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女三嫁+番外 作者:秋李子(晋江金牌推荐vip2014-12-30正文完结)
柴旭对符太皇太后笑的还是那样恭敬,看着内侍把符太皇太后扶出去,柴旭这才看向赵琼花。
赵琼花深吸一口气,对柴旭露出明媚笑容:“官家果真是官家。”柴旭心中泛起得意,把手张开,赵琼花投入柴旭的怀抱。
“琼花,你是我的皇后,我和你,要一起携手在这高处。”柴旭的语气温柔,赵琼花唇边又泛起笑容,塔头看着丈夫:“我知道,你是我这一生的依靠。”
柴旭的面上笑容更加得意,两位弟弟,你们也该为当初你们所受的,父亲的宠爱付出一些了。
“楚王韩王都被遣走,前往地方上任节度使?”这消息是五月才到麟州的,赵镇一读完这个消息就对赵朴惊讶地问。
天子登基,总要算一些帐,这也是难免的,但像柴旭这样,算得上是迫不及待,登基不满一年,就把两个弟弟送到地方上任节度使的,还是很少见。
现在的节度使不过是个空衔,并不像唐时那样位高权重,更像是去养老,甚至受地方上节制。
“是,都监,而且现在,朝中大事,都由荣安郡王说了算。”赵朴不是别人,他是清楚赵镇和赵匡义之间的恩怨的。
“二叔公他,到底要做什么?”赵镇喃喃地道。
“也许,也许……”此刻的赵匡义算得上权倾天下,那再往前一步就是……赵朴不敢说下去。
赵镇已经摇头:“不可能,如果他真要这样做,为何要让琼花做皇后?”
“外戚常做这样的事,史上太多。况且现在的官家,好色懦弱。荣安郡王是有过战功的,赵家在军中,还有曹家,圣人她,还是曹家外孙女呢。”赵朴冷静地分析,赵镇重重喘息,事情怎么变化的这么快?
“不过,这些都是猜测,也许荣安郡王,一心为的是圣人好,这也是常见的。”赵朴这安慰还不如没有,赵镇摇头苦笑。
已有人走进来禀报:“都监,京中传来圣人诏书。”
赵镇闭上眼,消息真是一个接一个啊。赵镇示意让京中来使进来。因是皇后的诏书,无需那样大排香案,来的也不过就是个内侍,这内侍瞧见赵镇,急忙上前行礼:“见过国舅,国舅安好。”
这两个字让赵镇皱眉,谁愿意当这个国舅就当去,自己可不愿意。
内侍没被扶起心里很奇怪,但内侍在宫中久了,当然晓得赵镇身份不同,就算他们兄妹之间有了龃龉,可那也是神仙打架的事,做为小鬼还是别乱搀和。
于是这内侍自己站起:“都监,奴不过是为圣人送信的,还有圣人赐给几位的东西,圣人还说,和都监兄妹分离那么多年,十分想念。静慈仙师那里,也很寂寞,想念自己的曾孙儿。”
“她的意思,是让我回汴京?”赵镇非常不耐烦地打断内侍的话。内侍忙道:“都监现在为国建功立业,纵然是圣人,也不敢为了自己小事打扰国家大事。圣人的意思,是让娘子带了小郎们回京。”
“放屁!”赵镇许久没发公子脾气,此刻终于忍不住,他点着内侍:“我晓得你们要做什么,但你回去告诉赵皇后,我的儿女,不需要回京。”
内侍忙又跪下:“都监此话甚是,可是都监,圣人说,她这样做,全是看在兄妹之情上,别让奴拿出诏书来。”
“你以为我不敢抗旨?”赵镇看着内侍,内侍越发恭敬:“奴自然晓得都监会这样做,可是都监和圣人是亲兄妹,为何要让别人得了好处去?您让娘子带着小郎们回京,到时一家子团圆了,都监在这更为国……”
“你信不信,我会杀了你?”赵镇不顾赵朴的阻拦,上前抓住内侍的衣襟就把他揪起来,这内侍害怕地一闭眼,但还是对赵镇道:“奴的命不过如草芥一般,都监要拿就拿去。”
赵镇本不是那样迁怒无辜的人,顺势就把内侍丢在地上:“我不会杀你,你记牢我的话,把这话原模原样告诉赵皇后,我的妻儿,我会牢牢护住,她想要做些别的,还请少打主意。还有,把那封诏书给收回去,我不认。还有那些东西,也给收回去。”
内侍连连磕头:“奴知道奴知道,只是……”
“没有什么只是?回去,告诉赵匡义,我赵镇只求妻儿安乐,别的并不会阻拦他,他有何苦这样苦苦相逼?”赵镇说出后面的话,语气已经十分难受,内侍不料赵镇还有这一句,惊的睁大了眼。
“都监,这样的话就不必说了。这位内侍,还请回去禀告圣人,都监在麟州一切都好,无需圣人挂念,至于小郎和小娘子们,他们也很好。”赵朴安抚住了内侍,这才拍拍赵镇的肩,赵镇的手握紧,闭上眼,赵匡义,你就这样紧逼不放吗?
