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雨飞花溅泪





 
  却见白无迹仍呆立在那里,神情复杂:“对不起,萧雨飞,我知道你想知道什么,可是我不能告诉你。”萧雨飞变色道:“为什么?”白无迹道:“因为现在还不是时候。到了你该知道的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了,现在又何必问我?而且,此事本该她自己亲口告诉你,由我说来,实是无趣。”一转身狂奔而去。
 
  一番话更说得萧雨飞心中七上八下,胡思乱想,叫道:“白兄慢走!”追了上去。本来二人轻功不相上下,但他追人心切,已将功力发挥至极限,追不多时,一个翻身挡在白无迹面前,大声道:“站住!不行,你一定要告诉我!你不能出尔反尔。”
 
  白无迹低头不语。萧雨飞激动地道:“刚才那黑衣人就是她?是她打手势要你不能告诉我?究竟是什么原因,她可以让你知道,却不肯让我知道?为何她可以见你,却不肯见我?为什么这原因该她自己对我说,你却不便说?请你对我明言,不要让我一直蒙在鼓里。”
 
  白无迹忽地抬起头来,冷冷道:“你猜得不错,你这么聪明的人,难道还想不出其中的原因吗?”摇摇头,转身又欲走。只听“呛”的一声,萧雨飞的断肠剑已在手,道:“好,白兄,我愿和你一战,就在此时,就在此地!我陪你决斗,你告知我真相。”
 
  相思断肠剑,天下第一剑。此时,那森冷的剑气已笼罩天地,剑身如一涨秋水,剑茫流动,映着剑柄上两个纂字:断肠!萧雨飞屈指一弹,剑作龙吟,嗡嗡之声经久不息。没有风,身旁的木叶却纷纷飘落。白无迹盯着断肠剑,眼中有亮光一闪,赞道:“好剑!”
 
  萧雨飞凝注着手中的断肠剑,缓缓道:“我七岁学剑,十七岁才从我爹手中接过这把剑,虽已身经数十战,却只用过一次。只因我爹说此剑太过凌厉,常有饮血之恨,妄用不祥。现在我为你用之,你还有何犹豫?”
 
  此剑萧雨飞只用过一次,那一次是在什么地方,为何人而用,没有人比白无迹更清楚。九龙瀑前,萧雨飞和姜太公舍命相搏,不就是为了救他吗?白无迹眼中闪过愧疚之色,却瞬间消逝。他的手也紧握住了剑柄,却又忽地松开,长叹道:“我很想和你一战,但,我还是不能告诉你!”
 
  萧雨飞颤声道:“为什么?你宁可错过这次机会也不肯告诉我,究竟是为什么?”白无迹摇头叹道:“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她可以让我知道,却不肯让你知道,就是因为,因为——她把你看得比我重一百倍,一千倍啊!”
 
  萧雨飞道:“你再说得明白些?”白无迹脸上露出凄凉的笑意,低声道:“我说得还不够明白么?你可知,何谓情到浓时情转薄?你若想不明白,又有什么资格爱她?”说罢,黯然转身,低头慢慢行去,孤独而落寞的身影渐渐与黑暗融为一体。
 
  萧雨飞呆呆地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反复咀嚼他的话,情到浓时情转薄究竟何意?是指她对他已爱到极致,所以看起来反似不爱,还是话里另有所指,要他对她,情到浓时情转薄,该放手时须放手?
 
  他本聪灵,但连日来的大起大落,种种或真或假的讯息缠绕着他,关心则乱,竟有些分辩不清。心道:“难道我真是当局者迷么?”握剑的手缓缓垂下,冷汗已湿了衣襟。 
                  第二十三章 当局者迷
  梅谷,葬花溪。曾经落英缤纷的桃树,已绿叶成荫子满枝。无数蜜桃,熟得透了,散发着清香。
 
  花溅泪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看着桃林怔怔出神。已是黄昏,夕阳给林中的一切渡上了一层柔和的金黄。她举目四望,林中寂寂,空无一人。事过景迁,物非人也非。
 
  忽然,林中响起了箫声,悠扬,婉转,似在诉说那无尽的相思。她浑身一颤,难道是他?他已算准自己会回来,特意在这里等她?她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不由自主地悄悄循声而去。
 
  葬花溪旁的岩石上果然坐着一个人在吹箫。他吹得很入神,似已完全融入了箫声里。却是白无迹。溪水静静流淌,花溅泪倚在一株桃树后,回想与他几次相见的情景,他曾在黄山苦竹溪畔言道,当时就在这葬花溪旁的桃树下,他与萧雨飞一同看到了她面纱下的面容——心中百感交集,忍不住长长叹息了一声。
 
  白无迹抬起头来:“你终于来了。”花溅泪在一块岩石上坐下,与他隔溪相对:“你在等我?你知道我会回来?”白无迹见她神色平和,笑了笑,道:“你肯和我说话了?你不再刺伤我了?只因你已不用再担心我会抢着以身犯险了,是么?”
 
