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嫡女很忙的 作者:雪舞冰凝(起点榜推vip2015-05-11完结
肿×吮舜说拿孀印?br /> 只是私下时,却仍忍不住同风细细提起,言下颇多鄙夷之意。
风细细听了,却只笑笑。凭心而论,她也并不如何喜欢严曼真,但对她的行径,却也并不如何讨厌。每个人都有权利为自己的将来搏上一把,严曼真如今也只是在这么做而已。
太后不好亲近,也没有途径亲近,抄经也许已是唯一的出路,试上一试总不会有错。
只是这些话,她却并不打算对宇文琳琅说,因为说了,宇文琳琅也未必就会对严曼真改观。喜欢一个人,即使她做了你深恶痛绝的事,你也能穷搜枯肠,找出种种理由来说服自己继续喜欢下去;而讨厌一个人,再多的解释与善言也还是苍白无力的。
大雪过后持续的晴天,使得行宫内的积雪开始缓缓消融,天气虽仍寒冷,却也压不住腊梅花清冽馥郁的香气。深吸了一口气,风细细在一株腊梅跟前站定脚步,真心道:“景山行宫的腊梅还真是多!”不但多,而且品种齐全,各色都有,让她很有点大开眼界之感。
宇文琳琅随口道:“你可不知道,太后正是腊月里的生日。听说她诞生那日,正值院内腊梅花开,所以连闺名都带了这个字……”她说着,便抬手指了指树上的腊梅花。
风细细笑笑,还未来得及开口,杜青荇已笑道:“可巧!我却是五月头里生的!娘生我时,正在荷塘边上赏荷。那时节,荷花却还没开,池中只得几片青荇开了几朵小小的黄花!娘才指着说了两句,忽然就觉肚子疼……”说到这里,她自己倒先忍不住笑了起来。
宇文琳琅与风细细在旁听着,也早笑成了一团。
呛咳几声后,宇文琳琅到底止了笑,道:“你们不说,我倒还记不起来,这么一说,我还真就想起来了,难怪这趟出来,母妃不许我在行宫久待,敢情是我的生辰要到了呢!”
她这么一说,风细细二人少不得得要问个清楚明白。
宇文琳琅倒也并不相瞒,便道:“十月廿八就是我的生辰了!到那一日,我定当禀明母妃,求她将你们几人一起接进宫来,陪我过这个生辰!”说过了这话,她便又问起二人的生辰。
风细细笑着抚了一下身边的腊梅花,道:“说来也巧,我的生日也在腊月里!似乎是腊月十九吧!你看我这些年一直迷迷糊糊的,连生辰都有些记不清了!”对于原风细细的生辰,她也只是依稀记得一个大概,又怕说错,因此便生生的加上了最后一句。
宇文琳琅听她这么一说,果然不敢多问,只笑道:“这么说,腊月十九就是你及笄的日子了?”见风细细点头,她忙又补充道:“及笄可是个大日子,等到那日,我若一时忘了,你可记得遣人送个信给我,我那里却有几件极好的物事,送你做及笄礼是最好不过了!”
风细细知她诚心,也并不十分推拒,当下笑着应了,转头便又问起杜青荇的生日。
杜青荇笑道:“我却是五月初三,可惜我去年已行过及笄礼,与琳琅的大礼却是无缘了!”
宇文琳琅听得也笑:“你既这么说了,难道我还能亏了你!等你生辰,也送你两件就是!”L
☆、第十四章 天意难测
三人正说笑间,忽见西头有一行人正缓缓过来。宇文琳琅眼尖,一眼看出是谁后,却是想也不想的一拉二人就缩在了侧边一块极大的假山后头。风、杜二人也是机灵之人,见她如此,忙紧随其后,更不敢探头去看。及至那一行人去得远了,三人这才重又钻了出来。
眼见那行人早走得无影无踪,杜青荇到底忍不住,好奇问道:“才刚是谁过去了?”
宇文琳琅轻吐小舌,笑道:“这会儿还在抄经的人,可算是中了彩了,太后正往那边去!”
杜青荇“呀”了一声,欣然笑道:“曼真表姐这会儿应该正在!可算叫她给等着了!”
听她这么一说,宇文琳琅反诧异起来,当即笑道:“你怎么净想着她,也不想想自己。其实你这会儿若抄了近路赶去静室,没准竟能与太后撞个对脸呢!”
