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依荷起微澜 作者:夏慕言(起点vip2014-02-15正文完结)
就见一旁的叶氏偏过头来,怔怔看向自己,不觉略露得意之色接着言道:“枉你也好歹是往后要当家的主母,怎么连如何理财都不曾好生生学着些。农耕之事毕竟还是要靠天吃饭,但买卖一桩却是大有不同。旁的暂且不论,单是咱们府里的太太,就很是知晓此桩!”
听着身边魏氏的滔滔不绝,这旁二奶奶面上未曾流露出些许的不耐,反倒一脸认真的仔细聆听着。要说她娘家到底是商户大家,即便在其言语间,不过是些最为浅显的生意常识,但在毫无经历的叶氏面前大可口若悬河一番。
也惟有此刻,才能让这位大奶奶自鸣得意好半响,又可使得自己暂且避过旁人的疑心,倒是个两全其美的好法子。
这旁厢房之内,大奶奶正说教着经商一事的要紧之处;而隔壁那间里,两位官家太太吃着香茗,说道起此地素斋的精妙之处。
“要不是大嫂与我说道起此处,又怎能品到这般的好滋味!”
却被那旁的舅太太当即拦道:“若真要道谢,就该寻我娘家胞姐再提这谢字咯!你也晓得,我娘家那位胞姐最是虔诚,不提旁的,无论是京城内外哪处寺庙,但凡能报得上名的,必是留有她家车马途径那处的痕迹。”
此话虽是夸张了些,但就太太王氏所知,却是半点不假。此番欣然前往,就是深知那位的独到之处,才毫不犹豫领了两个媳妇而来。
这旁欣然颔首,又听得舅太太接着言道:“想这泫空寺原本也是名声在外,当年也曾算得京畿境内数一数二的的香火鼎盛所在。只是时过境迁,才落得这般地步。”
摇头轻叹了一声,忙又朝窗外示意了一眼,略显神秘地小声告诉起来:“原先帝爷初登基时,此处却不唤此名,而是远近有名的净台寺。只因寺庙之名中为首的‘净’字冲了,当年辅助先帝登基的九王爷名讳,才被下令改换了去。”
“原来却是如此,难怪此处的寺名听着不免生疏,净台寺!”不提此名还好,如今得知了此处的原先之名后,不禁让太太王氏莫名一怔。对啊!当日前来别院做法事的僧众,不就是打隔壁村中那小净台寺中而来,难怪,难怪!
若隔壁妯娌二人,也是一并前来,必定也会发出同样的感叹。果不出所料,到底这两寺之间关系莫大,若非如此,又怎能这般的凑巧?
有了这般规模的寺院高僧,前去那山庄主家商议食单之事,想必也是顺当的多。想通了其中的关键之处,这旁的太太王氏,不觉已是连连颔首讲述起,自家前年的祭祀那桩来。
对于头回听说此事的舅太太而言,却是吃惊不已,原先自己还只道这泫空寺中的精妙饮食,外间难得一尝。若不是半月前,娘家胞姐特意遣人送来了食盒一份,自己又怎能与小姑子说起这个所在。如今看来还是晚了人家一步,不对,应该是整整年余不止。
不觉愈发好奇追问一二:“这般说来,他姑姑你也是今日初次尝过一回?”
只见这旁小姑子已是含笑点头:“哪个又曾想到,那等穷乡僻壤还能有这般讲究的人家,做得这般精致的好吃食?漫说是我不信,就是我们家老爷初闻此桩时,也不过半信半疑罢了。若不是我今日听了她们妯娌俩点头确认,又怎会这般作想哦!”
被太太如此一提,那旁的舅太太倒是更显兴趣十足的样子,抬手便命了人,前去将那妯娌俩一并请了来吃茶。
不时,就见她们俩并肩进得屋来。先是依次问安客套几句,才在桌旁相继座定。半个时辰后,寺中小沙弥按时送入了今日的特色茶点来,不待舅太太启口问过那小沙弥,便听得这旁卢家大奶奶已是低声向太太细心解释起来。
这般之事,随后又是接二连三,直到最后一道点心送入,那旁的舅太太才不由重重点头道:“果然都是从前尝过之人,方能知道的这般详尽,看来那穷乡僻壤之地,也有能人避世而居!”
☆、第一百一十五章 闻名京畿(下)
“怕不是那避世的能人,而是门第颇高的世家子弟才对!”
