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依荷起微澜 作者:夏慕言(起点vip2014-02-15正文完结)
“回老爷,当日只听二爷低声念叨‘统一规制’一词,其余之事老奴确实不知。”略作思量后,不禁复又拿出刚才那封家信来,重将最后那段再看了一遍,却是笑而不语地捋了捋长须。
果然我卢家这次子天资聪慧。钱庄之中的银锭本就出自官府,百姓换取自然是要收取其火耗银子。只是各地的火耗却略有不同,京城之中自然是高出偏远之地,想必那几位外地客商,正是因此多余的付出才争执不休起来。
不禁低头又看了一眼,信中用词含笑点头,自家这儿子却并非外人眼中的掉书袋。倒是晓得变通,官家换取元宝、银锭的确是要另给火耗,若是有了小额的宝钞给付,却是无需这桩。如此一来,漫说是那些底层的小商户们,就是普通百姓若是获悉此等好事,恐怕也得将宝钞提举司的门槛,给踩破咯!
哪里还愁换不出宝钞去,到时侯只怕再添人手加紧印制,才是当务之急。
☆、第一百一十九章 难得人才
想到此处,更是暗喜不已!原本只道能留个儿子在户部,好歹莫要断了自己后路,却不想此番之举,反倒让自己眼前一亮。自家这早就被判定了文弱书生,却是个难得的为官之材!
特意吩咐了长随,好生将老管事送出门外,才翻出方才的信件来又细细读了一遍,便直接点了油灯,烧了个干净。如今已在信中读出有那幕后之人,动手策划此桩,却是不敢有丝毫的纰漏。
对于户部近日发生之事,他这位已是外放任职之人,怎能得知其中详情的?如若当即不将此家书毁去,一旦被人获悉在手,即便再多辩解,只怕也是徒劳。
反倒会将儿子连累其中,所以不留半点可寻之迹,才最是要紧!
想必儿子也是早有防备,才特意选了他二房的老管事,前来密告此桩要害所在,正是为了避人耳目。何况眼下自己不在京中,长子还需来年赴试,却是经不得半点差池。
想到此处,更庆幸当年得中之人是府中次子。若非如此,那幕后之人定是不会这般耐得住性子,必是欲除之而后快!毕竟卢府承袭之人,若是被逼断绝了仕途之路,漫说是卢府这一支,只恐整个卢氏一族都会有所牵连,到时更是再无还手之力!
只是这幕后之人,究竟与我卢氏一门,有何等深仇大恨,竟然如此费尽心机要置人死地?仔细再思量片刻,却又未免不妥。若说此事若被祸及,只怕绝非卢府一家,宝钞提举司中旁的官员,也都得被一并卷入其中。
就连新任的那位尹侍郎,亦有被连累之险,却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何等样人才有此般势力,能将那许多商户煽动起来,一并联手行事?
别看方才一脸轻松的告诉那老管事两句,便让人送了往外。实则卢老爷心中,却已是警惕万分。官场数十载,什么样的卑劣手段不曾见识过,即便自己未必亲历,也都有所耳闻。
此次显而易见,刻意直指向宝钞提举司的突发事件,必是被人操纵之果。若非这般。那位老于世故的尹侍郎,又怎会暗示他正副二人稍安勿躁?
不仅是瞧在往日的同僚情分上,只怕也有避嫌之意。毕竟他才被破例升至三品之位,哪敢贸然行事!提醒他二人一旁静候,或许还有圣上授意在其中,联想到此前的诸般大手笔,此番户部的异动。又怎能瞒过万岁的龙目?
不禁缓缓点头,暗叹一声‘多事之秋!’。试问将卢氏这般本就无意参与党争的纯臣,强行拉入其中,便会有所转机了不成?莫要太过小瞧了纯臣各家,面上看似一众势力早被消弱殆尽,却不知这许多年的积累。又怎能毫无还手之力。
更何况,各家若是有心联合一起,又该是怎样的局面?不自觉嘴角已是微微上扬。想到单是户部之中,这般的世家便有几户,更不提整个六部又得几何。想那幕后之手如此轻率,无异是昏庸之举!
正当卢家老爷暗自踌躇之际,京城卢府的后院内。也正被大奶奶魏氏闹得天翻地覆!
原因无它,前次由她亲选了随大爷卢临岩。一旁伺候的两个丫鬟中,那个略显青涩的小丫鬟,被大奶奶撞了正着,真成了大爷屋里的侍夜之人!
