渌水依荷起微澜 作者:夏慕言(起点vip2014-02-15正文完结)
就在半个时辰后,方才还在宝钞提举司中的那摞账目,此刻已被整齐码放在了,当今圣上的面前。耳旁听得这位户部侍郎极其详尽的描述,手旁还不时随意翻看一二,当获悉在这短短的月余之期中,已有了如此神速的改变,便已是颇感欣慰的‘嗯’了一声。
然而对于这位,才刚升任侍郎之职不过一年的尹大人而言,实在不敢随意揣度圣意。这未不可察的轻哼一声,到底是略感满意,还是……。倍感忐忑的小心退出殿外,才被一旁的太监微笑着提醒了一句:“恭喜尹侍郎!皇上听闻此桩后,定是颇为满意。”
余下之言,自是不必多说,对于御书房中的这位,尹侍郎又哪会不知,得他一句点拨更是愈发安下心来,必是无碍了。默契十足的一个暗递荷包,以表谢意;另一方斜签而立的这位,也是加重几分笑意又补了一句道:“大人且安心回转等好消息便是!”
果然,圣上早已有所洞悉!若非如此,今日听得自己报出那几个数字来,何以能如此平静。而刚才这位的好意提醒,更是暗示自己晚些时刻,便会有消息传入户部之中。
此刻虽是不好判断,却已能肯定,必是于自己有利之事才对!
☆、第一百四十一章 投桃报李(上)
果不其然,不出三日之时,两道诰书已在这位户部侍郎手中。
“为何是两道诰命,莫不是……?”不待那旁之人细问端详,得了消息的这位,已是迫不及待的夸耀了起来:“你可知,自正启朝开国至今,史上曾有几位大人在其亡母被‘诰赠’之时,也同时将另一道‘诰封’与了他府上正室的?”
“到底真无人能得如此殊荣。这般说来,咱们户部的这位左侍郎大人家,便是同时得了这两道诰命!”应罢这句,愈发是忍不住连连摇头,啧啧称奇不已。
漫说这位才刚升任了此职,不过年余罢了,能得圣上几次夸耀却属难得之极。而今,又同时下了两道诰书与他家中先母、正妻,更是令人倍感这位定是前途坦荡。
惟有尹大人是心中透亮的很,自己这把年岁早已是不争之实,即便圣上再有惜才之心,也是万不能叫自己打破了眼下的平衡大局。
当初之所以能顺利将原先那位确而代之,便是因为将自己摆在此处恰巧可制衡双方之力。若非如此,莫替这三品侍郎之职,就是让自己早几年告老还乡,也并不是绝无可能的。
所以,当得知圣上同时下了两道诰书与自己府上,便足以证明自己这年余的户部之职,的确是功绩突出。放眼之下,自当今这位登基以来,这般地荣耀还不曾有过一掌之数。可见此番小额宝钞一事,对于圣上而言,其意义非同寻常啊!
外人不知此事是因何人而起,自己却是明白的很,与那宝钞提举司中的正副二职,的确是密不可分!自己的确已在圣上面前,曾有提及一二。却不知为何此番封赏之事,却只叫自己一人独占了去?
虽有好奇之心,却又哪敢寻来知情者,细细问讯一番!只得另辟蹊径,转而好生安抚那二人,才是最好。身在高位者,能有这般的心思,对于属下之人而言,实属不易。
更何况,宝钞提举司中那位。授命提笔誊写的汪副提举,此刻端坐席间已觉受宠若惊,哪里还有怨言一桩。只碍于临来之时。卢大人的那句小心慎言,而始终多留有一份清醒之意在,未感再言其它。
两人的一味拘束,虽是这位侍郎大人意料中事,却也倍感自己此番宴请。的确是恰到好处。当日的明智之举,使得自家有了今日的荣耀之极,与其说是圣上恩典,若无他们的集思广益,今日自己这侍郎之位能否保住还两说,又何来这份鲜见的荣耀?
正因如此。席间这位尹侍郎已是明示他二人,往后这户部之中但凡有任何为难之处,直接来寻便是。
若说此事足有七八分。已在卢临渊的意料中,但如此这般地坦坦而言,却不免令人是倍感意外与惊愕的。与此前所见的那些官场中人相比,的确是大有不同之处。
论道起来,自己当可称得是其中的另类存在。如今再看这位老大人,也能算得是其中的异数!
