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依荷起微澜 作者:夏慕言(起点vip2014-02-15正文完结)
他家银子使?”
这边梁掌柜已是连连点头:“原先沈书办就为此事尽力的很,要不是这知道实情的,定是以为他又得了卢爷家多少好处哦!”
倒了杯温茶,还不及吃上一口,忙又补了句道:“如今他家那铺面的生意已是不差,眼下又与知县老爷挨得近,漫说是街面上那些商户了,就是衙门里的几位师爷也都高看他一眼!”
“这事,他也同当家的说起过?”听得自家娘子如此一问,顺势将杯中温茶灌下大半。这才忙起身小心将一旁的窗户掩上,低声将此事经过细说与自家娘子听。
就在他夫妻二人细说起这沈姓书办,眼下正慢慢成了知县老爷心腹之事,另一头,渌水山庄里,众人却是忙碌非常!
一来是因为那片,本该在秋后方能归于名下的良田,提前了不少日子,安排佃户们前去整治,已成了当务之急。不为旁的,只想着能赶在天气转凉之前,最后加种一茬时鲜菜蔬也是不错。
接着几天,分管田产那桩的苏木、苏叶两丫鬟,显然是庄上最为忙碌之人。从先前的束手束脚,万事需查验三、五遍后,才能肯定点头,到如今的娴熟架势,期间变化之大,就连此刻在一旁帮村的麦冬都禁不住啧啧称奇!
“她们俩一个本就是佃户出身,另一家虽是樵夫,却也离不了普通的农活,分管农耕一事原就不陌生。”说着,却朝那旁麦冬兄长家所在,努了努嘴添了一句:“反倒是你家哥哥、嫂子并不容易!”
细细将最上头那件衣裳铺平,轻声合起箱笼后,才又转而看向那旁的主子问道一句:“二奶奶,奴婢说的可对?”
只见那旁正亲自收拾书架之人,偏了偏头笑着接道:“你这眼睛倒是越来越毒了,我才提及过两回,便已叫你猜出了大概来。看来咱们庄子上又得出个女管事了,往后将京畿那处的铺面,全都交与你们小夫妻手中,便是再无忧心之事咯!”
听得那旁主子有意调侃一句,忙是跺脚嗔道:“主子又拿我这小丫鬟取笑,可是有伤你举人娘子的名头!”
“有损,姐姐又该是用‘损’字才对……。”
‘噗哧’不待这旁小丫鬟麦冬刻意低声一句提醒完,那旁早已忍不住笑出声来的二奶奶叶氏,忙是停下手中活计:“都歇息片刻再忙不迟……呵呵呵,这丫鬟如今也是越来越活分了!”
“还不都是奶奶您给惯得!”一甩帕子,便佯装不理会那旁拿她取笑的主仆二人,背对而坐。
给一旁的麦冬使了眼色,就听那旁二奶奶无奈叹了一声:“原想着那余家大郎也算是良配,好像终究是勉强了!到底与我卢府的内宅一等丫鬟……索性趁着还未下聘之时,再与你另选好的去,万事都由二爷与我……。”做主两字尚未出口,那旁的背对之人已忍不住,吃惊望向过来。
却见那旁主仆二人哪里是正经说话,主子是微微阖眼靠坐一旁长榻之上,而那榻边给主子垂肩的小丫鬟,却是忍不住偏头偷笑。
一见如此情景,便知那主仆二人又拿自己说笑。再顾不得方才的羞涩,疾步上前一把强拉过麦冬,接手垂肩:“刚才看奶奶亲自整理书架,这臂膀定是累着了,不如奴婢给你捏捏,也好……。”
不待她换了手势,只见榻上之人已是反手拉住她的手腕,微微笑道:“刚才麦冬手势不错,已是舒坦多了,倒是你独自将那两柜的衣裳都整理的出来,定是累得不轻。还是让麦冬好生帮村一二才是!”
一旁的小丫鬟早已应声动作了起来,伸手便直取蔺兰腋窝。就听得这旁被胳肢得直发笑的丫鬟,求饶道:“咱们…咱们好生说……好妹妹别闹……主子饶命,饶命啊!”
此时就听外院中有人来报,说是梁掌柜已在外书房候着了,接着便是二爷由内院随了来人,往外头去。这便内室中,大丫鬟蔺兰才算侥幸躲过了这回。
整顿了衣衫却不免,好奇问向那旁的主子道:“前几日不是才给他家下月的货单,这两日不好生休整,又急赶着上山却是为何?”
