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依荷起微澜 作者:夏慕言(起点vip2014-02-15正文完结)
想来,那家的闺女本也并非是,那等逆来顺受的柔弱性子。没行出多久后,便已是褪下两人的香袋,转回身去顺势便结结实实给了那位知府舅爷两下。
这本是娇生惯养的小爷,哪里遇上过这般行事的女子,初时确实是事发突然,不曾防备一二,才挨了几下。随后待等远处,瞧见自家主子遭了旁人‘毒手’后,奋力赶到的下人们,个个却都看傻了眼。只道是小爷与那女子闹着玩,是谁都不敢上前一步帮手。
最后还是那旁的商人妇,瞧出了端倪,拉着自家闺女便跳上了一旁的车马,丢与那把式一大把铜钱,才得以脱身而去。到底是未能躲过这一劫,才刚回到家中坐定,那头吃了大亏的知府舅爷,又岂能就此善罢甘休!
“更令人咋舌的是,那丁管事实在是愚钝至极!还不等问明事情始末,便是收了那求上门来的商户之银。直到去了衙门后,才得知其间之事,不免已是骑虎难下,所以才想到了那昏招。”与之前相公之叹联系一处,那旁的二奶奶也已能将此事贯穿起来。
“即便再缺银子,此等之事也是他一狐假虎威之人,敢轻易接手下来的?难怪,老爷会将大管事留下善后,只是这桩冤案还真是不好插手其间。”
“更要命的是,那家被赶离了毅州的商户,在城郊山谷之中不幸又遇上了强梁。一家七、八口人,惟有那在此劫中丢了一条胳膊的商家妇,与家中幺儿侥幸存活了下来,至于旁个便都葬身山谷咯!”
☆、第八十三章悻悻而去
“茫茫人海,一去已有十来年,又要往哪里去寻当年那无辜被害的商家妇?还真正是难为大管事了!”不禁也是摇头接了一句。
这旁卢临渊更是指了指窗外道:“虽说已近十年岁月过去,可常言道‘君子报仇十年未晚’,加之那商户母子二人,又落得个家破人亡的悲惨地步。若说就此避世不出,不提报仇一事,我却不信!”
身边之人已是应声接道:“原本好端端的一家子,突遭变故,错又不在自身,怎不叫日呢心生愤恨!更为蹊跷的是,被迫赶离府城而出,偏有路遇强梁,哪有这般巧合之事?这里可是毅州府城,旁的不敢断言,在这光天化日之下不说;只怕真就有那落草为寇的,也定然瞧不上他们一行,才对。”
比了比身上的衣衫,愈发肯定道:“那本就是商户出身,即便不曾做过行商,也定然清楚这一路之上,不敢显贵露财的道理。”见这旁相公欣然颔首,才又接着言道:“再则本就是常年在此,又怎会不知哪条道能安然离开?”
“确实如此,看来当年这桩绝非偶然之事,至于究竟是何人指使所为,却是不好妄下断言。”略作沉吟后,禁不住倒吸了口凉气,惊呼道:“坏了!只怕当年这黑锅是背定了。”
“一来,出卖他家之人,无疑便是出自我府内管事;二来,反手召集了恶徒一众上门行凶的,又是一桩;最后再多一件,买凶灭口之事也必是落在卢府名下!”言罢,已是不由自主愣神这旁。
见他如此,身边之人不禁柔声宽慰一句:“相公且宽心,毕竟那丁管事已因此前罪行,被府中人等押送往府衙了。就当日街面上的情形而言。只怕周遭街坊皆都知晓此桩,如此一来,即便那商户家回来寻仇,好歹也可用借此缓和一二。”
说着,却又低声一叹,才幽幽接道:“惟有能在事发之前,将那户人家寻出稳妥善后,才是上上之策。若是不然,咱们卢府这个治下不严的罪名,怕也是……。”
颔首了然。却是再难吐露一字。说来自己二人自初来乍到时,略有不适,但好在此后并无经历大风大浪。即便有暗中出招之人。也在主事太太的强势手腕之下,直接破除一清。此刻忽闻,许多年前竟然还有这等之事,与卢府联系一处,难免犹如当头重击。直冲面门而来!
有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初来之时,两人为何借口养病避去那偏远之地,就是为了防那院中的暗箭。可眼下这桩,更是令人坐立不安,这可是灭门大事。若非残存此世的两母子。命丧他乡,卢府老少只怕终是难逃一劫!