  花溅泪低声道:“其实我那日说的也确是真话。我乃兄妹三人,少我一个不少,我率性而为,尚无大碍,但你白氏一族,却只余你一点骨血,你不能太任性。”白无迹道:“我明白。我和你一样,这一生,都注定要为他人而活。”花溅泪道:“这世上,又有几人能为自己而活?只要问心无愧,便不枉此生。”
 
  白无迹道:“你已来日无多,他又如此痴恋于你,你二人两情相悦,何不好好在一起欢渡这一年时光?而非要彼此折磨,受这相思之苦。”
 
  花溅泪道:“你是个明白人,难道还不明白吗?我是将死之人,一切打算都自要把他放在首位。若与他长相痴缠,他纵是百炼精钢,也会被炼作绕指之柔。明年我撒手而去,他如何渡过余生?我自是得了快乐,却给他留下无尽之痛,我于心何忍?长痛不如短痛,若在这一年之中,疏远他,冷落他,先让他慢慢死了心,将来我死我活,对他都已无所谓。”
 
  白无迹摇头道:“可你这一年何其之苦?而且,你以为你疏远他,冷落他,他就会不爱你了么?只怕你白受一年痛苦,结果却是适得其反。”
 
  花溅泪道:“男女情爱,需要彼此感应。岂有单相思一生之理?只要他以为我不再爱他,自会慢慢死心。只要他永远都不知道我是为他而死,他就会慢慢忘了我。人之一生,何其漫漫,他岂会为这数月情爱而磋砣一生?”
 
  白无迹道:“那你准备怎么做?你总不能一直避着他,让他为寻你而将这数月期限白白耗尽?”花溅泪面露忧色:“这正是我最担心之事。我不知要怎样才能快刀斩乱麻,让他尽早对我死心。”白无迹想了想,道:“我倒有一计,只怕你不肯。”花溅泪道:“但说无妨。只要能让他彻底死心,我岂会不肯?”
 
  白无迹道:“若要他对你变心深信不疑,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知道你已另有所爱。那晚我一时冲动,正想告诉他,你为他所作的牺牲,你及时出现阻止了我。从他种种不自禁的言语表情,我感觉得到,他对你我已起了疑心。若你不介意被人视为水性杨花,我也不惜扮那横刀夺爱之人。”
 
   花溅泪愣住,良久才道:“好计!只是,这对你太不公平。”白无迹道:“你为何每次言事,都先替他人考虑?你为什么不替自己多多打算?就算你已只能再活一年,也不该如此自暴自弃。你不用为我歉疚,我身上背负的恶名,比这恶毒十倍的都有,何况如此香艳之戏,由我这采花贼来出演,倒是正合适不过。”
 
  花溅泪低头沉思了一会儿,道:“你说得不错,的确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也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人选。这一生,我欠你太多,我无以为报,惟待来生。”白无迹微微一笑:“你情我愿之事,怎能说得上亏欠?如果你真想报答我,我倒有一个不情之请,你若能应了我,就什么也不欠我了。”
 
  花溅泪道:“白兄请讲。”白无迹道:“我本孤儿,无兄弟,无姐妹。若你不嫌弃我声名狼藉,我想和你结拜为兄妹!”花溅泪知他是故意要和自己先定了兄妹名份,方好依计行事,以免自己尴尬。他对自己,实是考虑周全呵护备至。心下感动,红了眼圈,扑地跪倒在地:“大哥在上,请受小妹一拜!”
 
  白无迹也跪倒在地,还了一礼。两人就这样隔溪对拜,结为兄妹。白无迹心中暗叹:“这一拜,从此便再无他念可想。萧雨飞还未死心,我之心却是不得不先死了。”
 
  一连忙了三日,花溅泪才将积压的事务一一处理完毕。百忙之中,竟无半点闲暇顾及儿女私情。到第三日傍晚,看完最后一份卷宗,慢慢踱至吟露园的水池边,陡然想起数月前与萧雨飞在此相会的情景,心头一痛,不由怔怔地望着溢香亭出神。
 
  “宫主,谷口有飞鸽传书!”护菊使女可思送来一封密信。
 
  花溅泪以为是萧雨飞到了,心中砰砰乱跳。打开一看,上面写的却是:梅花门九公子带了数十身份不明之人,抬了二十口大木箱,已至谷口,请求入宫觐见。
 
  可思道:“宫主,九公子素来和朝廷要员结交甚密,上个月,九公子已认了淮安王为义父,此事发给宫主和老爷的密报已经禀报。现在老爷和夫人均不在宫中,九公子却突然前来,还带了一干不明身份之人,不知是何用意?”
 
