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货娘子 作者:雾矢翊(晋江vip2014.03.17正文完结)
皇牵俨坏萌萌舜邓痪葱稚崤欠侵嗟模谒拿缓谩?br />
果然,镇国公听到她的话,也怒得不行,将小姑娘拉开,怒瞪着镇国公夫人,气道:“夫人,婉婉该好好管教了!良哥儿和他媳妇如何,也不该由作妹子的来说。婉婉,回去好好反省!三天不准出门!”
温婉眼睛瞪得大大的,噙着泪看着镇国公,嘴憋得十足委屈相。其实那些话出口后她就知道糟糕了,只是心里气不过,想要在父亲面前抹黑如翠的形象罢了。
等嬷嬷过来将温婉带回房去时,镇国公依然气得胸脯一豉一豉的。虽然温婉的话说得有水份,但人就是一种会多疑多想的动物,这会儿镇国公也疑心起来,莫不是真的是那夏氏掇唆三儿子不成?
对于三儿媳妇的出身,镇国公一直是不满的。倒不是说不满她那个人,而是觉得那样出身的人难担起她现在的责任。一个丫环出身的女子能有多大的见识?温良可是要承袭镇国公府的,她能做好镇国公府女主人这位置么?之所以希望温良娶个世家贵女也是这原因,那些世家贵女自小便学习女红中馈、驭下之道、管账持家,所有大家族主母必备的技能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而一个丫环出身的女子,能有什么能耐?他还担心那女子小家子气的短见识在关键时候吹个枕头风带来不可估量的错误。
“老爷,您也别气了,婉婉虽然说得不中听,可也是因为她关心良哥儿之故。你瞧他们兄妹,十几年来相处不多,但到底是血脉亲人,无论怎么样也是割不断的。”
镇国公夫人一翻劝说终于让镇国公怒气去了大半,剩下的便是对温良忤逆的愠怒,大抵是这些年来与儿子闹得多了,脾气也去得很快。
“罢了,良哥儿那边就由着他去吧。倒是谭家那边……”说到这,不由有些迟疑了。
镇国公夫人目光微闪,平津谭家自大楚开国以来便是个古老的大族,虽然谭家远离京城,但却不容小视。而且谭家先祖曾随着太祖四处征战,立下赫赫战功,被太祖封为平津侯,允许其世袭以示恩宠不衰。
上一任的镇国公夫人便是出身平津谭家,娘家势力太大,是现在的镇国公夫人如何也比不上的,是以她虽然眼馋着镇国公府的位置,却不敢有任何异动,只能小心谋划着,让温良自动放弃便最好了。
想了想,镇国公夫人无奈说道:“老爷,平津谭家估计早就知道良哥儿的选择了,他们现在没有任何异动证明还在观望中,咱们也别去做那个坏人了,先看看谭家的反应吧。”说着,又叹了口气说道:“老爷,说句大实话,谭家那边因为姐姐的关系,可是真心疼着良哥儿的,他们比你这作父亲的更要着急良哥儿的终身大事,良哥儿的媳妇虽是圣上赐婚,但到底是低了点儿,谭家估模着也是不喜的。而且,若是真对良哥儿不好的,那谭家老太君也不会不理。”
镇国公对嫡妻素来敬重,当下听她分析也觉得在理,便决定先将这事放着缓缓。
☆、第 16 章
归宁后,又歇了两天,温良的婚假结束了。
早上,如翠姑娘早早地起来伺候他更衣洗漱,又用了早膳后,方送他出门。
送新婚夫婿出门上朝这种事情如翠姑娘是头一遭,表现良好,但温良就显得有些不舍了,而且眉头微蹙,看起来今天不只是上朝那般简单,应该还有点事儿。不过在如翠姑娘关心地询问一声后,他又只是笑了笑,同她说了几句话便去上朝了,小厮尚溪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
温良去上朝后,如翠也没闲着,开始翻看起温良交给她的账本。
一会儿后,明叔也拿着一叠子的账本过来让她过目,说道:“少夫人,这些是府中的铺子及庄子的账本,以后要劳烦夫人了。”
如翠忙接过,说道:“明叔,我年纪尚轻,若有什么不懂的希望你指出来,免得我一个不小心坏了事儿。”
明叔含笑点头,如翠姑娘诚实的话听在耳里也有几分受用,指点了些她不懂的地方后方才退下。
归宁回来后的第二天,温良便将一些房契和田契及库房钥匙都交给了她,让她以后好生管家。温良此举可谓是一种全心全意的信任,完全将这个家教给了她打理,都没给自己留个子儿。对她的讶异,只是淡淡地笑道:“你连人都是我的了,还有什么我不能给你?”