且被大夫诊出,已有近两个月的身孕了。这等犹如晴天霹雳般的惊人消息,又怎不叫她大房奶奶咬牙捶胸?好容易这许多年,不曾放得一个有姿色的入了大爷屋里,如今却被个本不起眼的二等小丫鬟得了手,无论是面子、里子都丢了精光。
更要命的是,就连最令自己安心嘱托的大丫鬟金盏,不但是知情不报,反倒也随之步了其后尘,一并被大爷收入了房中。
经此连番受辱之下,又哪会甘心。带着屋里一杆丫鬟、婆子,往后院结结实实大闹了一场后,当晚便病倒在床!
“还是水米未进?”见那旁鲁妈妈一脸忧色的推门而入,太太王氏也不禁皱了皱眉。
的确让他兄弟二人搬入后院,本是因为惦记着次子寝食之事,才索性将长子一并唤了去同住。却是万不曾料到,不过短短三月余,就闹出这么一出荒唐事来。
按理说富贵子弟,收两个屋内侍寝的丫鬟,也是常有。但此前自己就曾为了让其静心温课之由,劝他搬入了后院。却哪里想到后院这位,只怕是还未等到秋闱之时,府中又得再添庶出的孙儿一名咯!
不免颇有此恨铁不成钢地厉声到:“差人去京畿一趟,报了与老爷知晓!”眼下闹得尽人皆知,只怕也是瞒不过多少时日,与其等年末老爷回府得知事实,倒不如先将此事告知的好。
不禁无奈点了点头应下此桩,忙又低声好生劝慰了两句,才退出了正屋来。而此刻正被太太罚跪在大奶奶床头的大丫鬟金盏,却已是哭得双眼通红,满脸泪痕。
只怕未知其中前因后果之人,定会以为这丫鬟是被逼无奈,才因小丫鬟之事牵连在内的。但此刻大房众人中,知晓她金盏夙愿的恐怕早已出府而去了。
即便是如今正因身怀有孕,才被免了一同罚跪的小丫鬟果儿,却还是懵懵懂懂,一脸羞愧在屋内听自家老娘的循循教导。
“娘,莫要再说了,那日真不是……。”
“什么是不是的,总之你今后就是大爷屋里的人了,打今个起你家老子、娘,也算是出头了。”起身放下手中的点心,一指外院的方向便已提高了两分声量道:“看如今那些个没眼力劲的,还敢上门来讨没趣,哼!”
骂骂咧咧又是一通喃喃咒骂,才重新坐回一旁,压低了声音提醒道:“你也莫要傻愣愣的,叫那什么金盏的丫头给骗了才好!”
“哪能呀?娘,你可别胡说。出了这档子事,要不是金盏姐姐她帮忙拦着,指不定那日就叫大奶奶给划花了脸哪!”提起这一句,这小丫鬟显然还是记忆犹新,忍不住打了冷战。
见她如此一提,再加之当日虽是混乱一片,但事后多多少少总有亲见此桩的丫鬟、婆子,将事件过程传到了外院。更别提她这个由数年前起,只勉强捞了个外院洒扫差事的婆子,如今凭借女儿之利,恐怕好事也将随之而近了。
然而这一切,绝非是因为女儿成了大爷屋里之人这般简单,而全在于女儿肚中的那块肉,才使得太太软了话。既不用罚跪东厢房,又得了这般一间上好的屋子安心养胎,究竟是积了多少辈子的福气,才换来这天大的好事。
更何况,这大爷屋里原就没有姨娘,如今女儿一入后院便是长房的大姨奶奶,即便是那个叫金盏的大丫鬟,也只得恭恭敬敬,低眉信手唤一声‘姐姐’。
这等天翻地覆的变化,又怎不叫人欣喜异常,毕竟自家闺女那等的普通姿色,想来就是今后配了人,也未必能有几亩薄田可耕。但如今却是再无须愁口粮一事了,卢府是何等的人家,自家这原本的家生子,也算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咯!
然而,这对于被太太强行分了东西的二房两口子而言,却是好事一桩。只因当日叫大奶奶后院之中,上演一场全武行,此刻早已被太太命了搬回西厢的卢临渊,却正与娘子二人商议着,扩建桑园一事。
“要不索性将后面村子前的那片,都一并置办了下来才好。毕竟舍近求远,反倒是得不偿失。更何况如今除了佃户们,在农闲之余帮着饲养外,其余近三成的桑园可都是分了与他们村中农户们,帮着养在自己家中的。”
拿过图稿来,细细打量了一遍,不禁也是颔首连连:“娘子言之有理,既然将那片无人荒林拿下,也刚好省了来年给茶农们修建新屋舍的木材一项,倒是两全其美!”
