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依荷起微澜 作者:夏慕言(起点vip2014-02-15正文完结)
此作想,再偏头扫了苏木、苏叶两人,也皆是一般神情,便知刚才所料不差,定是这般咯!
有此一想,不禁更是暗喜一声:当日听得自家小姑子劝说,前来这山间做了管事,真是何等的机缘!往后单是东家的茶园一项,便叫人欣喜不已,如今再添东家手中这一份,能让那小净台寺都亲自上门来求的食单,更是……。
只觉得衣袖被人重重扯了一下,正欲发问,还未及出声赫然发现原来是自己刚才愣愣出神,亏得是一旁的小姑子悄悄提醒,这才没当着主子的面出了丑。
忙不迭定了定神,挪上前来半步正欲用心聆听。正看见这旁二奶奶将以豆腐替代了肉糜,与一旁案板上已是细细剁好的‘藕茸’,拌在碗中调入了滋味后,正指挥着众人一起做成了圆子。忙是挽上衣袖,动手学做了起来。
“若是以荤馅制成便可省却了这一步,如今也惟有用这面浆增添粘性。”说着边已动手示意了起来:“将圆子面上裹一层面浆,再入盛有江米的碗中均匀滚上一滚,这般后便可直接装盘上笼屉蒸制。”
“余下便是勾芡待蒸制出锅后,淋与圆子上的汤汁,便能直接端上桌去供人品尝了。”话音才落,手中一通利落的动作也已完成,就见瓷盘上一个滚圆的江米圆子,稳稳定立在其中。
第一日下来,虽说只教了三道菜式,却已将众人震得不轻。原说富贵人家的内宅闺阁,却不曾想还有这般手艺,不免是啧啧称奇!更别提,各自分了带回家中的别样吃食了。
不但是味道奇佳,更是风味独特,难怪当日那大和尚这般诚心登门来求取食单!不觉已是感叹一句:“老头我是越来越瞧清楚,咱们家这位四小姐的能耐来咯!说来早些年间,太太也曾亲自入得厨房料理老太爷、老太太的吃食,却从未得知还将这一手的好厨活,也教了与咱们这位四……。”
“爷爷却是糊涂了,咱们家奶奶虽在娘家行四,可到底是太太所出的嫡女。教导饮食手艺,本就是情理之中的。只不过照孙女看来咱们奶奶的手艺,比起先前那两个厨娘来,也是差不了多少。”
边念叨一句,已顺手将这旁的香菇珍珠圆子,以调羹托底给蔺管事放入了碗中:“您尝尝这个,便不是照原先的方子而成,却是咱们奶奶特意为了素斋改动了一二而得。”
“哦,那可得尝尝,究竟是何滋味。”
这边厢祖孙三人正吃着今日的特色,而同样试过了这等新奇吃食的佃户几家,更是忍不住吃惊,东家厨房之中的手艺,真是不比寻常人家。就连全素的食材,也能变出这么些个花样来,便可知这是富贵人家出来的厨子,就是不一般哦!
而那旁两个小丫鬟,却因主子曾有交代,万不敢透露丝毫来。毕竟人多嘴杂,若一个不小心漏出口风去,便是不妥。
由此半月时日内,原先只是一知半解的两大丫鬟,已能不用二奶奶一旁提醒,便可一路无阻顺利将那食单之上,一桌荷宴顺利端上桌了,余下三人也已能基本掌握其中几道。
虽比不得每日在厨房中练习颇多的姐妹俩,也不曾学成食单之上的全部吃食,却已是令那三人欣喜非常!毕竟此份连小净台寺中僧人都屡次上门来求之物,又岂是能轻易传人。主子待自家不薄,能由二奶奶亲自教导着,习得一二已是难得之极,又何来埋怨一说。
而渌水庄主,应允转授于小净台寺的那套名唤‘净台荷宴’的食单,更是令早已品过卢府祭祀素斋的副寺,惊喜万分!
难掩心中激动之情,双手奉上那份得来非易的食单:“主持师兄却是不知,并非那渌水主人故意避而不见,却是特意为我小净台翻作了这份,暗合了山门前那片莲池之意,才得此以荷入菜的素斋!”
“以荷入菜……净台荷宴!”这旁本欲发问以荷入菜,所谓那般却不觉被面上四字,牢牢锁住了视线。
不待那旁副寺与其解惑一二,便已是细细翻阅了起来。末了更是被一旁的副寺,直接请入了厢房之中,一一品过其中几道后,才不觉微阖双目,双手合十低喃起经文来。
良久后,才缓缓睁开双眼,不免含笑点头念叨一句:“果真是我小净台寺的有缘人!”