如翠姑娘囧了下,最后并没有推托,幸好以前她跟在肃王妃身边也帮过肃王妃处理王府事务,倒会因为没有手忙脚乱。只是温良此举倒是教玉笙下不赞同,不过被温良直接无视了。
归宁那天他们直接回太师府了,温良让明叔去府里通知一声,回来时带回了这三个丫头。温良也没说什么,看在以前老人的情面上便让玉笙她们留下伺候了。
这两天时间,如翠已经将府里的掌管各个位置的管事都认了个遍,心中有数后处理起事务来也利索一些,不过对管账这事情还是很生涩的,一个早上的时间只翻了一点儿。
“小姐,午时了。”青衣提醒道。
蓝衣在一旁磨墨,听到青衣的话,肚子也发同咕噜噜的声音,让她忍不住红了脸。
如翠姑娘伸了个懒腰,笑道:“原来是到午时了,怨不得肚子饿了。”说着,原本是想让人去布膳的,但想起温良不知道午时会不会回来,便道:“温大人可有派人回来说午时回来用膳?”
青衣答道:“奴婢问了府里的陈嬷嬷,她是伺候姑爷的,说姑爷一般若无事午时会回来用膳。”
如翠点头,便让人去布膳。
********
午时正温良回来了,而且还捎带了位老太医。
那老太医确实很老了,头发都花白了,约模有六七十了,不过人很精神步子也稳键,一张瘦削的脸看起来颇慈祥——只是此时布满了怒容,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好相处。
温良揣扶着那太医进门,管家明叔一见到那位老太医马上过来请安,恭敬地说道:“胡老太爷,您怎地来了?”
老太医怒瞪了他一眼,说道:“没事我不可以过来么?”
明叔笑了笑没有接话,倒是温良摸摸鼻子,说道:“是我们的不是,不知道胡爷爷回来了,不然应该是我带着媳妇过去给胡爷爷您请安的。”说着,刚好见到如翠带着丫环过来,忙说道:“丫头过来,给胡爷爷请安。”
如翠听罢,赶紧过来给胡太医请安。
这胡太医是温良母族那边的亲戚,也是平津谭家的姻亲,娶了温良外公的亲妹妹,虽然温良与他的亲戚关系远着,但也同谭家那边的小辈一样唤他一声胡爷爷。而且温良小时候有一段时间也是在谭家长大的,没少在胡太医身边凑,有点小病小痛也是胡太医治的。少年时候的温良皮实,和一群表哥表妹爬树时从树上摔了下来,差点破了相,后来还是胡太医给治好的,所以胡太医与温良之间相处时看起来也像是平常的子孙一般,见着面时若是不合意的总要骂几句。
胡太医人虽然老了,但眼神却犀利得紧,那是一种看透世事的通透犀利,一些年轻的晚辈在他面前从来不敢太造次。面对胡太医的审度打量,如翠姑娘始终笑盈盈的,给老人家请了安后,在温良的示意下,两人一左一右地将他扶进了摆好膳的花厅。
多了一个人,不过是添副碗筷的事情,丫环们很快便恭敬地将碗筷呈上来。
用过午膳后,温良让人准备了茶,让如翠给胡太医敬茶,算是正式给长辈见礼。
胡太医面上看着淡淡的,爽快地接过了茶,照惯例给了新妇红包,然后不满地说道:“是不是我老头子不过来,你就不过去看我老头子了?亏得我还巴巴地等着你们过来给我敬茶……”
听到他的指责,温良直呼冤枉:“胡爷爷,我听说安定王府的人将你接离了京去为安定王妃看病去了,心里也颇可惜胡爷爷您竟然不能为我主持婚事呢。原本我是想等胡爷爷您回来,就带媳妇过去给您老人家请安的,谁知道今日竟然会在宫里见着您……”
胡太医神色缓了缓,哼声道:“你有这个心就好,给你主持婚事就免了,我怕到时镇国公会找我拼命。得了,你们小两口也坐下陪我说说话。良哥儿媳妇,良哥儿性子跳脱,又是个心眼小爱计较的,你以后好好管教他。”
如翠姑娘听罢,赶紧挺直背脊,认真地说道:“胡爷爷放心,我会的!”