对于今日突然登门,二奶奶也是毫无头绪:“必是事出有因,亦或是那四合镇上另有大事发生。除此之外,确实猜度不出,还有旁事使他这般着急前来?”
待等二爷转回内院,叶渟涵才知实情。原来,自那日夫妻俩于小净台寺的荷塘花语前,偶尔见过那杨家内眷后,不仅勾起了往日的那桩旧事。
既然此事又与杂货铺中的梁掌柜有此关联,自然是将他唤了前来提及一二。别看平日里,处处皆谨慎无比的小生意人,一说道起这桩险些将自家推入深渊之事,便是恨得牙根痒痒!
亏得当日,自己反应极快,又幸遇卢家二爷这般的大度之人,非但是不计前嫌,反到援手帮村自家多次。如今更是万事以他卢二爷马首是瞻,一听自己当初那桩糟心事,或许与那杨家略有干系,哪里还能安心家中坐。
这不连着几日,将铺内一切事物交代了伙计刘四,便一门心思盯上了那杨记车马行的动静。终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准备上路贸易之前,叫他打听到一桩要紧的来!
☆、第九十五章远行往京(上)
那日被卢家二房在凉亭前遇见的年轻书生,已在三日前向杨家提了亲,有意迎娶之人便是他的表妹,如今杨家主事之人的次女。
告知此句后,果不其然在这旁卢二爷的脸上划过一丝费解,不免已是颔首解惑道:“卢爷可是觉着奇怪,那杨家本就一打行出身,要说谁家女儿肯下嫁已是难得的很。但如今居然会有秀才,愿意迎娶他杨家的闺女入门,不免有些说不过!”
“期间却有一桩隐秘之事,才使得他杨家近些年来,慢慢高过程家一头。即便是那商户出身柳家,也是颇为无奈。”
此话确实不假。按常理而论,四家本以久在官场的王家为首,其次才是大地主程家与那柳姓商户,至于那江湖气十足的杨家,比起他们三家来便已不值一提了。
但近些年来,坐拥周遭过半田亩的程家,日渐式微,显露出颓败之势。反倒是与之大相径庭的杨家,一举将其取而代之,成了这镇上名副其实的第二姓氏。
虽说这一切变化都与本地人口外迁之风,颇为关联,却也与杨家如今这位主事之人的用心至深,不无关系!
早在三年前,便有心拉拢镇中涉足官场多年的王家,并由其牵线将自家的长女嫁与王家大爷的同窗好友,做了二房。
“想他杨家经营这许多年后,也已算是清白人家,却偏偏将自家好端端的闺女,与旁人做小,任谁听了都得叹声‘可惜’。但外人却是不晓得,杨家这是早有盘算的!”
看了一眼窗外那略显刺眼的毒日头,才又压低了声音,接着告诉起来:“要不是年前与余掌柜一并往各地做买卖,还真不能将这两桩要紧的联系一处!”
听他这般一提。反倒引得这旁的卢二爷分外的好奇,怎么又与各地转手贸易之事,有了牵连?面上虽是略有意动,却不见其开口追问连连,略作沉吟后已摆手示意那旁之人,继续将实情道来便好。
只见梁掌柜会意点了点头,便又接着言道:“卢爷虽不在商,想必也该听过皇商之说。而那杨家长女所嫁之人,便是北地专为宫中置办毛皮的皇商之家。”
听到此处,不觉暗道一声难怪!漫说是他杨家这般的出身。即便是普通商户,若能攀上如此人家,恐怕也会不惜送上一个女儿吧。
别看如今他卢二爷已算是充分融入。但对于此等之事,依然是不屑的很!面上不便显露声色,心中却不免连连摇头,即便是为了氏族长久富贵,也不该拿自家女儿的一生做了筹码。
的确是用心之深。这也难怪那秀才会如此之举。不问便知,定是看上了未来大姨姐夫家的那层关系,若非这般,真不知那人究竟是瞧上了他杨家哪一处。
见这旁卢二爷缓缓摇头,梁掌柜忙又添补一句:“眼下程家在外铺开了生意,还没被其余几家知晓。若是有朝一日得了消息,只怕那杨家再多用心,也是无济于事!”
“确是不好妄下断言。毕竟他杨家投靠之人是皇商。仅此一条便已胜过程记,再别提程记发迹到今日,才有多少时日?”