“大郎,真的这样说?”内侍自然不敢不把话禀告赵匡义,风尘仆仆回到京中,不及去给赵琼花复命,而是去把这话禀告给赵匡义。
内侍应是:“赵都监就是这样说的。郡王,您……”内侍在旁察言观色,赵匡义只是笑了笑:“大郎真还是个孩子,你下去吧,这一趟辛苦你了。”
内侍忙称不敢称辛苦,就急忙退下。
赵匡义等内侍走后才露出笑容,大郎,你终于讨饶了,可惜,晚了。晚了。赵匡义看向皇宫所在方向,现在两位皇弟都去往外郡,那么,是时候把天子驾崩的真相,混杂谎言,一点点透露出来。楚王一定会忍不住,兄弟相残完了,就该做别的事了。
没有人能阻拦住自己的脚步,这个锦绣江山,该是自己的,而不是依靠别人的柴家郎。
赵匡义放声大笑起来,笑声引来了符夫人,自从柴旭成为天子,符夫人就觉得再没有别的事好操心的,此刻听到丈夫笑声,符夫人忙问道:“郡王为何如此欢快?”
“我笑,笑有人自不量力,但还是要向我认错。”符夫人会错了意,摇头道:“只可惜大郎娶错了媳妇。”
☆、第198章 传闻
胡氏?赵匡义又是一笑;没有说话。女人离开了男人就是无根之萍,胡氏,也不会好过的。不过;如果符夫人或者赵琼花想要给胡氏一些麻烦,赵匡义并不介意。
内侍赶回宫中;对赵琼花复命;赵琼花听完才叹气:“我倒是想弥补兄妹之情,可是哥哥,全不领情!”
“圣人休烦恼;等过些年;赵都监就明白圣人的一片心了。”柴旭登基,邹芸娘做为东宫良娣被封为贵妃;邹芸娘成为贵妃后对待赵琼花更为恭敬;此刻听到赵琼花这样说,邹芸娘安慰着赵琼花。
“我是真心为哥哥好的!”赵琼花再次叹气;宫女已经走进:“圣人,兰台公主和吴王来了呢。”兰台公主就是邹芸娘所生的女儿。吴王就是柴昭。
赵琼花面上已经露出笑,兰台公主蹦跳着走进来,扑进邹芸娘怀里:“姐姐你瞧,这发簪好看吗?”
邹芸娘把兰台公主扶住:“还没见过你母亲呢!”兰台公主的小脸红红地,站起要给赵琼花行礼,赵琼花已经把兰台公主的手握住:“兰台真是越来越可爱了。昭郎,你是在哪遇到你妹妹的?”
柴昭已经八岁,不再是那个襁褓中的婴儿,发束金冠,身着月白袍子,站在那如芝兰玉树一样。听到赵琼花相问柴昭就道:“好教母亲得知,孩儿正好遇到妹妹在外面,就一起进来了。”
“我是在那等哥哥的!”兰台公主靠在赵琼花怀里,看着柴昭大眼一闪一闪。赵琼花和邹芸娘都笑起来,赵琼花仿佛已经忘了赵镇的回话给她带来的不愉快。
邹芸娘陪着赵琼花说了会儿话,也就告辞离开,刚走到殿外,宫女就对她轻声道:“娘娘,昨夜官家宠幸了一个宫女。”
“这也是常事,算个什么?”邹芸娘明白自己的丈夫比起别的男人来,可以更名正言顺好色,只说了这么一句。
“娘娘,不止如此,官家说,要封这位宫女为夫人呢!”宫女的声音很小,宫人承恩,初只为红霞帔,此刻竟越过红霞帔成为夫人,只怕会成为新宠。
邹芸娘知道宫女在担心什么,只淡淡一笑:“我又不是今日才进宫的?我们回去吧,想来那位夫人,等会儿就该去我们宫中了。”
宫女应是扶邹芸娘上轿,邹芸娘看向天边,把怀里的女儿抱紧,数年宫廷生涯,什么失宠争宠,早已不那么在意了。只要地位稳固,别说一个殊恩的夫人,就是再来一百个,又有什么可怕?