杜青荇摇头笑道:“我哪里高攀得起!这次来行宫时,我娘就嘱咐了,说我虽不笨,处事也还算有条理,但自小娇宠惯了,只合寻个门当户对甚或门户略低的人家,图个随意自在、少受气,那起攀附高门的事儿,还是留着给别人做吧!”
宇文琳琅万万没料到会从杜青荇口中听到这话,愣了半日,再忍不住大笑了起来:“你娘倒是个实在人呢!”
杜青荇俏皮一笑,颊上梨涡浅浅,看着极是可人:“因为我娘就是这样的啊!”
宇文琳琅还真是不知杜青荇的母亲出于那家,闻言不免诧异问道:“你娘是……”
杜青荇调皮答道:“好教公主知晓,我娘姓赵,出身安国公府!”这却还是她头一回在宇文琳琅二人跟前提起自己母亲的出身来历。
宇文琳琅久在衍都,人事均极熟悉。加之脑子又快,一听这话,当即“呀”了一声:“我道是谁,原来你娘就是安国公府那位嫡出的姑奶奶?”
杜青荇笑着点了点头,也未多言。她本无炫耀之意,不过是说到这事,顺口一提而已。风细细在旁听着。也只眨了眨眼。虽不明究里,到底也不好打破砂锅问到底。
三人又说了一刻话,却是全没将太后过去佛堂的事放在欣赏。嗣后眼看着时候不早,这才相偕回去听雪阁。甫一进了听雪阁,杜青荇便别了二人,径回自己屋内。才一推门进去。却已不由自主的睁大了双眼,失声的叫了起来:“表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原来严曼真这会儿竟歪在炕上。捧了赤铜雕花手炉,恹恹的阖目养神。听她惊呼,严曼真这才慢慢抬眼,不无诧异的看了过来。显然杜青荇这一问,让然很是诧异:“已回来有一阵子了!这个月也不知怎么了,月信竟早了几日。亏我走得早,才不致亵渎了佛堂!”
杜青荇张了张口。到底没忍心将太后如今正在佛堂一事说了给她听。只是她素来不善作伪,嘴上虽忍住没说,脸上那种遗憾之色,到底还是骗不得人。
直直看她,严曼真突兀问道:“是不是太后过去圆光宫了?”这一阵子,她心心念念的无非就是此事,因此一觉杜青荇神情有异,第一反应就是这个。
杜青荇一噎,好半晌才尴尬道:“没……我……我其实也不清楚……”她只是从宇文琳琅口中得知太后往圆光宫去了,但太后究竟有没有过去圆光宫,她却真是不知道。
觉出她的异样,严曼真不觉抿了唇,只是心中到底存了几分侥幸,当下斟酌道:“青荇,你其实不必瞒我!我这人运气一直也算不上好,我自己也知道这点,况佛堂静室抄经之人,何其之多,便真遇上了太后,也未必就能如何?”
听她这么一说,杜青荇却再不能瞒她,只得叹了口气道:“其实我是真不知道!我与琳琅她们在花园赏梅……刚巧遇着太后带了一群人从旁边走过……琳琅……她怕麻烦,便拉着我们躲了起来……我……我什么也没瞧见……”
这话一出,严曼真的面容却愈加惨白了几分。杜青荇虽这么说,但她如何听不出其中的真意。宇文琳琅是何等伶俐之人,她既说太后往圆光宫去了,那就断然不会有错。可笑自己辛苦了这么几日,也不曾瞧见太后一角裙边,她们三人只是出去闲走赏玩,居然便撞见了,可见人之际遇,自来便是天差地别,可笑自己还一心想着人定胜天。
她怔怔坐在原处,心中只觉阵阵酸楚,身上更是忽冷忽热的,一忽儿像是被架在火堆上,一忽儿又像是浸在了冰水里,种种滋味,只是难以陈说。耳中似乎听到杜青荇的惊呼声:“表姐……表姐……你怎么了?”下一刻,却早没了知觉。
…………
圆光宫内,汤太后一行却是来得静默无声。在正殿拜过菩萨,又亲手上了香,太后这才在恭敬侍立一旁的主持老尼的引领下,一路往里走去。
将将走到殿后的几间静室跟前,主持老尼停了步,低声问道:“太后可要进去看看?”
汤太后淡淡摇头:“她们过来抄经,原该出自她们的一片向佛虔心,却与哀家何干?况抄经素来讲究心手合一、专心致志,她们见了哀家,少不得要起身行礼,反坏了清净本心!”