还以为对面卢家二爷也与自己一般作想,此刻听得提及关键之处,不免也暗自惭愧。到底还是自己见识短浅。确实不该轻易断言那杨家背后的势力。
而这旁座上的卢二爷又怎会不明。想他本就是偏远之地,一小杂货铺中的掌柜罢了。即便已在此前的一年间四处转手贸易。可到底都是些,过手不及百余两的小笔买卖而已。漫说那等皇商之家所能掌握的财力能有几何了?想必就是一般府城之中的大商户,他梁掌柜也不曾见识过一二。
收拢手中折扇,才接着提醒道:“如今既已晓得他杨家背后依傍之人是何等人家,反倒不必太过忧虑了。原先他家在暗,我们在明确实不利,而今却是彼此彼此。”
稍作停顿,轻啜了口温茶,坦然笑道:“算来前年所遇那桩,即便是他家有意主导,也已过了年余,却再未见那旁的动静便可知一二了。或许正因暗算不成,多有顾虑,才不敢再度出手。还需梁掌柜多多留心才好,毕竟秋后我一行便好直奔京城而去,至于归期一事更是尚未得知。”
“卢爷放心便是!旁的小人确实不敢断言,但与我家合作的转手贸易一桩,您尽管安心交于余家二郎就是,小人自当用心看顾。”告辞之后,又由庄上的蔺管事亲自送出院外,不免令梁掌柜是颇感意外。
但本也是那等蠢钝之人,自然已是察觉出此番的不同之处,不免客气问道一句:“不知蔺管事与在下,又何事交代?”
“说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此番主家走的实在太紧,桑园中的产出售卖与商户时,还请梁掌柜从旁帮村一二才是。”
“我道是哪桩,原来是胡管事那头,代在下转告卢爷定将这桩办得妥妥的。”直到转回家中,又与自家娘子说道起今日之事来,不免连连摇头一声低叹:“到底是卢府的老人家,处处都替主家想得如此周全,娘子你说咱们铺子里那两个伙计,可能有这般见识的?”
“那怎么能一样?当家的你自己都说了,那位可是他卢府的老家人了,没这等的能耐,卢二爷又怎会如此看重?”
自己也是讪笑摇头:“果然自打跟着卢家二爷后,我这心也大了起来,今日再被他府上的老家人一叮嘱,愈发是羡慕不已!也不知哪一日,咱们家院子里也能有这么一位,才是叫人安心万分。”
“寻个老实可靠的还算容易,难就难在既有见识,还有那份难耐的实在是不易找。”也是讪讪一笑,忙又添了一句自嘲道:“即便真寻来了那般的,咱们这般小庙又怎么能留得住?”
这才是关键,自己也是一时艳羡,却从未曾想过这事。那卢府是何等人家,自家不过经营着才两个门脸儿的小杂货铺,又拿什么与那般的大户人家做比?
脸上不禁讪讪,心中却是暗下决心,定是好生将手头的生意经营妥当。即便不能与卢爷的山庄、程记比肩一二,也该将原有的门脸儿翻上两番才好!
突然眼前一亮:“对啊,怎么就没想到这位!”
“又想到了哪桩?”那旁掌柜娘子又怎会不知,当家的这般又是直拍巴掌,又是面露喜色的,定有想到了要紧之事。
就见这梁掌柜举手抱拳拱了拱:“咱们家本就是商户,哪里还有比经营商铺最为懂行的?学不得卢爷开辟茶园、建山庄一事,还办不好铺面不成!”
说到兴奋之处,已是起身朝院外指了指:“既然在这四合镇上不能再设铺面,咱们就不能往别处另置办一间?远的不敢想,可那县城之内便是最好的去处!”
“县城……当家的是想寻那沈书办帮村?”闻言已是放下了手中的帐簿,忙不迭接了一句追问道
这旁梁掌柜也已用力点了点头,应道一声:“刚才下山时我还不及细想,如今想来那卢府的老家人,为何单是叮嘱了我帮村桑园产出之事,而那旁水田秋收一项却是没提半字?”
“想必早已是有了接手之人……那沈书办家经营的便是米铺!”
不由怔怔望向这旁当家的,显然她也与自己同样作想,不觉已是重重点头道:“十有八九便是这般。要是那卢爷不着急赶着上京,怕是未必落入他沈书办手中,但时日紧迫才是要害。”
“得了他卢家这一单大生意,往后即便卢爷不常在庄上住,这满县境内哪里还有敢上他家地界胡闹的?想来卢爷早已算到这层,才会索**了与他沈书办的!”满是了然的轻声念叨了一句,才又慢慢步回了桌旁,坐定下来。
事实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