正待屋内两人沉默不语之际,却听得外面蔺管事回禀道。说是府中大管事特来请安。一听此桩,那旁二奶奶已是脱口而出:“这般时辰又来寻相公你说话,只怕事有不顺。”
事实,也的确如此。才刚跨入书房,昔日颇有气势的大管事。犹如一夜之间便苍老了十载。鬓发间丝丝银白,更是格外的扎眼。就连方才跨进屋内的脚步。也是再不复往日那等堪比青壮的矫健之态。
看在卢二爷眼中,已是为之一震,不免率先急切问道:“可是不曾寻访到?”
重重一叹,作势便要跪倒一旁,却被随后而入的蔺管事生生托将起来。此刻却听得上面那位二爷,已是低声劝道:“大管事切莫要自责,此事与你无关。只是那假借卢府之名,敛财行凶的恶奴所为。再加之,已近十载岁月流逝,又岂是这般容易之事,想来就是老爷未曾上京复职而去,也必是不会怪罪……。”
却见那旁大管事是狠命摇头,悲切异常道:“并非如此!二爷您是有所不知,当年那丁姨娘进府之初,她娘家兄长并未有意留在府中办差之想,而是老奴我观其曾读过两年私塾,又懂略通……却不知是老眼昏花,识人不清啊!”
说着已是忍不住愧疚落泪,捶胸愤愤道:“想当年识人不清之人就是老奴,却不想因此连累了府上名头被污,叫老奴怎还有脸回京禀明老爷、太太知晓期间种种!”
“事已至此,再说这等丧气话,也是无用。倒不如,且收了那先后派遣出去打探的人手,反之将那背叛主家不算,还私吞主家财务府外置产的斑斑劣迹,公告于世才是可行之举!”
“如此一来,即便那商户家中此刻不明缘故,也定会在城中众人口中,获悉一二。毕竟寻仇一事,也并非那般简单,哪有这不先行打探详情,便仓皇行事的道理。更何况还是这等血海深仇,想必那家也定是……。”说到此处,便能瞧见那旁大管事眼中,已略有惊喜之色是隐隐闪过。
而听得二爷这句顿住后,先是定睛一滞,随后转思片刻,不禁犹豫追问一句道:“毕竟事关重大,可否先送了书信入京,待问过老爷之后,再行也是不迟?”
见其已是止住了,刚才那等忧思至极,这才颔首赞同道:“到底是我阅历尚浅,心中一着急却险些犯了大错,还望大管事回京后莫要在老爷面前提及才好。”一句摇头自嘲,更让对面大管事脸上的忧思之色,再减两分。
看在门边蔺管事的眼中,却不免有些摸不着头脑来,二爷这是做为了那般?先前那番之言,若说是为了宽慰大管事,却未免是太过夸大了坊间传言之力。而此后,那一句却分明是力劝,这位速速赶赴京中禀明老爷知晓,便足可见此事颇为重大,却是为何如此反复?
不明就里,却又知此刻万不能节外生枝,多做停留。忙不迭已是重新引了身边的大管事,送至了角门外,才重又转回了自己屋里。直到自家孙女,端了饭食来用,才忍不住细细问道了起来。
“兰儿,你说我们家二爷,今日之举却是为了那般?”放了小半块腊肉在嘴里,不及细细品味,却是微微皱眉偏头问向一旁的孙女。
被他这般一提,那旁埋头吃得正香的蔺竹,也已猛地抬起头来怔怔望向这边。“爷爷你也是晓得,我们家这位姑爷如今不但是久病成良医,还时常讲解其中药理与小姐听哪。自打那会儿出了府城后,便已用心攻读起了医书来,今日这桩刚才在西厢里,孙女倒是听着两位主子说起了。”
将已是夹在半途的菜蔬,直接放入弟弟的碗内后,便索性放下了手中的碗筷。清了清嗓子道:“不知刚才书房之中,爷爷你可曾留意到那大管事,只怕是忧思过重之象?”
