院那方,想必此刻已是将先前那人恨之入骨。害了自家骨肉,又吃里爬外行出那等腌臜事来,也使得府里险些成了欺压百姓的存在,又叫他怎能轻易释怀?
如今即便日日领在身边,也已是迟了,不过是让其收敛着些性子罢了。真要脱胎换骨必是不能够的,又看到京中风云之变,联想到宫中那位的境况,怎不让他有所感悟,早早讲与长子知晓此等安排,也免得自己百年后,府中乱了方寸。
点头应下这一切:“父亲大人之言,儿子自当谨记在心!”
见他听得认真,这旁卢侍郎又接着言道:“倘若留在京中,外城那片客栈的股份也不必分了,另拨两三个铺面与他,也就是了,余下的那几间一并都归了你二弟名下吧!”
这一句直接将卢家那三成股份,都给他这个嫡长子,倒是有些出乎他意料之外。起初三家能达成合股一事,其中自家胞弟的功力不可谓不小,为何全给了自己?不免是低呼一声:“只怕有些不妥,我家二弟也是功不可没,份些与他也是……。”
“倘若族中另有人提议,再让一份与你家三弟,亦或者族中长老们又起了旁的心思,你该当如何处置?”被父亲这般直言不讳,倒叫他一时不知如何回应。
好在这旁卢侍郎捋了捋胡须,转而含笑看了一眼西北方向:“你家二弟早已表明了此事的关键所在,为父也是深以为然。”忙又顺势指了指书案之上的一叠契书道;“如今知道为父为何,在年初之时便让人内城、外城收了铺面若干?”
听闻此言,一旁的卢临岩已是缓缓点头:“儿子愚钝。到底还是父亲想的周全,儿子受教了。”
摆手示意,才接着言道:“毅州乡间那处别院,本也打算一并留给你家二弟,但如今谷中有了养蜂的所在,自是要有一处居住的所在。再则祭祀之时,也需暂住几日,哪里再修宅院的道理。”本欲回绝此处的卢临岩,也只得张了张口,却不曾吐露半句。
父亲所言的确在理,旁事都可推辞,但这祭祀一桩却是不能,再加之回乡探望族中长辈,也是必定,还是留着那处所在为好。置于那几处铺面的归属,却是兴趣缺缺。本来仍谁看过了外城那片后,只怕再无几人能将那毅州城中的寻常店铺,看在眼中了。
然而被定下归入二房名下的毅州大宅也好,还是那位于乡间的卢家别院也罢,此刻身在甘霖的卢临渊夫妻俩,怕是从未曾相过其最后的归属,更对那城中的铺面是半点关心全无。
☆、第三百一十九章 贵妃病重
时至今日,他们夫妻早已不再是原先那两个初来乍到,囊中羞涩的卢家二房了。单是茶园每年的产出,便可在京城那般的地界上,置办几个像样的门脸儿,更不必提甘霖那等荒凉的沙漠之地,年内的进项也已有了显著的增长。
眼下才第一年养蜂,便已有了不小的收获,再配合着庄内各项产出,只怕佃户们的日子有该更为滋润。只要京城诸多势力,能相互牵制到秋收过后,另外几处听劝陆续开垦出沙地的所在,必将看到新希望的到来。不敢妄言太多,但至少也能使得佃户们过个安稳年的。
对于百姓们而言,万事都不及自家的小日子要紧,一家子温饱有余才是他们想要的。虽说那几位落第举子中,真正拿得出足够银两的实在不多,却同样好在信心十足,又得了卢临渊的多番相助,就算只能做满七成,也可使得众人勉强度日了。
这般的结果,在南方鱼米之乡或许真算不得太好,然较之往日的种种来,还是略强上三分。只要耐着性子捱过起初那一年,待到来年那时便可让那些眼光短浅之人,看到变化之处来。
到时候毕竟引得众人齐齐加入开垦沙地之列,再无需担忧自家被严阁老背后频频出手了。
就在卢府父子二人对坐书房交底之时,身处甘霖自家大院的夫妻俩也同样商议着,来年的各项安排。只是西北境内大举开垦沙地一事被严阁老暗地使了手段,不得顺利进行,不免打乱了原本早日回转渌水的计划。而今也只有多留一段时日了。
“如今只盼着秋收之前,京中莫要再出大事才好。”幽幽念叨了一句,忙又低头看了眼手边的家信,接着提醒身旁之人:“相公可曾想过此刻京城巨变在即,为何那南面海上却是一反常态。不见丝毫异动,就连往日里三不五时便要闹上一回的海寇,也都仿佛一夜之间不见了踪影?”
提起岳家的来信,这旁的卢临渊也是微微颔首:“说来京城党派间纷争不断,才是各地残余势力的大好时机,反倒异常的安宁,的确是耐人寻味。海寇如此,那余下的几家藩王亦是这般,事出反常必为妖,看来这北面外族的平静。只怕也是故意为之的。”
说起这北方外族来,先前虽有公主和亲以求两国和睦,然历代之中却不乏,最终因此死于两国交战中的例子。眼下这北方外族,好似真的不再频频来犯。就连零星的边境抢夺农户的牲畜。也都成了难得一闻之事,在他夫妻二人看来,却并非明面上所见那般。
“内忧外患,如今更不知宫里的那位,究竟是何等情形,才更让人忧心忡忡。国不可一日无君,眼下京中此般种种,只怕那位也已是强弩之末了!”这话不敢在外信口,然而私底下夫妻俩关起门来,倒也不妨直言不讳。
身边之人显然也是深以为然。寻出自己悄悄描绘的西北边境地图再看上两眼,才喃喃低声一句:“亏得有偌大一片沙漠相隔,再加之那方本就是诸多弱势小邦,也不似北面的外族骑兵异常强大,不然这甘霖地界还真不好久留。”
“先前将这治沙的法?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