轻笑着摆了摆手,才不紧不慢接着道:“如此便能与后面山村连作一片,不为旁的,只求往后能相互照应一二,才是最稳妥。毕竟咱们良田四周皆是一派荒芜景象,若是真无人问津倒还罢了。若是有一日,被财力雄厚之人看中了,又该如何是好?”
稍作停顿后,看向了正屋一眼:“如今你这户部提举,只怕也得任上三年,在此期间更是别想回庄瞧上一眼。这般山高路远,又怎敢保证真的无事发生?”
被娘子这一提醒,卢临渊也不免沉吟片刻,虽有这八品之职,但终究是鞭长莫及。何况自家庄子又是不敢在府中露出半分的存在,若年后那熟识的知县离任而去……。
眼下户部那桩才刚刚放下,自家山庄之上的扩建一事,也是势在必行。因为深知用以印刷宝钞的桑皮纸,必将大有用武之地,又怎能错失良机?
没两日功夫,一份详尽的折子已被宝钞提举司,奉到了左侍郎面前。仔细阅了一遍后,就听得这旁侍郎大人一句‘难得人才!’是脱口而出。
☆、第一百二十章 劝桑在即
对面几位不由得面面相觑,今日这位大人是怎么了,竟然直接脱口便是‘难得’二字,已是少见的很。更别提人才一词了,到底其口中夸耀的是那位后起之秀,居然如此欣喜非常?
本就因这位左侍郎大人,突然升迁而来,众人都禁不住比往日谨慎不少,就恐有个闪失拿自己作了儆猴之鸡!皆是互相观望,却无一人敢出言问讯一二。
而这旁正在兴头上的尹侍郎,压根就不曾留意对面那几位脸上的异样之色。只顾着暗自盘算着,若此事被圣上恩准之后,自己这个新任的侍郎能否再连任三年的大事!
想自己苦熬了这许多年头,临了倒是成就一番大作为,是何其万幸之事!虽比不得那出身显赫的世家子弟,却好歹得以留名史书,算来也是不枉此生了!
扬了扬眉,忙又唤了人来,将与此有关的账目一并搬到跟前,他侍郎大人要亲自翻上一翻。众人连连应到,却是更为不解起来,这究竟是唱得哪一出?
莫不是前次奉上折子,得以顺利解决了宝钞危机一事,心中甚是得意。如今更是有心在政务之上,竟然想着亲自翻阅如此海量的记录公文,只怕是还想留任户部,才对!
几人是你瞧瞧我,我看看你,皆在彼此眼中寻到近乎相同之想。
而另一头,被提举大人一番提醒,才与昨日冥思苦想,好容易写就了一篇,有关兴桑必要之处的汪副提举,此刻却满腹踌躇,颇有些坐立不安之势。
虽与提举大人联名,又得他提点了给侍郎大人上折子,但能否博得那位之心。却是不敢如提举大人所言那般,静候佳音。何况其中涉及劝耕农桑一事,是否会被拿来质问过于自满了,还是未知之数。
直到午后,被左侍郎大人唤到了面前,才长长松了口气。不但未被质问一二,反倒从大人口中听出了欣喜之声。愈发对身边这位不过弱冠之年的提举大人,竟然能有这等的洞察之力讶然万分!
要知道,这位本就是半条命的药罐子,自幼羸弱在京城之中也算是小有名声。只不过此刻看在他汪清洋眼中。却是分外的挺拔,只是身形比起常人而言,略显瘦了些而已。
不竟然联想到。这位五月间已喜得千金,便更是暗自点了点头欣然腹议道:“只怕他卢家早已寻访到了世外名医,将这位的幼年旧疾治愈了,也未尝可知。”
就在一旁汪副提举暗自思量之际,上座的侍郎大人已是清了清嗓子。开口问向他道:“此劝农兴桑一事,你又是如何想到的?”不待那旁汪清洋作答,更是接着面色一喜道:“的确是难为你这般数十载寒窗苦读之辈,竟然还懂农耕之事,不枉当日举荐了你来户部的那位庞大人,慧眼独具啊!”
只因一篇劝农兴桑的文章。便就此得了面前这位侍郎老大人的青眼不成?若说方才初入房内,的确是从老大人的欣喜之色辨出了此事的成败,但听得这番言语之后。越发觉得自己遇上了贵人!
此贵人不是别个,却是此刻正与自己并肩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