却是一旁同坐的那位汪副提举。在散席后低声感慨一句道:“或许侍郎大人已是花甲之年,才有此番坦然之举。”显然早也已年逾不惑的汪清洋,也与这位尹侍郎有着同样的无奈之处吧!
况且,这位府上的几位公子爷,也都是不曾在京内任职。想到以尹侍郎眼下之势,想要为他们在这户部之中留出一席之地来,还是绰绰有余的。只是为何丝毫未动,不免让这旁的汪副提举,莫名有些不安起来?
“只不知,如今这户部……应该是整个京城之中,可会有风雨来袭?”虽是低声喃喃一句,却被那旁才绞了帕子来与他净面的汪家太太,听得正着。
知道自家这位,虽是年前才得以一尝夙愿,任了这九品之职,比起同是举人出身的弱冠提举来,确实有其无奈之处。然而,今日又是才吃了酒回转家中,也难怪他家娘子冯氏会如此作想。
只是方才好似听得一句户部,又是一句风雨来袭的,不免使得这旁之人暗道一声不好。难不成仅做了年余的官职,又要就此不保了?
她是越思量,越觉得后背发凉,自家原先靠着祖上庇荫,日子尚算过得去。而今夫君又得在户部任职,就连族中那几位善于经营的叔伯兄弟们,也都不再对自家略有不如的家境,嗤之以鼻了。
想他夫妻二人都是官家出身,虽有祖宗基业在,可到底不比擅长此项之人,懂得保值一说。更别提,自家这位相公早年间,放眼只望向仕途一条道,家中万事莫要与他提及半分。
自己本又是个懦懦的性子,自小耳根子就软,被娘子嫂子左右劝了两回,便将手中空出的余钱投出了六、七成去。若不是当初略有犹豫,只怕这会子不知该如何同相公说起一二了!
只是这冯氏尚不知晓,自家两年置办下的那处京郊果林,如今已是身价倍增咯!更是将早先着急脱手而出的娘家嫂子追悔莫及,正在自己家中恨得直跳脚。
“这杀千刀的段老五,说好了近些年里,京郊一片的果树林子都不成。漫说咱们家原先打算换了三成李子树……可如今到好,反倒是白白便宜了你家的姑奶奶!”
却不想,这旁的冯家大爷侧目相讥道:“还不是你当初,瞧着我家妹子好唬弄,胡乱哄骗了她替你接下那烂摊子。你倒还好意思开口再提这桩,若不是我刚好出城办差去了,只怕当日便将你休了,转回娘家去!”
不待那旁之人回过味来,更是提高了三分音量道:“念在你也是举人家的闺女,却不想如此的贪婪。连至亲之人都不曾放过一二,可见已是无药可救了,只碍于我那年迈的岳丈还丝毫不知情,才由得你逍遥几日……。”
“你敢!”刚才是被吓懵了神,此刻已是醒转了大半,哪里还容得自家这个,平日里惯是默不吭声之人如此一提!
不料,这位不但未停下口中之言,愈发坚定应道:“当年我曾允诺岳母,不到万不得已绝口不提休妻之事,如今却已是忍无可忍!只等五月间,女儿出嫁后,便休了你去,咱们各自过活便罢!”
压根不予她机会反驳一二,便是疾步转身去了外面书房安寝。
此刻,再看独留在内室之中的段氏,已是彻底的傻眼当场。今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惯是好脾气的自家这位,突然好似转了性子一般,当着自己面前便拂袖而去?
这边厢因害怕相公真的将自己休弃而去,万不敢重提这桩,也就此作罢了;而那边厢汪府之中,若不是大舅爷及时来访,或许还尚未得知,自家早在两年之前,便在京郊外置办了果林六亩。
此刻获悉,不免让这位副提举是暗喜在心。按如今的好势头,即便自家不改了果林为桑园,也大可转手与了旁人便可得一笔不菲的进项。对自家这位本就颇为亲近的大舅爷,更是感激不已!
试问,谁不爱这黄白之物,何况自家娘子又是耳根子极软,想必被其嫂子稍一说动,便会放手此事。却不想,到底这位大舅爷的为人很是坦然,张口便是直言不讳,将此事一五一十细述了分明。
羞得这旁的冯氏,不免是连连摆手,再没吭声。却不知,汪清洋始终不曾怪罪她一句:“本就知道你的性子,又何来怪罪一说。再则说了,当初上门提亲之时,我就是在姨母口中得知你这温润性子,才格外的上心。”
见这旁娘子已是稍稍抬眼来看,不禁微微一笑道:“且不论当初谁是谁非,如今这林子不但保值,更是翻了倍余不止。”停住片刻,转而指向大舅爷所居那方,开口提议道:“倒不如,借着你给侄女添箱之际,咱们再补一份与他家便好,也算是投桃报李之举!”