☆、第九十二章荷塘花语
若是此话叫卢家二房两位得知后,却不知是何等神情?
起初之时,不过是为了将这颇令外人窥视之物,假托渌水山庄之名撇开身外,也可就此绝了大房之想。却不想,那旁安心做法事的副寺,早已起了心思想要收罗回山,一解寺中香火日益颓败之势。
而后,不仅在四合镇上获悉那小净台寺,为何如此急切,又从自家桑园胡老爹口中得以验证一切,不免起了同情之心。更何况,昔日此处赈济灾民之时,那寺院主持也曾为此多方奔走凑集米粮之物,可算得是真正的菩萨心肠。
如今,眼看着那般世外仙境所在,就此颓废败落下来,却是于心不忍。因而夫妻俩商议着帮村一二,也在情理之中。
直到将最后一道菜肴教授完毕,这卢家的二房奶奶才不由得心头一怔,由此脱手交于寺院之中,倒也是不错之法。至少往后好些日子里,无论是前次参与祭祀的族亲也好,还是随行往京的大房也罢,皆会知晓那渌水山庄的主人,已将食单传于小净台寺了。
“这般说来,倒不失为好事一桩!即便再有旁人动了心思,也绝不能与佛门中人相争此物了。”啜了口茶,不免接着轻笑道:“至于那副寺承诺的三百两纹银,反倒不宜外传。一来,怕有心之人因此胡乱揣测;二来,我们家这份食单若是落入商户手中,也远不止这些。无论是放眼长远,还是着眼如今而言,皆是不智之举!”
颔首认同夫君的此番提醒,已顺口接道:“素斋原本就绝非独此一家,即便不算上那些名刹古寺,也是不少。待等那小净台寺以荷花为宴的名声传出。定是吸引众人的视线。而祭祀当时在场的卢姓亲族之中,必能有所耳闻。只需稍作联想,便可将这些日子来对于渌水山庄的关注,转移了大半。”
事实也果真如夫妻俩所料,不出六月末,那隔壁村中长久呈现颓败之势的小净台寺内,已是大有改观。
旁的不提,单是山门前的那一大片荷花池边,已再没了往日的冷落景象。取而代之的是,游人三两成群。即便不是那特来祈福、还愿之人,也定是会在此稍作停留。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能在一旁新建的凉亭之中。品一壶新鲜泡制的荷花茶,就着一口形色俱佳的莲花小点;或是恰巧赶上,寺内后山之中,才刚冻制成形的荷花茶冻,也是那不错之选!
原说这山门之前设此一亭。定是香炉煮清茶,由一旁默不作声的小沙弥奉上便罢。
殊不知,这小净台寺中的主持,却不是那般固守之辈,不但修了个颇似私家园林之中水榭所在。令人更为叫绝的是,居然还是早有准备。居然以竹帘作帷,赫然在亭中隔出一半。特留给那些内宅女眷们停歇在此,赏池中美景。品亭中新鲜。
这旁听着蔺兰姐妹俩的细述后,不觉已是颇为意动。尚不待她开口提及,身边的卢临渊已是含笑提议道:“不若,改日便陪娘子你也往那莲池一旁,小坐半日可好?”
“妾身自然是欣然而往!”转而看向对面那两个。显然已是明白何因的丫鬟,撇了撇嘴:“只是你们两个却不能一同跟随了。”
没了左右伺候之人惟有庄上新来的把式。将两人一路平稳送至山门前,方才牵过一旁自行饮马歇息去了。
再看这旁夫妻二人,索性一身普通人家的装束,平平无奇。惟有二爷手中的那柄,微微泛着岁月之痕的骨扇,略可算作显眼之处。或许是扇坠品相不差,免不得引来几个懂行之人是侧目一二,却不知此扇真正难得之处,不在扇骨与扇坠,而是扇面之上的大家手笔。
只是卢二爷一路与娘子并肩缓步,只将其展开三分,为身边妻子遮蔽顶上日光之用,并未及全然舒展开来罢了。若非如此,此刻那几道略作停留的目光,定不似这般略有波澜咯!