主持老尼闻声,少不得低颂一声佛号,不再多言,引了太后径自往后头的一间静室行去。
这间静室,却是特意为汤太后准备着的,屋内布置虽极简单清爽,但目中所见的一应摆设却无一不是珍贵至极。伏侍着太后在炕上坐下,主持老尼又亲手捧了茶来奉上。汤太后接了茶盏,这才开口问道:“近日共抄了多少经文?”
主持老尼应道:“禀太后,贫尼昨儿才点了数,又已得了二百余份了!”
意甚满意的点了点头,汤太后吩咐道:“仍照从前的规矩,呈上来给哀家看看罢!”
主持老尼应着,便转了身,亲自捧了一叠经书过来,呈放在太后面前的炕桌上。汤太后取过最上头的一份,展开仔细的看了起来。主持老尼则耐心的侍立一旁,不言不动。
对于经文显然甚是熟悉,不过片刻,汤太后已看过了手中的一卷经文,点头道:“这一份,抄的倒是极认真,倒是很下了些工夫。字写得虽算不上顶尖,也还看得过眼!”
主持老尼笑道:“这位便是这回与十七公主同来的严家小姐了!别的不论,人是极勤勉的!”汤太后口中的规矩,说来其实极为简单,但知道的人却实在是屈指可数。而严曼真所抄的经卷所以能放在第一,却是因为这阵子她所抄的经卷在诸家小姐中最多的缘故。
“严家的丫头吗!”汤太后语声淡淡:“那日我也见了,生得其实不差,只是看着却有些小家子气了!”她说着,便阖了手上经卷,搁在一边。又取过另一份来,待翻完了,才又开口道:“这个……落笔倒颇有些活泼气,是杜家的丫头吧!”言下却也听不出褒贬。
主持老尼揣摩不出她的心意,只得点头笑道:“太后明鉴!”
汤太后也未多加评述,便又取了一份来看,同时赞道:“琳琅的字倒是长进了好些!”宇文琳琅与她虽不十分亲近,但有璇贵妃在,每年也总要替她抄上几卷经书还愿。因此汤太后对她的字倒也并不陌生,只一眼,便认了出来。
主持老尼哪敢胡乱评议公主,只在旁含笑侍立。认出是宇文琳琅的手笔后,汤太后随手便搁了经卷,取过下一份,展开细看。只一眼,却已叹了口气:“最可惜的却是瞿丫头,就这么生生的悬着,不知不觉的竟也这么些年了!”说着已阖上了手中了经书。
在场伏侍之人,都知汤太后的脾气,知她说也就是这么顺口一提,并不需要旁人插嘴多言,因此各自沉默,并无人应答。汤太后似也有些倦了,搁下手中经卷,端起茶盏喝了几口。
及至放下茶盏,她才又伸手取过下一册经书。才一翻开,她便轻咦了一声,脸上难得的现出几分意外之色来:“这是风家丫头抄的?想不到这丫头竟写得一手好字!”
主持老尼忙回道:“若论起来,这位风家小姐的字儿,确是极好的!这么些世家小姐,也无一个能及得上她……”听出她话中有话,汤太后便抬了眼看她。
“不过这位小姐于经文似不甚熟悉,头一日来时,只抄了几行,便搁了笔,在静室默诵了小半个时辰的经文。这几日,虽是日日过来,却也只抄一篇,再不肯多写一字!”主持老尼小心翼翼的道,这番言语虽说都是实话,但显而易见的绝非好话。
若有所思的目注手中经卷,汤太后久久不语,最终,也只是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若说起来,这丫头也是不易,这么些年,真是难为了她了!”言毕已搁下了手中经卷。
所余下的一叠经文。她却只是随手翻阅了一回,未再说过片语只言。L
☆、第十五章 辞行(一)
圆光殿中之事,听雪阁中五人自是一无所知。
严曼真所以晕倒,受刺激固是一方面,归根结底却还是这阵子殚精竭虑、日日抄经的缘故。抄经这事,本来不比信笔涂鸦,况这经又是抄给太后看的,更是丝毫不能马虎。既要追求通篇工整端正,又要无一处错讹,这便要求抄经之人须得静心凝神,全神关注。
似严曼真这样,每日至少抄上二三个时辰,又怎能不心力交疲。她这一忽然晕倒,杜青荇惊慌起来,当即急急去寻了宇文琳琅。宇文琳琅虽不甚喜欢严曼真,但听到她晕倒,也是吃惊不小,匆匆命人去请太医来诊脉,自己则与风细细二人匆匆过来,却是忙乱了好一会。
及听太医说了病症,又开了补气养神的方子后,四人这才放下心来?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