这股认真劲儿倒是讨人喜欢,胡太医一时不知道某人的本性,满意地点头。他昨天晚上回到京城,今天一早又被皇上宣进宫为生病的淑妃娘娘看病,直到午时才得了闲,倒没想到会在宫里碰到了温良。想起这孩子从战场回来,一连串的折腾终于折腾到成亲了,心里正安慰着,但他却因为定平王府之事错过了他的婚事,心中也有几分失落难过。幸好胡太医也不真是那等迂腐之人,今天遇着了温良,便顺道过来瞧瞧侄孙媳妇了。
又聊了会儿后,胡太医近来忙了一通年纪又大了,到底精神不济,在温良的劝说下也不回府了,便在温府的客房下歇下。
安排好了胡太医歇下,如翠回到房里,便见温良疏懒地坐在靠窗的长榻上喝茶,已换上了一套月白色的衣物,虽然看着出尘无瑕,但也少了几分人气似的。
见到她回来,温良朝她招招手。
如翠姑娘心平气和地走过去,笑道:“温大人这动作像是在招我家的大白和小白似的。”
温良笑道:“你是大白还是小白?”
如翠肃然道:“我是它们的主人,而温大人是它们主人的夫君!”
“……”
温良猛然大笑,一把勾住她的腰肢将她搂到怀里来使劲儿地蹭了蹭吃豆腐。等两人都闹了会儿后,温良低首亲了下她的唇角,说道:“丫头,过两天是太后娘娘的寿辰,届时太后娘娘应该会招见你。”
如翠吃惊了,“太后娘娘特地招见我?为何?哎,难道太后娘娘想要赐几个美貌的宫女来伺候你?”说着,一双眼睛在他身上溜来溜去。
温良满脸黑线,这丫头的脑袋到底在想什么?还是太后当年对肃王府的干涉让她留下心理阴影了?“丫头你想多了,我又不是太后娘娘的儿子,太后娘娘还管不到我的后院来。咳,不过到时若见到大公主时,你且谨慎些。”
听到他这么说,如翠姑娘顿时明白了,说道:“温大人,大公主看上你啦?”
温良翻了个白眼,“我连那小丫头片子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可没有惹她。不过是大公主身边的嬷嬷给我传过句话罢了,并没放在心上。”说罢,见她一双眼睛定定地看着自己,温良心中一软,摸摸她的脸,柔声道:“放心吧,我在桐城时就说过了,这一生就娶你为妻,旁人我还不看一眼呢。你要相信我,嗯?”
“哦,我没担心这个。”如翠姑娘倒是比他淡定,上下打量了他一下,感叹道:“只是觉得温大人您真是貌美如花,吸引了好多有刺儿的蜜蜂呢。”
“……”成语是这样用的么?
温良噎得不行,只能瞪着她。
☆、第 17 章
一直到晚膳过后,温良方让人准备车马亲自送胡太医回府。
胡太医所住的地方离温府有些距离,坐马车也须要两刻钟时间。温良不理会胡太医的反对,一派孝顺的模样揣扶着老人家径自上了马车,使得老太医又开始气哼哼地笑骂他嫌他老人家没用碍事之类的,听声音倒是中气十足。
如翠姑娘也在门口相送,见胡太医一脸气哼哼的,便笑道:“胡爷爷,就让夫君送您吧,不然夫君心里也不安心,在家里可呆不住了,那多折腾人啊。”届时被折腾的就是她了。
胡太医看了她一眼,以为她说温良平时有些闹腾龟毛的行为,虽然嘴上要说两句,但老太医心中也是窝心的。
胡太医年纪大了,有时就喜欢拉着年轻人说道说道,所以一路上温良都被老人家拉着连教带骂,多数是骂他一走就是十几年不回京,跑到边境地区教他们这些长辈担足了心,早生华发,连终身大事都耽搁了,如今好不容易回来却娶了这么个身份低微的女子,虽然人还不知道怎么样,但到底比不上那些世家贵女来得合适,?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