“哦,这又是怎么个说道?”听得这旁小姑子口中所提的世家子弟,那旁舅太太更为好奇的追问起来。
待听到是因为无意搭救了旁人家的女眷,才在祭祀之时请来了帮村的人手,不禁更是感叹道:“想必也是户有来历的人家,若是不然哪家借出个厨娘,伸手便能将素斋做得这般精细?别个不敢夸口,但往年里随了我娘家胞姐,倒是尝过不少有名的斋食。就泫空寺这般的滋味,还真不好寻出几家能与之比肩的来!”
若是旁人这般言语,大家只道这寺中的饮食确实不错而已,但自家这位舅太太如此一提,却是大有不同。论起满京城中最是虔诚之人来,舅太太口中娘家胞姐必能排得上名。另有一项,却是旁人家有所不及的,那便是他家厨子的手艺,更堪比大酒楼中的掌勺之人!
所以,当听到舅太太这话出口后,另一旁的卢家二奶奶便不由的一怔。好在当初没被银子蒙了眼,如此惹人眼的买卖,还不是此刻夫妻二人的身份,所能应付下来的。
就连这京中的世家女眷们,都这般夸耀一番,若不是地处这京畿境内,只怕早就被京中各位贵人们盯上咯!
虽说食素之说并非佛家所独有,但素斋这桩本就与佛门渊源颇深。旁的倒还罢了,只是拿来边做生意,还是莫要出这个风头才是。毕竟有那被诟病之嫌,当然是能免则免的好,自家大可弃了一这项,另寻他法挣银子。
此刻坐在回程的马车之中,才由太太口中得知。自家此番前来寺内能入住上等厢房,也是多亏了舅太太娘家的那位胞姐。妯娌俩双双对望了一眼,亦在彼此眼中看到了同样之想,到底是那常年进贡香火的虔诚信徒,若是换了旁人家必是不得这般便利。
倒是随后提及有关泫空寺原先之名时,那旁的二奶奶不由暗自函授,也随即相通了其中的关键之处。连寺名都略加改动后,沿用了下来便可想而知,两座寺庙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只是这泫青山的净台寺,独缺了那方颇具意境的荷花池。不免略有失色之处!
正想着,却只听得这旁的太太王氏,悠悠叹了一声:“虽是避入山林重又修缮一座小寺庙。但那处半山腰上的小净台却是更为独特!”
闻听此言,妯娌俩皆是一愣。大奶奶自然是因其不明就里,而另一侧的叶氏,显然是听懂了太太的那句独特之处,便是其山门前的那片占地颇广的荷花池。
只是不便显露一二。惟有随了那旁魏氏的低声问起,认真聆听起来。果不其然,正是那方鲜见的荷花池所在,漫说她早已亲身游历过一番,此刻听着太太的轻声描述,也不免向往起来。
更何况。那旁从未寻上山去,有幸一观的魏氏,更不禁低叹连连道。颇为遗憾。只是她们都还不曾知晓,昔日那山门前略显冷清的荷花池旁,早已建起来可供游人歇息用茶点的水榭楼阁咯!
想必当这两位来日,再度去往那处偏僻的小净台寺前,定会明白为何今日在此地处京畿地的泫空寺内。即便有同样精致的素斋,却还是略逊一筹的原因何在了。
不过叫妯娌二人均未想到的是。往回的路线却与来时稍有不同。
特意绕过了这泫青山所在的府城,直往东南方向而去,倒是让本已对京畿境内颇为了解的二奶奶叶氏,忍不住暗自一惊。该不会已是得知了,咱们二房在南宛府城中的那处铺面?
想到要害处,又是突然换了方向,自然避不过一时的惊愕,面上略有惊异之色流露。而与其并肩就座的大奶奶,也是同样小吃一惊。
见两个媳妇皆是一脸的不解,这旁的太太才颔首笑道:“既然已是出了京城,倒是无需这般着急会回去。怎么说也已是离着老爷所管辖的府城,不过三十余里地,咱们索性去到府城歇息一晚,再回京也是不迟,何况这般时节里,即便是干点心还是新鲜的滋味佳!”