宋氏,你可真是想不通。邹芸娘想起那位在寺里清修的前太子妃,不由得意一笑,原本这一切的尊荣富贵,都是她的,只要她能忍,而不是把这一切拱手让人,不过,也亏的她能让人。比起来,赵琼花这位主母,要聪明多了。
汴京城内的风是那样温柔,麟州的风却很硬。胭脂带着小翠把晒在外面的被子给收进来。小翠手里拿着个扫帚在上面拍沙:“娘子,以后还是别晒了,晒一回,就能倒出三斤沙子。”
“你少用点力气,这样打毛都打没了,等到冬日怎么盖?”朱氏抱着衣衫进来,瞧见小翠像泄愤似地打,抢上前把扫帚拿过来,自己接着打。
胭脂把朱氏放在那的衣服拿过来叠着,虽才进了七月,可这边要冷起来那叫一个快,要在天冷之前把冬日衣被全都晒好,准备过冬。还有那些冬日的菜,来这边日子久了,胭脂也晓得要趁夏日把菜都晒成菜干,这样冬日泡一泡,就能有菜吃。免得一到冬日,见不到一点绿色,吃的人口角都生疮。
“爹爹回来了!”外面又传来赵嫣快活的喊声,朱氏往外瞧了眼才对胭脂道:“娘子,说起来小娘子也五岁了,这么年龄的小娘子,要在汴京,是该学着女工学着教养。”
“我知道,可是自从来过那么一封信,我觉得,也许嫣儿会离我远去,就不舍得约束她。”赵琼花的那封信,让胭脂清晰地意识到,也许某一天,赵嫣就会被用各种借口从自己身边带走,而自己这个母亲,竟然不能维护住女儿。
这种感觉那样的无力,胭脂皱眉,努力摇头,不,女儿一定要在自己身边,不能被带走。纵然那个人现在高高在上,也不能。
“瞎想什么呢?我们的女儿,就该在我们身边,谁也不能带走。”赵镇抱着女儿进门,身后赵捷牵着跌跌撞撞学走路的小儿子也跑进来。赵镇听到妻子这样说,立即开口反对。
“对,娘,我只在您身边,什么地方都不去。”赵嫣也点头,接着赵嫣又摇头:“不对,娘,您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胭脂伸手捏下女儿的脸,把女儿从丈夫怀里接过:“我去哪你就去哪?别胡说了。等你长大出阁,那时就不能跟着娘了。”
“出阁?”赵嫣的小脑袋偏了一下,赵捷已经挤上前:“娘,妹妹为什么要出阁?不能我们一家子在一起,永远不分开。”
“赵镇,这儿子是像谁?怎么总问傻话?”胭脂故意取笑赵镇,赵镇咳嗽一声:“肯定像你,你就爱瞎想。”
胭脂瞪赵镇一眼,赵镇把小儿子抱起来:“乖乖,爹爹告诉你,可不能像你哥哥和娘一样,总瞎想。”
小儿子也不知道听明白没有,只是拼命点头。胭脂抱着女儿又笑了,自己真的是想多的,果然牵挂越多,想的也就越多。
“都监,赵推官来了,说有事寻您!”赵镇的官没升,但他身边的人,倒没停了升官。赵镇听得这话,也就往门外走。
赵捷紧紧跟上:“爹爹,我要跟你出去,要问赵伯伯,可有什么好玩的事。”
“你啊,就是贪玩!”赵镇虽然口里抱怨儿子,但还是牵了儿子的手走出去。
赵朴等在前厅,瞧见赵镇父子出来,对赵捷微微一笑就道:“都监,京中有消息,说最近局势有些不稳,传言,传言……”
京中局势竟然不稳?赵镇的眉皱起,柴旭虽然无能,但有赵匡义辅佐,再差能差到哪里去?
“京中最近传言,说先帝并非病亡,而是有人效安乐韦后之事。”安乐韦后?赵镇不由吸一口气,但柴旭既能登基,当时知道实情的人一定全被灭了,怎会又有消息传出?
“爹爹,什么是安乐韦后?是不是唐朝故事?”赵捷好奇地问。
“是,就是唐朝故事,唐时,安乐公主在饼里下毒,毒死中宗。”赵朴微笑着对赵捷解释。
“如果真这样,楚王身后还有潘家,如果,朝中,定会十分不稳,只是不知道,到时鹿死谁手?”赵镇飞快分析。
“若官家能胜,当然官家也更名正言顺一些,那么对都监是有好处的,若不能,都监,您能不受赵家的荣耀,但是不能不受赵家的……”
牵连两个字赵朴没讲出来,赵镇已经点头:“我知道,可是我竟无能为力,赵推官,我知道。”
这三个字,赵镇说的无比艰难,但这三个字,说到最后,赵镇眼中渐渐有了光,远离汴京也有远离汴京的好处,比如此刻,就算真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