  花溅泪叠好信纸,目中精光闪动,沉思片刻,微笑道:“如果我所料不差,随梅九龄前来的,必是淮安王之信使。那木箱之中,装的乃是淮安王给我的见面礼。”可思道:“他们会不会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花溅泪笑道:“梅九龄虽热衷仕途,却必竟是梅花门下弟子,我的亲表哥,他岂敢如此放肆!淮安王认他作义子,正是想借他之手,与冷香宫和武林门派搭上关系。所以随梅九龄前来的,必是淮安王的密使,来探我的口风来了。吩咐十护法,到谷口迎接,再吩咐司仪,准备下香案红烛和回赠的礼品、赏钱。”
 
  一个时辰后,有弟子送来了梅九龄的拜贴。花溅泪打开一看,笑道:“果然不出所料,淮安王真是大手笔啊,一出手就是十箱奇珍异宝,外加黄金万两。还说已奏明皇帝,拟封我为护国大法师,要冷香宫从武林中挑选一百名武林高手,为朝廷训练五万精兵,以御西北异族侵犯。”
 
  可思道:“淮安王居然要咱们冷香宫为朝廷效力,真是荒唐。”花溅泪道:“不是为朝廷效力,实则就是为他效力。如今朝中兵权近半在他手上。他一方面和聚雄会勾结,一方面又来拉拢我冷香宫,呵呵,如此明目张胆,难道他真把天下武林当作了朝廷,可以任由他玩弄于指掌之间么?不过,淮安王如今在朝中权势遮天、炙手可热,不可拒他于千里之外。”
 
  二更天时,冷香宫十大护法,已将梅九龄等人带至冷香宫门外。梅九龄约摸二十余岁,一幅文士打扮,儒雅稳重,脸上始终一幅不冷不热、不愠不火的表情,叫人捉磨不透。
 
  随从中有一肤色黝黑身形高大的中年男子,虽然混迹于数十人中,衣着打扮也没有什么不同,举手投足间却自有一股威严之气,给人卓然不群之感。只见他一抬手,随从们放下木箱,迅速在门外排列成两行,站得标枪般笔直,没有发出半点声响,显是训练有素。
 
  忽听三声礼炮响过,冷香宫沉重的朱漆大门缓缓向两侧打开。门内数百男女弟子,个个衣饰整齐精神抖擞,肃然分列两旁,行列尽头,两名宫装少女拉着一道如烟如雾的雪色纱帐,隐约可见帐后端坐一盛妆丽人。
 
  梅九龄和那中年男子大步走了进来。那中年男子本有些倨傲,但脚一踏入门来,倨傲之色顿时收敛了几分。两人走到距离那纱帐三丈远处停下,梅九龄抱拳道:“梅花门弟子梅九龄参见幻月宫主。”旁边那中年男子犹豫了一下,拱了拱手,权当行礼,却并不言语。
 
  只听花溅泪那柔和悦耳的声音从纱帐后传出:“九表哥不必多礼。只不知这位贵客是——”梅九龄道:“这位是——石传志石先生。”花溅泪道:“石传志石先生?十二年前,武当俗家弟子石传志进京武考,一举得中状元,听说经过这十二年征战,早已官居三品,现乃淮安王手下最得力的大将。不知石将军可就是眼前这位石先生?”
 
  石传志未料花溅泪竟一口点破他的师承来历,倨傲之色又敛了几分,重新抱拳道:“到了梅谷冷香宫,哪里还有什么将军,在下正是武当门下石传志。”花溅泪道:“武当禅月道长德高望重,我幼时也曾蒙道长指点过内功,我与石先生也算有半份同门之谊。来人,看座奉茶。”
 
  早有冷香宫弟子在纱帐前两丈开外摆好座椅,奉上了香茗。待梅九龄与石传志入了座,花溅泪道:“不知石先生突然造访梅谷,有何见教?”石传志道:“岂敢岂敢。在下此来,乃是——”倏地住口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