这旁更是喜得冯氏她,一个劲的含笑点头。
然而就在他汪副提举,想着投桃报李之际,刚才摆宴请了他二人的那位尹大人,也正与师爷商量着,该如何好生补偿这两位一番,才是最为合宜。
“若说此刻封上百两纹银,未免显得诚意不足?”看了眼那旁的师爷,口中却是未停:“若非必要,还是莫要提金银之物,才是最好!”
被老爷这般慎重提了又提,对面这位又怎会不明,忙是颔首连连道:“按老爷之想,自当选些不落俗套之物,方得表此诚意。”
见老爷闻言已是轻‘嗯’了一声,不禁已是松了口气,继而接着往下道:“依小人看来,那卢家本也算得富贵,想必也不缺那金银用度。只是碍于其嫡出次子之身,早已断了承袭家业之想,所以定是为了分家之事,而多有烦恼才是!”
“却说那汪氏一族,更是早已不复当年了,即便这位本是长房一脉,承袭了祖上基业不少。偏又是个不善经营之辈,直至今日只怕也是所剩不丰咯!”
顿住片刻,只等对面老爷抬眼来看后,才躬身接着道:“正如老爷所虑那般,学生也觉必是如此,索性送与他们那每年都有所产出的田亩之类,才最为合宜!”
PS:
上海居然报40度了;各位书友也要多加注意一二!
另在此;躬身感谢各位一路来的支持!
☆、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桃报李(下)
“嗯,的确与我所想一般。至于田亩之类嘛……眼下正值各家争相购置桑园之际,不如就定下这桩吧。也不需多,只每家赠五、六亩的样子,便已足矣!”还真不是这位侍郎大人小气,而是恰逢朝中时局未稳之际。本也没打算能瞒过所有之人,可一惯谨慎的性子,使其不得不防上一手。
此刻赠与桑园,即可美其名曰:“以助户部收购桑皮纸之需”;二来,所涉数目如此微不足道,就算有心借此事摆弄是非者,也必是尴尬的紧;还又一条这位尹大人是早已想妥,倒时直接在圣上面前,再提上一提便是最好。
有了这般的思量后,自是再无后顾之忧,当即便着了这位关师爷全权负责。少时,转而又同自家夫人商议了起来,由她出面送出这两处所在,才最为合宜。
别看尹府的那位关师爷办事利落,外人怕是不知,比起师爷之能来,尹侍郎出手之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三日后,得了觐见的机会不言自己之功,却是直接道明日前这桩。
谁料,这位不但未多加怪罪,反倒又是微不可察的‘嗯’了一声后,还抬头看了一眼这位。经历过前次之事,心中虽不再忐忑,但这般被万岁颇有深意的一眼望来,不免偶有戚戚之感!
好在退出殿外之际,无意间瞥向那旁太监面上,却是分明写着‘大人安心’四字,这才彻底放宽了心思。古人云‘伴君如伴虎,刻刻要当心’确实有理。自升任了侍郎一职以来,自己更觉倍感此言非虚。
再反观,朝中的纯臣之首严阁老,便是最好的例证。相仿这位之法,一路行来才是最为稳妥。更何况。当年这位本是翰林出身,又正值轻壮之年。单是这两项,便已是拍马难追,余下那些更是不敢与这位比肩一二。
倒是万幸自家那几个儿郎,此刻都不在京中任职。即便是那别有用心者曾动过此念,只怕也因鞭长莫及,终得罢手此桩了。
虽说与自己的谨慎性子不无关系,却也能看出此刻京城内正是风雨在即之时!未曾留意自己,便足以证明那些参与党争之人,再无暇顾忌旁人了。
默默点头。敛了敛心神便已是阔步,稳稳步出了宫门之外。
且说,尹家夫人这头。此刻也已是忙碌起来,毕竟自己这三品淑人的诰封,却是因这两位大人的功劳在内。外人不知其中关键,身为尹府主事夫人,又怎会不明。
对于老爷所提相赠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