被孙女这一点明,不禁一顿,稍稍回想了一二后,已是缓缓点头应了一句:“似乎见他面色略有不同。”
“正是因此如今二爷学了医理,瞧见他这般神情又与之前种种之事,联想一处便有了论断,定是大管事忧思至极。”顿住了片刻,起身学着刚才二爷在房中之时,来回踱步道:“忧伤肺,而喜胜忧,故而才如此行事。”
“原来如此,一喜便解了那大管事的忧思过重之症。”
“不是解,而是先行防着大管事回京这一路之上,恐有忧思过度之症,才下有此一举。毕竟那恶奴就曾因他举荐,才留在府中领了差事,于他而言却是难辞其咎。”
祖孙俩才重新坐定用饭,却忽闻桌旁的孙儿一句出口道:“爷爷孙儿想从此跟着二爷学医,可使得?”而后数年间,这蔺家的小孙儿便赫然成了卢二爷的首徒之选,只是此事并不为外人所知罢了。
然而刚才被卢家二爷,劝了回去休息的大管事,此刻坐定屋中也已是有此回过味来。方才二爷之言,虽有其道理所在,却不免有些高估那坊间传言之力。
若是那商户遗孤并非那明理之辈;亦或着早已将那恶奴之错,全都算在卢府名下,又该如何是好?到底是人心难测,何况当年之事又是这般的蹊跷,怎不叫人心生疑惑?若是换了自己经历这些,也必定用尽所有,立誓报此灭门大仇!
待到明日一行几人,准备上路往京之际,却见这旁的卢二爷不禁放下手段,唤过一旁随行的小厮。悄声叮嘱再三后,方才让那人重新上马,看得这旁几人皆是一头的雾水。
直到,晚间几人借宿客栈时,才顿时明白了府里二爷的苦心。
“这是特意与我熬的?”看着那小厮端至自己面前的药碗,不禁已是泪光盈盈。‘唉’了一声才接过手来,缓缓送服而下。
却听得这旁的小厮,又开口提醒道:“二爷临行时,还特意叮嘱小的这一路之上,莫要让大管事你饮酒才好。说是辛味之物与你身子不妥,倒是提醒让你多用些苦味吃食。这汤药更是嘱咐着,日日给你煎服一回,直到京城再让你另行瞧了大夫,换方子便好。”
原本悻悻而去之情,听得此言后顿时已消了大半。
☆、第八十四章回转山庄
漫说是这旁的大管事了,就是同坐一旁的几个仆役,也都听得直愣神。这……只听说过主家善待仆役的。但如此关怀备至的,恐怕除了咱们府上这位久病缠身的爷,再没瞧见过谁家能这般行事的!
就在众人发愣感叹之际,又见这小厮由怀中,摸出一张折叠齐整的药方来:“这就是昨晚二爷唤了去给的,小的包袱里带来的那些药包便是。特意留了这份让你好生收着,说是到了京中,寻大夫问诊时兴许也能用得上。”
不禁齐齐侧目向此刻已落入大管事掌中之物,更是唏嘘不已!
眼下正感动非常的当事之人,尚未知晓这张药方,并非出自药堂大夫之手,而是府上那位二爷亲笔。直到回京面见主家老爷之时,方才恍然大悟,竟然还是出自二爷之手!
然而那位令其万分震惊的二爷,此刻也早已是打点好了行囊,就等老爷书信告知,便即刻上路直向自家山庄而回了。虽是提议大肆在坊间传言一桩,到底见效与否尚未可知,即便有此防备之举,却也不敢掉以轻心。毕竟于那家可是血海深仇,哪有这般容易罢手的,只求能让他卢府略作辩解,已算万幸!
“看着守门婆子听完了这桩后,个个都是胆战心惊的样子,奴婢也不知该劝慰两句,还是依了她们的法子,索性将府里余下的人手一并领了往庄子上去……。”那旁正回禀今日院中之事的麦冬,不禁是苦着脸越说越小声了。
片刻后,不闻对面的主子的哀叹之声,反倒正色肯定道:“确实令人心生恐惧,换了谁在夜间值守也是一样害怕。但这府中又不能无人看顾,我与二爷不时又要往乡间静养,你去唤了杨姨娘来。我自有话与她说道。”
应了一声,已是疾步向后院而去。却不想,才抬手打门就听得屋内是一声惊呼,推门跨入才知,原来是杨姨娘与其房里的小丫鬟,已是吓得瑟瑟发抖。
“这是怎么了?”不禁愕然望向那旁的床铺之上,杨姨娘分明是面露惊恐,挨坐一旁正紧紧抱着她臂膀的小丫鬟,更是满脸的泪痕犹在,此刻仍是紧闭双目。压根不敢睁眼来看。
刚才听得推门之声,慌忙偏头向内的姨娘,好似听出了来者的声音。方才缓缓转过头来小心偷看了一眼。当认出眼前之人后,不禁放声大哭道:“姑娘,姑……救我一救,这地界……实在是不……不敢再待了,昨夜……。”
这都是胡言乱语些什么呀?一听那人是泣不成声吐出这么一句来时。还立在门旁的麦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