听到此处,两人也算明白了过来,难怪临行之时特意选在午时才过,正是为了寺中新鲜出炉的点心。明面上虽是为送好吃食,实则必是不放心独留小妾在老爷身旁,特意寻了个妥当的借口,前来一探。
原先将两个媳妇带了出京,想必早有这般的打算,只是碍于婆婆的颜面,自然不好开口直言相告。但同为官家娘子,自是无需多言便已了然的很。
如此看来,即便身为府中主事之人,太太她也有自己的为难之处啊!这婆媳三人同样身为正室,却不得不面对姨娘的困扰,终究是有苦难言,就是那旁至今还未曾遇上此般窘迫的魏氏,也是十分配合的默默颔首。
因为她心中也是明白的很,如今是碍于相公不曾踏上仕途,待有朝一日必将步了他父子二人的后尘。想到那时的无奈情景,大奶奶都禁不住的一阵失落!
虽说朝臣之中,从不纳妾的高官也不是无有,但只能以寥寥无几一词来形容,便可想而知是何等的鲜见了。更何况,这卢氏一门中至今还不曾纳妾之人,也惟有自家那位了,想必也是……。
一时间整个车厢之内,再不闻方才的相谈甚欢之声,却变作了各自满怀心思,低头不语的情形。
其实太太之所以,此回借着礼佛一事,绕道而至,并不单是为了探一探外放任上的老爷,而是另有一桩要紧之事,想与老爷仔细商榷一二。毕竟是有关府中两位爷的前程,哪能敷衍了事。
原来,年节之初众亲朋都以为,卢府太太突然认了庶出的女儿在名下,必是因为后者得了一门好亲事,才会有此一举。却不想,开春之时,传来了更为令人震惊的大消息!
竟然是入宫陪伴,最得圣心的玉屏公主左右!一时间,无论是先前已极少联系的旧友,还是早已疏远的族亲旁支中,便是陆续前来登门拜访,正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不敢说是门庭若市,也可当得热闹非常一说了。前来打探详情的有之;无心问起的亦是不少;更有那当面直接坦言的,这一众旧友远亲不为旁的,只是为了想趁此良机,与卢府攀个儿女亲家来做。
然而对于本就官宦之家出身的王氏而言,卢二娘若还只是当初那个庶出的小丫头,她的婚事自然与两位嫡兄的前程干系不大。眼下却是今非昔比了,不敢断言,必是有所帮村,却也逃不脱一个同胞兄妹的名义,所以此番借口前来,足有一半便是为了这桩府中大事!
本就是儿女婚姻大事,若等信差来回奔波,即便是快马加鞭也终须几个往返,方能商议稳妥。自是深知其中关键之处何在的王氏,又哪能浪费这不短的时日,于是借着礼佛之便,特意绕道而来,才是再合宜不过之事了。
当得知老妻来此,是为了这桩要紧之事,不免心中感慨,年前那笔银子算是不曾白费。虽说自家的女儿足以够身份,可选做公主伴读之人,却碍于二娘的庶女身份,才不得不多方打点一番。
如今得到这般的结果,反倒是他意料之中的。
品着太太带来的点心,不禁低笑道:“由他们上门打探便是,至于二娘的婚事,如今倒是略放一放为好。毕竟圣上的玉屏公主还未曾指婚,若是我家女儿私自与人订了婚约……。”
“啊!对呀,妾身倒是一时不察,险些出了大错!”
就见这旁的老爷,却只是略摆了摆手道:“当日能得了这名额在手,便知必会惹得旁人艳羡不已,至于亲事还需慎之又慎。一来是圣上此番肃清之举,只怕还有后续,眼下时局未明,更得静观其变。”
听了此言,王氏已是缓缓颔首,时局不明之前,越是要耐得住性子,好生静心等候一切明朗。何况,如今这卢家二娘已是太太名下的正经嫡出小姐,即便再晚上两年出阁,也是寻常至极。毕竟曾做过万岁掌上明珠的伴读之人,必得众多氏族大家的诸般看重,又何愁其寻不得良配?
直到婆媳三人重新启程,取道往京城之时,车中的妯娌二人都不曾听闻一丝,有关身处宫中的二娘之事。即便是卢老爷,也从未有心寻来此刻陪在任上的后院之人,提及一二。
倒不是为了旁的,只是此桩事关两个嫡子的仕途前程,自然是越少人知,才越是稳妥。老夫妻俩又是何等的默契十足,不过一个眼神便已知,此事理当三缄其口,再不与旁人提及一句。
即便是太太最为信任的鲁妈妈,也不过略耳闻过曾有人,上门寻了太太暗示二小姐的婚事罢了。只是她身为府中的老人,更是深知这等有关主子们的大事,压根就不该避而不闻,所以只当是从未听过才是上上之选。
倒是卢老爷尝过了老妻带去的素点后,也会不时命了人每隔一段时日,便特意去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