待到亭中坐定,点了吃食茶饮后,两人才低声交谈起来。
“确实难得好精致,比起富贵人家院中刻意营造而言,已是大气三分;更别提那旁杨柳绕堤而栽,愈发添上一笔。若待一阵微风轻拂而过,必是柳枝轻摆起舞,荷花随波摇曳生姿,两者相映成趣,使这周遭山色也变得格外的生动起来。”
“还有这满池的沁人清香,与亭中的美食好饮,也算是另一相得益彰之处!确实令人惊讶的很,此等佛门世外之人,又怎会如此懂得世人之心,竟然想出在此修建一水榭凉亭,供人小憩品茶?”不觉已是好奇环视了屋内一遍。
却听身边之人,挨近几分低声提醒道:“相公可还记得,当日咱们家那两丫鬟,为何特来书房寻妾身?”
“哦,啊,莫不是……?”
只见这旁二奶奶忙是摆手,轻了摇了摇头:“若真是我与这寺中绘制的凉亭图稿,定是力劝改作双层水榭才好。”
说着已是朝四周的竹帘比了比,不晓她多言一二,身旁的卢二爷已是略有几分了然道:“的确,比起这层层竹帘影影绰绰,到底不如屋内一派通透,更为惬意!”
虽比普通水榭宽出三分有余,却因这层层围起的竹帘,颇显繁杂便是此间的不足之处。但基于,内宅女眷在此停歇赏景之人,也是日趋增多,故而一时之间撤了干净,却是不成。
两人却不知,无意提及之事,却正是当初提议修建此处的副寺之忧!犹记那时,听得寺中奉茶的小沙弥告诉,渌水庄主家的两位特来教授素斋之人,却在门前荷花池旁伫立良久。
期间言语所及,便是惋惜这等满池绽放的美景,只得略作驻足一二观上一观,却无一处可良久坐定品茗,静心细赏的所在。也正是因为获悉此番警醒之言,才在六月初时,赫然出现了这座题作‘荷塘花语’的赏景凉亭。
而这题写匾额之人并非别家,却是与卢二爷略有交集的本地知县董学廉。两人正赏着窗外美景,品着自家亲授的茶点,耳边却是清楚传来那旁隔帷之中,一男子朗朗之声:“不知姑母在此稍停,侄儿却是讨饶了。”
正待夫妻俩相视一笑,轻轻摇头重又转向窗外精致之际,那男子侃侃而谈之言,却已将两人的目光引了过去。
“姑母可知,这亭上题字那位却是这县衙之中,才于去年秋后上任的县尊大人!不提这笔力浑厚,单是这‘荷塘花语’四字,便可见这位大人的品性,才学……!”
那旁尚未夸耀完,只见这旁二奶奶险些将才入口的香茗喷出。这匾额上所提四字,哪里是出自旁人之口,分明就是自己与那两丫鬟无意说起凉亭那桩时,信手落在纸上的。
忙是定神平复了笑意,附耳说与一旁夫君知晓,也是引得一阵低声发笑:“却不知,隔壁那位获悉真相之后,又该是如何作想?”
提及那位董知县来,不免记起前日蔺管事回山后的那番言语。转而提及一句道:“就今日所见,这小净台寺单是在这荷花池旁的生意已有这般情形,那厢房之中的素斋荷宴,又该是怎样一派忙碌景象!”
不觉两人已是双双回身来,远远眺望了一眼,那旁山门的方向。
这才接着言道:“若按这般长久以往,莫说他寺中秋后便可将当初承诺的三百两纹银,尽数送抵我渌水山庄。想必更是不消大半年光景,他寺中颓败之象便可一扫而空!”
“何止于此。夫君此番前来,可觉得这山道已是便得平坦了许多?”问及道途之事,这旁卢临渊不禁已是一愣,不待再作细想已是悠悠吐出一句:“却是比起去年祭祀之前,走得平稳多了。”
才刚要发问,却不免摇头低笑,自己还真是糊涂了。这前后陆续为了教授食单之事,家中那两个丫鬟姑且不提,就是陪同前来的蔺管事,也定是曾有提及过一二。定是当初无心掠过罢了,此番被娘子突然一提,反倒是……。
不觉轻叹一声:“这无关庄中之事,已被我这儿自行省却了。”却好似忽然记起了什么,转而又言及之前所提:“想来,那位县尊还真是急性子,前日蔺管事就曾有说起,县衙中的那位沈书吏来。”
一听提及这位,不用多问便知定是与那田产一桩有些干系。
果不其然,提及家中田产一事卢临渊不禁哑然失笑,片刻后才将蔺管事,昨日由梁掌柜家稍回口信,低声说了与这旁娘子知。
“如今山头一片,也由我家置办下来,却为何又盯上了余下那四十亩良田来?”略略沉吟一二,才转向身旁相公问道:“莫不是县中再无富户之家,购置旁的田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